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2赏析表达技巧二课件
展开一、(2023·湖南益阳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赤壁怀古苏 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①,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注①险:地势险恶。②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甲,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D.该诗是一首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的批判。
解析 C项,“前两联以描写为主”错误,前两联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被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里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前两联以记叙为主。且苏辙只是得出结论,并未作具体分析。
2.请从情感和表达方式两方面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6分)
参考答案①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词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②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
二、(2023·江苏徐州高三学情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永 遇 乐苏 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国心眼。燕子楼①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②夜景,为余浩叹。注①燕子楼:唐代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情)为佳人在宅邸所筑小楼,位于徐州。②黄楼:徐州东门城楼,苏轼守徐州时建造。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上片写景时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跳鱼和泻露衬托出了环境的静谧。B.“小园行遍”写梦醒后游园,表现了词人游园时的欣喜与执着之情。C.结句遥想未来,词人设想后人看到黄楼后也可能会为自己发出感叹。D.词人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境界清幽,风格婉约又有清旷之感。
解析 B项,“欣喜”理解错误。“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表现了词人梦醒之后徘徊于园中的惆怅与执着之情。
4.上片和下片在表达方式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上片侧重记叙和描写,叙述了词人的梦境和梦醒后在小园中徘徊寻梦的事情,包含着寻梦不得的忧伤和独自一人的寂寞。②下片侧重抒情和议论,抒发了故园之思,表达了对人生如梦、古今世事变化的思考。
三、(2023·海南海口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5~6题。(9分)梅花绝句陆 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武夷山中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转徙武夷山中。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写此诗时将近十年。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陆诗中“幽谷”“层冰”“积雪”等描写了环境之艰苦,表现了梅花生长条件之恶劣。B.陆诗中“自分”表明梅花很在乎开得早还是晚,也表明了诗人对实现理想仍有期待。C.谢诗中“独立青峰野水涯”写武夷奇观,巍然挺立的青峰也是诗人性格、形象的写照。D.谢诗中“天地寂寥山雨歇”借景抒情,写雨后天地寂寥,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解析 B项,“陆诗中‘自分’表明梅花很在乎开得早还是晚”错误。应是“并不在乎开得早还是晚”。自分:自己料定。生长环境:长在背阴的山谷,加上枝条伸向北方,阳光终年罕至。因此梅花自己已知每年开花总是比较迟。在这样的地方,它自然花开得晚,但是它并不在乎。
6.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陆诗借助梅花独放寒冬、傲雪不群、孤芳自赏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崇高节操的思想境界。②谢诗借不畏严寒、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要永远坚持民族气节、绝不向敌人屈膝的决心,也体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四、(2023·四川遂宁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9分)和子由四首·送春苏 轼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①,一洗人间万事非。注①《法界观》,即《法界观门》,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C.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D.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解析 B项,“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理解错误,应是“用写诗消磨时光”。
8.本诗第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6分)
参考答案①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②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颈联上句描写芍药花、樱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
五、(2023·河北保定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来 鹄几宿春山逐陆郎①,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注①陆郎:陆绩,三国时东吴的才子。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在清明日与朋友去田间探春,眼前傍晚时分的景象令诗人陶醉。B.这首诗的颈联通过山、水、云、田等意象描绘出一派辽远旷达的景象。C.诗人在归途当中回首而望,不忍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D.这首诗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解析 D项,“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错误。颔联和颈联描写的是自然风光,没有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语言风格也不能用“朴实”概括,如“迥野”“吟罢”等都比较典雅。
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3比较鉴赏的“四个角度”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3比较鉴赏的“四个角度”课件,共24页。
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3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涵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53分析诗歌的情感内涵课件,共21页。
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0赏析语言风格课件,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