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年中考化学--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称烧碱质量
C.倾倒液体D.稀释浓硫酸
2.(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分类学习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力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高锰酸钾、蒸馏水
B.单质:氧气 氢气、水
C.氧化物:过氧化氢、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
D.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3.(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紫色石蕊溶液后放在如图位置,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下列叙述不科学的是
A.小烧杯中a溶液显酸性B.小烧杯中a溶液可能是浓氨水
C.可证明分子在大烧杯内不断地运动D.小烧杯中a溶液浓度大、有挥发性
4.(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实验是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蒸发结晶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
5.(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入药品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用稀硫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时,为了将铁锈除干净,必须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液中
D.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6.(2023·河南商丘·统考二模)常温下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胃液0.9-1.5B.胆汁7.1-7.3
C.血液7.35-7.45D.胰液7.5-8.0
7.(2023·河南南阳·统考三模)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稀释浓硫酸
C.二氧化碳验满D.测定溶液pH
8.(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二模)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向混有NaOH的Na2CO3溶液滴入稀盐酸
B.向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镁粉
二、填空题
9.(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二模)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______;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生活中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______。
10.(2023·河南周口·统考二模)化学精灵介绍,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生石灰能做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二模)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一定量的稀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mg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______。
12.(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把加入的稀硫酸换成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则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n g时,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色。
13.(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下图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情况。物质甲溶液是__________;加入甲溶液amL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若将bmL甲溶液滴入到与硫酸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
14.(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在“宏观-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所示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为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示意图,“”中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___。恰好中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钾与该稀盐酸反应,则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填“”或“=”)7。
16.(2023·河南安阳·统考一模)利用数字化设备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区分a点和b点所对应溶液,可选用的一种试剂为______。
17.(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黄铜可用于制造钱币、乐器等。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Cu、ZnO、CuO),如图是将黄铜渣转化回收再利用流程图。你认为图中实验流程中的“操作”是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从反应类型角度看,整个流程的物质转化中没有发生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18.(2023·河南漯河·统考二模)某同学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实验时,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该实验是将_______(选填“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另外一种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呈_______(选填“酸”、“中”或“碱”)性。
19.(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图1是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_______。
(2)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若加入该NaOH溶液mmL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将nmL该NaOH溶液滴入与盐酸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流程题
20.(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2023年1月22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东南印度洋的蒂阿受苦逐渐沟最深点成功作业,这是人类首次摇达这一海沟的最深点。“奋斗者“潜水器耐压极厚、由钛合金制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金属焊接时可以使用氨弧弹。氨弧焊是在氨气保护下,通过在钨电极和焊件之间产生的高压电弧故热,熔化焊丝或焊件的一种焊接技术用金属钨做电极是利用金属的______性;用氩气做保护气,是利用氩气______的特性。
(2)金属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钛金属,流程如下:
Ⅰ、写出流程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已知反应后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则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Ⅱ、实验中进行尾气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潜水器上装配了4块铁,总重量将近2吨,铁制品易生锈,原因是铁和空气中的______会发生反应。生活中,可以用稀盐酸将铁锈除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潜水器内储备压缩氧气供氧,或者用过氧化钠(Na2O2)和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制氧气。若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制取氧气,生成物还有一种常见的白色固体。若需要制取32kg的氧气,计算需要过氧化钠的质量______。
四、推断题
21.(2023·河南周口·统考二模)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
(1)写出物质F的名称___________,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2.(2023·河南商丘·统考二模)铜矿冶炼铜时,得到一种黑色固体化合物A,现设计以下流程对其进行探究。已知:B为化合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为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用一种无色气体Y代替黑色固体X,也能在加热条件下与A反应生成B和C,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
(3)反应③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3.(2023·河南濮阳·统考二模)如图所示是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一”表示连接的两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Y是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Z可用于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物质的俗称是______。
(2)X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3)写出X→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4.(2023·河南许昌·统考二模)A一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单质,D为黑色固体,E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A物质的类别为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2)C溶液与E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写出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五、实验题
25.(2023·河南商丘·统考二模)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图二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
(2)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______性。
26.(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1)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浓硫酸可用于干燥CO2气体,是利用浓硫酸的______性。
(3)若将D装置换为图二所示装置收集CO2,气体从a端通入,请将图二中的装置导管补画完整。
27.(2023·河南漯河·统考二模)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
(1)若B中燃着的蜡烛燃烧得更旺,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写出锥形瓶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使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哪里:_______。
(2)若B中燃着的蜡烛熄灭,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液体X和固体Y分别是:________。
28.(2023·河南三门峡·统考一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三门峡市化学实验创新大赛中设计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②当缓慢推注液体药品时,T型导管下端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______。
③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注: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溶液呈酸性)
(2)①用A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写出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试管口不放置棉花)。
②用B装置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③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常温下不与空气成分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______(填标号)端通入。
(3)若60g的稀盐酸与4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六、综合应用题
29.(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溶液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浓硫酸散口放置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
(2)化学小组的同学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验,并运用数字化仪器测得溶液的pH如图A所示。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在图B虚线框内将m点溶液中的微粒补画完整___________。
(3)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时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
②写出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___________。(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④为什么向溶液乙中加适量盐酸___________?
