![杨氏父子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626956/0-17134112154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简析:
《杨氏之子》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课文。通过学习文言文使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来表达。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的一篇文言文。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内容,体会人物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内容,体会人物语言的巧妙。
本课我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且抓住人物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聪慧,语言的精妙。所以我将此作为难点来突破。
二、说教法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更是读,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读思议相结合,经历寻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使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三、说教学过程
1、趣导入,识文言。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个古代小孩的故事,他是河南人,家就在今天的商丘。讲完故事后,我以: “这个故事古人会怎么写?”自然引出课题(板书)。
理解《杨氏之子》题目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子”是什么意思?借助字典查一查,“氏”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氏是姓氏,表示家族的字让我们再读一读书中的注释,努力记住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之后讲《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初读课文,解字词
大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请同学们按照课件上的画好的停顿自己试着读一读。
借助注释,疏文意
同学们,刚才我们对课文的生字做了疏通,大家也会读了,并且给课文划分了节奏,接下来,我们一起翻译课文,请同学们注意课下注释。
给孩子们15分钟的时间。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时间为限制,保证了课堂纪律。
4、品味语言,探形象
刚才我们对课文进行了疏通,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完成相应的问题。
总的设计6个问题,主要让学学生边讨论边完成相应问题。
6、课堂 小结 、布置作业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
四、说板书
根据课文内容我将课文中重点知识呈现出来,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能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到课文是从“孔、杨”两姓上做文章,引发出欢乐的故事,使学生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之处。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设计与思考,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初读文感知,疏通字词句,理解文言文,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精妙之处,熟读成诵,课外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内容概述,单元核心目标,单元任务群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