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ppt课件
展开通过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区域内地点的位置,以及利用坐标方法研究平移的内容,都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学生能体验数形结合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发展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究得出实际问题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方法,先确定原点、x轴和y轴的正方向以及合适的单位长度,学生能在具体情境运用坐标描述地理位置,发展学生数学建模能力;(2)通过实际生活情境航海定位方法,可以用方位角和距离表示区域内物体的位置,选取一点为参照点,在参照点建立方向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3)通过先研究点的平移和坐标变化情况,从中发现规律,总结上下左右平移的口诀,再拓展到图形的平移和坐标变化情况;让学生能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也发展学生数学归纳总结类比的思想;
重难点:理解平移口诀,会用坐标表示平移; 会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图形平移的规律对图形进行平移
你还记得什么叫平移吗?
图形平移的性质是什么?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
1.新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但位置改变;
2.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3.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点(图形)平移→点的坐标变化第一阶段:
横坐标加5,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减5,纵坐标不变
第一阶段:点(图形)平移→点的坐标变化
左右平移左减右加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不 变,纵坐标加5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5
上下平移上加下减横坐标不变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
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
点的坐标变化→点(图形)平移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点的坐标变化→点(图形)平移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加5
例1. 点N(-1,3)可以看作由点M(-1,-1)( )A.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B. 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C.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D. 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例2: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其中点A(–1,4)的对应点为C(4,4),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________.
例3.如图,A,B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到线段A1B1,A1,B1的坐标分别为(2,a),(b,3),则a+b= .
例4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若将△ABC向左平移 6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 5 个单位 ,画出平移后的△ A1B1C1,并写出A1,B1,C1的坐标;
平移图形,图形上所有点坐标都发生相应变化,平移关键点即可
点P(-3,6)沿x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点P1的坐标为__________.
n-2 +3 =1- n
所以,点A坐标为(1,0)
如图,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这四个点都在格点上.若线段AB上有一个点P(a,b),则点P在A′B′上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a-2,b+3) B.(a-2,b-3)C.(a+2,b+3) D.(a+2,b-3)
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B的坐标:A(___,___)、B(___,____);(2)求△ABC的面积;(3)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画出 ,写出三个点 坐标.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26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7.2.2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演示ppt课件</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13-3,A2-4-3,填一填,A3-21,A4-2-5,xy+b,xy-b,x+ay,x-ay,纵坐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10267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概念,y54321,A-2-3,A13-3,-1-2-3-4,A2-21,A3-5-3,A4-2-4,你发现什么规律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2.2用坐标表示平移公开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复习回顾,知识精讲,左“+”右“-”,典例解析,4-2,针对练习,3-3,-2-3+a,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