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01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02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
    B. 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C. 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
    D. 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
    2.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 CO2、DNA解旋酶、Cl﹣、尿素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
    C. 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 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3.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D.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4. 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器官为骨骼肌,则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 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C.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5. 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 刺激 a 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 刺激 b 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 清除 c 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 a 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6. 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B. 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中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D. 造血干细胞在增殖、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7. 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选择错误的说法( )
    A. 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B. 图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C. 图中③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D. 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8. 下列现象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9.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具有单一性
    B. 食物匮乏会影响动物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C.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D. 性别比例改变直接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10. 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模式:速度策略(r-对策)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对策)。r代表生物的繁殖力,k代表生物周围的环境容纳量。采取r-对策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动物,如果蝇、鼠等,采取k-对策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大型生物,如大象、狮子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种群密度增大到一定值之后,采取k-对策的生物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B. 采取r-对策的生物通常有抚育幼崽的行为以提高幼体存活率
    C. 蝗虫是采取r-对策的生物,一般没有灭绝点,控制其数量越低越好
    D. 两种策略的生物种群数量在S点附近两侧时都会向S点靠近
    11. 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针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复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B. 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D. 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1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13. 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E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 D 增多,F 减少
    C. 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 D、E、F、B
    D. 在 A→C 过程中碳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在 F→B 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14.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
    B.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一般都具有双向性
    C. 无论生物体内还是生物体外,传递每一种信息都必须依赖具体的信息分子
    D. 人体产生的能促进细胞代谢的甲状腺激素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15.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个人或地区、国家中所有人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扩大人类的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
    B.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C. 提高能量利用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D. 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动物脂肪组织大小成正比。瘦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从而调控动物的摄食行为,降低体重。瘦素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瘦素与神经元B、C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导致二者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B. 兴奋在神经元C与A之间传递不消耗能量
    C. 瘦素发挥作用后将被灭活或重新回收利用
    D. 该作用机理图反映了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17.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 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 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 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18. 某林场对林下无植被空地进行开发,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林、藤、草和真菌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该模式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
    C. 该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该模式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19.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四个环节。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W1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
    C.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100%
    D. 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1
    20. 猎物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的被捕食率、补充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捕食者与其猎物关系时,构建了猎物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猎物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
    B. 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A点
    C. 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猎物种群数量可稳定在B点
    D. 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其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到C点并保持稳定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②③④为体液,据图分析:
    (1)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填标号)。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填名称)②与③相比,③中含有的成分明显减少的是_____。
    (2)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_____。
    ①血红蛋白②胃蛋白酶③尿素④ATP合成酶⑤载体蛋白⑥血浆蛋白⑦溶酶体酶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的必要条件。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4个系统包括消化、呼吸、_____和_____系统。
    22.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图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则③、⑧依次代表________ 、_________。
