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1)民事权利与义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单元双测卷(B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1)民事权利与义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单元双测卷(B卷)(含答案),共13页。
(1)民事权利与义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单元双测卷(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部分内容如下:上述规定( )①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意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③坚持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④以立法形式保障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②在民法中,民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③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④一个公司自合法成立起到中止时止,只有民事行为能力而无民事权利能力A.①③ B.①④ D.②④ C.②③3.为监测住宅周边,小李在自家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门铃正对着邻居小张家的卧室和阳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小李安装监控设施应照顾到他人的合法权益②小李安装监控设施行为已侵害小张的隐私权③小张和小李若经过人民调解达成协议,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④小张提起诉讼,如果小李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院审理案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王某系某小区业主,小区的物业公司和王某因物业服务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王某向物业公司补缴物业费。随后,该物业公司在业主群中发布了王某败诉的群公告,对于判决文书首页的王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未作遮挡。王某认为物业公司随意传播其个人信息,侵犯了其隐私权,故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物业公司向他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关于本案( )①业主有错在先,物业公司公布业主败诉判决公告无可厚非②物业公司侵犯了业主的隐私权,应该停止侵权、赔礼道歉③该法院判决文书属于可公开内容,故没有侵犯业主隐私权④物业公司和王某均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以维护自身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小张的老家在河北某村,其父母在村里有一处宅子和5亩承包土地。2022年10月,当地县政府需要征用未到承包期的农村承包土地,其中包括小张家的3亩承包地。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小张的父母想把老宅子卖掉,在未被征用的2亩承包地上建造新房。对于此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小张的父母在承包地上建造新房,改变了土地用途不符合土地承包法②如果小张的父母将老宅出租,可以再向村委会以村民身份申请宅基地③当地村委会可以从小张家被征的土地赔偿款中获得一部分土地收益④如果小张有农村户口但是城里有住房,则小张没有老家宅基地使用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加快推进集体林权“三权分置”——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分离林地的经营权及承包权。不仅能够加快集体林地流转速度,也使林地逐步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经营,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建设。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政策的积极影响有( )①激发林地要素活力,使林地更加“活化”②使农民拥有林地的所有权,促进收入的多元化③农民通过流转经营权,增加劳动性收入④有利于促进集体林提质增效,也能实现生态效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小张以“垓下霸王”为笔名与某网站签约成为该网站的网络小说写手,并与该网站约定其创作的小说版权属于该网站。某影视公司向该网站购得小张创作的小说版权,改编后拍摄成网络电影在网上播放。小王擅自以该网络电影为素材,发布了一系列的恶搞视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创作的网络小说的部分著作财产权属于该网站B.该影视公司侵犯了小张的著作财产权C.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著作财产权D.小王的行为侵犯了该影视公司的著作权8.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取名“琮琮”“莲莲”“宸宸”,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与京杭大运河。为了保护好这三个吉祥物的知识产权,我们应当申请( )A.发明专利 B.实用新型专利 C.外观设计专利 D.以上均可9.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之间产生了合同法律关系的是( )A.王某拾得李某遗失的一件首饰B.王某邀请李某看杂技表演,李某因为有事没去赴约C.王某因外出,将自己的一台电脑存放在李某家D.王某池塘的虾跳进了李某的池塘里10.为取得北京户口,赵某与钱某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约定:赵某支付48万元,钱某承诺在三年内为其办理北京户口;如因国家政策调整造成不可抗拒因素,钱某不承担责任,不退还先前所付款项。协议签订后,赵某支付24万元,并在钱某的安排下与持有北京农业户口的女子孙某登记结婚。后受户籍管理政策影响,赵某落户愿望落空。于是赵某诉至法院,要求钱某退款。法院判决钱某返还赵某24万元。本案中法官判决的重要原因是( )①该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②该协议违背公序良俗,属于无效合同③政府政策是不可抗力,钱某无须承担违约责任④钱某未全面履行委托协议中约定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G商家在M购物网站首页显著位置为自家的W商品打广告,承诺价格较低,24小时内发货等。张某在M购物网站上按购物提示购买了2件W商品,在48小时后仍未见G商家发货。