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电是什么课时训练,共4页。
1.(热机效率的计算)某防空导弹驱逐舰满载时总重约为6×107 N,当它满载以36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是总重的1100,如果以这个速度匀速航行10 h,消耗燃油12 t。问:
(1)驱逐舰匀速航行时的牵引力是多大?
(2)航行时驱逐舰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3)整个航行过程中驱逐舰的效率是多大?(q燃油=4×107 J/kg)
【基础通关】
2.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 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例如: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纸屑,橡胶棒能 小纸屑。
3.自然界存在 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 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如图所示,当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就会因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所以验电器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用验电器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物体带什么电荷。
6.(真情境:生产实践)如图所示,油罐车中装有大量的汽油,行驶的过程中油与油罐相互 ,使油罐车和油带电。多余的电荷如不能及时导走,就会越积越多,极易产生 ,引发火灾;车底部拖着的尾巴能及时导走多余的电荷。
7.(教材变式练)(多选)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板是绝缘体
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素养提升】
8.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9.甲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乙和丙是两个泡沫小球,甲和乙、乙和丙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分别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
A.甲带正电B.乙带正电
C.乙不带电D.丙带负电
10.如图所示,当一个带负电的物体甲靠近置于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乙时,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金属导体中存在大量可移动的自由电子,电子带负电,自由电子受到物体甲所带电荷的排斥作用,移动到导体乙的另一端。若将图中的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导体乙的a、b两端都不带电
B.导体乙的a、b两端都带正电
C.导体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D.导体乙的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11.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 )
A.物件一定带负电
B.物件一定不带电
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
D.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
12.(核心素养:科学思维)一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一定速度水平射入平放的带电板a、b之间,其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
A B
C D
参考答案
1.解:(1)因为驱逐舰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的作用,驱逐舰航行时所受牵引力:
F=f=1100G=1100×6×107 N=6×105 N
(2)由v=st得,10 h通过的路程:
s=vt=36 km/h×10 h=360 km=3.6×105 m
驱逐舰克服阻力做功:
W=fs=6×105 N×3.6×105 m=2.16×1011 J
(3)12 t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燃油=1.2×104 kg×4×107 J/kg=4.8×1011 J
驱逐舰的效率:
η=WQ放=2.16×1011J4.8×1011J=0.45=45%
2.吸引 吸引
3.两 正 负
4.排斥 吸引
5.验电器 同种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不能
6.摩擦 静电
7.AD 8.C
9.B 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由图知,当甲靠近乙小球时,相互吸引,说明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乙靠近丙时,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和丙一定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丙也带正电,故B正确。
10.D 解析:乙的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其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物体甲换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此时玻璃棒带正电,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电子会移动到a端,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故D正确。
11.D 解析:喷漆枪喷出的涂料小液滴相互排斥而散开,所以带同种电荷;涂料小液滴被喷涂的物件吸引,物件有两种可能:①与涂料小液滴带异种电荷,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不带电,带电的小液滴吸附在不带电的物件表面。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12.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是什么达标测试,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电是什么,定义,带电体,摩擦起电的实质, 感应带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是什么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电是什么精练,文件包含141电是什么备作业解析版docx、141电是什么备作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