    (2)人体由于情绪产生压力时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___________可以调节___________、水平衡、摄食等生命活动。
    (3)若图中数字表示调节途径,当人遇到危险时,途径④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直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___增多,以增加机体产热;同时通过③⑦途径使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增多,最终调节__________的分泌,促进对Na+的吸收,间接使尿量减少。
    (4)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5)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相互作用,构成了____________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3. 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植物____(部位)合成,运输到植物的特定部位,其作用是主要促进____分裂,而生长素主要促进____分裂,两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
    (2)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实例如下: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事实说明____。
    (3)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激素的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具有非活化态(Pr)和活化态(Pfr)两种类型。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作用机理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会下降,原因是____。发生荫蔽胁迫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此形式的光敏色素可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对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
    24. 2020年年初爆发的沙漠蝗虫灾害持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导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若要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蝗虫种群的________。
    (3)群居型成熟的沙漠蝗雄成虫会释放出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驱避同种其他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上述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沙漠蝗虫入侵会极大地降低生物的___________,为了控制蝗灾,可以创造不利于蝗虫生活的生态条件,例如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挖排水沟等方法,这是从根本上降低其种群的_____________。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蝗灾,和前者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是____________。生物防治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5.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_____,图中鹰处于第_____营养级,蛇与鹰的种间关系为_____。
    (2)若鹰的捕食对象为其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1kJ的能量最多需要植物同化_____kJ的能量。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4)下表所示为该草原生态系统某年中流经鹰种群的能量分配情况:
    ①这一年中鹰种群的同化量为_____,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_____和_____也可以是暂时未被利用。
    ②稻田养鸭可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减少化肥、农药的公害,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在稻田里发挥鸭子的“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作用,实现了稻鸭双丰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_____。
    ③某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____结构。从2010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降低。现象
    主要原因
    A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以小便浸之……则根生。
    生长素促进生根
    B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C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D
    芦苇在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项目
    摄入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能量(×103kJ)
    32
    13
    8
    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年级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有的患者血浆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也会减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不能相互渗透
    B. 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C. 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
    D. 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
    【答案】A
    【解析】
    【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详解】A、水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因此患者体内的水分在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A错误;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因此长期丢失大量的蛋白质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B正确;
    C、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可参与体液免疫,因此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C正确;
    D、根据题干“肾病综合征患者会随尿丢失大量白蛋白,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出现水肿”可知:临床上通过静脉输注适量的白蛋白可减轻水肿症状,D正确。
    故选A。
    2. 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一组是( )
    A. CO2、DNA解旋酶、Cl﹣、尿素
    B. 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
    C. 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 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A、DNA解旋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唾液淀粉酶存在于消化道中,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二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均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
    D、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DNA聚合酶位于细胞内,三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故选C。
    3.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 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D.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答案】A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3)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详解】A、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中,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提供能量)的参与,A正确;
    B、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成突触小体,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
    C、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之分,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逆转,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但不能发生逆转,C错误;
    D、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在突触处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故选A。
    4. 如图为人体某器官中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表示物质,①促进或抑制②的产生,②产生后将释放到血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器官为骨骼肌,则①可表示胰高血糖素,①②可表示肌糖原分解产生的葡萄糖
    B. 若该器官为胰腺,则①可能是促胰液素,②可能是胰液
    C. 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若该器官为性腺,则①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可表示性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②可通过血液运输,若该器官是胰腺,②不可能是胰液,因为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不到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不作用于肌糖原;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都存在负反馈调节。