在这一交易行为中( )①交易合同成立,符合法律规定②M购物网站管理不当,应与张某解除合同③G商家违背承诺,应承担违约责任④张某有权要求G商家赔偿损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某小区内,一名女童遭唐某饲养的大型犬只袭击,受伤严重。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及其母亲在小区正常行走,期间并未逗惹该犬只,且该大型犬未拴绳,唐某也不在场。民法典有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的条文如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根据上述条文,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唐某不在案发现场,女童被狗咬伤,应该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女童被咬不是因其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唐某应承担责任④唐某认为自己的狗从不咬人,女童被咬伤,与自己无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某小区1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于2022年一致签字同意本单元增设电梯,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单元楼道张贴意见征集单、公示、承诺及图纸等相关材料,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随后该增设电梯项目取得了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于2023年4月正式开工。居住于1号楼2单元的业主范某认为该电梯安装位置影响其采光,遂多次在加装电梯施工现场阻碍施工,导致项目停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范某实施阻碍加装电梯的行为,侵犯了l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②1号楼1单元业主加装电梯的行为侵害了范某的相邻权,应承担侵权责任③范某没有本着友睦邻里、互让互谅的原则来对待增设电梯工程,具有过错④1号楼1单元业主在加装电梯前没有征得本小区所有业主同意,存在过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一部由平均年龄62岁、最大年龄超70岁的上海退休阿姨们自掏腰包翻拍的《甄嬛传》成为网络热点,视频播放量过百万。大家在为阿姨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点赞的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认为翻拍的视频可能侵犯了原作的著作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保护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②著作权只有经过申请和审批以后,才能受到法律的永久保护③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翻拍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④判断翻拍别人的影视作品有没有侵权,要依据翻拍目的而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徐女士与胡女士系邻居。胡女士长期、高频率、大音量、休息时间使用钢琴练习演奏,且琴房与徐女士家卧室仅一墙之隔。徐女士自怀孕4周起便深受噪声影响,为此,徐女士及家人多次登门与胡女士协商,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后徐女士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要求胡女士停止在与徐女士共用墙壁空间内弹奏钢琴。本案中( )①法院应该将申请移交给政府,由相关部门颁发禁止令②法院应在核实后签发禁止令,以保护徐女士合法权益③徐女士作为不动产权利人,应为胡女士练琴提供便利④胡女士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照顾到徐女士的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应按相邻关系处理的有( )①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②甲为了赚更多钱,把乙流转的土地由种植变更为养殖,遭乙拒绝③李某乘坐高铁,霸占了别人的靠窗座位,持有该座位车票的乘客要求他腾出座位④甲村在河流上游修建拦河坝,使乙村用水量骤减,引起纠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注:民事诉讼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污染行为和损害结果的举证义务由污染者承担。结合民法的基本原则,谈谈对上述规定的认识。18.原告:深圳市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中山市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案情】原告是“一种用于散装扎带的自动分料机器”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原告发现被告未经许可擅自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与涉案专利相同的产品。原告认为在该发明专利保护期内,被告应当支付使用费而未支付;在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后,被告构成专利侵权。故原告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原告获胜。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被告侵犯原告专利权的起始日期,并简要说明国家保护专利权的积极影响。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公司在2023年3月1日进入乙水果公司网站,看到该公司呈现的品种、价格、数量等货物信息,并显示5吨以上下单国内五天送货到家。于是甲公司下单购买了各种水果共10吨。3月2日乙公司发货。3月5日由于甲公司所在地发生泥石流,交通通讯中断,车辆无法进出。此时水果开始腐烂,乙公司只好就地卖货,事后及时通知甲公司,但造成甲公司货物损失100万。甲公司以乙公司没有按时送货到达为由,主张赔偿全部损失。结合本案,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订立合同相关知识指出该合同是否成立有效,并说明理由。(2)乙公司是否违约,法院是否支持甲的主张,并说明理由。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王某和李某是某小区的对门邻居。该单元为一梯两户,电梯门与王某家门平行,与李某家门成斜角。李某于2021年搬入后,因自身防盗及安全需要,在自家门口上方墙角处安装360度摄像头,拍摄范围为电梯口、楼梯口及两家共享的空间,且能够完整覆盖王某大门位置。