(4)实验室取34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33.4g,则所取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0.(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通过化学学习,同学们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证明这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一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1)实验一的图示装置中,①③为喷水的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石蕊试纸,通入二氧化碳后,首先观察到___________(填序号)试纸先变红。
实验二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向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___________产生,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写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小明认为通过压强变化也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二装置,可观察到U形管内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液面升高。
实验三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4)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做该实验时,忘记滴入的是哪种溶液,利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实验三图2所示。根据图像可判断出滴入的溶液是_____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5)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
(6)化学活动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烧杯中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原溶液的质量
pH为7时滴入溶液的质量
滴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g
100g
9.8%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且烧碱腐蚀性较强,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蒸馏水都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氧气、氢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B错误;
C、过氧化氢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四氧化三铁是由铁、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硫、氧元素组成的,都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属于碱;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小花变成红色,说明遇到酸性物质,则小烧杯中a溶液显酸性,分子不断运动到小花上,使小花变红,选项正确;
B、小烧杯中a溶液不可能是浓氨水,因为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使小花变蓝,选项错误;
C、小烧杯中a溶液显酸性,分子不断运动到小花上,使小花变红,可证明分子在大烧杯内不断地运动,选项正确;
D、片刻后小花变成红色,说明小烧杯中a溶液浓度大、有挥发性,能短时间内使小花变色,选项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入药品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不符合题意;
B、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不符合题意;
C、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液中,铁锈除去后,铁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不能长时间浸泡,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
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故选:A。
7.C
【详解】A、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不能凑到瓶口去闻,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向混有NaOH的Na2CO3溶液滴入稀盐酸,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然后盐酸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有气体生成,故A正确;
B、 向 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溶液的pH大于7,然后逐渐减小到小于7,故B错误;
C、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和溶液中的溶剂——水反应,最终将水反应完,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最后质量为零,故C错误;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镁粉,镁和硫酸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9. O2/氧气 C/碳元素/碳 CaO/氧化钙
【详解】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是氧气;
人类已经发现的物质中,绝大部分属于有机物,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氧化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一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具有吸水性,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所以氧化钙是在生活中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
10.(1)N2
(2)
【详解】(1)空气中含量最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于作干燥剂,反应的方程式为。
11.(1)
(2)HCl、NaCl
【详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题中的图示可知,在加入mg氢氧化钠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中剩余盐酸,故溶液中的溶质为盐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化学式为HCl和NaCl。
12.(1)2NaOH+H2SO4=Na2SO4+2H2O
(2)无
【详解】(1)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2)由图可知,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ng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消耗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
若把加入的稀硫酸换成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中消耗氯化氢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由上可知,98份质量的硫酸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36.5份质量的盐酸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若将稀硫酸换成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所以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13. 氢氧化钠溶液 Na2SO4、H2SO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盐 化肥,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碳和碳的氧化物,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