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课稿-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22840/0-17133202979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课稿-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22840/0-17133202980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课稿-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622840/0-17133202980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教学重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上的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说我上的这节课。
一、说教材
《回忆鲁迅先生》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与杰出人物有关,其中涉及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等,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和人格魅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几位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本单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是,学习精读的方法,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字斟句酌,揣摩语言的妙处,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
萧红的这一篇,在林林总总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可谓是一枝独秀。作者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深沉真挚的情感,以女性作家的细腻,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片段,片段之间没有关联,它的价值在于,让我们从这些小事中去认识一位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深刻认识到他的平凡与伟大。同时,萧红的语言简洁而灵动,值得细细揣摩。
二、说学情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了运用精读、略读、速读等方法来阅读文章的意识,而且七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较强,对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敢于踊跃发言,表达想法,对于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很乐意接受。
此外,上学期师生共读过散文集《朝花夕拾》,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一些了解,但不全面,不深入,对鲁迅先生的心灵世界和人格魅力感受较浅。鲁迅先生是一本厚重的大书,值得用心读,反复读,所以尽管这篇是自读课文,还是要领着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亲近大先生。
三、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教材实际,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课文的研读,感受伟人鲁迅先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较少,又有一定的时代隔膜,对伟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知识了解较少,非常有必要加强对相关知识得了解。同时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但农村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事物较少,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风格的文章,对文章的写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我把教学难点定为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首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提升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由知识为本位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转移,第三尊重学习规律,把握阅读教学原则,坚持紧扣文章中心,联系上下文,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巧设问题,积极引发学生思考,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对课文内容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够提出自己看法和疑问,并能够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为此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是进行学习。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我采用朗读法、发现法、讨论法、讲授法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朗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义自见”,带着问题诵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发现法:通过投影仪,投影课文中四字词语,过渡段分别用直线,波浪线,画出来,让学生能认真,仔细的品读课文。
(三)讨论法: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从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能力。
(四)讲授法:教师通过讲授,为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知识。
(五)讨论法。
2、学法:引导学生使用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此文。
于学法,学生基本掌握了精读、略读、速读和泛读的阅读方法,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更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学中我会采用问题策略引导学生培养边阅读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供一个舞台。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学习目标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的意义引入;
(二)、合作探究,体会文情
1、先主学生谈谈你熟悉的鲁迅,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越是反差大的东西,越是能引起学生的。
2、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自主的讨论,组内的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然后在班内交流,明确。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的鲁迅先生睿智的头脑,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等个性品质。
问题设置:
(1)、鲁迅先生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本文那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来?文中有与他的这风格不一样的地方吗?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2)、鲁迅先生对自己的亲人如何?
(3)、课文还有那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4、 师生交流有感情朗读部分细节 ;通过朗读,更使学生体会,感悟鲁迅先生独特的魅力和个性特征。
5、思考: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三)、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1、细节赏析: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细节描写,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教师例析课文开篇与结尾;
3、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锁记\'是流水帐,你如何?学生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教师明确:
(1)、文章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
(2)、文中采用撷取凡人琐事刻划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四)作业设置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对写人记事有什么新的写作感悟?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一个人物。
提示:从生活细节找寻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布置这一份作业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凸显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读写结合,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课内读文和课后写作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引入真实事例,把语文从文本延伸到生活。
七、说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既简洁,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连起来构成一个人字,以此突显鲁迅先生是一个大写的人,而不是神。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敬请评委老师指导!非常感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时,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主题探究,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识萧红——幸运与不幸,话说鲁迅一伟大与平凡,精读批注,品析细节,悟读讨论,写法探究,作业布置一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设计理念,课前预习,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