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开发使用清洁能源B. 大力植树造林、种花种草
C. 掩埋废旧电池D. 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食用后,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故A做法合理;
B、大力植树造林、种花种草,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故B做法合理;
C、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掩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C做法不合理;
D、管理和控制工地扬尘,有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故D做法合理;
故选C。
2. 宝应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下列过程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 用木头做“宝应水乡木船”B. 腌制荷藕
C. 毛竹编制竹篮D. 用粮食酿“五琼浆”酒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木头做“宝应水乡木船”,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腌制荷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毛竹编制竹篮,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粮食酿“五琼浆”酒,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铜B. 水C. 金刚石D. 氯化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 “十四五”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Ca3(PO4)2B. CO(NH2)2C. NH4H2PO4D. KCl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磷酸钙中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B、尿素中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铵中含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D、氯化钾中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自然界里多数物质含有氧元素。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 臭氧B. 氧化镁C. 氢氧化钾D. 硫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臭氧只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镁由镁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钾由氢元素、氧元素和钾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硫酸由氢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值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 西瓜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C. 炉具清洁剂可除铁锈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答案】D
【解析】
【分析】pH<7 酸性溶液,pH=7 中性溶液,pH>7 碱性溶液,pH数值越小,酸性越强;pH数值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A、由表和分析可得,牛奶pH小于7为酸性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由表和分析可得,西瓜汁pH比苹果汁大,酸性比苹果汁弱,故不符合题意;
C、除铁锈需要用酸性溶液,炉具清洁剂为碱性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胃酸主要成分是稀盐酸,苹果汁是酸性溶液,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故符合题意
7. 如图为某天然饮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根据标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饮用水是纯净物B. 该饮用水一定呈酸性
C. 钙、镁、钠是指元素D. 钾的质量分数为10%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饮用水中含有水、多种矿物质,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B.该饮用水pH在6.8~7.8之间,小于7时显酸性,大于7时显碱性,所以不一定呈酸性,选项错误。
C.钙、镁、钠粗略的描述了物质的组成,所以是指元素,正确。
D.钾每100mL里面大于等于10,所以钾的质量分数≥10%,选项错误。
故选:C。
8.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 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D. 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D
【解析】
【详解】A、蒸馏水也是均一、稳定液体,是化合物,不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还可溶解其他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汽油除油污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白醋中的醋酸会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反应,使水垢溶解,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 下列是小明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的一些操作,其中不规范的是
A. 加氧化铜B. 加稀硫酸
C. 加热试管D. 熄灭酒精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化铜是粉末状固体,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起来。A正确规范。
B、稀硫酸是液态药品,取用稀硫酸时,瓶塞倒放,略斜的持试管,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B正确规范。
C、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C操作不规范。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D正确规范。
综上所述:选择C。
10. 学习化学应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会减小B. 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
C. 硬水煮沸后导电能力通常会增强D.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可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将CO2转化为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硬水煮沸后,水中可溶性钙、镁离子减少,硬水煮沸后导电能力通常会减弱,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如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1. 在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加入锌粒
C. 加入稀硫酸 D. 收集氢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C6H8O6)。下列有关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中有20个原子B. 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4
C. 维生素C中O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 相对分子质量是176g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维生素C是由维生素C分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C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故A错误;
B、维生素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2:1,故B错误;
C、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6):(1×8):(16×6)=9:1:12,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D错误;
故选C。
13. 自然界的氧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B. 氧气和臭氧都含氧分子
C. 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D. 水受热蒸发会分解生成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能形成酸雨,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臭氧中不含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故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D、水受热蒸发,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分解生成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CO2B. 硫酸不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 将水加入浓硫酸进行稀释操作D. 浓硫酸会使纸张、蔗糖炭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CO2,故A不正确;
