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 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3.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卷Ⅰ(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
1.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 保持社交距离
C. 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 出门配戴口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医用酒精消毒,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保持社交距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出门配戴口罩,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极难溶于水
C. 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 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性、碱性、还原性、氧化性等。
【详解】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3. 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粉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成的,它属于
A. 混合物B. 化合物C. 氧化物D. 单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黑火药是由木炭、硫粉和硝石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氧化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单质都是纯净物。故选A。
4.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B. 空气中含量最多是氧元素
C. 空气中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有害气体
D. 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中稀有气体含量很少,但是用途很大,如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元素,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毒,不是有害气体,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子,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物质不是空气成分的是
A. 作保护气的N2B. 气球填充气He(氦气)
C. 医疗急救用的O2D. 火箭新型推进剂H2(液氢)
【答案】D
【解析】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氦、氖和氪等):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氢气不是空气的成分,故选D。
6. “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引起了全世界关注,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植树造林B. 双面使用纸张C. 回收废弃塑料D. 焚烧秸秆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B、双面使用纸张,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焚烧秸秆,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氧气B. 水C. 高锰酸钾D. 空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中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B、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C、高锰酸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
故选:D。
8.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蜡烛燃烧B.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C. 硫磺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D.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燃烧是石蜡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多于一种,不是化合反应;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C、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符合“一变多”,是分解反应。
故选C。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加热高锰酸钾
C. 量取液体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要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要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烧杯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烧杯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空气中氧气含量越多越好
C. 水中的鱼靠氧气呼吸,所以氧气能溶于水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氧气可供给呼吸,但是氧气具有氧化性,空气中的氧气不是越多越好,氧气含量过高,会加速物质氧化等,不符合题意;
C、水中的鱼靠氧气呼吸,但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1. “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阻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阻时,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氧气,故选B。
12. 下图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 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 硫、氧均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据图可知,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16,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硫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氧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3.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1L 小米与 1L 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L,因为分子间有间隙
B.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1L 小米与 1L 黄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L,不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而是因为小米之间有间隙,黄豆之间也有间隙,且两者间隙大小不同,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分子运动速率变快,正确。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水结成冰,水分子也在运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4. 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显电性
B. 失去一个中子带一个单位负电
C. 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
D. 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意,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则该粒子不显电性,此选项正确;
B、由于中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后仍然不显电性,此选项错误;
C、根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其质量相当于一个氦( He )原子的质量,此选项正确;
D、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由于该粒子没有质子,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 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 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D. 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选项A正确;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水的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正确;
C、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就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就是硬水,选项C正确;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选项D正确。故选B。
16. 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 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 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 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有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A正确;
B、燃煤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空气的污染物,所以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B不正确;
C、新能源公交车不污染环境,所以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C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所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故D正确。故选B。
17. 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 原子的电子数不同D.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D。
18. 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徐寿的《化学鉴原》。徐寿把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译为"矽”,该元素的符号为( )
A. OB. AlC. SiD. Fe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氧(O)、硅(Si)、铝(Al)、铁(Fe)、钙(Ca)。所以地壳中,排第二位的是硅元素。
故选C。
19. 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为NO在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采用排空气法,而且NO难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排水法。
A、因为NO在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不符合题意;
B、NO难溶于水,所以应该选排水法收集,B符合题意;
C、因为NO在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C不符合题意;
D、因为NO在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2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磷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说法正确;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说法正确;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实验过程中空气进入装置中,造成结果不准确,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火焰熄灭后不能立刻打开弹簧夹,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说法错误。
故选D。
21. 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 H2CO3B. H2O2C. O2D. S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酸是由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有氧分子,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B不符合题意;
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
22. 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 水槽中液面下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正确;
D、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故选C。
23. 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 二氧化氮B. 一氧化碳C. 可吸入颗粒物D. 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两类,有害气体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烟尘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沙尘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所以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故选C。
24. 下图所示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运动”解释的是
A. 闻到气味
B. 气体混合
C. 刻出划痕
D. 品红溶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手轻轻扇动,少量的气体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中,人才会闻到气味,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抽出玻璃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符合题意;
C、黄铜和铜相互刻划,铜的表面留下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大,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符合题意;
D、品红放到水中逐渐溶解是因为品红的分子运动到水分子,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 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观察气体颜色B. 闻气体的气味