王某不同意李某安装使用该摄像头,认为李某在其居所的公共区域私装摄像头,且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严重侵犯了自己及家人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要求李某拆除摄像头。李某认为法律对于公民个人在家门口安装监控设备并无明文禁止,且自己安装的位置不会看到赵某家内部情况,不存在侵权一说,二人协商未果,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被告李某应拆除摄像头。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①③:民法典相关规定鼓励见义勇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①③正确。②:材料反映的是通过保护见义勇为的施助人的权益,这是意在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②排除。④:材料不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④排除。故本题选B。2.答案:C解析: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①表述错误。②③正确。合法的公司自成立到终止,既有民事行为能力也有民事权利能力,④错误。3.答案:A解析:4.答案:C解析:姓名、家庭住址以及身份证号均属于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物业公司未经许可随意公开传播造成他人隐私泄露,给当事人造成了侵害事实,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②正确。物业公司和王某的隐私权纠纷属于民事案件,均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以维护自身权益,④正确。“业主有错在先”并不能成为物业公司侵害业主正当合法权利的理由,①错误。判决文书应当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在相关互联网平台酌情公开,但物业公司不得非法传播他人个人信息,③错误。5.答案:B解析:①正确,在农村承包地上建造新房属于改变农业用地用途,是不被法律允许的;②错误,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③正确,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当地村委会可以从小张家被征的土地赔偿款中获得一部分土地收益;④错误,如果小张在农村有户口,他就有宅基地使用权。6.答案:C解析:①:“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林权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放活林地经营权,激发林地要素活力,使林地更加“活化”,①正确。②:林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不拥有林地的所有权,②错误。③:农民流转经营权,增加财产性收入,不是增加劳动性收入,③错误。④:加快推进集体林权“三权分置”——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分离林地的经营权及承包权。不仅能够加快集体林地流转速度,也使林地逐步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经营,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建设。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护林、开发林地积极性,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建设,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答案:D解析:“与该网站约定其创作的小说版权属于该网站”,说明小张创作的网络小说的著作财产权全部属于该网站,A、B说法错误。小张的著作财产权已经转移给网站,小王的行为没有侵犯小张的著作财产权,C说法错误。本案中网络电影的著作权属于影视公司,小王的行为侵犯了该影视公司的著作权,D说法正确。8.答案:C解析: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取名“琮琮”“莲莲”“宸宸”,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与京杭大运河,这三个吉祥物属于外观形象,因此我们应当申请外观设计专利,C正确,排除A、B、D。9.答案:C解析:王某拾得李某遗失的首饰和王某池塘的虾跳进了李某的池塘里都属于不当得利的侵权民事责任关系,A、D不选。王某邀请李某看表演,但李某爽约,这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B不选。合同法律关系指由合同法律规范调整的当事人在民事流转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王某将自己的电脑存放在李某家,王某与李某间产生了合同法律关系,C正确。10.答案:A解析:①②:在该案中,赵某与钱某签订的《委托协议书》试图钻政策的漏洞,骗取北京户口,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属于无效合同。该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①②观点符合题意。③: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的、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水灾、战争,政府政策不是不可抗力,③说法错误④:该协议是无效合同,协议的条款没有法律约束力,④说法错误。11.答案:B解析:张某在M购物网站上按购物提示购买了2件W商品,说明交易合同成立,符合法律规定,①符合题意。G商家在M购物网站为自家的W商品打广告,承诺24小时内发货,但在48小时后仍未发货,说明G商家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G商家未按时发货,并未体现M购物网站管理不当,②不符合题意。G商家未按时发货,张某可以让G商家承担违约责任,而材料中未体现G商家给张某造成损失,④不符合题意。12.答案:A解析:①: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①正确。②: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唐某因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不适用于过错推定侵权,②错误。③: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及其母亲在小区正常行走,期间并未逗惹该犬只,且该大型犬未拴绳,唐某也不在场说明女童被咬不是因其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因此,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承担责任,③正确。④:唐某认为自己的狗从不咬人,女童被咬伤,与自己无关,这是错误的。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导致女童被其狗咬伤,唐某应该承担法律责任,④错误。故本题选A。13.