    【详解】A、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肌糖原只供肌肉细胞利用,不能分解补充血糖,A错误;
    B、胰腺分泌的胰液,属于外分泌液,产生后直接进入导管,不进入血液,B错误;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该过程中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且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因此若该器官为下丘脑,则①可能是甲状腺激素,②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
    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只作用于垂体,不能作用于性腺,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 刺激 a 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C. 刺激 b 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D. 清除 c 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 a 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均为正电位,乙不发生偏转,A正确;
    B、刺激a处时,对于甲电流表,兴奋传到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甲指针偏转一次;对于乙电流表,兴奋先传到乙电流表的左边电极,然后传到右边电极,所以乙指针偏转两次,B正确;
    C、刺激b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左边神经元,因此甲指针维持原状,对于乙电流表,兴奋无法传到电流表左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一次,C正确;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边神经元,所以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也只偏转一次,D错误。
    故选D。
    6. 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B. 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的过程中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 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D. 造血干细胞在增殖、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免疫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A、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而细胞毒性T细胞仅参与细胞免疫,A错误;
    B、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该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和靶细胞之间进行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
    C、细胞因子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即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C正确;
    D、造血干细胞在增殖、分化成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过程中,涉及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
    7. 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下图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选择错误的说法( )
    A. 图中①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B. 图中②所示的自身免疫病的患病机理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C. 图中③所示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D. 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抗体Y1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抗体Y2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Y3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
    【详解】A、图中抗体Y1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
    B、图中抗体Y2能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影响胰岛B细胞的分泌,导致胰岛素减少,从而血糖升高,B正确;
    C、图中Y3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C正确;
    D、图中的三种糖尿病,只有Y1和Y2引起的糖尿病是因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导致,所以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D错误。
    故选D。
    8. 下列现象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几种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乙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赤霉素促进细胞的伸长。
    【详解】A、“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以泥封树枝……则根生”是利用了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将黄泥反复浸到尿液中再晒干,黄泥中就会吸附一定的生长素,用这样的黄泥封裹枝条,就能利用其中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A正确;
    B、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乙烯)即发(红柿成熟)”,B正确;
    C、脱落酸能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解除了脱落酸的抑制作用,故种子可以发芽,C错误;
    D、赤霉素刺激植物茎秆的伸长,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可增加芦苇的纤维长度以提升芦苇品质,D正确。
    故选C。
    【点睛】熟记常见植物激素的作用,并能明确文中具体现象是解题关键。
    9.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具有单一性
    B. 食物匮乏会影响动物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
    C. 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
    D. 性别比例改变直接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详解】A、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A错误;
    B、食物匮乏,动物种群会出现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的现象,种群数量会发生变化,B正确;
    C、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种群数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但仍会发生波动,C错误;
    D、性别比例改变直接导致出生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群数量,D错误;
    故选B。
    10. 生物有两种繁殖策略模式:速度策略(r-对策)和环境容纳量策略(k-对策)。r代表生物的繁殖力,k代表生物周围的环境容纳量。采取r-对策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动物,如果蝇、鼠等,采取k-对策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大型生物,如大象、狮子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种群密度增大到一定值之后,采取k-对策的生物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B. 采取r-对策的生物通常有抚育幼崽的行为以提高幼体存活率
    C. 蝗虫是采取r-对策的生物,一般没有灭绝点,控制其数量越低越好
    D. 两种策略的生物种群数量在S点附近两侧时都会向S点靠近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A、据图可知,当种群密度增大到一定值之后,采取k-对策的生物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采取r-对策的生物通常是一些小型动物,该类生物通常不能抚育幼仔,故通过提高繁殖力来提高存活几率,而施行k-对策的生物通常有抚育幼崽的行为以提高幼体存活率,B错误;
    C、蝗虫属于小型动物,是采取r-对策的生物,由于繁殖能力强,一般没有灭绝点,控制其数量越低越好,C正确;
    D、当据图可知,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当种群数量高于 X 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就会走向灭绝,D正确。
    故选B。
    11. 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针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复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B. 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D. 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原因是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详解】A、针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大,不同植物分层情况更复杂,由于在不同高度有不同的植物,故提高了光能利用率,A正确;
    B、红松和红皮云杉的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无机盐等,因此共存一定存在种间竞争,B正确;
    C、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水平结构,不是垂直结构,C 错误;
    D、森林的垂直结构为不同的鸟类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故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 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措施有: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②易地保护: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基因进行保护.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关键,要反对盲目的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详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属于就地保护,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正确;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结果,D错误。
