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四 促织教案及反思
展开上课时间节次
_月__日第_周周_第_节
上课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作家作品,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读懂原文,把握情节、人物,领会主旨,赏析技巧。
素养目标: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逻辑思维与概括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现状分析:高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在读通文意,理解文章方面有一定的理解,能够借助工具书与课下注释完成文章的内容的初步理解,但存在偏差,不能完全准确。
需求分析: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文言词汇积累方面,需要教师予以有效指导,教授学习理解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具体把握小说情节,掌握情节跌宕、悬念迭生的特点。理解《促织》寄托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结尾的艺术表现力。把握《促织》“用传奇而以志怪”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教法:问题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路径:学习文言作品,目的只在“文”“道”两端。从“文”的角度说,是掌握文言文这一承载了丰富文化遗产的语言工具;从“道”的角度说,掌握这一语言工具又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了解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本身。因此,通解文字及从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两方面来解读作品很重要。注重语言积累,尝试通过知识梳理和课文诵读来落实。注重内容、技巧和作者观点的理解评析,尝试通过课堂讨论、教师点拨来完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演讲:好书推荐《聊斋志异》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
蒲松龄生平,《聊斋志异》成书相关知识。
蒲松龄的自勉诗(科举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1640~ 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在贫苦的生活中长大。成年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自小羡慕功名,醉心科举。十九岁初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他一生科场失意,生活困顿,又久处乡野,亲眼目睹官绅贪赃枉法,残害人民,心中郁闷不平,于是“假借狐鬼,摹成一书,以抒孤债”,这就是《聊斋志异》的写作目的。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志异》:其中 “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以婚姻爱情、批判科举、揭露黑暗现实为题材,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聊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前朝的故事或用幻化的鬼狐花妖事,来揭露当时的社会的黑暗社会现实,批露的锋芒直指当朝最高统治者——天子。
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之状,如在目前”。情节委婉曲折,布局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善于叙事。
二、重点字词
里胥(xū) 迂讷(nè) 裨益(bì)
爇香(ruò) 向隅(yú) 爇香(ruò)
藁葬(gǎ) 惙然(chuò) 惭怍(zuò)
龁(hé) 俾(bǐ) 蠹(dù)
狡黠(jiǎ xia)针芥(jiè) 翕(xī)辟
遽(jù)然 啜(chuò)泣 不啻(chì)
觇视(chānshì) 东曦(xī)悚立(sǒnglì)
邑庠(yì xiáng)猪鬣(liè)毛
三、文意疏通
1、原文+翻译(略)
2、重点文言知识点(附后)
(一)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词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五)一词多义
(六)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作业:1.三段式整理全文
2.抄写重点文学知识点
第二课时
一、任务驱动,深度研读文本
任务一:本篇小说围绕“促织”展开情节,请概括主要情节,并绘画出情节曲线。回答问题
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
2、请根据这一线索概括每一情节的内容。
明确:
1、序幕:交代故事背景 朝廷岁征促织
2、开端: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3、发展:搜觅促织 神卜促织 图索促织
4、高潮:捕毙促织 魂化促织 试斗促织
5、结局: 因献促织致富
6、尾声:评议促织
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
任务二:重点鉴赏第4、5段。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
明确:本段写成名一家由悲到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突出了他因被征促织而心力交瘁。成名捕捉九岁儿子魂魄所化蟋蟀,为什么听到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觉得原先那条虫“宛然尚在”?这是他一夜僵卧长愁、神思混乱的错觉。“见虫伏壁上”,“审谛之”,为什么“以其小,劣之”?因为它与上品蟋蟀,形体上、色彩上不合。为什么后来又觉得“意似良”?因为它“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而这些正是一等上品的标志。但到底是有缺陷,所以“将献公堂”,又“惴惴恐不当意”。作者非常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勾勒,描绘出了人物亦怒亦悲亦愁的神态。
任务三:重点欣赏第6、7段,找出重要的动词,体会动词的运用之妙。
明确:小促织勇斗“蟹壳青”和“鸡口脱险”。这段文字通过“怒”“奔”“跃”“张”“伸”“龁”等词,把斗虫过程中促织的神态和动作写得细腻逼真,惟妙惟肖。
