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2.2海陆的变迁
时间: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知道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4、能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重点:
板块的运动与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
难点:
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课前准备:
资料查找整理、课件准备
板块
展开教学的任务性问题串设计
学生活动
串设计
目标达成
反馈串设计
【板块一】
回忆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相关知识
【问题1】说说世界上的七大洲的分布?
【问题2】说说世界上的四大洋的分布?
【问题3】说说欧洲和亚洲、亚洲和非洲、南、北美洲的洲界?
学生思考、回忆
学生思考、回忆
同桌交流、回忆、阅读课本想过内容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
【板块二】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问题1】说说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问题2】说说反映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的例证?
【问题3】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课本37、38页,归纳回答
同桌交流
学生回答
学生代表回答、他人
补充
【板块三】
大陆
漂移
【问题1】观察世界地图,观察非洲的西岸和南美洲的东岸有什么奇妙的现象?
【问题2】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问题3】看图说明大陆是如何漂移的?
【问题4】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问题5】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课本38、39、4页,同桌交流、
归纳回答
阅读课本40、41页,同桌交流、归纳回答
小组交流、谈谈自己观点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板块
展开教学的任务性问题串设计
学生活动
串设计
目标达成
反馈串设计
【板块三】
板块构造学说
【问题1】说说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
【问题2】地球表层可以分成几大板块?除什么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问题3】板块内部与板块外部从运动
速度上看比较有什么区别?
【问题4】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
阅读课本41页
相关内容、思考
同桌交流、回答
阅读课本42、43、44页,图2.22、图2.23相关内容、思考
小组合作,共同查找
阅读课本43页,归纳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各小组代表回答
他组补充
学生回答
【板块四】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巩固练习】
1、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四川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发生的原因?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除此之外 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迁,如:填海造陆。
3、德国科学家 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4、说说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5、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下列地形的形成: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问问我自己】
这节课的课题是?
2、从知识上我记住了哪些?
3、我学到了什么技能?
【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P12、13页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回忆、翻书、回答
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思考、归纳
回答
学生听、记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秀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案,共5页。
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3.2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3.2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学习目标,设问导读,指导练习,课堂测试,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