    【点睛】易错点:一是直接价值中作为科研材料和艺术欣赏等容易与间接价值混淆;二是具有生态功能的间接价值容易与潜在价值混淆。
    13. 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 E 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 D 增多,F 减少
    C. 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 D、E、F、B
    D. 在 A→C 过程中碳主要以 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在 F→B 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B、D、E、F均有箭头指向C,则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A、C之间为双向箭头,则A表示生产者,A、D、E、F均有箭头指向B,则B表示分解者,D、E、F表示消费者。
    【详解】A、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总是伴随着能量流动,二者不可分割,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食物网为,若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期内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A减少,F减少,B正确;
    C、由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C是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B是分解者,其余生物是消费者,即D、E、F是消费者,C错误;
    D、A→C过程指的是碳从生产者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的过程,碳流动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F→B过程指的是碳从消费者到分解者的过程,碳流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D正确。
    故选C。
    14.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细胞膜上受体的识别
    B.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一般都具有双向性
    C. 无论生物体内还是生物体外,传递每一种信息都必须依赖具体的信息分子
    D. 人体产生的能促进细胞代谢的甲状腺激素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膜上的受体并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的结构,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往往是信号分子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一般是单向的;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一般都具有双向性。
    【详解】A、生物体内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不是都必须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的识别,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A错误;
    B、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往往是信号分子通过一定的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一般是单向的,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不一定依赖于信息分子,如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C错误;
    D、人体产生的能促进细胞代谢的甲状腺激素属于体内的信息分子,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在同种生物或不同生物个体间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
    15. 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个人或地区、国家中所有人的生存及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所需要的土地和水域面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扩大人类的生态足迹和加大对资源的利用
    B.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C. 提高能量利用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D. 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足迹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即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详解】A、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A错误;
    B、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B正确;
    C、健康环保的方式,如提高能量利用率、调整能量流动关系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C正确;
    D、生态足迹是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故可以用来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D正确。
    故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与动物脂肪组织大小成正比。瘦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从而调控动物的摄食行为,降低体重。瘦素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瘦素与神经元B、C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导致二者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
    B. 兴奋在神经元C与A之间传递不消耗能量
    C. 瘦素发挥作用后将被灭活或重新回收利用
    D. 该作用机理图反映了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答案】ABC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瘦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从而调控动物的摄食行为,降低体重”,据此可推测,瘦素可以减少人的进食,导致人变瘦。
    【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神经元B与大脑皮层的摄食中枢相连,而瘦素能控制摄食行为,故瘦素与神经元B表面的受体结合后,导致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A错误;
    B、兴奋在神经元C与A之间传递需要神经递质的参与,神经递质释放方式是胞吐,胞吐需消耗能量,B错误;
    C、结合题意可知,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错误;
    D、“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类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神经中枢从而调控动物的摄食行为,故该作用机理图反映了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D正确。
    故选ABC。
    17.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 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
    C. 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
    D. 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被破坏,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详解】A、结合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正确;
    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错误;
    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使其死亡,C错误;
    D、治疗该病的过程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进而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
    故选BCD。
    18. 某林场对林下无植被空地进行开发,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林、藤、草和真菌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该模式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
    C. 该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该模式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答案】BCD
    【解析】
    【分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物种多样性增加,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详解】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真菌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
    B、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立体复合种植使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B正确;
    C、该模式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生存空间,从而使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
    D、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分为上-中-下-地表四层,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D正确。
    故选BCD。
    19.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四个环节。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W1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
