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非选择题限时练4(附解析)
展开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一个典型的多年冻土地表有一些覆盖物(土壤或植被),这一层一般会季节性消融和冰冻,温度变化较为剧烈,所以叫活动层。在活动层之下是多年冰封的岩石或土壤,即多年冻土,它们的温度较为稳定,维持在0℃以下。图1为冬季和夏季冻土层与活动层的垂直方向地温分布图。在多年冻土分布区,地表水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再冻结,促使裂隙不断扩大,冰体填充裂隙,剖面呈楔状,称为冰楔(图2)。
图1
图2
(1)描述多年冻土区地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点。
(2)概括冰楔形成的条件。
(3)简述多年冻土区冰楔不断展宽的过程。
答案:(1)冬季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活动层和冻土层温度低于0 ℃,不冻层温度高于0 ℃;夏季地温随深度的增加先降后升,活动层和不冻层温度大于0 ℃,冻土层温度小于0 ℃。
(2)严寒的气候条件;有深入到冻土层(永冻层)中的裂隙;冰楔围岩具有可塑性。
(3)寒冷季节,冻土体积不均衡膨胀,原有的裂隙不断扩大;温暖季节,上部活动层的冰融化,裂隙中注入水分;寒冷季节再次到来,水在裂隙中冻结、膨胀,围岩不断受挤压变形,冰楔不断展宽。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分层、分类描述地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冬季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活动层和冻土层温度在0℃以下,不冻层温度在0℃以上;夏季地温随深度的增加先降后升,活动层和不冻层温度都在0℃以上,冻土层温度小于0℃。在冻土层一定深度以下,冬季和夏季地温一样。第(2)题,根据题意可知,在多年冻土分布区,地表水周期性注入到裂隙中,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再冻结,促使裂隙不断扩大,冰体填充裂隙,剖面呈楔状,所以气候寒冷、冻土层有裂隙、冰楔围岩具有可塑性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冰楔不断拓展与地表活动层有关,与地温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冬季气候寒冷,冻土体积不均衡膨胀,原有的裂隙不断扩大,夏季气温升高,上部活动层的冰融化,裂隙中注入水分;等到冬季再次来临时,水在裂隙中冻结、膨胀,体积增大,围岩不断受挤压变形,这种现象反复出现,多年冻土区冰楔不断展宽。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霍霍巴是生长在北美干旱沙漠地区的一种野生植物,喜高温,耐旱性强,不耐寒,喜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霍霍巴种子提取的霍霍巴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被称为“液体黄金”。20世纪80年代后期,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攀枝花市等地区引种成功。下图示意金沙江干热河谷及霍霍巴植株,下表为攀枝花市相关气候资料。
(1)绘制攀枝花市2、3、4、5四个月份气温曲线、降水天数柱状图。
(2)从气候条件方面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成功引种霍霍巴的原因。
(3)有专家指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适宜大规模种植霍霍巴,说明理由。
答案:(1)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降水天数(日),另一侧纵坐标表示气温(℃)
(2)纬度较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热量充足;位于干热河谷,焚风效应明显;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受寒潮影响小,利于霍霍巴安全越冬;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
(3)干热河谷地形狭窄,适宜种植的面积小;河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能力有限,若扩大种植面积,可能破坏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在绘制攀枝花市2、3、4、5四个月份气温曲线、降水天数柱状图时,月份应作为横坐标,两侧纵坐标可表示降水天数(日)和气温(℃),注意依据表中相关数据确定纵坐标的刻度。
第(2)题,金沙江干热河谷成功引种霍霍巴的气候条件,要结合材料中霍霍巴的生长习性及攀枝花市相关气候资料进行分析。霍霍巴“喜高温,耐旱性强,不耐寒”,而该地区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受地形影响焚风效应明显。由图示及攀枝花市相关气候资料可知,该河谷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相对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符合霍霍巴“喜高温,耐旱性强”的特征;北部有数座高山阻挡,使该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小,冬季最低月均温在13℃左右,比较温和,利于霍霍巴安全越冬。第(3)题,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不适宜大规模种植霍霍巴的理由,可从地形条件和生态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由于金沙江上游河谷地区山高谷深,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且适宜种植霍霍巴的土地面积较小,如果扩大种植面积,会破坏原有植被,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暑期,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赴新疆开展了以“新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先从霍尔果斯出发,沿218国道穿越三面环山、水源充足的伊犁河谷,这一段国道中的部分路段每年冬、夏季常受天气影响导致交通中断。沿途还经过了位于天山深处海拔1776米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K地),该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山地积雪及其灾害治理观测实验站,这里冬季降雪频繁,是雪崩的危险地段,也是观察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研学小组继续向南翻越天山,抵达研学终点——库尔勒,这里有大片农田和聚落分布。图1示意研学线路,图2示意天山山前洪积扇。