答案:B解析:①:某小区1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于2022年一致签字同意本单元增设电梯,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单元楼道张贴意见征集单、公示、承诺及图纸等相关材料,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范某实施阻碍加装电梯的行为,侵犯了1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①符合题意。②:增设电梯符合法律规定,没有构成对被告的侵权,被告应予配合,以影响采光及隐私阻止电梯公司进行施工,可向原告另行主张权利,不应阻拦安装,②不符合题意。③:1号楼2单元的业主范某认为该电梯安装位置影响其采光,遂多次在加装电梯施工现场阻碍施工,说明范某没有本着友睦邻里、互让互谅的原则来对待增设电梯工程,具有过错,③正确。④:某小区1号楼l单元全体业主于2022年一致签字同意本单元增设电梯,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单元楼道张贴意见征集单、公示、承诺及图纸等相关材料,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1号楼1单元业主在加装电梯前不需要征得本小区所有业主同意,④说法错误。14.答案:B解析:保护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能激励发明创造和文化创作等,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①正确。著作权一般自作品的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产生,是不需要经过申请和审批的;著作权并不是无限期保护。②错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翻拍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③排除。判断翻拍别人的影视作品有没有侵权,要依据翻拍目的而定。例如只是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的,不侵犯著作权,如果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会侵犯著作权,④正确。15.答案:D解析:胡女士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照顾到徐女士的合法权益,④正确。徐女士与胡女士系邻居。胡女士长期、高频率、大音量、休息时间使用钢琴练习演奏,且琴房与徐女士家卧室仅一墙之隔。徐女士自怀孕4周起便深受噪声影响,为此,徐女士及家人多次登门与胡女士协商,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后徐女士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要求胡女士停止在与徐女士共用墙壁空间内弹奏钢琴。法院应在核实后签发禁止令,以保护徐女士合法权益,②正确。“徐女士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要求胡女士停止在与徐女士共用墙壁空间内弹奏钢琴”表明禁止令应由法院签发以保护徐女士的合法权益,而非由政府部门颁发,①排除。“胡女士长期、高频率、大音量、休息时间使用钢琴练习演奏,且琴房与徐女士家卧室仅一墙之隔”表明胡女士违反了相邻关系的原则,应照顾到徐女士的利益,③排除。16.答案:B解析:①中甲与乙、④中甲村与乙村均存在相邻关系的民事纠纷,①④符合题意。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②③均不涉及此类纠纷。17.答案:①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上述规定有利于防范污染环境和侵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②民法典确立了公平原则,要求合理确定各方权利和义务。环境破坏受害人往往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远离证据等原因举证困难,将环境污染行为、生态破坏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举证义务归于被告,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基本原则。有效信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可联系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有效信息: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可联系民法典确立了公平原则。18.答案:(1)起始日期:专利授权公告是国家对专利权人专利的确认。本案中被告在专利授权公告后侵权,故侵权起始日期从公告之日算起。(2)积极影响: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发明人或专利设计人的利益,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的氛围。解析:第一步:审设问。知识范围:专利权的保护、保护专利权的意义;题型:意义类。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原告认为在该发明专利保护期内,被告应当支付使用费而未支付;在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后,被告构成专利侵权”→可联系专利权的保护。关键信息②法院判决原告获胜→可联系保护专利权的意义。19.答案:(1)①合同成立有效。②乙公司的网页上有详细品种、价格、数量等货物信息属于要约。甲公司下单购买提交属于承诺;③该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内容合法,因此合同成立有效。(2)①乙公司构成违约,②但法院不支持甲公司的主张。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本案中乙公司没有按时送货到达,构成违约。但由于泥石流属于不可抗力,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乙的违约责任。因此法院不支持甲的主张。解析:20.答案:①法律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但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本案中,李某基于安全考虑,在房屋周围设置监控摄像头,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摄像头安装尺度过大,严重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应予拆除。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③法院的判决遵循了平等原则、公序良俗等原则,有利于维护和谐的邻里关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谈认识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王某认为李某严重侵犯了自己及家人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可联系人身权中的隐私权作答。关键词②:王某和李某是某小区的对门邻居→可联系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知识作答。