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01
    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02
    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4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准确填涂。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按照题号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 正常情况下,①②③的成分保持恒定不变
    C. 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 ③中可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2. 如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有3个神经元, 仅依靠这3个神经元就能够完成反射
    B. 图中A为感受器,刺激A 能产生兴奋,最终传到 E处出现应答, 完成一次反射活动
    C. 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的电刺激,E处出现应答,完成一次完整反射
    D. 通过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为条件反射
    3.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足够强的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 a、b、c、d和e处B. a、b和c
    C. b、c、d和eD. c、d和e处
    4. 在脑血管病患者群体中,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而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语言功能大都正常,患者所出现的失语症中,最常见的是运动性失语症,其次是听觉性失语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说明人的语言中枢多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
    B. 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H区受损
    C. 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可单独完成各自控制的语言活动
    D. 某些动物可发出不同的声响来表达情感,因此也可通过语言进行个体间交流
    5. 寒冬时节某健康人在25℃的空调室进入10℃的环境中工作,图表示该人体散热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 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 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 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6. 如图表示人体水盐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抗利尿激素,其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B. c是大脑皮层,是水盐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C. b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接受a的信号后会增加排尿
    D. 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7. 高考期间有少数考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甚至呼吸急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
    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支配的神经
    C. 在考试期间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D. 考试期间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下,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
    8. 人和动物在情绪压力或受到创伤等应激刺激时,机体会进入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调控机制如图所示。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会引起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糖皮质激素(GC)增多,GC能直接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但强烈且持续的应激会诱发免疫功能抑制甚至紊乱、精神疾病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A、B通过导管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
    B. 下丘脑和垂体不都含有糖皮质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C. 短期压力应激会使机体内GC的含量持续升高
    D. 器官移植中使用GC会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9.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
    B. 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
    C.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由特异性免疫来实现
    D.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免疫功能
    10.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只借助于淋巴循环相联系
    B. 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C. 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
    D. 溶菌酶、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11.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存在于内环境中
    B. 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且三种物质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C.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离不开信息分子的作用,②可代表激素
    D. 神经系统只能通过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影响免疫调节和体液调节
    12. 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和感受单侧光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部
    B.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C. 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跟某种化学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分布不均匀有关
    D. 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吲哚乙酸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13. 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 促进该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
    C. 该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插条生根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D. 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14.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植物来说,光既是能量来源,也是一种信号
    B. 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C.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D. 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15. 以下关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B. 某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高温诱导才能开花,是春化作用的结果
    C. “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
    D. 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成雌花
    16. 某研究小组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地区(5公顷)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a只,第二次捕获b只,其中带标记的有c只,标记物不影响该种鸟类的生存和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若标记物易脱落,该方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偏小
    C. 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D. 通过该方法可计算出种群密度为每公顷ab/c只
    17. 下列有关种群及其群落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表示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大鲈鱼敢于攻击并吞食小鲈鱼体现出捕食关系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C. 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
    18. 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率
    B. 按乙曲线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内竞争最为激烈
    C. 按乙曲线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D. 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始终不变
    19. 自疏现象是指同种植物或固着性动物,因种群密度增大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从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的现象。下图表示某种植物自然稀疏过程中种群密度与植株平均质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自疏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种内竞争的结果
    B. 植物自疏现象为作物的合理密植提供了理论指导
    C. 在植物自疏过程中,植物种群的总质量会逐渐减少
    D. 自疏现象可使存活的植株获得足够的资源繁殖后代
    20. 某水库养殖着杂食性的罗非鱼,一段时间后向水库放养大型肉食性鱼类,罗非鱼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a~b对应的时段,罗非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B. c~e对应的时段,罗非鱼种群的死亡率可能明显增大
    C. 罗非鱼种群数量出现波动,环境容纳量接近K2
    D. 大型肉食性鱼类最可能是在e点对应的时间投放的
    21.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形增长模型(Nt=N0λt)中,λ是等于1的定值
