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 优秀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74799/0-17121953661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
3、初步培养学生对物质进行探究的一般思路,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与态度:
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科学家们探究空气奥秘,发现氧气的过程,启发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想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
难点: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
三、教学分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涉及到物理中的压强差问题,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对于实验原理,有的学生只通过一个演示实验是弄不明白的。所以我在设计这个难点的突破时,补充了一个小实验,如课件中所示:当抽动注射器活塞时,水就会进入广口瓶,使学生明确,内外产生压强差是水进入的关键,并且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抽出气体的体积。通过授课来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在回答实验原理的时候,非常的顺利。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引入:
在古时的中国和希腊,科学家都认为空气是组成世界的一种基本物质,但这种看法是对的吗?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这中思想逐渐受到了质疑,直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一、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汞、红磷)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2)烧杯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集气瓶里,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1/5。
3、实验成功的关键:(1)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燃烧作上述实验
(2)进入瓶中谁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的1/5的可能原因是
①红磷量不足②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
课堂练习: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2、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装置及药品,实验步骤,学生活动,实验演示,实验反思,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文字表达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1.认识空气的组成成分,教学重点1.空气的组成成分,教学准备实验用品,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