任务四:汪曾祺改编版的促织将原文的悲剧式结局改为喜剧式结局。有人认为作者虚构了这个大团圆结局是一种浅薄庸俗的表现,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预设:这个评价还是比较简单化的。其实成名这种反差鲜明的前后两种不同命运的对照,更能够揭示专制政治下小民命运的变幻无常、难以自主。成名因为横征暴敛而破产、破家,又因为迎合了皇帝的嗜好而时来运转,这本身就具有讽刺意义,表现了作者对于统治者荒谬行径的不满和批评;况且作者也颇具深意地在结尾处交代,那只勇敢善战的小蟋蟀,实际上是成名的儿子的精魂所化。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一笔,其实是具有尤为重要的暗示和含蓄意义。
任务五:作者通过《促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预设:1、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乎人命不可忽也”,寄予讽谏之旨。
2、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3、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生动地表明了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上的,在此作者抒发了愤懑不平之感。
任务六:鲁迅在评价《聊斋志异》时曾说:“《聊斋志异》用传奇而以志怪。”(魏晋志怪小说,重传实可信而文字简洁,侧重于搜奇记逸。唐传奇是叙述婉转,绘藻描摹而情节详细、结构布局严谨。)你如何理解鲁迅的话?能否从原文中找到细节支撑鲁迅的观点?
预设:按照中国文言小说的传统,志怪重传实可信而文字简古,传奇尚绘藻描摹而情节详细。《聊斋志异》内容为志怪,而笔法类传奇。述志怪不满足于简单的搜奇述异,而是托鬼言志,抒发胸臆;作传奇则借用其笔法技巧,推陈出新,意象更加奇特丰富,情节更加奇诡曲折,描绘更加细腻生动,尤其是在刻画人神鬼狐形象上,“以人事之伦次、百物之性情说之”,千姿百态,个性突出。这是唐宋传奇所没能做到的。
作业:
小短文:假如你是明朝宣德时期坊间的晚报记者,在小吏成名家,发生了一桩奇事。请你依据《促织》原文,写一篇新闻报道这桩奇事。新闻稿形式不限,可以为消息、通讯、评论等。
按照学号依次进行
课前搜集相关信息,上课进行分享自己交流。
学生记录课堂笔记。
朗读识记
去掉拼音,进行开火车式游戏提问,巩固学习成果。
逐段进行文意疏通。同位之间合作进行。一人读原文,一人尝试翻译。
翻译之后,教师出示重点文言知识点。
学生小组抢答,并进行笔记整理。
学生课后完成
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用小组打分制,根据座4-6人为一组,进行小组PK。
小组合作,概括情节
学生自读文本,结合文章,分析心理活动。
文本中选择动词进行作答。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出自己观点,同意或不同意,各自说明原因。
学生深度思考文章的主旨。
小组合作,学生深度思考,从不同角度回答解析,搜集各组答案,进行汇总。
需要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讲解。
课后完成
提高学生的额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课前、课堂的知识准备,训练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交流分享,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对作家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古文中许多字词不常见,需要学生熟读掌握。采用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趣味学。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工具书与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小组pk活跃班级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
小组pk活跃班级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
巩固课堂知识
结合重点情节,创设一系列问题,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此问题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掌握本文写作特点之一,即细腻的心理描写。
掌握本文写作特点之一,即动词的巧妙运用。
此问题设计
训练学生逻辑思辨能力 。
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整节课围绕小说情节、主旨与作者创作意图鉴赏展开,整体环节还是较为清晰流畅的,学生课前预习给我很多意外之喜。但是整节课还是有些停留在常规课的教学模式中,情境与任务的结合力度不够,学生的思路仍然是跟着老师走的,尝试任务群教学与情境教学的设计,经过这次试讲,我收获颇多,今后的课堂教学当以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为中心,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信任学生思维的碰撞,而不是给出一个条程式的答案和教师解读。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一 伐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8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一 伐檀教案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了解《诗经》,教学《伐檀》,教学《无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三 公输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1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 公输教案设计</a>,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赏析,突出重难点,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二 风景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a href="/yw/tb_c403707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二 风景谈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介绍背景,研读赏析,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