    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形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22. 某同学完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图1为利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实验第6天对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的统计结果。图2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第6天(图1)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5×108个/mL
    B. 该实验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
    C. 制片时,先用滴管滴加培养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D. 图2中de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改变等有关
    23. 下列有关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小
    B. 气温降低导致某种昆虫大量死亡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 使用杀虫剂使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 “J”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巾存在密度制约因素
    24. 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B.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C. 水车前和小眼子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②来表示
    D. 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25. 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是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B. 桉树和菠萝根系深浅搭配,合理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C. 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D.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利于水土保持
    26. 电影《长安三万里》讲述了大唐的文人故事,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下列对电影中诗句的生物学分析,正确的是( )
    A.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红豆的分布及生长发育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体现了群落丰富度逐渐减小的演替过程
    D.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体现菊花是长日照植物,其开花受光照时长的影响
    27. 下列有关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
    B. 某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出现季节性变化与温度有关,与水资源无关
    C. 夏枯草在每年春季开花、夏季结束生活周期,使群落物种丰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
    D. 北方地区农田中冬季多见小麦,夏季多见玉米,体现了农田群落的季节性
    28.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形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高温、避湿等习性采集
    D.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自变量是时间,可以在白天和晚上分别进行调查
    29. 下列有关不同生物群落生物的叙述,均错误的一项是( )
    ①热带雨林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
    ②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③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有鳞片,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④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
    ⑤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尿素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
    ⑥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 ①④⑥B. ②④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
    30. 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除起点不同,演替速度也不同
    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15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1.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明显下降
    B. 法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C.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稳态受到破坏,正常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
    D. 血钙过高可能会引起抽搐
    32.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D. 曲线EF段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是记忆T细胞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
    33. 土壤中盐浓度较高会导致脱落酸在番茄体内积累,随着脱落酸水平的升高,细胞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研究表明脱落酸对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信号的抑制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根据上述实例作出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
    B. 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促进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
    C.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减少可以加快植物生长
    D. 番茄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
    34. 在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受破坏后,当地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的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如图表示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错误的是( )
    A. 调查山脚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样方法采集
    B. 该山坡c时刻物种①消失被物种③取代,说明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在b时期,物种①②③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物种②和物种③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35. 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C. 与马尾松林相比,灌丛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
    D. 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6. 近期为支原体肺炎高发期。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等。如图为支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组成。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细胞____(用编号回答)。绝大部分支原体会被鼻腔中的黏膜阻挡在体外,这属于人体的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图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少部分支原体进入人体内环境后,由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____(填图中序号和名称),此时该细胞____,这是激活细胞⑤的第二个信号。细胞⑩____(填名称)被激活后,在增殖分化为细胞⑧和⑨的过程中需要____(物质)参与加速该过程。
    (3)支原体肺炎患者痊愈后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再次感染后病症会比第一次感染轻,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4)抗生素可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不同。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阿奇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这两种药物中能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____。
    (5)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肥大细胞会释放出____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最终导致过敏反应症状的出现。
    37.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的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
    (1)在生产实践中,用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的降低有关;
    (2)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生长素分布不均也能引起根的背光生长现象,现已测得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乙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____。

    (3)享有“第六类植物激素”之称的油菜素内酯(又称芸苔素内酯)能促进____的扩展和分裂,芸苔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进而诱导____的表达,从而影响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4)与生长素相比,人工合成的芸苔素内酯具有____等优点(写出两点)。在用N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N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法处理插条,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____(“高”、“低”)的地方进行,以保持NAA溶液的较低浓度。
    (5)如图丙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____直立生长,____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填甲、乙、丙、丁、戊)。

    38. Ⅰ.如图甲是反映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是通过改变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降低种群的____(填序号),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防治方法属于____防治,与此相比,采用农药杀虫的缺点是____(写出两点)。
    (2)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_。
    (3)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____。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____。