关键词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被告李某应拆除摄像头→可联系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经济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1)民事权利与义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单元双测卷(B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部分内容如下:上述规定( )①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②意在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③坚持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④以立法形式保障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它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②在民法中,民事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③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④一个公司自合法成立起到中止时止,只有民事行为能力而无民事权利能力A.①③ B.①④ D.②④ C.②③3.为监测住宅周边,小李在自家门上安装了一款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拍摄视频并存储的可视门铃,门铃正对着邻居小张家的卧室和阳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小李安装监控设施应照顾到他人的合法权益②小李安装监控设施行为已侵害小张的隐私权③小张和小李若经过人民调解达成协议,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④小张提起诉讼,如果小李不提交答辩状,会影响法院审理案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王某系某小区业主,小区的物业公司和王某因物业服务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王某向物业公司补缴物业费。随后,该物业公司在业主群中发布了王某败诉的群公告,对于判决文书首页的王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未作遮挡。王某认为物业公司随意传播其个人信息,侵犯了其隐私权,故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物业公司向他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关于本案( )①业主有错在先,物业公司公布业主败诉判决公告无可厚非②物业公司侵犯了业主的隐私权,应该停止侵权、赔礼道歉③该法院判决文书属于可公开内容,故没有侵犯业主隐私权④物业公司和王某均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以维护自身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小张的老家在河北某村,其父母在村里有一处宅子和5亩承包土地。2022年10月,当地县政府需要征用未到承包期的农村承包土地,其中包括小张家的3亩承包地。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小张的父母想把老宅子卖掉,在未被征用的2亩承包地上建造新房。对于此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小张的父母在承包地上建造新房,改变了土地用途不符合土地承包法②如果小张的父母将老宅出租,可以再向村委会以村民身份申请宅基地③当地村委会可以从小张家被征的土地赔偿款中获得一部分土地收益④如果小张有农村户口但是城里有住房,则小张没有老家宅基地使用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加快推进集体林权“三权分置”——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分离林地的经营权及承包权。不仅能够加快集体林地流转速度,也使林地逐步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经营,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建设。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政策的积极影响有( )①激发林地要素活力,使林地更加“活化”②使农民拥有林地的所有权,促进收入的多元化③农民通过流转经营权,增加劳动性收入④有利于促进集体林提质增效,也能实现生态效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小张以“垓下霸王”为笔名与某网站签约成为该网站的网络小说写手,并与该网站约定其创作的小说版权属于该网站。某影视公司向该网站购得小张创作的小说版权,改编后拍摄成网络电影在网上播放。小王擅自以该网络电影为素材,发布了一系列的恶搞视频。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张创作的网络小说的部分著作财产权属于该网站B.该影视公司侵犯了小张的著作财产权C.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张的著作财产权D.小王的行为侵犯了该影视公司的著作权8.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取名“琮琮”“莲莲”“宸宸”,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与京杭大运河。为了保护好这三个吉祥物的知识产权,我们应当申请( )A.发明专利 B.实用新型专利 C.外观设计专利 D.以上均可9.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之间产生了合同法律关系的是( )A.王某拾得李某遗失的一件首饰B.王某邀请李某看杂技表演,李某因为有事没去赴约C.王某因外出,将自己的一台电脑存放在李某家D.王某池塘的虾跳进了李某的池塘里10.为取得北京户口,赵某与钱某签订《委托协议书》。协议约定:赵某支付48万元,钱某承诺在三年内为其办理北京户口;如因国家政策调整造成不可抗拒因素,钱某不承担责任,不退还先前所付款项。协议签订后,赵某支付24万元,并在钱某的安排下与持有北京农业户口的女子孙某登记结婚。后受户籍管理政策影响,赵某落户愿望落空。于是赵某诉至法院,要求钱某退款。法院判决钱某返还赵某24万元。本案中法官判决的重要原因是( )①该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②该协议违背公序良俗,属于无效合同③政府政策是不可抗力,钱某无须承担违约责任④钱某未全面履行委托协议中约定的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G商家在M购物网站首页显著位置为自家的W商品打广告,承诺价格较低,24小时内发货等。张某在M购物网站上按购物提示购买了2件W商品,在48小时后仍未见G商家发货。