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测试题
展开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的领域非常广泛,就广度来说,几乎超过了世界历史上文明时代的任何一次改革。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C)
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巩固沙皇的封建统治
D.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2.赵虹《俄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先行者——彼得一世》一文中提出:彼得一世是率领俄国人打破孤立封闭,走向世界、参与竞争的第一人。下列改革内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C)
A.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B.创建一支新式常备军
C.派遣留学生,创办报纸,提倡西方生活方式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3.彼得一世改革引进西欧先进技术力量,对全国地下资源、铁矿、铜矿、银矿和煤炭等进行勘探和开采。奖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同时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工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1721年,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工场的劳动力。材料体现了彼得一世改革(A)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B.废除了农奴制
C.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D.大力兴办工场
4.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此生他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一世,他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B)
A.彼得一世强化了农奴制
B.彼得一世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C.彼得一世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彼得一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
5.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可见,农奴制(B)
A.威胁沙皇的专制权力
B.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符合俄国的基本国情
D.导致农民生活的贫困
6.(2022•深圳模拟)马克思指出:“欧洲一些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1861年改革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次改革不仅缓解了统治危机,也装上了两个“把俄国拖到资本主义道路上的轮子”。这两个轮子分别是(C)
A.自由劳动力、引进的西方先进技术
B.完全开放的市场、大量土地赎金
C.自由劳动力、大量土地赎金
D.引进的西方先进技术、大量土地赎金
7.(2022•深圳龙岗模拟)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D)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8.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奴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奴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农奴自由支配财产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B)
A.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在俄国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中,一些青年军官感受到了西欧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为推翻落后的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积极宣传民主思想,1825年12月发动武装起义,结果起义失败。1825—1855年俄国农奴不堪忍受压迫,先后发动反抗暴动500多次。基于对农奴制度弊端的清醒认识,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得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摘编自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彼得一世对待农奴制的态度。(1分)并概括19世纪中叶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大障碍的原因。(2分)→侧重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答:态度:维护或强化。原因:缺乏自由劳动力;限制国内市场扩大。
(2)依据材料二指出俄国不同阶层为了促进社会转型分别做出的努力。(3分)→侧重考查家国情怀
答:青年军官:宣传民主,反抗专制,发动武装起义;农奴:不堪压迫,多次进行反抗暴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顺应历史潮流,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
(3)材料三认为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请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4分)→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答:“延缓了革命”: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革命”指出了其局限性,即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1.(2022•广东中考)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礼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A)
A.积极向西方学习
B.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决心废除农奴制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2.(2021•广东中考)长期以来,俄国是一个“冰封”的内陆帝国,渴望拥有自己的“温水港”,不管通过哪一条路,它都要通向这个或那个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别是英国人的控制之下。据此推知(A)
A.夺取出海口是俄国对外扩张重要步骤
B.俄国是个封闭自守的国家
C.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国的挑战
D.农奴制阻碍俄国海洋战略
3.(2022•扬州中考)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C)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 冷战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4682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6课 冷战复习练习题</a>,文件包含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提分作业教师版docx、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冷战提分作业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a href="/ls/tb_c14678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后练习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基础巩固,材料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时作业,文件包含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2023-2024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