    (4)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____。
    (5)为调查某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9只,第二次捕获28只,其中有标记的有害动物16只。标记物不影响有害动物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其生活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有害动物在重捕前有7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出生,使得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有害动物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____只/公顷。
    Ⅱ.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
    (6)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____,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若要研究某森林中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森林中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____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平均生根数/条
    15
    29
    38
    7
    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寒假开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准确填涂。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按照题号在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 正常情况下,①②③的成分保持恒定不变
    C. 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 ③中可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答案】C
    【解析】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①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是组织液,②是淋巴,③是血浆,A错误;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错误;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体,C正确;血浆中的血浆蛋白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发框内箭头之间关系,判断三个数字所代表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并确定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内合成的。
    2. 如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有3个神经元, 仅依靠这3个神经元就能够完成反射
    B. 图中A为感受器,刺激A 能产生兴奋,最终传到 E处出现应答, 完成一次反射活动
    C. 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的电刺激,E处出现应答,完成一次完整反射
    D. 通过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为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 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一个反射弧由A、B、C、D、E组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详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神经元和肌肉等组成,因此仅依靠图中3个神经元不能够完成反射,A错误;
    B、B上有神经节,因此B是传入神经,则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刺激A能产生兴奋,最终传到E处出现应答,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属于反射活动,B正确;
    C、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若在④处施加一较强的电刺激,E处出现应答,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
    D、图示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因此通过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为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B。
    3.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足够强的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 a、b、c、d和e处B. a、b和c
    C. b、c、d和eD. c、d和e处
    【答案】B
    【解析】
    【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
    2、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详解】(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因此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b处和c处可以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即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兴奋不能传递到d、e处,但能传递到a处,即可在a处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点是a、b和c。
    故选B。
    4. 在脑血管病患者群体中,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而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语言功能大都正常,患者所出现的失语症中,最常见的是运动性失语症,其次是听觉性失语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伴有失语症,说明人的语言中枢多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
    B. 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H区受损
    C. 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可单独完成各自控制的语言活动
    D. 某些动物可发出不同的声响来表达情感,因此也可通过语言进行个体间交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详解】A、大脑皮层对肢体运动的支配具有交叉性,右侧肢体偏瘫是由于大脑左侧半球受损引起的,而大多数人的语言中枢位于大脑左半球,所以右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常常伴有失语症,A正确;
    B、若能听、说、写,但不能看懂文字,则说明V区受损,B错误;
    C、健康人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其各功能分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有密切的联系,C错误;
    D、语言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之一,D错误。
    故选A。
    5. 寒冬时节某健康人在25℃的空调室进入10℃的环境中工作,图表示该人体散热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 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 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 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温调节:体温偏低时,冷觉感受器受刺激,将兴奋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促进产热);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细胞代谢,促进机体产热。
    【详解】A、a~b段在25℃环境中人的体温保持在37℃,人的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错误;
    B、b~c段健康人在25℃的空调室进入10℃的环境中,由于环境中温度下降,散热加快,汗液分泌减少,B错误;
    C、c~d段人体经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减少产热,C错误;
    D、d~e段人体体温维持在37℃,此时人的产热量等于人的散热量,此时散热热率大于a~b段,此时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D正确。
    故选D。
    6. 如图表示人体水盐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抗利尿激素,其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
    B. c是大脑皮层,是水盐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C. b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接受a的信号后会增加排尿
    D. 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为水盐平衡调节过程,a代表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b代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c代表大脑皮层,可产生渴觉。
    【详解】A、由图可知,a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再由垂体释放,不存在分级调节,A错误;
    B、c是大脑皮层,是感觉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错误;
    C、b是肾小管和集合管,接受刺激后,会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排尿,C错误;
    D、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一种神经—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D。
    7. 高考期间有少数考生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出现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等,甚至呼吸急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
    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发出的不受意识支配的神经
    C. 在考试期间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D. 考试期间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下,机体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绩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1)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功能: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见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是由在交感神经的支配下抑制了胃肠的蠕动导致的,A错误;
    B、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能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B错误;
