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PPT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第二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第二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控制反应速率,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装置的气密性,铁架台,撤离导管,熄灭酒精灯,使试管炸裂,放在集气瓶瓶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做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目的】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O2↑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
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生成的气体从漏斗末端逸出
(续表)
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中
集气瓶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
【实验分析与评价】(1)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其原因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具有操作简便、节能、安全等优点,二氧化锰便于分离且不会产生有害物质,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点)。
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4)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出现了试管炸裂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②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到了酒精灯灯芯;③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 就直接加热等。
【实验拓展】 一、发生装置的改进同学们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用纱布等包裹)制取氧气,并对发生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右图所示),该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二、多功能瓶的使用1.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导管 (选填“a”或“b”)端通入;若利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c”或“d”)端通入。
2.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图1装置装满水,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 (选填“a”或“b”)端通入。 3.氧气的验满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气体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端,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经收集满
4.氧气的除杂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水分,利用图1装置除去水分,可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 干燥,氧气应从导管 (选填“a”或“b”)端通入。
常见实验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4P+ 5O2 2P2O5
4P+5O2 2P2O5
【实验分析与评价】1.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相同实验,原因是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集气瓶内压强变化不大 。
2.进行相同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的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为在空气中 ,燃烧后的生成物 。
不是气体(若为气体,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吸收)
3.进行相同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小明同学发现测定结果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 ;而小方同学测出的结果略大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弹簧夹未夹紧(或点燃红磷后没有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合理即可) 。
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
或集气瓶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合理即可)
【实验拓展】 一、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 B C D
(1)拉瓦锡用装置 (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 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 (选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 (填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 , (答一点)。
药品的量不足(或实验结束后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3)与装置C相比,装置B、D的优点为 、 ;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 mL),注射器活塞从10 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 mL刻度处(误差忽略不计)。
操作简单、实验结果更准确(合理即可)
二、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是用该装置测得的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红磷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集气瓶中气压瞬间变大是由O2迅速消耗造成的C.c点时反应刚好停止D.b、c、d点时集气瓶中所含物质相同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1.(2020·江西)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 ( ) A.氧气B.二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
2.(2020·江西)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呼吸B.碳酸分解C.甲烷燃烧D.
▶氧气的性质及用途2.1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B.氧气极易溶于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D.氧气能供给呼吸
【解析】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错误;B.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错误;D.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正确。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2023·江西节选)下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有关实验示意图。(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热药品前使试管 均匀受热的具体操作是 。
将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解析】 (1)仪器①是铁架台。(2)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了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开始加热前需进行预热,其具体操作是将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气一般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而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气体较干燥。
4.(2022·江西节选)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导管口 (选填“a”或“b”)端通入。 【解析】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反应,发生装置选C;选择装置D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时应长进短出,氧气应从导管口b端通入。
5.(2021·江西节选)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上图中选用A、C、G与 (填字母)组合。实验室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H2O2 2H2O+O2↑
【解析】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型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用于盛放药品)、G(用于添加盐酸);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需要使用C和F(用于导出气体);实验室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6.(2020·江西节选)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2KMnO4 K2MnO4+MnO2+O2↑(或2KClO3 2KCl+3O2↑)
【解析】 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型反应制氧气,故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7.(2018·江西)根据下图,将下列带点的部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件(第一课时)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耀眼的白光,白色固体,火星四射,黑色固体,淡蓝色,蓝紫色,氧化性,比较活泼,供给呼吸,氧化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优秀复习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压强差,稀有气体,有害气体,人体健康,作物生成,生态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保护气,供给呼吸,拉瓦锡,SO2,植树造林,大量白烟,火星四射,黑色固体,耀眼的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