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A组 基础巩固练
1.D [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重在物理过程的分析,根据加速度方向判断超重和失重现象.手托物体抛出的过程,必有一段加速过程,其后可以减速,可以匀速,当手和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当手和物体减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物体从静止到运动,必有一段加速过程,此过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错误;当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只受重力,此时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C错误;手和物体分离之前速度相同,分离之后手速度的变化量比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大,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所以选项D正确.]
2.BD [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向上,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球在最高处只受到重力,故A错误;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故B正确;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落过程都是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D正确.]
3.AC
4.解析:(1)当T1=40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T1-mg=ma1,解得此时电梯的加速度
a1= eq \f(T1-mg,m)= eq \f(40-4×10,4) m/s2=0
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当T2=32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T2-mg=ma2,这时电梯的加速度
a2= eq \f(T2-mg,m)= eq \f(32-40,4) m/s2=-2 m/s2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当T3=44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T3-mg=ma3,这时电梯的加速度
a3= eq \f(T3-mg,m)= eq \f(44-40,4) m/s2=1 m/s2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答案:(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5.B [牛顿不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基本单位,故B正确;路程不是基本物理量,长度才是基本物理量,单位是米,故C错误;电压不是基本物理量,伏特也不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
6.B [将Ff=kSv2变形得k= eq \f(Ff,Sv2),采用国际单位制,式中Ff的单位为N,即kg·m/s2,S的单位为m2,速度的二次方的单位可写为(m/s)2,将这些单位代入上式得 eq \f(kg,m3),即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kg/m3,B正确.]
7.C [A中单位没有统一,A错误;B项正确,但太繁琐,故不选;C既正确又简捷,故C正确;D漏写单位,故D错误.]
B组 能力提升练
8.C [人在下蹲的过程中,先加速向下运动,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下,故人处于失重状态,最后人静止,故后半段是人减速向下的过程,此时加速度方向向上,人处于超重状态,故下蹲过程中人先失重后超重,选项B错误;在1 s时人向下的加速度最大,故此时人并没有静止,它不是下蹲的最低点,选项A错误;该同学在前2 s时是下蹲过程,后2 s是起立的过程,所以共做了1次下蹲-起立的动作,选项C正确;传感器给人的作用力与人给传感器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故选C.]
9.D
10.解析:不同意,原因是单位未统一到同一单位制中,正确解法如下:
s=10 cm=0.1 m,m=10 g=10-2 kg
a= eq \f(v2-v eq \\al(\s\up1(2),\s\d1(0)),2s)= eq \f(2002-3002,2×0.1) m/s
=-2.5×105 m/s2
F=ma=10-2×(-2.5×105)N=-2.5×103 N,负号表示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2.5×103 N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1.解析:(1)用面积表示位移,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eq \f(1,2)×(3+12)×6 m=45 m.
(2)t=0至t=3 s内,物体加速上升,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大小a1= eq \f(Δv1,Δt1)=2 m/s2,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底板对物体支持力的最大值F1=mg+ma1=12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底板压力的最大值为120 N.
(3)t=6 s至t=12 s内,物体减速上升,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大小a2= eq \f(Δv2,Δt2)=-1 m/s2,负号表示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mg=ma2,底板对物体的支持力的最小值为F2=mg+ma2=9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底板压力的最小值为90 N.
答案:(1)45 m (2)120 N (3)90 N
1
2
3
5
6
7
8
9
D
BD
AC
B
B
C
C
D
4
(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3)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10
2.5×103 N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1
(1)45 m (2)120 N (3)90 N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wl/tb_c400313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节 失重和超重课时练习</a>,共7页。
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7 超重与失重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7 超重与失重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综合训练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