    C、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可见在考试期间过度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 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可见考试期间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并不会时刻处于兴奋状态,D错误。
    故选C。
    8. 人和动物在情绪压力或受到创伤等应激刺激时,机体会进入应激状态,应激状态的调控机制如图所示。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应激反应会引起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糖皮质激素(GC)增多,GC能直接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但强烈且持续的应激会诱发免疫功能抑制甚至紊乱、精神疾病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A、B通过导管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
    B. 下丘脑和垂体不都含有糖皮质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C. 短期压力应激会使机体内GC的含量持续升高
    D. 器官移植中使用GC会提高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1、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各异,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通过体液进行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
    2、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A、激素 A、B通过体液运输至靶细胞发挥作用,A错误;
    B、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因此下丘脑和垂体都含有糖皮质激素的特异性受体,B错误;
    C、短期压力应激状态下,机体通过“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调节,但GC的含量不会持续升高,C错误;
    D、GC能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免疫排斥反应,故器官移植中使用GC可提高器官成活率,D正确。
    故选D。
    9. 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
    B. 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
    C. 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由特异性免疫来实现
    D.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免疫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1、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叫作特异性免疫。
    2、三道防线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三大基本功能。 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A正确;
    B、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具有防御作用,B正确;
    C、免疫系统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即三道防线)共同来实现,C错误;
    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即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共同担负着机体的免疫功能,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只借助于淋巴循环相联系
    B. B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C. 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
    D. 溶菌酶、干扰素等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有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等。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但是二者成熟场所不同。
    【详解】A、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联系,A错误;
    B、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B错误;
    C、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B细胞和T细胞成熟的场所分别在骨髓和胸腺,C正确;
    D、溶菌酶可由非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存在于内环境中
    B. 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且三种物质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C.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离不开信息分子的作用,②可代表激素
    D. 神经系统只能通过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影响免疫调节和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存在于唾液、泪液中,唾液、泪液不是内环境,A错误;
    B、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激素、神经递质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B错误;
    C、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等),②是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可代表激素,C正确;
    D、神经系统可通过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影响免疫调节和体液调节,也可通过神经细胞产生的激素影响,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D错误。
    故选C。
    12. 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和感受单侧光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部
    B. 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C. 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跟某种化学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分布不均匀有关
    D. 温特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化学物质吲哚乙酸有关,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1、达尔文: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分析: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
    2、鲍森•詹森: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结论: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4、温特: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5、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其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详解】A、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错误;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初步证明该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B正确;
    C、拜尔的实验不涉及单侧光照,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错误;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证明生长素成分的是郭葛,D错误。
    故选B。
    13. 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 促进该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
    C. 该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
    D. 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量,植物插条生长状况,每组的枝条数量都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各组的设置要相同且适宜。
    【详解】A、清水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为15,可能是用于扦插的枝条带有芽或幼叶,产生的生长素促进生根,A正确;
    B、实验中b浓度时,生根数目最多,但不能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b,B错误;
    C、表中数据反映该生长素类似物在浓度为a、b时能促进生根,在浓度为c时能抑制生根,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正确;
    D、该实验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不同浓度,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B。
    14.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植物来说,光既是能量来源,也是一种信号
    B. 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受环境影响
    C.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
    D. 光敏色素和光合色素都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的光敏色素可以接受光信号,通过吸收红光和远红光改变自身结构,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详解】A、对于植物来说,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同时,植物体内有光敏色素,可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A正确;
    B、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同时也受环境影响,B错误;
    C、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不一定与植物激素类似,但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C错误;
    D、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错误;
    故选A。
    15. 以下关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B. 某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高温诱导才能开花,是春化作用的结果
    C. “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
    D. 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成雌花
    【答案】B
    【解析】
    【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2、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相对含量的比例。
    【详解】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A正确;
    B、春化作用是低温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某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才能开花,是春化作用的结果,B错误;