B、硫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硫酸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B不正确;
C、浓硫酸稀释时,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C不正确;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纸张、蔗糖炭化,故D正确。故选D。
15. 粗略测定含泥沙粗盐中氯化钠含量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对应操作不规范的是
A. 图甲:称取一定质量的粗盐B. 图乙:溶解粗盐
C. 图丙:过滤溶解粗盐所得的悬浊液D. 图丁:蒸干过滤所得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正确;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16. 元素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智力低下的化学元素是
A. FeB. MnC. CuD. Zn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易患贫血症,故不符合题意;
B.人体缺锰元素会使生长发育缓慢,故不符合题意;
C.人体缺铜元素会引起低色素性贫血,故不符合题意;
D.锌分布在血液、眼睛中,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智力低下,故符合题意,故选D。
17.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粉和稀盐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溶液呈蓝色,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可以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精盐的过程,该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先将空气液化,再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差异,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该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 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大
B. T1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大
C. T2时,KNO3与NaCl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D. 将T1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变为饱和(不考虑溶剂蒸发)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详解】A、由图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小,选项错误;
B、T1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小,选项错误;
C、,T2时,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
D、将T1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解度变大,溶液仍然是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19.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两者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A不符合题意;
B、肥皂水遇到硬水,振荡易起浮渣,而不是产生大量泡沫,B不符合题意;
C、分别向盛有20℃40mL酒精和60℃40mL水的烧杯中各滴入1滴红墨水,由于存在温度和溶剂两个变量,不能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
D、把等质量、相同的锌片与铁片同时放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中,锌片与盐酸产生气体更快,因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D符合题意。
故选D。
20. 某烟气中含 N2、O2、SO2等气体,以 FeSO4催化处理其中的 SO2,部分流程如图-1 所示。开始时需向“脱硫”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 FeSO4溶液,并加入适量铁粉。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反应过程中吸收液的起始温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 pH 的影响如图-2 所示:
已知:“脱硫”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为提高脱硫的效率,烟气通入时使用多孔球泡
B. 每脱除 128 g SO2的同时生成 196 g H2SO4
C. “脱硫”一段时间后,FeSO4溶液的浓度不变
D. 温度大于 60℃时脱硫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烟气通入时使用多孔球泡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效率,使反应更充分,说法正确;
B、设每脱除 128 g SO2产生的硫酸的质量为x,,,所以每脱除 128 g SO2产生的硫酸的质量为196g,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脱硫过程中不断的消耗水,FeSO4溶液中的水逐渐减少,即FeSO4溶液的溶剂逐渐减少,则Fe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说法错误;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大于60℃时,SO2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导致反应不充分,所以脱硫率降低,说法正确;
故选:C。
非选择题
21.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造福人类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洗洁精清洗盘子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作用。
(2)生活中为了防止家中铁质菜刀生锈常采用______的方法。
(3)近年来,公交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____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衣物 ②酒精 ③刊物杂志 ④鞭炮
(4)有常见一种固体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它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其干燥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______;该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水是生命之源,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净水过程中常利用______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降低水的硬度。海水晒盐是利用______结晶的原理,使氯化钠析出;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符号)。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碘元素是人体所需的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答案】(1)乳化 (2)保持表面清洁与干燥
(3) ①.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②. BD
(4) ①. 混合物 ②. CaO+H2O=Ca(OH)2 ③. 放热
(5) ①. 活性炭 ②. 煮沸 ③. 蒸发 ④. Na+ ⑤. 微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洗洁精能去油污,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填:乳化;
【小问2详解】
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生活中为了防止家中铁质菜刀生锈常采用保持表面清洁与干燥,隔绝氧气和水,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故填:保持表面清洁与干燥;
【小问3详解】
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酒精、鞭炮属于易燃、易爆品,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共场合应该禁止携带,故填: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BD;
【小问4详解】
有常见一种固体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它属于混合物;其干燥原理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填:混合物;CaO+H2O=Ca(OH)2;放热;
