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赫行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榨甘蔗B. 晒海盐C. 织衣布D. 炼生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甘蔗榨汁过程中只是把甘蔗中的汁液榨取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炼铁需要利用还原剂将矿石中铁的化合物中的铁还原出来,故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C. 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D.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该选项说法正确;
C、虽然稀有气体含量少,但也有利用价值,如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则可作电光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但不是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3. 下列有关元素、离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2O中含有10个质子,Ne中含有10个质子,H2O和Ne不是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没有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 学习氧气相关知识后,小深和同学组队开启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项目式学习,下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遵循“一斜、二送、三直立”的原则,故选项正确;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试管口与试剂瓶口要紧挨着,故选项错误;
C、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引流,故选项错误;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不可用手直接取用砝码,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 与下列客观事实相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分子间有间隔
C. 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碳原子内部结构不同
D. 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A解释正确;
B、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1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部分水分子占据了酒精分子的间隔,部分酒精分子占据了水分子的间隔,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故B解释正确;
C、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是因为二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C解释错误;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解释正确;
故选C。
6. 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与b都可用于冶炼金属B. c可做制冷剂
C. d很稳定,受热不分解D. e对应的化学式可能为Na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碳,b是碳的氧化物,其中碳元素为+2,因此,为一氧化碳,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c是碳的氧化物,其中碳元素为+4,因此,为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从而起到制冷作用,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d是含碳元素的酸,且碳元素为+4,因此,为碳酸,碳酸不稳定,常温下,就能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e是含碳元素的盐,且碳元素为+4,Na2CO3属于盐类,且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所以e对应的化学式可能为Na2CO3,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项目式化学小组同学制作的野外生存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 太阳为整个净化过程提供了能量B. 该装置的净化原理为过滤
C. 塑料膜可用棉布代替D. 净化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原子后重新组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太阳为整个净化过程提供了能量,加快了水的蒸发,故选项分析合理;
B、由装置的特点可知,净化的原理为蒸馏,而不是过滤,故选项分析不合理;
C、由于棉布含有较大的缝隙,水蒸气可以渗透出去,因此塑料膜不能用棉布代替,故选项分析不合理;
D、净化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因此净化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分析不合理。
故选A。
8. 三氟化氮(NF3)是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用NF3蚀刻硅片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芯片表面没有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四种物质中只有一种单质B.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了改变
C. 反应物甲与乙粒子个数比为4:3D. 物质丙与丁质量比为26:7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反应的示意图可知,反应物甲为NF3、乙为Si,生成物丙为SiF4、丁为N2,该反应为NF3和Si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iF4和N2,该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硅和氮气均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与乙粒子个数比为4:3,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物质丙与丁质量比为(3×104):(2×28)=39: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 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
B. 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0.6g
C. 钙片中碳元素含量一定大于9%
D. 一瓶钙片中碳酸钙和足量盐酸充分反应至少可生成CO233g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12×1):(16×3)=10:3:12,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g×=0.6g,故选项说法正确;
C、每片钙片中碳元素质量至少为1.5g×=0.18g,则钙片中碳元素含量至少为=9%,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瓶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至少为1.5g×50=75g,设一瓶钙片中碳酸钙和足量盐酸充分反应至少生成CO2的质量为m,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0. 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装置气密性良好)。点燃蜡烛,立即伸入瓶中并塞进瓶塞。一段时间后,待蜡烛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到铝盒中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A. 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蜡烛熄灭
B. 白磷和蜡烛燃烧需要的最低O2浓度不同
C. 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D.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底部的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白磷还能在瓶内燃烧可知,蜡烛燃烧没有耗尽瓶内的氧气,错误;
B、蜡烛熄灭后,白磷还能燃烧,说明白磷和蜡烛燃烧需要的最低氧气浓度不同,正确;
C、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未标记分值的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40分)
11. 化学用语架起了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之间的桥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______。
(2)两个氧原子______。
(3)氧气的化学式______。
【答案】(1)O (2)2O
(3)O2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则氧元素符号为O,故填:O;
【小问2详解】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故填:2O;
【小问3详解】
氧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只需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O2,故填:O2。
12. 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的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回答问题。
(1)氮的原子序数为______。
(2)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3)+5价的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7 (2)14.01
(3)N2O5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氮的原子序数为7,故填:7;
【小问2详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故填:14.01;
【小问3详解】
化合价为+5价的氮的氧化物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故填:N2O5。
1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G装置收集一瓶O2,验满时的具体操作是______。
(4)用B装置制取CO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将带导管的单孔塞换成______(填“D”“E”或“F”)。
【答案】(1)酒精灯 (2)2KClO32KCl+3O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F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小问2详解】
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塞棉花,故适用于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即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填:2KClO32KCl+3O2↑;
【小问3详解】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G装置收集一瓶O2,氧气从b导管口进入,空气从c导管口排出,验满时的具体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小问4详解】
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药品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则用B装置制取CO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将带导管的单孔塞换成F,故填:F。