    C、“淀粉—平衡石假说”是被普遍承认的一种解释重力对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C正确;
    D、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D正确。
    故选B。
    16. 某研究小组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地区(5公顷)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a只,第二次捕获b只,其中带标记的有c只,标记物不影响该种鸟类的生存和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若标记物易脱落,该方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偏小
    C. 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D. 通过该方法可计算出种群密度为每公顷ab/c只
    【答案】C
    【解析】
    【分析】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详解】A、种群密度是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A错误;
    B、调查过程中若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含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可知该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B错误;
    C、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而年龄结构可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即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C正确;
    D、根据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可计算出种群密度为每公顷ab/5c只,D错误。
    故选C。
    17. 下列有关种群及其群落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表示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大鲈鱼敢于攻击并吞食小鲈鱼体现出捕食关系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C. 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A、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不属于种群密度,因为乔木不止一种,A错误;
    B、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属于种间关系,而不是种内关系,所以大鲈鱼敢于攻击并吞食小鲈鱼不属于捕食关系,B错误;
    C、调查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常用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正确;
    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通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D错误。
    故选C。
    18. 如图为两种生物种群的生长曲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曲线的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增长率
    B. 按乙曲线增长种群到a点后种内竞争最为激烈
    C. 按乙曲线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
    D. 按甲曲线增长的种群增长率始终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假定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亲代),而且每代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且世代间不重叠,该种群后代中第t代的数量为Nt。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故曲线通常为S型增长。
    【详解】A、甲曲线呈J型增长,其数学模型为Nt=N0λt,其中λ代表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而不是增长率,A错误;
    B、按乙曲线增长(S型增长)的种群到a点后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B正确;
    C、按乙曲线类型增长的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b点时(种群数量为K/2)的增长速率不同,但均为最大值,C正确;
    D、甲曲线呈J型增长,无K值,按该曲线增长的种群处于理想环境中,无种内斗争,增长率保持不变,D正确。
    故选A。
    19. 自疏现象是指同种植物或固着性动物,因种群密度增大而引起种群个体死亡,从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的现象。下图表示某种植物自然稀疏过程中种群密度与植株平均质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自疏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种内竞争的结果
    B. 植物自疏现象为作物的合理密植提供了理论指导
    C. 在植物自疏过程中,植物种群的总质量会逐渐减少
    D. 自疏现象可使存活的植株获得足够的资源繁殖后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单位空间内的种群数量越多,个体的平均体重越小。
    【详解】A、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A正确;
    B、种植过密,种群密度增大,植株平均质量降低,因此植物自疏现象为作物的合理密植提供了理论指导,B正确,
    C、在该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中,数量少了,但个体质量增大,所以总质量不一定减少,C错误;
    D、自疏现象可以使存活的植株获得充足的资源,有利于繁殖后代,D正确。
    故选C。
    20. 某水库养殖着杂食性的罗非鱼,一段时间后向水库放养大型肉食性鱼类,罗非鱼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a~b对应的时段,罗非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B. c~e对应的时段,罗非鱼种群的死亡率可能明显增大
    C. 罗非鱼种群数量出现波动,环境容纳量接近K2
    D. 大型肉食性鱼类最可能是在e点对应的时间投放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a~b对应的时段,罗非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高,c~d种群数量减少,e以后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图中的K2代表环境容纳量。
    【详解】A、据图示分析,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b对应的时段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增长速率保持较高水平,A正确;
    B、c~e对应的时段,罗非鱼种群数量明显下降,种群死亡率可能明显增大,B正确;
    C、在捕食压力下,在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在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据图分析K2环境容纳量,C正确;
    b~c对应的时段,罗非鱼种群数量增长缓慢,存在环境压力,因此大型肉食性鱼类很可能是在b点对应的时间投放的,D错误。
    故选D。
    21.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形增长模型(Nt=N0λt)中,λ是等于1的定值
    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形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1、“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2、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形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详解】A、种群“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增长率,即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该倍数大于1才能保证种群数量增长),故λ是恒大于1的定值,A错误;
    B、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K值提高,B错误;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2值(此时增长速率最快)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C错误;
    D、在“S”形曲线中,K/2前,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增大,K/2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因此在K/2两侧,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D正确。
    故选D。
    22. 某同学完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图1为利用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实验第6天对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的统计结果。图2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第6天(图1)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约为5×108个/mL
    B. 该实验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
    C. 制片时,先用滴管滴加培养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D. 图2中de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改变等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1、实验原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形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形曲线。
    2、16格×25格的血细胞计数板计算公式:酵母细胞数/ml=(100小格内酵母细胞个数/100)×400×稀释倍数×104。
    【详解】A、实验第6天(图1)培养液中,中格中酵母菌数为20,共包括16个小格,每个小格酵母菌数为1.25,稀释倍数为100,故酵母菌的数量约为1.25×400×104×100=5×108个/mL,A正确;
    B、该实验构成自身前后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B正确;
    C、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C错误;
    D、图2中de段酵母菌数量减少,原因可能与营养物质的消耗、pH的改变等有关,D正确。
    故选C。
    23. 下列有关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小
    B. 气温降低导致某种昆虫大量死亡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C. 使用杀虫剂使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 “J”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巾存在密度制约因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食物、流行性传染病等;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受到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越大,因此种群数量的变化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大,A错误;
    B、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没有关系,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