C.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气体是没有颜色的,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是没有气味的,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是氮气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不可用于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C错误;
D、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用于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26. 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B. 反应不需要加热
C. 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发生装置选用大试管,故A错误;
B、实验室制氧气时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必须加热,故B错误;
C、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中,无论制取什么气体,首先都是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C正确;
D、验满时要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故D错误。
故选C。
27. 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 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
D. 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和分子的质量大小不确定,跟元素种类有关,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C、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隙,错误;D、分子和原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错误。故选B。
28.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OB. N2C. CuD. 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9. 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氯酸钾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故A不正确;
B、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剩余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故B不正确;
C、随着反应进行,不断生成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氧元素质量不再变化,故C正确;
D、反应前氯化钾质量是0,故D不正确。故选C。
3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和刺激性气味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现象描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现象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1.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 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 能增加生成物质量D.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锰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 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131和碘-127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碘是一种金属元素B. 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C. 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D. 碘-131和碘-127核内中子数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汉字结构可知,碘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错误;
B、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由于碘的核电荷数为53,所以碘-127的核外电子数是53,错误;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碘-131和碘-127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故两者质子数相同均为53,错误;
D、碘-131和碘-127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两者质子数相同,则中子数一定不同,正确。
故选D。
【点睛】抓住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和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
33. 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M的原子易失电子
B. x只能为7
C. M为金属元素
D. x为8时,M为阴离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M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电子,故A不正确;
B、当M为原子时,x为7,当M为离子时,x为8,故B不正确;
C、M的质子数为17,属于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C不正确;
D、x为8时,最外层得到1个电子,则M为阴离子,故D正确。故选D。
【点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34.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 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
D.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故错误;
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错误;
D、物质构成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35.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A. 3H表示三个氢元素
B. 2Na+表示两个钠离子
C. 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
【答案】B
【解析】
【详解】A、3H表示三个氢原子,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选项错误;
B、2Na+表示两个钠离子,选项正确;
C、图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原子序数为25,选项错误。
故选B。
36.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A. 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 甲、乙都变旺
C. 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D. 甲、乙都熄灭
【答案】C
【解析】
【详解】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故燃着的小木条在甲中变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燃着的小木条在乙中熄灭,故选C。
37. 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 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①②③④的质子数分别为:8、12、11、12,故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故选项错误;
B、对于原子,核内质子数数=核外电子数,②表示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故选项正确;
C、④中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所以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D、①中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④中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
38. 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A. 101B. 157C. 258D. 359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101,故A项正确;
答案:A。
39.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失电子带正电荷的叫阳离子,得电子带负电荷的叫阴离子。
【详解】A、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为阴离子,是氟离子,故A不正确;
B、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得到2个电子,为阴离子,是氧离子,故B不正确;
C、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氖原子,故C不正确;
D、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失去2个电子,为阳离子,是镁离子,故D正确。故选D。
【点睛】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得到电子,为阴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失去个电子,为阳离子。
40. 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B. 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
C.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D. 该元素为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在该结构示意图中x=7,x=17﹣2﹣8=7,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圆圈内的数字是17,为氯元素,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卷II(非选择题,总分20分)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总分20分)
41. 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 A. 水银,B. 冰水,C. 海水,D. 高锰酸钾,E. 空气,F. 氮气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
【答案】41. CE 42. ABDF
【解析】
【小问1详解】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CE。
【小问2详解】
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水银、冰水、高锰酸钾、氮气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故选ABDF。
42. 根据下列装置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仪器②的名称为____。
(2)实验室选 A 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相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式为____,A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 ②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填字母编号)。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分液漏斗 ②. 水槽
(2) ①. ②.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 ①. AE ②. 溶液变红色 ③. 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①为分液漏斗;仪器②为水槽。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加热高锰酸钾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小问3详解】
制取氨气的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氨气目的比空气小,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E;
氨气能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且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则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
43.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相同。
【答案】 ①. 原子 ②. 18 ③. 质子数
【解析】
【详解】(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①是原子;故填:原子。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8时,该粒子是原子,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填:18。
(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质子数相同;故填:质子数。
44. 请根据图示回答实验问题:
(1)图甲是简易净水装置,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 和吸附,该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将河水变为纯水。
(2)图乙所示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的实验,实验中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______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硬水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1) ①. 过滤 ②. 不能
(2) ①. 等体积 ②. 较多浮渣、较少泡沫
【解析】
【小问1详解】
简易净水装置中所用的石子、细沙等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故简易净水装置,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吸附,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故该装置不能将河水变为纯水;
【小问2详解】
实验中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体积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硬水中出现较多浮渣和较少泡沫的现象。
45. 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1)“ 3Ca2+”中“3”表示______,“ 2+ ”表示______ 。
(2)“H ”表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3个钙离子 ②. 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 ①. 氢元素 ②. 一个氢原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3Ca2+”中“3”表示3个钙离子;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则“ 2+ ”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小问2详解】
“H ”宏观上表示氢元素,微观上表示1个氢原子。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