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泉州是“海丝名城”,下列做法与“做强文旅经济,提升城市品质”不相符的是( )
A.提倡公共交通出行B.推广城市露天烧烤
C.提倡使用节水设备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氨分子:B.2个氮原子:
C.铝离子:D.锰酸钾:
3.叶黄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可用于预防黄斑变性眼疾。下列关于叶黄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98个原子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5:7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在进行碳酸氢铵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闻气味B.取用固体
C.加热固体D.检验
5.氦氖激光仪用于治疗皮肤病。氦元素的信息和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氦原子的质量是4.003B.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
C.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D.氦气和氖气均属于稀有气体
6.为达到出售的干燥标准,制盐厂常用流化床(如图)干燥氯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过程用到的原理是烘干B.干燥的热空气属于纯净物
C.流化床内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D.热空气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7.右下图是某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B.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每袋“加碘食盐”中含碘酸钾15mg
D.可推测碘酸钾性质之一是受热易分解
8.下图是、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小于
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20g溶于100g水中可形成饱和溶液
D.60℃时,无法配制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
9.下列图中的实验现象与推论相对应的是( )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集满
B.冰块融化后天平仍平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松手后导管中形成液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D.水进入集气瓶超过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红磷过量
10.已知:36V以上的电压不是安全电压。为探究不同电压、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通过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加快电解水的速率,选择的电压越高越好
B.6V电压、5%溶液,在测定时间内,电解速率逐渐减慢
C.9V电压、5%溶液,电解566s能收集到10mL氧气
D.上述实验中,电解速率最快的条件是12V电压、10%溶液
二、填空题
11.学习小组对蜡烛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1)诗文释义:“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的剪烛是因为蜡烛燃烧久了烛芯露出过长,易分叉、炭化,影响烛芯传输石蜡的速率,且燃烧时易冒黑烟,需要适时修剪烛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烛芯过长,石蜡燃烧更完全b.修剪烛芯,可使烛光更明亮
(2)组成探究: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有水雾生成。该现象说明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3)隔空点火:吹灭蜡烛瞬间可以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点燃白烟,烛火复燃。
①吹灭蜡烛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烟在烛火复燃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庭实验:如图用玻璃杯迅速罩住燃着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水中,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12.金属蚀刻是利用金属与蚀刻剂发生反应,形成所需图案的工艺。
(1)黄铜板具有良好的色泽效果和抗腐蚀性能,是目前市场上蚀刻画的首选板材。
①从硬度上看,黄铜的硬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②蚀刻黄铜板常用氯化铁溶液作蚀刻剂,某蚀刻剂的配制方法如下:将72kg无水氯化铁溶于3kg盐酸中,再加入100kg水稀释。其中氯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所得蚀刻剂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2)学习小组用一种合适的蚀刻剂,蚀刻锌板制作一幅“刺桐花”的图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写一个)。
(3)蚀刻前常用丝印油墨进行局部防蚀。蚀刻后,需用5%的溶液去除丝印油墨。欲配制100g该溶液,需取10%的溶液______g进行加水稀释。
13.过氧化氢具有广泛用途。
(1)一定条件下,用异丙醇与氧气反应可制取过氧化氢并生成丙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30%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过程中的温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①B处的温度高于A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两处对应的反应中,消耗的过氧化氢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硫酸,减少大气污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画出图中方框处的微粒示意图: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反应。
14.葡萄酒酿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压榨取汁”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
(2)发酵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通常采用带塞的密闭式不锈钢罐进行发酵,罐内的装液量控制在80%左右。
①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浸渍发酵”装液时留出一定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橡木桶陈酿葡萄酒,可以改善葡萄酒的色泽,并带有橡木香气和果香。从微粒的观点解释能闻到香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制取并进行气体体积分数测定,部分仪器和装置如下图所示。
已知:能与反应,生成和。
(1)用图A中的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无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收集一试管气体可选用______(填“B”或“C”),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D,收集一试管气体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向试管中注入少量溶液,充分振荡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8mL刻度处。
①收集的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②测定气体中的体积分数,选用溶液测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三、科普阅读题
16.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海水制氢辟新路
海水中含有氯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氯离子和镁离子的存在,会干扰电解海水制氢。在电解过程中氯离子转化为有毒气体——氯气;镁离子会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镁沉积在电极表面,影响电极寿命。我国研究团队研制出了海水直接制氢新技术,实现了无副反应、无额外能耗的制氢,其原理如图所示。
