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五章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章末综合测试卷(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五章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章末综合测试卷(原卷版+解析)0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五章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章末综合测试卷(原卷版+解析)0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五章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章末综合测试卷(原卷版+解析)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综合训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单选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
    1.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2.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战机再次大放异彩,如图甲、乙是一位军事爱好者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到的同一架歼—20的开弹舱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照时歼—20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歼—20战机和相机的距离更远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相机拍摄的是歼—20倒立放大的实像
    3.下列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B.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
    C.幻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 D.用放大镜看书,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5厘米B.8厘米C.6厘米D.4厘米
    5.初中阶段是学生近视眼的高发期,在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6.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7.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多选题(共3题,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答对一部分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共12分)
    8.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是等大的B.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10.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若按图进行实验时,一只虫子停在凸透镜左侧上半部分某位置,光屏上将能看到虫子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第II卷(非选择题)
    填空题(共3题7空,每空2分,共14分)
    11.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___位置。
    12.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____。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_______,(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
    13.如图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普遍使用的太阳灶,这是利用_________镜能会聚光线的特点制成的。如图乙所示是一部望远镜,它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物镜成像的道理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四、作图题(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
    14.如图所示,请画出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
    15.已知暗箱内有一只凹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在暗箱内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填上光学仪器,并注明凹透镜虚焦点F的位置。
    五、实验题(共2题,17空,每空2分,共34分)
    16.如图-1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人眼和照相机如何成清晰的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___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使用变焦照相机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时与焦距和像距有关,于是他用图-2装置进行探究;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_;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___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的高度H=5.0cm
    ①分析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知: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
    ②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___________,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用变焦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时,是通过同时调节焦距和像距,使物体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②用变焦相机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应该把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往后缩”)同时增大焦距。
    17.小明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他将凸透镜____太阳光,在透镜下方,________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乙,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cm;
    (2)实验时,小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应____(选填“点燃”“不点燃”)蜡烛;
    (3)如图丙,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选填“虚”或“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丁中①至⑥的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正确顺序为________;
    (5)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戊中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____个;
    (7)若按如图己所示的方式,将透镜切开,只保留白色部分,再将白色部分往中间凑紧,重新组成一个“透镜”进行实验,则在光屏上可以呈现____个像(光屏足够大)。
    实验序号
    物距
    像距
    焦距
    像的高度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透镜及其成像规律
    章末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单选题(共7题,每题4分,共28分)
    1.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像是正立的,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以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ABD错误,C正确。
    2.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歼—20战机再次大放异彩,如图甲、乙是一位军事爱好者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到的同一架歼—20的开弹舱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照时歼—20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歼—20战机和相机的距离更远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相机拍摄的是歼—20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C
    【详解】A.照相机拍照时,歼—20处于相机的二倍焦距之外,故A错误;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甲的像大,则物距小,拍摄甲画面时,歼—20战机和相机的距离更近,故B错误;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像变小了,像距变小,此时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故C正确;
    相机拍摄的是歼—20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
    B.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
    C.幻灯片必须放在2倍焦距以外
    D.用放大镜看书,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
    【答案】C
    【详解】A.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镜头都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规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即距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即幻灯片必须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用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即书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倍焦距,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5厘米B.8厘米C.6厘米D.4厘米
    【答案】B
    【详解】据凸透镜成像实验,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缩小的像,此时像处于透镜的1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2f>μ>f,光屏距离凸透镜12cm,所以2f>12cm>f,即12cm>f>6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初中阶段是学生近视眼的高发期,在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B
    【详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①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③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6.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答案】B
    【详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综上分析知,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7.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答案】A
    【详解】A.甲图中,将气泡注入水球,水球中间部分中间薄边缘厚,相当于凹透镜,此时凹透镜成正立的虚像;水球的周围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与凸透镜,此时成倒立的实像,因此我们能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故A正确;B.乙图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故B错误;C.丙图中,小虫落在凸透镜上,此时小虫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光屏上不能成像,小虫挡住了部分成像的光线,但是其余的光线仍能使物体成完整的像,由于成像光线变少,光屏上的像会变暗,故C错误;D.丁图中,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所成清晰像的像距变小了,则所放透镜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因此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的是一个会聚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因此应是远视眼镜,故D错误。故选A。
    多选题(共3题,每题4分,全部选对得4分,答对一部分得2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共12分)
    8.以下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是等大的B.实像一定是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C.虚像在成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答案】ABC