【小问5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达到净水的目的;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通过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海水晒盐是利用蒸发结晶的原理,使氯化钠析出;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阳离子符号为Na+;碘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可用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填:活性炭;煮沸;蒸发;Na+;微量。
22. 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科学研究涉及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舱内生活
①航天员每天的食品都要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以保持航天员营养均衡。鱼肉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②长期驻留空间实验室会导致航天员肌肉萎缩、骨钙丢失,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______(填字母代号)来预防骨质疏松。
a.C12H22O14Ca b.FeC6H6O7 c.KIO3
③铁酸镍(化学式NiFe2O4)可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NiFe2O4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镍(N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④中国空间站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2)天宫课堂
①太空老师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蓝色液体,水球逐渐变成一个“蓝宝石”,这表明分子具有______的特点。
②将半片泡腾片(含某种有机酸和碳酸氢钠)塞入蓝色水球里,水球里立即产生很多气泡,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该泡腾片中也含有维生素C(C6H8O6),维生素C中碳、氧、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出舱任务
①舱外航天服硬体部分采用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软体部分采用聚氨酯涂层的纺织材料。外衣表面的铝合金硬度与纯铝相比更______(填“大”或“小”),使用的聚氨酯涂层属于______(填字母代号)。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②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电池板需要用铝合金加工成的箔片进行密封支撑,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填“导电”“导热”或“延展”)性。
【答案】(1) ①. c ②. a ③. +2##+2价 ④. 21%
(2) ①. 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 CO2 ③. 9:1:12
(3) ①. 大 ②. b ③. 电 ④. 延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鱼肉为航天员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故选c;
②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因此可在航天食品中添加C12H22O14Ca来预防骨质疏松,故选a;
③NiFe2O4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价,氧元素显-2价,设镍(Ni)元素的化合价是x,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x+(+3)×2+(-2)×4=0,得x=+2,故填:+2或+2价;
④中国空间站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则“人造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故填:21%;
【小问2详解】
①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整个水球会逐渐变成一个“蓝宝石”,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有机酸和碳酸氢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式为CO2;维生素C中碳、氧、氢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填:CO2;9:1:12;
【小问3详解】
①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外衣表面的铝合金硬度与纯铝相比更大;聚氨酯涂层是一种纺织材料,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大;b;
②中国空间站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工作,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填:电;延展。
23.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若用 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还需要补充的实验用品是 ______________ ,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 ______________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发生装置 C 相较于 B 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 。若用 E 装置收集 CO2,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__ (选填“a”或“b”)端通入。制得的 CO2中可能会混有少量的氯化氢,在洗气瓶 E 中装入足量的 ______________ 溶液,气体由导管 b 通入,即可获得较纯净的 CO2。
(4)如图 1 所示进行白磷燃烧实验时,由于热水的温度(约 80℃)明显高于白磷的熔点(约 44℃),会使白磷熔化,加上氧气流的冲击造成白磷分散,燃烧现象时隐时现,且白磷燃烧的产物与水反应后会生成刺激呼吸道黏膜的有毒物质偏磷酸(HPO3)。
对实验进行改进,得到如图 2 装置。
①白磷在热水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
②本实验对鸟巢状铁丝绒的形状有要求,如果太稀疏,白磷容易掉落;如果太紧密,会导致 ______________ 。
③图 2 装置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 。
【答案】(1) ①. 铁架台 ②. 长颈漏斗
(2) ①. ②. 一团蓬松的棉花团 ③.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
(3) ①. 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③. b ④. AgNO3##饱和 NaHCO3
(4) ①. ②. 白磷接触不到充足的氧气 ③. 吸收生成的偏磷酸,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铁架台,仪器②为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则若用 A 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还需要一团棉花;
D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则说明已收集满。
【小问3详解】
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 C 相较于 B,可将石灰石放在多孔隔板上,反应进行时,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则装置中的压强变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则C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若用E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b端通入;
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或氯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则可在洗气瓶中装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或硝酸银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小问4详解】
①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太紧密,则会导致白磷接触不到充足的氧气而不能充分燃烧。
③白磷燃烧的产物与水反应后会生成刺激呼吸道黏膜的有毒物质偏磷酸,而氢氧化钠能与偏磷酸反应,则装置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偏磷酸,防止污染空气。
24. 学习小组对蒸汽眼罩(结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食用盐水、无纺布、蛭石等)展开项目化学习,设计了以下项目任务:
【任务一】:证明蒸汽眼罩的粉末中含有铁粉