14. 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夹瓷盏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如图所示,因使用油灯时,部分油因受热蒸发而减少。故“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
(1)油灯中的炷和______是可燃物;
(2)使用油灯时,“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的原理是______。
(3)请你从微观及能量视角解释夹瓷盏下层盘内水要“每夕一易之”的原因______。
【答案】(1)油 (2)水吸热降低油温,防止油挥发
(3)水受热,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变为水蒸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油灯中的炷和油是可燃物,故填:油;
【小问2详解】
省油灯的原理是油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部分被水吸收,使得油的温度降低,减少其挥发,达到省油的目的,故填:水吸热降低油温,防止油挥发;
【小问3详解】
夹瓷盏下层盘内水要“每夕一易之”,是因为水受热,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变为水蒸气,故填:水受热,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变为水蒸气。
15. 食盐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在2%~3%。
(1)科学家从海水中取样,根据样品中氯化钠和海水的质量比,进而计算出海水中大概的含盐量,理由是溶液具有______性;
(2)据记载,炎帝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熬煮海水获得食盐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实验室的______(填操作名称)原理相同;
(3)配制100g2%的食盐水并模拟热煮海水实验。
①下列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装瓶贴标签。(填字母序号)
②量取上述实验所需蒸馏水时,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0mL烧杯 B.100mL量筒 C.50mL烧杯 D.50mL量筒
③模拟熬煮海水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④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100g2%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①若要将100g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g。
②现有60℃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______g(结果保留整数)水后开始有晶体析出(已知: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7g)。
【答案】(1)均一 (2)蒸发
(3) ①. ACDB ②. B ③.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 ABC
(4) ①. 100 ②. 26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科学家从海水中取样,根据样品中氯化钠和海水的质量比,进而计算出海水中大致的含盐量,故填:均一;
【小问2详解】
炎帝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熬煮海水获得食盐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实验室的蒸发原理相同,故填:蒸发;
【小问3详解】
①配制100g2%的食盐水,首先计算出所需氯化钠质量,用天平称量出氯化钠质量,然后放入到烧杯中,加水溶解,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即可,则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CDB,故填:ACDB;
②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100g×2%=98g(合水的体积为98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故用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故选B;
③模拟熬煮海水时,需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填: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④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溶质的质量偏小,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砝码质量=纸片质量+药品质量,称量的氯化钠质量会偏小,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小问4详解】
①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有100g×20%=(100g+x)×10%,得x=100g,故填:100g;
②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7g;现有60℃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水的质量为y后开始有晶体析出,则有=,得y≈26g,故填:26。
16. 蒸汽眼罩能够自动发热、产生蒸汽,其原理如图1。同学们对蒸汽眼罩进行了如下探究。
任务一:探究蒸汽眼罩中的成分
【提出问题1】阅读蒸汽眼罩的说明书(如图2所示),发现其中含有铁粉,怎样用实验证明铁粉的存在呢?
【实验1】
(1)取少量蒸汽眼罩中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则证明蒸汽眼罩中含有铁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小组内同学提出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______,也能证明蒸汽眼罩中含有铁粉。
任务二:探究蒸汽眼罩的发热原理
【作出猜想】
(2)除了蒸汽眼罩中的成分,______应该是发热的必需条件。猜想依据:产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
【查阅资料】i.蛭石起保温作用,可以减缓热量散失;吸水树脂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为眼罩提供水蒸气。
ii.使用后,蒸汽眼罩中的部分固体由黑色变为红棕色。
【提出问题2】活性炭和氯化钠作用是什么呢?
【实验2】在图3的锥形瓶中分别放入下表中①~④四组物质,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传感器测得的相应数据如图4。
【解释与结论】
(3)④组中x为_______。
(4)蒸汽眼罩能迅速升温的原因是_______。
【交流反思】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你对使用后的蒸汽眼罩内固体的处理建议是______。
暖宝宝、热敷剂、脱氧剂等也利用了类似的原理,科学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答案】(1) ①. 稀盐酸(或稀硫酸) ②. 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 ③. 用磁铁吸引
(2)空气(或氧气) (3)15
(4)氯化钠和活性炭共同作用可加快铁的锈蚀
(5)回收利用(或用作除味剂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则证明蒸汽眼罩中含有铁粉,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和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化学方程式为:或;铁可以被磁铁吸引,故填:磁铁;
【小问2详解】
打开包装,眼罩开始发热,说明发热需要接触空气,故填:空气;
【小问3详解】
为研究铁粉生锈快慢的影响因素,需要控制变量,则铁粉的质量需要相同,故填:15;
【小问4详解】
由图像可知,实验1和实验2温度基本不变,实验3温度变化较大,说明活性炭和氯化钠共同作用使铁生锈加快,则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以看出:活性炭和氯化钠共同作用加快了铁生锈,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使吸水树脂中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故填:氯化钠和活性炭共同作用可加快铁的锈蚀;
【小问5详解】
蒸汽眼罩使用后铁粉反应生成氧化铁,金属元素可以回收利用;活性炭可以用作除味剂
17. 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I.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_____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_________。
Ⅱ.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___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III.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利用数字传感器上的计算机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与溶液温度的图像,如图所示。当加入盐酸_______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测量温度变化、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答案】(1)> (2)硫酸钠##Na2SO4
(3) ①. 红墨水液面左侧高于右侧 ②.
(4) ①. 10 ②.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7。故填:>。
【小问2详解】
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溶液呈中性或酸性,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可能有硫酸。故填:硫酸钠或Na2SO4。
【小问3详解】
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红墨水液面左侧高于右侧现象,这是由于左侧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装置压强减小程度大, 右侧换成等体积的水导致装置压强减小程度小,排除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发生了反应的因素,通过对比,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红墨水液面左侧高于右侧;。
【小问4详解】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放热,温度最大时恰好完全反应,由图可知,加入盐酸体积为10mL;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10;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A取少量MnO2
B.倾倒H2O2溶液
C.回收MnO2
D.称回收的MnO2质量
XX儿童咀嚼片
(50片袋)
【主要或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补钙
【规格】2g/片
每片中含:
碳酸钙≥1.5g
维生素D100IU
【食用方法】嚼食:每日1片
组数
试验药品
①
15g铁粉、4mL水
②
15g铁粉、4mL水、5g活性炭
③
15g铁粉、4mL水、5g氯化钠
④
xg铁粉、4mL水、5g氯化钠、5g活性炭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湖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湖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湖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湖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赫行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赫行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4页。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