图1
图2
(1)从地形角度,分析在K地布局积雪雪崩研究站的原因。
(2)218国道伊犁河谷段每年冬、夏季常受天气影响导致部分路段交通中断,分别推测其形成的原因。
(3)研学小组发现塔里木盆地农田、聚落多位于冲积扇的边缘低地。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案:(1)K地位于西风迎风坡,降雪量大;海拔高,气温低,多积雪;地势起伏大,易发生雪崩。
(2)冬季降雪(或雪崩)、道路结冰等自然因素影响道路通行;夏季冰雪融化量加大(或山区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
(3)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充足;地形较为平坦;土壤厚度大、肥力高;远离山口,受山洪影响小。
解析:第(1)题,K地位于中纬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频繁;K地海拔1776米,海拔高,气温低,多积雪;该地地势起伏大,是雪崩的危险地段,也是观察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第(2)题,218国道伊犁河谷段冬季降雪量大,经常发生雪崩,且气温低,道路容易结冰,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影响道路通行;夏季高山冰川融化量加大,河流流量大,该地地势落差大,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通行。第(3)题,冲积扇的边缘低地有地下水出露地表,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冲积扇地貌,地形较为平坦开阔;流水堆积地貌,土壤厚度大、肥力高,作物收成好;远离山口,可减少洪涝灾害影响,安全性高。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泽蒙—博尔察大桥是中国建筑企业在欧洲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工程,结束了该市多年来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该大桥横跨多瑙河、连接贝尔格莱德南部老城区——泽蒙区和北部新城区——博尔察区。下图示意贝尔格莱德位置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单位:米)。
(1)泽蒙—博尔察大桥路基采用多瑙河河砂填筑。分析该做法对充分发挥多瑙河该河段主要功能的作用。
(2)分析泽蒙—博尔察大桥建成通车对该城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3)为了确保泽蒙—博尔察大桥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中方经过周密调研,最终采用本地化建设的施工方式。说明采用该施工方式对泽蒙—博尔察大桥建设项目的益处。
答案:(1)该河段地处平原地区,流速缓慢,泥沙淤积严重,采砂利于疏浚河道,提高泄洪和通航能力。
(2)加强泽蒙区和博尔察区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市的发展;减轻过境和老城区通行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减少出行时间;加快新城区土地开发利用,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3)使用当地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可以缩短工期,降低用工成本。
解析:第(1)题,适度抽取河砂,可以改善河道淤积状况;疏浚河道,减轻洪水威胁;深挖河道,便于通航,利于河流航运发展。第(2)题,增加通过河流的道路,改善城市交通网络,减轻过境和老城区通行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加强河流两岸的交流,带动两岸经济发展;扩大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新城区土地开发利用,促进城镇化的发展。第(3)题,就地取材,抽取河砂,降低运输成本;便于相互沟通融合,与当地规范要求、市场环境接轨。月份
1
2
3
4
5
6
平均气温/℃
13.6
16.8
21
24.4
25.8
26.3
平均降水量/mm
4.2
3.5
10
11.7
45.4
133
降水天数/日
1.5
1.6
3.3
3.1
7.9
13.8
月份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5.2
24.7
22.4
20.2
16.1
12.8
平均降水量/mm
207
210
140
61.2
20.5
1.5
降水天数/日
19.2
15.4
14.6
10.2
4.3
1.3
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选择题限时练6(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选择题限时练6(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本公路驿站对乡村发展的意义是,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苏木吉林湖,“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选择题限时练1(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选择题限时练1(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合理的是,青藏地区人口流动的高值季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可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选择题限时练5(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选择题限时练5(附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长尾理论说明,长尾理论适用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