(1)小组同学将某品牌“蒸汽眼罩”内的粉末处理后,得到黑色粉末。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取少量黑色粉末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静置较长时间后溶液为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任务二】:研究蒸汽眼罩打开后能迅速升温的原因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蒸汽眼罩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铁生锈是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氧化,蒸汽眼罩内的粉末在使用后变为红棕色,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为研究铁粉生锈快慢的影响因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3组实验进行比对,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内容。
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以看出:_______(填名称)和_______(填名称)共同作用加快了铁生锈,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使吸水树脂中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
【任务三】:比较自制、市售蒸汽眼罩的发热差异
(4)取7g铁粉和2.5g活性炭于无纺布袋中,滴加15滴蒸馏水和10滴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浓盐水,混合均匀制得自制蒸汽眼罩,测得自制及市售蒸汽眼罩发热情况如图所示。市售蒸汽眼罩能持续放热并保温的原因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1) ①. 药匙 ②. ③. 置换
(2) ①. 缓慢 ②. Fe2O3
(3) ①. 4 ②. 2 ③. 活性炭 ④. 氯化钠
(4) ①. 铁生锈放热 ②. 蛭石保温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某品牌“蒸汽眼罩”内的粉末处理后,得到黑色粉末,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取用,则用药匙取少量黑色粉末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静置较长时间后溶液为浅绿色,反应为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则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2详解】
蒸汽眼罩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氧化铁,则铁生锈是缓慢氧化,蒸汽眼罩内的粉末在使用后变为红棕色,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小问3详解】
为研究铁粉生锈快慢的影响因素,需要控制变量,则铁粉的质量需要相同,活性炭的质量需要相同。
实验1和实验2温度基本不变,食盐3温度变化较大,说明活性炭和氯化钠共同作用使铁生锈加快,则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以看出:活性炭和氯化钠共同作用加快了铁生锈,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使吸水树脂中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
【小问4详解】
蒸汽眼罩(结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吸水树脂、食用盐水、无纺布、蛭石等),市售蒸汽眼罩能持续放热并保温的原因是铁生锈放热和蛭石保温。
25. 利用浓厚卤(色泽差、浑浊度高,含氯化镁400g/L~450g/L左右,及少量硫酸镁)为原料制备高纯度食品级氯化镁(MgCl2·6H2O)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
①CaSO4·2H2O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②食品级氯化镁(MgCl2·6H2O)在95℃开始脱水分解。
③镁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会生成Mg(OH)2沉淀,影响产品色度。
④蒸发温度不同,产品中MgCl2含量不同,当温度选到140℃时,氯化镁含量区域稳定。
(1)脱色时,反应温度对脱色率的影响如图,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脱色效果最好,温度继续升高,脱色效果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2)脱硫的原理是_____(填化学方程式),使用CaCl2脱硫,会引入少量____杂质。反应温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如图,当温度在_____℃(填温度区间)时,硫酸根浓度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_。脱硫时,不使用BaCl2作为脱硫剂的原因除了其污染环境外,还因为____。
(3)调节pH的目的是____。不同的pH条件下溶液呈现出不同的色度,观察图,pH为____时,溶液色度最佳。
(4)“…”为一系列操作,包含_______→冷却结晶→真空抽滤等操作。根据资料卡片,完成空格处的操作。
(5)烘干时,要控制烘箱温度为90℃,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6)为测定产品中的残留率,学习小组准确称取64.000g样品溶于足量水,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烘干,得到沉淀0.233g,计算产品中的残留率(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①. 40
②. 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受热分解
(2) ①.
②. 硫酸钙##CaSO4 ③. 50~60 ④. CaSO4·2H2O的溶解度较小 ⑤. 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⑥. 可溶性钡盐有毒,不能用于食品
(3) ①. 镁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会生成Mg(OH)2沉淀,影响产品色度 ②. 3
(4)加热浓缩
(5)食品级氯化镁(MgCl2·6H2O)在95℃开始脱水分解
(6)设产品中硫酸钙的质量为x,则
解得x=0.136g
则其中硫酸根的质量为,则产品中硫酸根的残留率为
答:产品中硫酸根的残留率为0.15%。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40℃时脱色率最高,此时脱色效果最好;
温度继续升高,过氧化氢会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则脱色效果降低。
【小问2详解】
由流程可知,氯化钙能与硫酸镁反应生成和氯化镁,根据元素守恒,反应物中还应有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使用氯化钙脱硫时,溶液中会溶解少量的CaSO4·2H2O,则会引入少量的硫酸钙杂质。
由图可知,当温度在50~60℃时,硫酸根浓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为在此温度间,CaSO4·2H2O的溶解度较小,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由于可溶性钡盐有毒,不能应用于食品,则脱硫时,不使用BaCl2作为脱硫剂。
【小问3详解】
由于镁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影响产品色度,则应调节pH;
由图可知,pH=3时溶液的色度与标准试样相似,此时溶液色度最佳。
【小问4详解】
“…”为一系列操作,最终是烘干得到晶体,则操作包括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真空抽滤等操作。
【小问5详解】
由于食品级氯化镁(MgCl2·6H2O)在95℃开始脱水分解,则烘干时,要控制烘箱温度为90℃,温度不宜过高。
【小问6详解】
见答案。物质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炉具清洁剂
pH
2.9
5.8
6.4
7.6
12.5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蒸发、结晶
C
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
先将空气液化,再根据两者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D
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1/3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溶液变红
CO2能与石蕊反应
B
向某水样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泡沫
该水样属于硬水
C
分别向盛有20℃ 40mL酒精和60℃ 40mL水的烧杯中各滴入1滴红墨水——红墨水在60℃水中扩散的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
把等质量、表面积相同的锌片与铁片同时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锌片与盐酸产生气泡更快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实验
药品
实验1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实验2
_______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实验3
4g铁粉、2mL水、_______g活性炭、2g氯化钠
实验
药品
实验1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实验2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实验3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2g氯化钠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0.223
0.244
0255
0.264
0.265
0.244
0234
0.205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