在这一交易行为中( )①交易合同成立,符合法律规定②M购物网站管理不当,应与张某解除合同③G商家违背承诺,应承担违约责任④张某有权要求G商家赔偿损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某小区内,一名女童遭唐某饲养的大型犬只袭击,受伤严重。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及其母亲在小区正常行走,期间并未逗惹该犬只,且该大型犬未拴绳,唐某也不在场。民法典有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的条文如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根据上述条文,结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唐某不在案发现场,女童被狗咬伤,应该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③女童被咬不是因其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唐某应承担责任④唐某认为自己的狗从不咬人,女童被咬伤,与自己无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某小区1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于2022年一致签字同意本单元增设电梯,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单元楼道张贴意见征集单、公示、承诺及图纸等相关材料,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随后该增设电梯项目取得了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于2023年4月正式开工。居住于1号楼2单元的业主范某认为该电梯安装位置影响其采光,遂多次在加装电梯施工现场阻碍施工,导致项目停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范某实施阻碍加装电梯的行为,侵犯了l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②1号楼1单元业主加装电梯的行为侵害了范某的相邻权,应承担侵权责任③范某没有本着友睦邻里、互让互谅的原则来对待增设电梯工程,具有过错④1号楼1单元业主在加装电梯前没有征得本小区所有业主同意,存在过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一部由平均年龄62岁、最大年龄超70岁的上海退休阿姨们自掏腰包翻拍的《甄嬛传》成为网络热点,视频播放量过百万。大家在为阿姨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点赞的同时,也有部分网友认为翻拍的视频可能侵犯了原作的著作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保护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②著作权只有经过申请和审批以后,才能受到法律的永久保护③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翻拍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构成侵权④判断翻拍别人的影视作品有没有侵权,要依据翻拍目的而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徐女士与胡女士系邻居。胡女士长期、高频率、大音量、休息时间使用钢琴练习演奏,且琴房与徐女士家卧室仅一墙之隔。徐女士自怀孕4周起便深受噪声影响,为此,徐女士及家人多次登门与胡女士协商,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后徐女士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要求胡女士停止在与徐女士共用墙壁空间内弹奏钢琴。本案中( )①法院应该将申请移交给政府,由相关部门颁发禁止令②法院应在核实后签发禁止令,以保护徐女士合法权益③徐女士作为不动产权利人,应为胡女士练琴提供便利④胡女士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照顾到徐女士的合法权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应按相邻关系处理的有( )①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②甲为了赚更多钱,把乙流转的土地由种植变更为养殖,遭乙拒绝③李某乘坐高铁,霸占了别人的靠窗座位,持有该座位车票的乘客要求他腾出座位④甲村在河流上游修建拦河坝,使乙村用水量骤减,引起纠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注:民事诉讼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当事人提出诉讼主张时,由对方负责举证。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污染行为和损害结果的举证义务由污染者承担。结合民法的基本原则,谈谈对上述规定的认识。18.原告:深圳市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被告:中山市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案情】原告是“一种用于散装扎带的自动分料机器”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原告发现被告未经许可擅自生产、销售、许诺销售与涉案专利相同的产品。原告认为在该发明专利保护期内,被告应当支付使用费而未支付;在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后,被告构成专利侵权。故原告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原告获胜。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被告侵犯原告专利权的起始日期,并简要说明国家保护专利权的积极影响。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甲公司在2023年3月1日进入乙水果公司网站,看到该公司呈现的品种、价格、数量等货物信息,并显示5吨以上下单国内五天送货到家。于是甲公司下单购买了各种水果共10吨。3月2日乙公司发货。3月5日由于甲公司所在地发生泥石流,交通通讯中断,车辆无法进出。此时水果开始腐烂,乙公司只好就地卖货,事后及时通知甲公司,但造成甲公司货物损失100万。甲公司以乙公司没有按时送货到达为由,主张赔偿全部损失。结合本案,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订立合同相关知识指出该合同是否成立有效,并说明理由。(2)乙公司是否违约,法院是否支持甲的主张,并说明理由。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王某和李某是某小区的对门邻居。该单元为一梯两户,电梯门与王某家门平行,与李某家门成斜角。李某于2021年搬入后,因自身防盗及安全需要,在自家门口上方墙角处安装360度摄像头,拍摄范围为电梯口、楼梯口及两家共享的空间,且能够完整覆盖王某大门位置。王某不同意李某安装使用该摄像头,认为李某在其居所的公共区域私装摄像头,且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严重侵犯了自己及家人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要求李某拆除摄像头。