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第十三课 让阳光照进来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心理健康第十三课 让阳光照进来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当一个同学受到另外一个或几个学生如下对待时,这个学生就是在受欺负:说难听的话、取笑或被叫难听的外号;将他(她)排斥在朋友之外,故意不理他(她);打、踢、推、撞或威胁;散布谣言、散布恶意小纸条以使别的学生不喜欢他(她);做其他诸如此类的伤害性事情。对于青少年来说,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不受到伤害。
二、教学目标
1.树立自我保护、保护他人的意识,防止校园欺凌发生。
2.认识到面对校园欺凌人人都有责任,不做冷漠旁观者。
3.学会有效应对校园欺凌,保护自我。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讨论交流法、讲授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准备:查阅资料、PPT制作。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校园欺凌片段
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表现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课堂,今天我们探索什么主题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
教师: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浪漫美好的,青春也可能是悲伤的,而校园欺凌就是青春里那道明媚的伤疤,时刻刺痛着我们。对于青少年来说,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不受到伤害。
教师: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那你知道的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发现同学们对校园欺凌的了解还是比较多的。校园欺凌主要有五种行为,总结起来就是:打、骂、毁、传、吓。
打:受到殴打、被别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攻击。
骂:被恶意取笑、嘲弄、侮辱、讥讽、贬低。
毁:被故意损坏书本、衣服等个人物品或财物
传:被恶意传播谣言、诋毁、人身攻击。
吓:被恐吓、威胁、逼迫,被故意无视、被联合起来排挤。
导入采用校园欺凌视频的形式,能自然引出主题,也能引起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觉察。
请同学讨论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认识校园欺凌,检查自己的行为,现在欺凌的形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隐蔽,所以有必要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会给受害方带来心理压力,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欺凌者本人也会造成很大伤害。使其道德缺失,诚信度下降,或者因违法乱纪受到治安处罚或法律惩处,对本人、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和压力,使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得不到保证,身心健康畸形发展。
教师: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往往存在这三种角色: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
欺凌者:是指在校园内外实施欺凌行为的一方,其中包括主要欺凌者和欺凌协助者/支持者。
被欺凌者:即受欺凌者,是校园欺凌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在校园欺凌行为中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旁观者:他们不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但目睹或听闻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在校园欺凌行为中处于旁观的位置。
校园欺凌的应对
普及旁观者效应知识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三种角色在面对欺凌时正确的做法?
学生回答:……
老师:这三种角色,大家可能也很有可能成为任意一中,反对校园欺凌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大家一起作出努力。
欺凌者——要及时作出改变
被欺凌者——不惹事、不怕事、会求助
旁观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欺凌者如不及时作出改变,可能会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为此可能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16周岁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特别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被欺凌者:应该如何做呢?老师总结了三条建议:不惹事、不怕事、会求助
不惹事:在与同学交往中,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无事生非,不恃强凌弱,不欺负别人,当遇到矛盾时,我们应该宽宏豁达。
(1)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务。
(2)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学校附近巷子等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平时加强锻炼,以便在危险时进行自保。
不怕事:我们善良为人,安分守己,不惹事生非,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做人的血性,可以让人任意欺负。当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退缩和逃避只会让欺凌者更加嚣张,我们要勇敢面对,通过合理和正当的途径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在面临生命安全威胁的时候,运用一切手段和力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而作为旁观者我们能做些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冷眼旁观?请看视频——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同学们,我们了解了旁观者效应对我们的影响后,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应该第一时间作出判断,施以援手,如果当我们我们不幸发生紧急情况,在寻求他人帮助的时候应该具体地请这个人帮助你,而不是向一群人喊救命!
从三种角色出发,引导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为所当为,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这里特别增加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对是欺凌的同学有威慑的效果。
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到欺凌主要表现,和欺凌的危害。维护校园和谐,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拒绝校园欺凌,愿所有的青春都能被温柔以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八年级全册第四课 爱与沟通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心理健康八年级全册第四课 爱与沟通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及解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解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板书设计,课后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15)第四课 爱与沟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行为目标,总结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