    C、使用杀虫剂使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由于杀虫剂的喷洒是均匀喷洒的,引起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关系不大,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
    D、“J“形增长指的是空间、资源无限的理想状态,其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即“J“形增长与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种群增长模型,D错误。
    故选C。
    24. 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B.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C. 水车前和小眼子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②来表示
    D. 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②、③为三种种间关系,其中①表示捕食,②表示种间竞争,③表示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
    【详解】A、海葵和寄居蟹的关系是原始合作,原始合作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二者数量变化平行,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A正确;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体现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用图①表示,B正确;
    C、水车前和小眼子菜种间关系为种间竞争,可以用图②来表示,C正确;
    D、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但可能有共同的空间等资源,因此,二者可能为种间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D。
    25. 某林场在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是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B. 桉树和菠萝根系深浅搭配,合理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
    C. 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D.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B
    【解析】
    【分析】立体农业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详解】A、桉树和菠萝高矮不同,即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分层现象,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A正确;
    B、桉树和菠萝根系深浅搭配,合理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错误;
    C、立体家业是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得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C正确;
    D、桉树和菠萝经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桉树和菠萝根系深浅搭配,有利于水土保持,D正确。
    故选B。
    26. 电影《长安三万里》讲述了大唐的文人故事,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下列对电影中诗句的生物学分析,正确的是( )
    A.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红豆的分布及生长发育主要受水分的影响
    C.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体现了群落丰富度逐渐减小的演替过程
    D.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体现菊花是长日照植物,其开花受光照时长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除了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详解】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化,故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A正确;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红豆的分布及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B错误;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体现了群落丰富度逐渐增大的演替过程,C错误;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体现菊花是短日照植物,其开花受光照时长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27. 下列有关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
    B. 某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出现季节性变化与温度有关,与水资源无关
    C. 夏枯草在每年春季开花、夏季结束生活周期,使群落物种丰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
    D. 北方地区农田中冬季多见小麦,夏季多见玉米,体现了农田群落的季节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就是指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在不同季节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青蛙春天“苏醒”、夏天繁殖、秋天储能、冬天休眠,体现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很多植物在一年四季中有萌芽、生长发育、开花和结果,是季节性变化的体现。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的意义在于能使同一空间内的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种间竞争压力,提高生产力。
    【详解】A、群落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群落的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A正确;
    B、季节性河流区域等群落中的动物出现迁入、迁出情况,主要受水资源的影响,B错误;
    C、物种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而夏枯草在每年春季开花、夏季结束生活周期,会使群落物种丰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北方地区农田中冬季多见小麦,夏季多见玉米,体现了农田群落的季节性,D正确。
    故选B。
    28.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形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高温、避湿等习性采集
    D. 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自变量是时间,可以在白天和晚上分别进行调查
    【答案】C
    【解析】
    【分析】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由于其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土壤中动物的种间关系,除了互利共生之外,还有捕食、寄生、竞争;不同的时间,动物的活动习性不同,故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详解】A、A装置的花盆壁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可以增加空气流通,A正确;
    B、B装置为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B正确;
    C、图中A装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C错误;
    D、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自变量是不同的时间,可以在白天和晚上分别进行调查,统计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正确。
    故选C。
    29. 下列有关不同生物群落生物的叙述,均错误的一项是( )
    ①热带雨林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
    ②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③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有鳞片,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④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
    ⑤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尿素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
    ⑥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 ①④⑥B. ②④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作为一个群落所具有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具有镶嵌现象。
    【详解】①在热带雨林中,高大乔木生长繁茂,其中藤本植物非常发达,常有大型的藤本植物交错攀缘,甚至直达树冠,从而获得光能,①正确;
    ②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植物种类决定的,②错误;
    ③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芽一般没有鳞片,③错误;
    ④草原缺水,因此草原某些植物根系发达,有利于吸收水分,④正确;
    ⑤荒漠严重缺水,荒漠中的某些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出含氮废物,可减少水分散失,⑤错误;
    ⑥荒漠严重缺水,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⑥正确。
    故选C。
    30. 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B.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除起点不同,演替速度也不同
    C. 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生态系统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因此无论是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即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A正确;
    B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是初生演替,依次经过: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自然演替方向为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点和速度都不同,次生演替的速度快,弃耕农田的演替不需要经过苔藓阶段,B正确;C错误;
    D、一般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改善,群落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低,即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D正确。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15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1.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明显下降
    B. 法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C.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稳态受到破坏,正常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