李某认为法律对于公民个人在家门口安装监控设备并无明文禁止,且自己安装的位置不会看到赵某家内部情况,不存在侵权一说,二人协商未果,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被告李某应拆除摄像头。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①③:民法典相关规定鼓励见义勇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①③正确。②:材料反映的是通过保护见义勇为的施助人的权益,这是意在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支撑作用,②排除。④:材料不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④排除。故本题选B。2.答案:C解析: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①表述错误。②③正确。合法的公司自成立到终止,既有民事行为能力也有民事权利能力,④错误。3.答案:A解析:4.答案:C解析:姓名、家庭住址以及身份证号均属于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物业公司未经许可随意公开传播造成他人隐私泄露,给当事人造成了侵害事实,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②正确。物业公司和王某的隐私权纠纷属于民事案件,均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以维护自身权益,④正确。“业主有错在先”并不能成为物业公司侵害业主正当合法权利的理由,①错误。判决文书应当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在相关互联网平台酌情公开,但物业公司不得非法传播他人个人信息,③错误。5.答案:B解析:①正确,在农村承包地上建造新房属于改变农业用地用途,是不被法律允许的;②错误,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③正确,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所以当地村委会可以从小张家被征的土地赔偿款中获得一部分土地收益;④错误,如果小张在农村有户口,他就有宅基地使用权。6.答案:C解析:①:“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林权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有利于放活林地经营权,激发林地要素活力,使林地更加“活化”,①正确。②:林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不拥有林地的所有权,②错误。③:农民流转经营权,增加财产性收入,不是增加劳动性收入,③错误。④:加快推进集体林权“三权分置”——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分离林地的经营权及承包权。不仅能够加快集体林地流转速度,也使林地逐步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多样化经营,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建设。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护林、开发林地积极性,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建设,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答案:D解析:“与该网站约定其创作的小说版权属于该网站”,说明小张创作的网络小说的著作财产权全部属于该网站,A、B说法错误。小张的著作财产权已经转移给网站,小王的行为没有侵犯小张的著作财产权,C说法错误。本案中网络电影的著作权属于影视公司,小王的行为侵犯了该影视公司的著作权,D说法正确。8.答案:C解析: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取名“琮琮”“莲莲”“宸宸”,分别代表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与京杭大运河,这三个吉祥物属于外观形象,因此我们应当申请外观设计专利,C正确,排除A、B、D。9.答案:C解析:王某拾得李某遗失的首饰和王某池塘的虾跳进了李某的池塘里都属于不当得利的侵权民事责任关系,A、D不选。王某邀请李某看表演,但李某爽约,这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B不选。合同法律关系指由合同法律规范调整的当事人在民事流转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王某将自己的电脑存放在李某家,王某与李某间产生了合同法律关系,C正确。10.答案:A解析:①②:在该案中,赵某与钱某签订的《委托协议书》试图钻政策的漏洞,骗取北京户口,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属于无效合同。该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①②观点符合题意。③: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的、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洪水、水灾、战争,政府政策不是不可抗力,③说法错误④:该协议是无效合同,协议的条款没有法律约束力,④说法错误。11.答案:B解析:张某在M购物网站上按购物提示购买了2件W商品,说明交易合同成立,符合法律规定,①符合题意。G商家在M购物网站为自家的W商品打广告,承诺24小时内发货,但在48小时后仍未发货,说明G商家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G商家未按时发货,并未体现M购物网站管理不当,②不符合题意。G商家未按时发货,张某可以让G商家承担违约责任,而材料中未体现G商家给张某造成损失,④不符合题意。12.答案:A解析:①: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①正确。②: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唐某因为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不适用于过错推定侵权,②错误。③:监控视频显示女童及其母亲在小区正常行走,期间并未逗惹该犬只,且该大型犬未拴绳,唐某也不在场说明女童被咬不是因其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因此,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应承担责任,③正确。④:唐某认为自己的狗从不咬人,女童被咬伤,与自己无关,这是错误的。唐某作为狗的饲养人,养狗不拴绳,导致女童被其狗咬伤,唐某应该承担法律责任,④错误。故本题选A。13.答案:B解析:①:某小区1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于2022年一致签字同意本单元增设电梯,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单元楼道张贴意见征集单、公示、承诺及图纸等相关材料,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范某实施阻碍加装电梯的行为,侵犯了1号楼1单元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①符合题意。