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年中考化学--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我们周围的空气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我们周围的空气,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最先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B.门捷列夫C.侯德榜D.拉瓦锡
2.(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瓶装矿泉水C.冰水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
3.(2023·河南信阳·模拟预测)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息县森林公园的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比正常偏高的是
A.稀有气体B.CO2C.O2D.N2
4.(2023·河南商丘·统考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B.冰水混合物C.盐酸D.碘酒
5.(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A.CO2B.SO2.C.NO2D.PM2.5
6.(2023·河南安阳·统考二模)冬季封闭的公交车中,乘客感觉胸闷缺氧,则此时车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5%B.19%C.24%D.78%
7.(2023·河南濮阳·统考一模)下列措施不利于降低空气中PM2.5浓度的是
A.焚烧垃圾B.使用氢能C.乘坐公交D.植树造林
8.(2023·河南鹤壁·统考一模)攀登珠穆朗玛峰,为保障呼吸顺畅,登山者必须随身携带的气体是
A.O3B.O2C.CO2D.N2
9.(2023·河南漯河·统考一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只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0.(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空气成分中,含量最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1.(2023·河南漯河·统考二模)空气的成分中,常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A.稀有气体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
12.(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以下是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的部分内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3.(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燃烧鞭炮时,经常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由此推测鞭炮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A.炭B.硫C.铁D.镁
14.(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15.(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
16.(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A.磷B.硫C.碳D.铁
17.(2023·河南濮阳·统考一模)下列属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发出蓝紫色光B.放出热量
C.产生大量白烟D.生成二氧化硫
18.(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装入药品,固定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移出水面。选择出正确的操作以及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⑥②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③①⑤⑥②D.④③①⑤②⑥
19.(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将同一化学反应分为不同的类别。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碳酸→水+二氧化碳
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二、填空题
20.(2023·河南驻马店·一模)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氧气含量,该实验中要求红磷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一模)请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
(1)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反应______。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_______。
22.(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二模)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实验室较环保的制取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并在b口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
23.(2023·河南郑州·统考一模)某同学为探究氧气的性质,取两根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观察现象;另一根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1)常温下,实验室制取集气瓶中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写一种)。
(3)通过对两个实验现象的对比,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
24.(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空气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空气可以用来生产氮肥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它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为______左右。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三、推断题
25.(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单质,写出甲的化学式____。
(2)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甲为单质,写出一种甲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____。
四、实验题
26.(2023·河南商丘·模拟预测)创新实验小组按照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足量)。实验开始后温度计读数上升,一段时间后温度回落至初始,这时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锥形瓶。已知NaCl可加速铁的锈蚀,实验前锥形瓶内空气(含导管内空气)体积为100mL,烧杯里水的体积为83mL。
(1)由此实验可知,铁的锈蚀过程涉及的能量变化为__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确定”)。
(2)该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最终烧杯内剩余水的体积大约为___________mL。
27.(2023·河南洛阳·统考三模)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如何改进该装置___________?
(2)请写出利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8.(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装置B和C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
(3)若用装置D干燥氢气,请将装置D中导管补面完整_______。
29.(2023·河南商丘·统考三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B和C装置均能用于制取二氧化碳,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 。
(3)若用D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导管口通入。
30.(2023·河南安阳·统考一模)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
(1)写出用A装置制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集气瓶采用排空气法收集O2,请在C处虚线框内画出装置图。(只画出集气瓶和导气管即可)
(3)用B装置制取CO2,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B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五、简答题
31.(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和C都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较,装置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3)为什么装置A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2.(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
(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结果没有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1.D
【详解】A、中国化学家张青莲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方面做出卓越贡献,故错误;
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错误;
C、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对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了贡献,故错误;
D、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早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故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碘酒是由碘和酒精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瓶装矿泉水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森林公园的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比正常偏高的是氧气。故选C。
4.B
【详解】A、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B符合题意;
C、盐酸中含有氯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碘酒中含有碘、酒精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该选项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会引起酸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PM2.5是指微小颗粒物,会引起雾霾,计入空气污染指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空气中各组分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乘客感觉胸闷缺氧,说明氧气浓度有所下降,若其体积分数是5%,人类无法在如此低氧的环境中生存,故此时车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19%,故选B。