    D. 血钙过高可能会引起抽搐
    【答案】C
    【解析】
    【分析】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运动时大量出汗,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浆pH不会明显下降,这主要与H2CO3和HCO3-有关,A错误;
    B、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提出内环境的稳定是生命能够独立和自由存在的首要条件,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B错误;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稳态受到破坏,正常细胞就可能变成癌细胞,从而引起癌症的发生,C正确;
    D、血钙过高可能会引起肌无力,D错误。
    故选C。
    32. 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主要是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的结果
    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 曲线CD段的初期不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
    D. 曲线EF段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是记忆T细胞快速分裂分化的结果
    【答案】ACD
    【解析】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随着HIV浓度增加,辅助性T细胞逐渐减少,并伴有一些症状出现,如淋巴结肿大,辅助性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详解】A、HIV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在内环境中不能增殖,A错误;
    B、HIV进入人体后,需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同时还需要体液免疫将内环境中的HIV通过与抗体结合来杀死HIV,故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B正确;
    C、曲线CD段的初期体内能够产生抗体,则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应抗体来诊断是否感染HIV,C错误;
    D、曲线EF段辅助性T淋巴细胞数量上升是淋巴T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初次接触HIV不存在二次免疫,即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T细胞,D错误。
    故选ACD。
    33. 土壤中盐浓度较高会导致脱落酸在番茄体内积累,随着脱落酸水平的升高,细胞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研究表明脱落酸对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信号的抑制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根据上述实例作出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
    B. 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促进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
    C.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减少可以加快植物生长
    D. 番茄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
    【答案】BC
    【解析】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
    【详解】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着相互作用,A正确;
    B、脱落酸浓度升高可能与抑制气孔开放的功能有关,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B错误;
    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减少可以使植物生长减缓,C错误;
    D、依据题干信息“盐浓度升高导致脱落酸水平升高,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基因调控使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降低,从而有利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存活”可知,番茄的盐胁迫反应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完成的,D正确。
    故选BC。
    34. 在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受破坏后,当地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的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如图表示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错误的是( )
    A. 调查山脚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样方法采集
    B. 该山坡在c时刻物种①消失被物种③取代,说明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在b时期,物种①②③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物种②和物种③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答案】AB
    【解析】
    【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2、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开始次生演替;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另外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的研究,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A错误;
    B、分析题干可知,这是在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受破坏后,进行封山育林,经历的演替过程,在此过程中,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演替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物种的消失,只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B错误;
    C、在b时期,同时存在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由于其对光照的需求不同,自身植株高度的限制,高低层次分明,呈垂直分布,C正确;
    D、物种②和物种③在同一区域内生长,会争夺阳光等资源,属于种间关系中的竞争,D正确。
    故选AB。
    35. 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C. 与马尾松林相比,灌丛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
    D. 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
    【答案】AB
    【解析】
    【分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详解】A、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符合次生演替条件,是次生演替,A正确;
    B、灌丛比杂草群落结构更复杂,对阳光的吸收利用更充分,B正确;
    C、马尾松林的植物群落分层现象比灌丛更明显,动物要以植物为食或作为栖息场所,所以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C错误;
    D、马尾松林只有马尾松一种乔木,没有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是马尾松和青冈栎,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所以种间竞争增强了,D错误。
    故选A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6. 近期为支原体肺炎高发期。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等。如图为支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组成。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细胞____(用编号回答)。绝大部分支原体会被鼻腔中的黏膜阻挡在体外,这属于人体的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图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少部分支原体进入人体内环境后,由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____(填图中序号和名称),此时该细胞____,这是激活细胞⑤的第二个信号。细胞⑩____(填名称)被激活后,在增殖分化为细胞⑧和⑨的过程中需要____(物质)参与加速该过程。
    (3)支原体肺炎患者痊愈后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再次感染后病症会比第一次感染轻,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
    (4)抗生素可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不同。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阿奇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这两种药物中能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____。
    (5)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肥大细胞会释放出____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最终导致过敏反应症状的出现。
    【答案】36. ①. 免疫活性物质 ②. ⑥ ③. 非特异性免疫 ④. 免疫防御
    37. ①. ④辅助性T细胞 ②. 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③. 细胞毒性T细胞 ④. 细胞因子
    38. 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39. 阿奇霉素 40. 组胺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抗原呈递细胞暴露出的抗原决定簇,②是抗体,③是辅助性T细胞上的受体,④是辅助性T细胞,⑤是B细胞,⑥是浆细胞,⑦是记忆B细胞,⑧⑩是细胞毒性T细胞,⑨是记忆T细胞。
    【小问1详解】
    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图中表示浆细胞的是细胞⑥,能分泌抗体。鼻腔中的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图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
    【小问2详解】
    当支原体进入人体内环境后,首先由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④辅助性T细胞,此时该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⑤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细胞⑤的第二个信号。细胞⑩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在增殖分化为细胞⑧和⑨的过程中需要细胞因子参与加速该过程。
    【小问3详解】
    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发挥免疫效应,快速消灭病原体,因此机体的症状相对第一次感染较轻。
    【小问4详解】
    抗生素可治疗感染性疾病,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不同。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阿奇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蛋白质的合成。这两种药物中能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阿奇霉素,因为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但是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故青霉素不能对支原体期作用而阿奇霉素能对支原体起作用。