②:增设电梯符合法律规定,没有构成对被告的侵权,被告应予配合,以影响采光及隐私阻止电梯公司进行施工,可向原告另行主张权利,不应阻拦安装,②不符合题意。③:1号楼2单元的业主范某认为该电梯安装位置影响其采光,遂多次在加装电梯施工现场阻碍施工,说明范某没有本着友睦邻里、互让互谅的原则来对待增设电梯工程,具有过错,③正确。④:某小区1号楼l单元全体业主于2022年一致签字同意本单元增设电梯,于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单元楼道张贴意见征集单、公示、承诺及图纸等相关材料,公示期间未收到异议。1号楼1单元业主在加装电梯前不需要征得本小区所有业主同意,④说法错误。14.答案:B解析:保护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能激励发明创造和文化创作等,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①正确。著作权一般自作品的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产生,是不需要经过申请和审批的;著作权并不是无限期保护。②错误。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翻拍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可能构成侵权,③排除。判断翻拍别人的影视作品有没有侵权,要依据翻拍目的而定。例如只是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的,不侵犯著作权,如果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会侵犯著作权,④正确。15.答案:D解析:胡女士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应照顾到徐女士的合法权益,④正确。徐女士与胡女士系邻居。胡女士长期、高频率、大音量、休息时间使用钢琴练习演奏,且琴房与徐女士家卧室仅一墙之隔。徐女士自怀孕4周起便深受噪声影响,为此,徐女士及家人多次登门与胡女士协商,但均未达成一致意见。后徐女士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要求胡女士停止在与徐女士共用墙壁空间内弹奏钢琴。法院应在核实后签发禁止令,以保护徐女士合法权益,②正确。“徐女士向法院申请诉前禁止令,要求胡女士停止在与徐女士共用墙壁空间内弹奏钢琴”表明禁止令应由法院签发以保护徐女士的合法权益,而非由政府部门颁发,①排除。“胡女士长期、高频率、大音量、休息时间使用钢琴练习演奏,且琴房与徐女士家卧室仅一墙之隔”表明胡女士违反了相邻关系的原则,应照顾到徐女士的利益,③排除。16.答案:B解析:①中甲与乙、④中甲村与乙村均存在相邻关系的民事纠纷,①④符合题意。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②③均不涉及此类纠纷。17.答案:①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上述规定有利于防范污染环境和侵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②民法典确立了公平原则,要求合理确定各方权利和义务。环境破坏受害人往往因欠缺专业知识或远离证据等原因举证困难,将环境污染行为、生态破坏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举证义务归于被告,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解析:本题考查民法基本原则。有效信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可联系民法典确立了绿色原则;有效信息: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可联系民法典确立了公平原则。18.答案:(1)起始日期:专利授权公告是国家对专利权人专利的确认。本案中被告在专利授权公告后侵权,故侵权起始日期从公告之日算起。(2)积极影响: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发明人或专利设计人的利益,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的氛围。解析:第一步:审设问。知识范围:专利权的保护、保护专利权的意义;题型:意义类。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原告认为在该发明专利保护期内,被告应当支付使用费而未支付;在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后,被告构成专利侵权”→可联系专利权的保护。关键信息②法院判决原告获胜→可联系保护专利权的意义。19.答案:(1)①合同成立有效。②乙公司的网页上有详细品种、价格、数量等货物信息属于要约。甲公司下单购买提交属于承诺;③该合同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达真实,内容合法,因此合同成立有效。(2)①乙公司构成违约,②但法院不支持甲公司的主张。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所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本案中乙公司没有按时送货到达,构成违约。但由于泥石流属于不可抗力,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乙的违约责任。因此法院不支持甲的主张。解析:20.答案:①法律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但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本案中,李某基于安全考虑,在房屋周围设置监控摄像头,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摄像头安装尺度过大,严重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应予拆除。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③法院的判决遵循了平等原则、公序良俗等原则,有利于维护和谐的邻里关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认识”,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谈认识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王某认为李某严重侵犯了自己及家人的人身权利和隐私权→可联系人身权中的隐私权作答。关键词②:王某和李某是某小区的对门邻居→可联系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知识作答。关键词③:法院经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被告李某应拆除摄像头→可联系民法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经济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