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下册7.探索宇宙教案
展开课型
资料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学生对宇宙的认识只是它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现象,并不是完整的,他们还没有更深 入地探索宇宙中更多的天体,也没有系统地进行梳理、归纳、排列,或者说还没有把它们联系 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轮廓。探索宇宙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发挥想象力,建立 抽象的空间概念,难度不太大。所以,就学生已知的、初步的理性思维和搜集材料的能力及 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月球、地球等天体的了解),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
作学习,用恰当的方法处理所得信息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科学态度目标
*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人类如何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
难点
通过多途径收集与宇宙有关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宇宙知识相关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
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纸质、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一、聚焦
1.宇宙浩瀚无穷,还在不断长大,人类对宇宙的研究仍将继续,未
来人类将会发现宇宙更多的秘密。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呢?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呢?
2.学生相互交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人类
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
与上一课时衔接,更能引
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索
活动一: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1.播放人类探索宇宙(从古至今)的视频资料或用课件展示图片。
提问: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2.小组交流探讨并汇报讨论结果。
1.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
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
【教学反思】
本课中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然后就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以及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 的科学考察技术和方法在不断改进,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 — 宇宙
是庞大而神秘的,激励着人类不断探索宇宙。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视频资料和相关网站,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学习人类为探索宇宙所做出的的努力。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
设计意图
二、探索
3.第一阶段(古代):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古代天文学家通过观 测太阳、月球和其他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是 天文学的开端;第二阶段(近代):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第三 阶段(现代):航天时代,突破了地球的束缚,到太空中观测
天 体 。
活动二: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1.播放“中国天眼”或空间站相关视频资料。
2.提供几个宇宙知识相关网站,让学生课后搜索我国在宇宙探
索方面有代表性的事件。
3. “神舟”“嫦娥”“玉兔”“天问”“天宫”分别对应我国哪些太空探
索工程?
4.用课件展示我国航天历史线以及分别对应的太空探索工程。
5.观看视频:中国空间站。
2.让学生了解我国为探 索太空所做出的努力和
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三、研讨
1.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丰富的资料,实际上是人类不停地对宇宙 进行探索的结果。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了
什么?
2.在太空探索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3.结合实际,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天文类的实践活动?
四、拓展
播放老一辈科学家为探索宇宙做出的贡献视频资料,如钱学森、
赵九章、孙家栋、郭永怀等。
让学生了解我国太空探 索能取得现在的成就,离 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
努 力 。
板书设计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古代 天文台
1
近代 望远镜
口
探索宇宙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天宫”空间站
“玉兔”号月球车
现代 航空航天、人造卫星、空间站……
科学7.探索宇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7.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7.探索宇宙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7.探索宇宙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7.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7.探索宇宙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