    C.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D1×100%
    D. 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1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而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不能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详解】A、由于自然界中食物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故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因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故能量逐级递减,A正确;
    B、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中除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剩下的即为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故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B1+C1+D1,B正确;
    C、由题图可知,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W1,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D1,故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100%,C错误;
    D、每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故第二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1,D正确。
    故选C。
    20. 猎物种群数量与猎物种群的被捕食率、补充率存在循环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在研究某种捕食者与其猎物关系时,构建了猎物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猎物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捕食者可以更有效的捕获猎物
    B. 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A点
    C. 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猎物种群数量可稳定在B点
    D. 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其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大到C点并保持稳定
    【答案】AB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猎物种群数量变化:A点之前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AB点之间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种群数量会减少;BC点之间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
    【详解】A、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其它区间值,表明捕食者可以更有效捕获猎物,A正确;
    B、猎物种群数量介于A~B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种群数量会减少,最后逐渐稳定在A点, B正确;
    C、据图可知,在有捕食者存在的情况下,补充率会逐渐减小为零,此时猎物种群数量达到稳定,C错误;
    D、猎物种群数量超过B点时,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在C点保持稳定,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②③④为体液,据图分析:
    (1)图中共同构成内环境的是_____(填标号)。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填名称)②与③相比,③中含有的成分明显减少的是_____。
    (2)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_____。
    ①血红蛋白②胃蛋白酶③尿素④ATP合成酶⑤载体蛋白⑥血浆蛋白⑦溶酶体酶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的必要条件。与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4个系统包括消化、呼吸、_____和_____系统。
    【答案】(1) ①. ②③④ ②. ② ③. 组织液、淋巴液 ④. 蛋白质 (2)③⑥
    (3) ①. 正常生命活动 ②. 循环 ③. 泌尿
    【解析】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图中①组织细胞,②血浆,③组织液,④淋巴(液)。
    【小问1详解】
    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组成,图中②血浆、③组织液和④淋巴(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②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壁细胞内接触淋巴(液),壁细胞外接触组织液,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②血浆与③组织液相比,组织液③中明显少的是蛋白质。
    【小问2详解】
    ①血红蛋白为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②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胃液不是体液,因此胃蛋白酶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尿素是血浆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④ATP合成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⑤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⑥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⑦溶酶体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故③⑥属于内环境成分。
    【小问3详解】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个系统。
    22. 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下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图中的数字表示信息分子,则③、⑧依次代表________ 、_________。
    (2)人体由于情绪产生压力时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___________可以调节___________、水平衡、摄食等生命活动。
    (3)若图中数字表示调节途径,当人遇到危险时,途径④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直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___________增多,以增加机体产热;同时通过③⑦途径使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增多,最终调节__________的分泌,促进对Na+的吸收,间接使尿量减少。
    (4)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5)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相互作用,构成了____________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1) ①. 神经递质##递质 ②. 激素
    (2) ①. 下丘脑 ②. 体温##血糖
    (3) ①. 交感 ②. 肾上腺素 ③.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④. 醛固酮
    (4)免疫监视 (5)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分析】图示过程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神经末梢释放的化学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在组织液中然后作用于免疫系统,所以过程是①或③⑥,若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则过程为④或③⑦;内分泌系统分泌的物质是激素,可作用于相应的激素受体,激素的运输是体液运输,相当于⑧⑥或⑧②过程。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③是神经系统分泌的信息分子,故③是神经递质,⑧是内分泌系统分泌的信息分子,故⑧是激素。
    【小问2详解】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把内脏活动与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温(血糖)、摄食、水平衡和摄食等生命活动。
    【小问3详解】
    遇到危险时,途径④交感神经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控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同时通过③⑦途径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调节醛固酮的分泌,保钠排钾,促进对Na+的吸收,间接使尿量减少。
    【小问4详解】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的功能。
    【小问5详解】
    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相互作用,构成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3. 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植物____(部位)合成,运输到植物的特定部位,其作用是主要促进____分裂,而生长素主要促进____分裂,两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
    (2)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实例如下: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事实说明____。
    (3)近年来研究发现,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激素的调控,还受到光的调控。光敏色素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具有非活化态(Pr)和活化态(Pfr)两种类型。农田中玉米-大豆间作时,高位作物(玉米)对低位作物(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引发“荫蔽胁迫”,此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及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作用机理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会下降,原因是____。发生荫蔽胁迫时,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____形式存在。此形式的光敏色素可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对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多种激素共同响应荫蔽胁迫。