    【小问5详解】
    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肥大细胞会释放出组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最终导致过敏反应症状的出现,许多过敏反应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7. 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的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
    (1)在生产实践中,用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的降低有关;
    (2)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生长素分布不均也能引起根的背光生长现象,现已测得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乙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____。

    (3)享有“第六类植物激素”之称的油菜素内酯(又称芸苔素内酯)能促进____的扩展和分裂,芸苔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进而诱导____的表达,从而影响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4)与生长素相比,人工合成的芸苔素内酯具有____等优点(写出两点)。在用NAA处理插条生根时,如果NAA的浓度较低,适合采用____法处理插条,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____(“高”、“低”)的地方进行,以保持NAA溶液的较低浓度。
    (5)如图丙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____直立生长,____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填甲、乙、丙、丁、戊)。

    【答案】37. ①. 赤霉素 ②. 脱落酸
    38. 39. ①. 茎、叶细胞 ②. (芸苔素内酯)受体 ③. 特定基因
    40. ①.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效果稳定 ②. 浸泡法 ③. 高
    41. ①. 甲、丙 ②. 丁
    【解析】
    【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生长素合成部位和感光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和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照可以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
    【小问1详解】
    赤霉素能诱发淀粉酶与其他水解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维持种子休眠;在生产实践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脱落酸含量的降低有关。
    【小问2详解】
    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 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相同生长素浓度下,与茎相比,根对生长素更敏感;光照会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生长素运输到背光一侧,导致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一侧;分析图甲可知生长素浓度关系为地上茎部生长素浓度B处大于A处,下地根部生长素浓度C处大于D处,由此可知,在乙图中A、B、C、D对应的位点如下图所示: 。
    【小问3详解】
    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 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油菜素内酯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激素作为信息分子, 会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如芸苔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芸苔素内酯)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小问4详解】
    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人工合成的芸苔素内酯)。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如NAA)处理插条的方法一般有浸泡法和沾蘸法;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 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小问5详解】
    分析题图:甲中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纸遮住,不能接受到单侧光照射,因此生长素分布均匀,甲直立生长;乙中胚芽鞘尖端接受到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因此乙向光弯曲生长;丙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且云母片竖直插入尖端,导致两侧生长素浓度均匀,因此丙直立生长;丁中由于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导致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面,所以丁不能生长也不能弯曲;戊中云母片没有完全插入尖端以下,导致左边生长素浓度高,右边没有生长素,所以戊向右弯曲生长。因此甲、丙直立生长,乙戊向右生长,丁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38. Ⅰ.如图甲是反映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是通过改变图甲中的____(填序号),降低种群的____(填序号),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防治方法属于____防治,与此相比,采用农药杀虫的缺点是____(写出两点)。
    (2)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记重捕法,理由是____。
    (3)若曲线X表示某地区一种外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____。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____。
    (4)若曲线Y表示一定时间内某草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则bc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会____。
    (5)为调查某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小组采用标记重捕法,在一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捉并标记39只,第二次捕获28只,其中有标记的有害动物16只。标记物不影响有害动物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其生活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有害动物在重捕前有7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出生,使得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有害动物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____只/公顷。
    Ⅱ.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及物种内的竞争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
    (6)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____,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若要研究某森林中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森林中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____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答案】(1) ①. ⑤ ②. ② ③. 生物防治 ④. 污染环境、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2)田螺是一种活动能力弱且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
    (3) ①. 其他竞争物种等 ②. 50×(1.35)20
    (4)逐渐下降 (5)56
    (6) ①. 作用 ②. 植株高度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①是种群密度,②是出生率,③是死亡率,④是年龄结构,⑤是性别比例。图乙,曲线X是“J”形增长曲线,曲线Y是“S”形增长曲线。
    【小问1详解】
    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害虫,是通过改变图甲中的⑤性别比例,进而降低种群的②出生率,从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这种通过生物信息传递来防治害虫的方法为生物防治,该种方法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将害虫控制在较低的数量,防止害虫抗药性的增强,而化学防治是用药物直接杀死害虫,与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会污染环境、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可能会减少生物多样性、同时药物的选择容易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小问2详解】
    标记重捕法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而田螺是一种活动能力弱且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因此不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小问3详解】
    曲线X是“J”形增长曲线,是在理想状态下种群的增长形式,出现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和其他竞争物种等。J形增长曲线的计算公式为Nt=N0λt,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若假设a点时某动物种群的数量为50只,之后种群数量每年增加35%,则计算20年后该动物种群数量的算式为N20=50(1+35%)20=50×(1.35)20。
    【小问4详解】
    曲线Y是“S”形增长曲线,bc段由于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导致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因此种群的增长速率会逐渐下降直至为0。
    【小问5详解】
    根据公式: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个体总数=再次捕获标记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总数,推出该范围内个体总数=(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总数)/再次捕获标记个体数=(39-7)×28/16=56只,即估算出该有害动物密度为56只/公顷。
    【小问6详解】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等。若要研究某森林中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森林中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组别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平均生根数/条
    15
    29
    38
    7
    相关试卷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5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