(1)干扰“电解海水制氢”的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2)我国研究团队研制的全球首套400升/小时制氢装备,在海水中连续运行超3200小时,验证了这一技术的稳定性和规模化。
①A电极与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相连。
②“电解水制氢过程”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名称)。
③该装置制氢过程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____________。
(3)直接电解海水制氢,生成的氢氧化钠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①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直接电解海水制氢,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蒸汽发蓝可有效防止钢铁制品锈蚀,原理是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膜。
(1)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与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蒸汽发蓝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对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吸水树脂(SAP材料)着火点比棉花高,且吸水性更强。
②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1】验证反应产物
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3)点燃两盏酒精灯后,直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处检验产物。该操作可能存在的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与老师探讨后,改用如图2实验方案。收集一试管气体后,点燃验证气体成分。
(4)反应后用磁铁将残留固体全部吸出,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
【实验2】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该小组确定了以0.1gSAP材料吸收等量水,控制不同变量,利用图2装置测得收集一试管气体所需的时间,记录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选择______(填实验编号)生成气体的速率最快。实验时为了使反应快速进行,装药品时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6)本实验还可以探究的变量是______(写一个)。
(7)为证明蒸汽发蓝处理后的钢板防锈效果,往钢板喷洒硫酸铜溶液,若观察到______,防锈效果良好。
五、计算题
18.天然气中常含有硫化氢气体,产地不同含量不同。已知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若燃烧2某产地天然气,测得生成64mg,计算2该天然气中的质量。
(2)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天然气供应管道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上述产地的天然气______(填“是”或“否”)符合国家标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提倡公共交通出行既能节约化石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合题意;
B、推广城市露天烧烤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节水设备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合题意;
D、推广垃圾分类回收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则氨分子表示为,故A符合题意;
B、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则铝离子表示为,故C不符合题意;
D、锰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锰酸根的化合价为-2,则锰酸钾的化学式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C
解析:A、一个叶黄素分子中有98个原子,故A错误;
B、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40):(1×56)=480:56=60:7,故B错误;
C、叶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1×56):(16×2)=480:56:32=60:7:4,碳元素质量占比最大,所以是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内导管漏出橡皮塞即可,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应取少量的石灰水与试管中进行实验,不能在试剂瓶中进行,会造成试剂的浪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由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氦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3,不是氦原子的实际质量。A错误;
B、据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数字表示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所以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B正确;
C、根据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所以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C正确;
D、由于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都属于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原子结构都属于稳定结构。所以氦气和氖气均属于稀有气体。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6.答案:B
解析:A、干燥的热空气利用高温带走了潮湿氯化钠中的水分,起到了烘干的作用,故A正确;
B、空气是含有氮气和氧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流化床内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D正确;故选B。
7.答案:C
解析: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故选项说法正确;
C、每袋“加碘食盐”中含碘的质量为15mg,含碘酸钾的质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标签中“避热、避光”可推测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20g,所以20g溶于100g水中可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
D、60℃时,氯酸钾、氯化钾的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可以配制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
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故A不对应;
B、冰块融化,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产,属于物理变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故B不对应;
C、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一端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形成液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C对应;
D、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必须足量或过量,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全,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若水进入集气瓶超过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测定结果偏大,可能原因为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较慢,则气体会受热逸出,或弹簧夹没有夹紧,开始时装置中的压强变大,导致气体从导管中逸出等,故D不对应;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36V以上电压不安全,故选择的电压不是越高越好,故A错误;
