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提分精练)
展开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
一手抓理解,一手抓应用;一边捋知识点,一边将分散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系统化。
策略2:构建体系,突破难点
通过一阶段的复习,考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可以进行专题复习。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问题,包括大污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等。
策略4:关注实验,总结规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实验已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除实验基本技能如仪器辨别、常见物质的检验等仍为必考的内容外,探究型实验题已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
1.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海水制镁 B. 钻木取火 C. 粮食发酵 D. 冰雪融化
【答案】D
【解析】A、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2. 神州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脱离空间站 B. 自由下落 C. 外壳烧蚀 D. 打开降落伞
【答案】C
【解析】A、脱离空间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自由下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外壳烧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打开降落伞,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C。
3.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至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研钵内研碎胆矾B.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
C. 木炭还原氧化铜D. 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答案】A
【解析】A、研钵内研碎胆矾,使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物质的燃烧由于有氧气参与,一定属于化学变化,故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所以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该变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盲人摸象 B. 南辕北辙 C. 火中取粟 D. 绳锯木断
【答案】C
【解析】A、盲人摸象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南辕北辙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火中取粟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绳锯木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云南建水人早在3500多年前就攀握了制陶技术。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镇浆制泥B. 拉坯造型
C. 高温烧制D. 磨光上釉
【答案】C
【解析】A.镇浆制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拉坯造型,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高温烧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磨光上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6.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 烧杯:“热死了,我装的冰块不见了。”
D. 漏斗:“滤液好浑浊呀!我嘴里的滤纸破了。”
【答案】B
【解析】A、试管摔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冰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滤纸破损,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B. 化作春泥更护花
C. 蜡炬成灰泪始干D. 爆竹声中一岁除
【答案】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化作春泥更护花,涉及物质的腐败,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C、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变化;
D、爆竹声中一岁除,涉及燃烧、爆炸,化学变化。
故选A。
8.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
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
【答案】C
【解析】A、NaOH固体的吸水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A说法正确;
B、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B说法正确;
C、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说法错误;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9.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A、贴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属于氧气的用途,说法错误;
D、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答案:A。
10.下列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白色B.导热性C.延展性D.易锈蚀
【答案】D
【解析】A、银白色,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易锈蚀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液氮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主要利用氮气的性质是( )
A. 密度小 B. 沸点低 C. 难溶于水 D. 无色无味
【答案】B
【解析】液氮沸点低,汽化时吸热,故能长时间保存活体组织和生物样品;
故选B。
12.氢气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气味 B. 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 D. 可以燃烧
【答案】D
【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无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等均不涉及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可以燃烧涉及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13.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 金属光泽B. 质软C. 导电性D. 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质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4.下列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无色 B. 无味
C. 供给呼吸 D. 食品防腐
【答案】D
【解析】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供给呼吸。但氧气具有氧化性,食品和氧气接触会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因此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选D。
15.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无水酒精擦洗手机屏幕B.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D.汽油清洗工具上的油污
【答案】B
【解析】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A不合题意;
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可以和酸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泥土,是利用部分物质能溶于水,并随着水流冲走的原理,故C不合题意;
D.油脂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6.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生石灰作发热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答案】C
【解析】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发出大量的热,所以可用生石灰作发热剂,描述正确;
B.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描述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描述错误;
D.碳酸氢钠在加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描述正确。
故选:C。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铜用于制导线D. 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
【答案】A
【解析】A、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
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A。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 活性炭除异味
B. 氢气作燃料
C. 二氧化碳灭火
D.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除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作燃料,利用的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小苏打(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利用的是小苏打能与胃酸(HCl)反应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19.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 铜制作导线
C. 干冰用作制冷剂D. 洗涤剂去除油污
【答案】A
【解析】A、呼吸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把大的油滴乳化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利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B.用石墨做电极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铁矿石炼铁
【答案】B
【解答】解:A、用稀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石墨做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铁矿石炼铁利用的是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B. 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C.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D.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B. 酒精具有挥发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D. 熟石灰微溶于水,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A、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与可燃性无关,选项错误;
B、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能使细菌中蛋白质变性而将其杀死,与挥发性无关,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将别的物质中混有的水分吸收,故可用作干燥剂,选项正确;
D、熟石灰(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错误;
答案为:C。
2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匹配的是( )
A. 不锈钢耐腐蚀——可制造医疗器械 B. 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D. 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A、不锈钢耐腐蚀,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有咸味,但是亚硝酸钠有毒,不可作调味品,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
D、干冰易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有可燃性,可作高能燃料
B. 石墨很软,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C.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
D.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答案】B
【解析】A、氢气有可燃性,且热值高,所以氢气可作高能燃料,故A选项正确;
B、石墨质软灰黑,可用于铅笔芯,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的电极,故B选项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故C选项正确;
D、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25.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B. 干冰易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
C. 一氧化碳可燃,可用于冶炼金属 D. 熟石灰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常用作保护气,正确;
B、干冰易升华,使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常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错误;
D、熟石灰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故选C。
26.现有下列物质: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金刚石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蔗糖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生石灰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棉花,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______ ;
(2)可用作玻璃刀的是 ______ ;
(3)常用作甜味剂的是 ______ ;
(4)常用作纺织原料的是 ______ 。
【答案】(1)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2)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3)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4)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解析】(1)氧化钙的俗名是生石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填: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
(2)可用作玻璃刀金刚石,因为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填: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3)蔗糖属于糖类,有甜味,常用作甜味剂,故填: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
(4)常用作纺织原料的是棉花,故填: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
2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 ②蛋白质 ③一氧化碳 ④硫酸铜 ⑤盐酸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
(3)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4)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5)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 。
【答案】(1)①;
(2)⑤;
(3)④;
(4)②;
(5)③。
【解答】解:(1)石墨质软、呈深灰色,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
(3)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
(4)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5)常用于工业炼铁的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8.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钛合金②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氦气⑤活性炭⑥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 ;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 ;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 ;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 ;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 。
【答案】(1)⑥;(2)③;(3)⑤;(4)②;(5)④;(6)①。
【解析】(1)氯化钠可用作厨房调味品;
(2)碳酸氢钠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用于焙制糕点;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4)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5)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所以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6)钛合金的强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巩固训练考点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巩固训练考点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含解析),共22页。
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练透):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一轮复习【讲通练透】专题01 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练透),文件包含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讲通练透-教师版doc、专题01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讲通练透-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