7.A
【详解】A、焚烧垃圾会生成可吸收颗粒物,会增大空气中PM2.5浓度,故A符合题意;
B、使用氢能不会生成可吸收颗粒物,会降低空气中PM2.5浓度,故B不符合题意;
C、乘坐公交可以减少可吸收颗粒物,会降低空气中PM2.5浓度,故C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可吸收颗粒物,会降低空气中PM2.5浓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在登山过程中,海拔越高,氧气越稀少,相对来说氧气含量比在低海拔地区要低得多,如果不用氧气瓶供氧的话,很可能会发生缺氧,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O3、CO2、N2不能供给呼吸。
故选:B。
9.A
【详解】A、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选项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选项正确;
C、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正确。
故选A。
10.A
【详解】A、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体积分数是78%,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21%,居第二位,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用作保护气;错误;
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0.03%,二氧化碳含量不是空气中最多的;错误;
D、稀有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是0.94%,含量不是最多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错误;
故选A。
11.A
【详解】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于制作霓虹灯,故选A。
12.C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不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A
【详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不正确;
答案:A。
15.A
【详解】A、铁丝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A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B不符合题意;
C、硫粉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A。
16.B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B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A错误;
B、燃烧会放出热量,故B正确;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没有白烟,故C错误;
D、生成二氧化硫是结论不是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8.A
【详解】实验室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是: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固定试管,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收集氧气,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①⑤⑥②。
故选A。
19.D
【详解】A、该反应反应物有氧气属于氧化反应,由于反应前后都有两种物质因此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但反应物中没有氧气因此不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属于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且反应前有氧气参加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20. 将装置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偏小
【详解】要求红磷过量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氧气完全消耗,保证实验数据准确,若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瓶内温度高,气体膨胀无法造成较大的气压差,倒吸水体积减小,会导致测定的氧气含量偏小。
21.(1)硫+氧气二氧化硫
(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详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
(2)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2. 2H2O22H2O+O2↑ B/C
【详解】实验室较环保的制取O2的反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或C;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并在b口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则a口是氧气的进气端,将导管补画完整的图为: 。
23.(1)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氧气的浓度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
【详解】(1)通过判断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所以常温下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通过对两个实验现象的对比,得出的结论为:氧气的浓度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
24. 氮气/N2 78% 混合物
【详解】空气可以用来生产氮肥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氮气,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氮气;78%;混合物。
25.(1)H2O2
(2)作燃料
【详解】(1)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丙为气体单质,而过氧化氢和水组成元素相同,且过氧化氢能转化为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丙为氧气,则甲的化学式为H2O2;故填:H2O2;
(2)若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分别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甲为单质,而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则甲为碳,碳能作燃料、冶炼金属等;故填:作燃料。
26.(1)放热
(2)63
【详解】(1)实验开始后温度计读数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填放热;
(2)空气中氧气约占1/5,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其中氧气约20mL;烧杯中水共83mL,进入锥形瓶内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故烧杯中水减少20mL,剩余。
27.(1)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合理即可)
(2)
【详解】(1)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应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合理即可),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来控制液体药品的滴加速率
(2)A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因此制取氧气的原理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8.(1)
(2)C装置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
【详解】(1)装置A为固固加热型反应装置,且试管口无棉花,故反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和C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B中的反应物无法脱离接触,而装置C可以通过关闭止水夹来使反应物脱离或接触,则相较于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若用装置D干燥氢气,为使气体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则应长进短出,为:。
29.(1)
(2)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b
【详解】(1)A装置试管口有棉花,故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2)关闭C装置中的弹簧夹,反应生成的气体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中,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发生,故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在上方聚集,故用D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b导管口通入。
30.(1)
(2)
(3)试管内液面逐渐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详解】(1)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集气瓶采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图为: ;
(3)用B装置制取CO2,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装置内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故现象是:试管内液面逐渐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31.(1)或者
(2)C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详解】(1)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钟和二氧化锰,化学方程式为;还可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
(2)B、C均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与B相比较,C装置可以利用分液漏斗来控制反应速率。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2.(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铁丝生锈、氧气纯度不高或铁丝过粗时铁丝不易点燃(合理即可)
【详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当铁丝生锈时应先用纱布打磨光亮后再实验;当氧气纯度不高或铁丝过粗时铁丝不易点燃;实验时应当火柴模快燃尽时再伸入氧气瓶,否则火柴硬燃烧会消耗太大的氧气,使铁丝不易燃烧(合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盐 化肥,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我们周围的空气,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一课一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