    【详解】A.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A错误,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所成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平面镜成虚像时,是平面镜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C错误,符合题意;D.虚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C。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答案】BC
    【详解】A.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
    ,所以,故A错误;B.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或幻灯机,故B正确;C.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C正确;D.当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D错误。故选BC。
    10.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若按图进行实验时,一只虫子停在凸透镜左侧上半部分某位置,光屏上将能看到虫子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答案】ABD
    【详解】A.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知,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即蜡烛远离焦点,所成的虚像将变小,故A正确;B.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不能看到发光体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也不能看到像,当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能看到像,故B正确;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有个小飞虫停在凸透镜表面,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变暗了,光屏上不能出现小飞虫的像,故C错误;D.当蜡烛放在10cm处,物距u=40cm-10cm=3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ABD。
    第II卷(非选择题)
    填空题(共3题7空,每空2分,共14分)
    11.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___________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___________位置。
    【答案】 凸透 焦点
    【详解】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将冰削圆,对着太阳能生火,说明削成的圆冰对火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冰块制成凸透镜。太阳光都会会聚到凸透镜的焦点位置,要快速生火,需把“艾”放在镜的焦点位置。
    12.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______。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_______,(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
    【答案】 小 大 视角增大
    【详解】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小,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大。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视角增大。
    13.如图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普遍使用的太阳灶,这是利用_________镜能会聚光线的特点制成的。如图乙所示是一部望远镜,它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其物镜成像的道理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答案】 凹面 照相机
    【详解】因为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反射光线会聚于焦点,所以可将物体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加热,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制成的;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
    四、作图题(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
    14.如图所示,请画出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
    【答案】见详解
    【详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故如图所示:
    15.已知暗箱内有一只凹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在暗箱内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填上光学仪器,并注明凹透镜虚焦点F的位置。
    【答案】见详解
    【详解】延长射入黑箱的光线,该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射出黑箱的光线交于一点B,过该点垂直主光轴画出凹透镜;前面反射光线OB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凹透镜的焦点;画出入射光线AO与反射光线OB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垂直法线画出平面镜,如图所示:
    五、实验题(共2题,17空,每空2分,共34分)
    16.如图-1所示,人眼的功能类似于照相机,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对人眼和照相机如何成清晰的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1)人眼结构中,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___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能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可能与晶状体的焦距有关,使用变焦照相机拍照,能否得到清晰的像,可能同时与焦距和像距有关,于是他用图-2装置进行探究;
    (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呈现在___________;
    (3)实验主要步骤:①保持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高度;
    ②保持___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记录焦距、像距和像的高度;
    (4)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的高度H=5.0cm
    ①分析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知: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
    ②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___________,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根据以上探究可知:人眼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焦距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用变焦照相机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物体时,是通过同时调节焦距和像距,使物体成大小不同的清晰的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交流:
    ①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眼睛容易疲劳。学习较长时间后,建议同学们适当远眺,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焦距变大,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
    ②用变焦相机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应该把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往后缩”)同时增大焦距。
    【答案】 光屏 光屏中央 “F”光源 1、2、3 大(或长) 薄 向前伸
    【详解】(1)在人眼结构中,外界事物透过晶状体最终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光屏,故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相当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2)实验前,调节“F”光源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是为了使像最终能够在光屏的中央显现。(3)保持“F”光源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保持物距不变,换上不同焦距的凸透镜,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可以探究焦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4)要得出“当像距不变时,物距变大,要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要变大。”的结论,需要控制像距保持不变,改变物距,故选1、2、3组数据。分析4、5、6三组数据可知,物距保持不变,透镜的焦距逐渐增大,发现像距也在逐渐增大,且像的高度也在逐渐增大,故当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5)人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晶状体收缩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眼睛的焦距变小,远眺时,使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眼睛的焦距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聚在视网膜上,可以看清远处的事物,可以起到舒缓眼疲劳,保护眼睛的作用。拍完西安钟楼的全景后,需要在原地把钟楼上的钟拍得更大一些,则物距保持不变,像变大,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焦距变大,故把照相机的镜头像前伸。
    17.小明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他将凸透镜____太阳光,在透镜下方,________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乙,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cm;
    (2)实验时,小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应____(选填“点燃”“不点燃”)蜡烛;
    (3)如图丙,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___(选填“虚”或“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丁中①至⑥的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正确顺序为________;
    (5)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戊中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____个;
    (7)若按如图己所示的方式,将透镜切开,只保留白色部分,再将白色部分往中间凑紧,重新组成一个“透镜”进行实验,则在光屏上可以呈现____个像(光屏足够大)。
    【答案】 正对 平行 12 点燃 虚 放大镜 ②①③⑤⑥④ 上 1 4
    【详解】(1)测凸透镜的焦距应该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s=12cm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4min,所用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距离即为焦距f=12cm。(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实验的要求,必须让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只有先将蜡烛点燃,才可以确定烛焰的中心,所以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前。(3)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u实验序号
    物距
    像距
    焦距
    像的高度
    1
    17.1
    15.0
    8.0
    4.4
    2
    30.0
    15.0
    10.0
    2.5
    3
    60.0
    15.0
    12.0
    1.3
    4
    25.0
    11.8
    8.0
    2.4
    5
    25.0
    16.7
    10.0
    3.3
    6
    25.0
    23.1
    12.0
    4.6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20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20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a>,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20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a>,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第五章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章末综合测试卷(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