    【答案】23. ①. 根尖 ②. 细胞质 ③. 细胞核
    24. 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25. ①. 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色素)吸收红光,几乎不吸收远红光 ②. 非活化态(Pr) ③. 减弱
    【解析】
    【分析】1、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2、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小问1详解】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植物根尖合成,运输到植物的 特定部位,其作用是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而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两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
    【小问2详解】
    研究表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实例如下:黄瓜茎端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事实说明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小问3详解】
    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红光,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会下降。据图可知,荫蔽胁迫下,活化态(Pfr)转化为非活化态(Pr)增加,因此低位植物体内的光敏色素主要以非活化态(Pr)形式存在。据图可知,活化态(Pfr)可抑制光敏色素互作因子(PIFs)的作用,荫蔽胁迫时,Pfr减少,减弱了对PIFs的抑制作用。
    24. 2020年年初爆发的沙漠蝗虫灾害持续数月,席卷了从西非、东非、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这轮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导致全球性的粮食危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若要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蝗虫种群的________。
    (3)群居型成熟的沙漠蝗雄成虫会释放出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驱避同种其他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上述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沙漠蝗虫入侵会极大地降低生物的___________,为了控制蝗灾,可以创造不利于蝗虫生活的生态条件,例如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挖排水沟等方法,这是从根本上降低其种群的_____________。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蝗灾,和前者相比,生物防治的优势是____________。生物防治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①. 样方法 ②.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③. 年龄组成 ④.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⑤. 多样性 ⑥. 环境容纳量 ⑦. 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 ⑧. 引入该生物的捕食者、寄生者和引入有利于人们的该生物的竞争者
    【解析】
    【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的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如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2.虫害防治方法可分为化学防治(采用杀虫剂等化学物质)、物理防治(利用光或射线、建造障壁)、生物防治(利用天敌为主)等。
    3.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防治;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
    生物防治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成本低、对人畜安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节约能源。
    【详解】(1)调查沙漠蝗虫幼体跳蝻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因为跳蝻活动力弱。
    (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沙漠蝗虫迁徙到新环境后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若要预测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需要调查蝗虫种群的年龄组成,因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的重要指标。
    (3)群居型成熟的沙漠蝗雄成虫会释放出挥发性化合物苯乙腈,驱避同种其他雄虫,以减少求偶竞争,提高交配效率。该实例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
    (4)沙漠蝗虫入侵会极大地降低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为了控制蝗灾,可以创造不利于蝗虫生活的生态条件,从而降低蝗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通过修筑堤坝、疏浚河道、挖排水沟等方法,降低其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蝗灾,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能降低生产成本等。生物防治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引入该生物的捕食者、寄生者和引入有利于人们的该生物的竞争者。
    【点睛】熟知种群的特征以及种群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优点以及生物防治的方法也是本题的考查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也是本题的重要考点。
    25.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_____,图中鹰处于第_____营养级,蛇与鹰的种间关系为_____。
    (2)若鹰的捕食对象为其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1kJ的能量最多需要植物同化_____kJ的能量。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4)下表所示为该草原生态系统某年中流经鹰种群的能量分配情况:
    ①这一年中鹰种群的同化量为_____,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_____和_____也可以是暂时未被利用。
    ②稻田养鸭可提高水稻有机化程度,减少化肥、农药的公害,实现水稻纯绿色生产。在稻田里发挥鸭子的“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作用,实现了稻鸭双丰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_____。
    ③某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_____结构。从2010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降低。
    【答案】(1) ① 营养结构 ②. 三、四 ③. 捕食和竞争
    (2)550 (3)取样器取样
    (4) ①. 2.1×104KJ ②. 分解者 ③. 下一营养级 ④.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⑤. 水平 ⑥. 抵抗力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的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⑧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3、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图中有两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鹰处于第三、四营养级;蛇与鹰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小问2详解】
    鹰同化1kJ的能量最多需要的能量按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若鹰的捕食对象为鹰提供的能量均等,则鹰同化1kJ的能量最多需要生产者同化是:(1/2÷10%÷10%) + (1/2÷10%÷10%÷10%) =550kJ。
    【小问3详解】
    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及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
    【小问4详解】
    ①鹰的同化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3×104+0.8×104=2.1×104KJ,其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也可以是未被利用或流向下一营养级。
    ②在稻田里发挥鸭子的“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 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③题干中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鸟类是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此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填埋湿地增加耕地面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现象
    主要原因
    A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以小便浸之。……则根生。
    生长素促进生根
    B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C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D
    芦苇在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项目
    摄入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能量(×103kJ)
    32
    13
    8
    相关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共5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省大庆大庆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