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1溶液酸碱度与pH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表示,其范围通常为_________。__________时,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__________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__________时,溶液呈中性。 2测定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_____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__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3测定雨水的pH,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正常雨水的pH约为________,pH小于________的降雨称为酸雨。
知识点一 pH与溶液的酸碱性1(2022·上海中考)室温时某中性溶液的pH为( )A.1B.3C.7D.10【解析】pH=1的溶液呈酸性,pH=3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10的溶液呈碱性。2(2023·云南中考)云南盛产茶叶,云南某地种植茶树的土壤pH在4.5~5.5,该土壤呈(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无法确定【解析】云南某地种植茶树的土壤pH在4.5~5.5,pH小于7,呈酸性。
3(2023·天津中考)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胰液(pH:7.5~8.0)B.唾液(pH:6.6~7.1)C.胆汁(pH:7.1~7.3)D.胃液(pH:0.9~1.5)【解析】A、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B、唾液的pH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故碱性最强的是胰液。
4欲使pH为4的某溶液的pH变为10,可采用的措施是( )A.加适量酸B.加NaOH溶液C.加水稀释D.蒸发水浓缩溶液【解析】加适量酸,溶液仍然呈酸性,不会变成碱性;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酸反应,能使溶液的pH变为10;pH为4的溶液呈酸性,加水稀释不可能变成碱性溶液;pH为4的溶液呈酸性,蒸发水浓缩溶液后酸性可能会增强,不会变成碱性溶液。
5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溶液,经测定,甲溶液pH=4.5,乙溶液pH=10.6。下列有关甲、乙两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呈碱性,乙溶液呈酸性B.甲溶液呈酸性,乙溶液呈碱性C.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解析】甲溶液pH=4.5,其pH<7,显酸性,乙溶液pH=10.6,其pH>7,显碱性,A错误,B正确;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正确;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正确。
知识点二 pH的测定与应用6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中,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解析】A、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会污染试剂,错误;B、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置于洁净表面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正确;C、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错误;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会由于溶液的蒸发使测定结果不准确,错误。
7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然后再进行测定,则测得的结果与肥皂水实际pH比较的结果是( )A.偏小B.偏大C.不变D.无法确定【解析】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滴加肥皂水,实际上是对肥皂水进行稀释,则溶液的碱性会减弱,对于碱性溶液来说碱性越强pH数值越大,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的肥皂水pH会小一些。
8(2022·桂林中考)某地的土壤呈弱碱性。如表所列作物适宜在该地种植的是( )A.马铃薯B.茶树C.水稻D.莲【解析】马铃薯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4.8~5.5,pH<7,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5.0~5.5,pH<7,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水稻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6.0~7.0,适宜在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长;莲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8.0~9.0,pH>7,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9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清洁剂显_______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_______色。 (2)正常雨水的pH=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_______(填“强”或“弱”)。 (3)测量苹果汁pH时,pH试纸是否需要先用蒸馏水润湿?_______(填“是”或“否”),否则测得的pH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正确测定苹果汁pH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喝___________(填“苹果汁”或“小苏打水”)。
CO2+H2O H2CO3
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解析】(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可知,厨房清洁剂的pH在12~13之间,大于7,呈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呈红色。(2)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而碳酸呈酸性,所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强。(3)在测量溶液pH时,如果将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就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所以测量苹果汁pH时,pH试纸不需要先用蒸馏水润湿。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会导致苹果汁的酸性减弱,pH升高,这样测得的pH会偏大。pH试纸测定pH的方法是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4)苹果汁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喝苹果汁。
10(1)下表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填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血浆呈_______性。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________,pH______(填“>”“<”或“=”) 7,然后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瓶溶液pH=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血浆的pH会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HCl+NaOH NaCl+H2O
加水稀释(合理即可)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其中酸性最强的是胃液;血浆pH大于7,呈碱性。(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pH>7,然后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溶液的pH减小。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 NaCl+H2O。(3)有一瓶溶液pH=4.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选用的方法是加水稀释,加入碱溶液等。(4)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二氧化碳能和血浆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血浆的pH降低。
11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进行操作,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是( )A.蒸干溶液得白色固体 B.测定pHC.滴加酚酞试液 D.测定温度【解析】蒸干溶液得白色固体,无法证明混合后的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或者稀盐酸,A错误。测定pH,若pH=7,说明溶液显中性,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B正确。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是稀盐酸过量,不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错误。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测定温度,温度升高,一段时间后恢复至常温,不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D错误。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酸的溶液pH<7,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解析】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A正确。酸的溶液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也可能是硫酸氢钠等盐溶液,B错误。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但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C错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如CO2+2NaOH Na2CO3+H2O,D错误。
13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变小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C.两者混合使用能提高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能使酚酞变色【解析】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可以通过与油脂反应来除油污,可以作厨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的pH=1,显酸性,厨房清洁剂的pH=12,显碱性,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降低清洁效果;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14如图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所得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B.随着甲溶液的滴入,所得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碱性不断增强C.加入a mL甲溶液时,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两种D.若将b mL甲溶液滴入与硫酸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7
【解析】根据图像,溶液的pH逐渐变大,最终大于7,所以甲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A正确;溶液的pH逐渐变大,所得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碱性不断增强,B正确;加入a mL甲溶液时,溶液的pH<7,说明硫酸有剩余,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得溶液中溶质有硫酸钠和硫酸两种,C正确;加入b mL甲溶液时,溶液的pH=7,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质量关系为H2SO4+2NaOH Na2SO4+2H2O98 80若换成与硫酸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则溶质的质量与硫酸相等,HCl+NaOH NaCl+H2O36.5407380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与73份质量的氯化氢反应,则加入的盐酸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pH<7,D错误。
Ca(OH)2+2HCl CaCl2+2H2O
15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1)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_______色;然后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此时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你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Fe+2HCl FeCl2+H2↑
HCl和CaCl2
【解析】(1)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然后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等于7;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2)图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加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地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钙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CaCl2。此时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即可。
【自我挑战】16(2023·崇左一模节选)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以“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任务一】探究酸和碱之间能否反应通过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完成以下实验:向40 mL质量分数为0.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测定溶液的pH随滴入稀盐酸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1)如图1,向A点对应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_色。 (2)如图2,当33 s≤t≤40 s时,对应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由图1得出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反思拓展(4)有同学提出疑问,溶液温度升高,还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pH逐渐减小至小于7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放热
将稀盐酸换成等体积的水,
进行对比实验,若稀释放出的热比上述反应少,则证明中和反应放热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7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要点思维导图,点击展示,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方法,pH的测定方法,溶液酸碱度的意义,基础·主干落实,标准比色卡,重点·案例探析,素养·分层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习题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4,pH试纸,标准比色卡,接近7,9~15,加水稀释,加入NaOH,加入金属锌,不一定,逐渐减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课件pptx、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