B、电解时,水在减少,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增大,电解速率逐渐增大,故B错误;
C、电解水中,生成氧气和氢气体积之比约为1:2,根据图像可知,9V电压、5%NaOH溶液,电解734s才能收集到10mL氧气,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的浓度为10%、电压为12V时,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最短,电解水速率最快,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1)b
(2)氢(或H);氧(或O)
(3)①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吹散石蜡蒸气)
②白烟燃烧放热点燃烛芯
(4)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大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使杯内气压减小
解析:(1)a、烛芯过长,不利于石蜡充分燃烧,说法不正确;
b、修剪烛芯,可使石蜡充分燃烧,烛光更明亮,说法正确。故选b。
(2)干冷的烧杯中有水雾出现,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①用嘴吹气,能加速空气流通,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同时也会吹散石蜡蒸气。
②白烟为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石蜡燃烧会放热,从而点燃烛芯。
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玻璃杯内压强减小,从而使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12.答案:(1)①大于
②;(或)
(2)(“”、“”、“”、“”等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50
解析:(1)①从硬度上看,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故答案为:大于;
②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则氯化铁的化学式为;将72kg无水氯化铁溶于3kg盐酸中,再加入100kg水稀释,所得蚀刻剂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是;
(2)锌是一种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因此可选择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合理即可);
(3)设需取10%的溶液的质量为x,则:,x=50g;
故答案为:50。
13.答案:(1)
(2)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相等
(3);化合
解析:(1)一定条件下,用异丙醇()与氧气反应可制取过氧化氢并生成丙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①B处的温度高于A处的原因是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时会放出热量。
②A、B两处对应的反应都是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消耗的过氧化氢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比相等。
(3)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硫酸,减少大气污染,方框处的微粒为二氧
化硫,示意图为;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基本类型属于化合反应。
14.答案:(1)过滤
(2)①
②存储气体,缓冲压力(或预留空气提供葡萄酒发酵所需氧气)
(3)微粒不断运动
解析:(1) “压榨取汁”类似于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
(2)①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②“浸渍发酵”装液时留出一定的空间,目的是:在发酵初期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同时在发酵旺盛时避免发酵液的逸出;3)从微粒的观点解释能闻到香气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15.答案:(1)酒精灯(或酒精灯、铁架台)
(2);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①84%
②只与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气体产生(或选用的药品状态是固体或液体)
解析:(1)制取二氧化碳时,不需要加热,所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
3)①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8mL刻度处,说明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为50mL-8mL=42mL,其体积分数为;
②测定气体中的体积分数,需要满足该物质只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只消耗二氧化碳;反应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气体的量发生改变(或选用的药品状态是固体或液体)。
16.答案:(1)
(2)①正
②水分子(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电能→化学能)
(3)①
②电解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解析:(1)在电解过程中氯离子转化为有毒气体——氯气,所以干扰“电解海水制氢”的阴离子是;
(2)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所以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②“电解水制氢过程”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水分子;
③该装置制氢过程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为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3)①产生沉淀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是:
②直接电解海水制氢,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
17.答案:(1)氧气和水
(2)
(3)点燃不纯氢气可能发生爆炸(或棉花着火点较低,容易烧焦)
(4)不能
(5)②
控制SAP材料与铁粉距离为6cm(或控制铁粉质量为0.3g)
(6)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7)没有红色固体析出(或钢板表面无明显现象)
解析:(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膜,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该气体为氢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气体为空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点燃两盏酒精灯后,直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处检验产物可能引起爆炸;
(4)含铁元素的物质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铁单质和四氧化三铁,则反应后用磁铁将残留固体全部吸出,能验证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收集一试管气体所需时间②最短,则②生成气体的速率最快,通过③⑤对比可知,铁粉质量为0.3g时产生气体速率快,则应控制铁粉质量为0.3g;
(6)本实验还可以探究的变量是温度;
(7)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则往钢板喷洒硫酸铜溶液,若观察到钢板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防锈效果良好。
18.答案:(1)34mg
(2)是
解析:(1)解:设2该天然气中的质量为。
x=34mg
答:2该天然气中的质量为34mg。
(2)a.未设未知量、未列出方程式、未进行作答;
b.关系式未与方程式对应物质对齐;
c.单位错误、多写或漏写。
实验编号
铁粉质量
SAP材料与铁粉距离
收集一试管气体所需时间
①
0.3
4
42.0
②
0.3
6
33.0
③
0.3
8
41.5
④
0.5
4
42.6
⑤
0.5
6
39.2
⑥
0.5
8
42.1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