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达标测试
展开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2023陕西富平二模)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需要排出体外。下列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B7211003)( )
A.排汗 B.呼气 C.排尿 D.排便
2.(2023湖南汨罗期中)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B7211003)(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3.【识图分析题·结构图】(2023安徽砀山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错误的是(B7211002)( )
A.尿液的形成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
B.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C.肾单位由③肾小球和④肾小管组成
D.①②内流的血液是动脉血
4.【数据分析题·表】(2023陕西永寿二模)表格所示是某人血浆、原尿、尿液中相关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 mL),其中的甲是(B7211002)( )
A.血浆 B.原尿
C.尿液 D.血浆和尿液
5.【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河南安阳期中)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这个病人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B7211002)(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输尿管
6.(2023河南川汇一模)肾单位形成的尿液,排到体外的途径依次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知识点2 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
7.下列有关人体粪尿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温堆肥 B.沼气池发酵
C.排入生态厕所 D.直接排入环境
8.(2022云南西双版纳期末)下列有关人粪尿的处理,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一般不需要完善的人粪尿处理设施
B.人粪尿直接排入水体会污染水环境
C.人粪尿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用作肥料
D.人粪尿中所有的微生物都是致病微生物
能力提升全练
9.【识图分析题·示意图】(2023江西中考,7,★☆☆)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如图是肾单位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结构a是(B7211002)(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10.【跨学科·数学】(2023山东烟台中考,8,★★☆)如图曲线表示健康人肾单位结构中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判断结构乙内的液体和结构丙的名称分别是(B7211002)(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11.【识图分析题·结构图】(2023湖北宜昌中考,31,★★☆)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将微吸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吸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7211002)( )
A.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
素养探究全练
12.【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江苏崇川期末)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如图为肾小体结构及局部放大图。(B7211002)
(1)肾小囊的内壁由 层细胞构成,紧贴肾小球,这种结构特点与在此处进行的 作用相适应。与肾小囊相连的肾小管中,肾小管壁细胞面向管腔一侧的表面上有许多指状突起,增大了膜面积。这种结构特点与肾小管的 作用相适应。
(2)肌酐是小分子代谢废物,可随尿液排出体外,使得血浆中肌酐含量 ,因此血浆中的肌酐含量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退烧药A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处理方式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科研人员选取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成2组。表中横线处的处理方式为 。
②科研人员在一段时间后检测了小鼠血浆中的肌酐含量,结果如表所示。由表格可推测退烧药A对肾功能起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人体排泄指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粪便是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排便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
2.C 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尿素和无机盐有两条排泄途径,二氧化碳有一条排泄途径,水有三条排泄途径。
3.C 图中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出球小动脉,③为肾小球,④为肾小囊,⑤为肾小管。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⑤肾小管,肾小体包括③肾小球、④肾小囊。
4.C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大分子蛋白质无法滤过进入肾小囊,所以原尿中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尿液中不含葡萄糖。结合题干表格数据可知,甲不含葡萄糖、蛋白质,是尿液;丙中只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是原尿;乙是血浆。
5.C 肾小管能够重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会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液中的水分大大增加,所以会出现题述现象。
6.C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贮存,后经尿道排出体外。
7.D 人粪尿中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排入环境,不能直接排入环境。
8.B 城市人口密集,需要完善的人粪尿处理系统,A错误;人粪尿中可能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寄生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所以人粪尿不能直接用作肥料,C错误;人粪尿中的部分微生物是致病微生物,D错误。
能力提升全练
9.C 图中a中的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可知结构a具有重吸收的作用,a为肾小管。
10.C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葡萄糖可以滤过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原尿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相同,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重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葡萄糖含量逐渐变为0。
跨学科解读 此题结合数学曲线图考查尿液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11.B 图中①为出球小动脉,②为入球小动脉,③为肾小囊,④为肾小管,⑤为肾小球。①与②内均流鲜红色的动脉血,A错误;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C错误;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是尿液,③中的液体是原尿,与原尿相比,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增高,D错误。
素养探究全练
12.(1)一 滤过 重吸收 (2)降低 ①每天注射0.2 mL生理盐水 ②抑制
解析 (1)肾小囊的内壁由一层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与在此处进行的滤过作用相适应。肾小管细胞面向管腔一侧的表面上有许多指状突起,增大了膜面积,这种结构特点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相适应。(2)肌酐是小分子代谢废物,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被滤过到肾小囊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对肌酐基本无重吸收作用,所以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使得血浆中肌酐含量降低。①该实验的变量是退烧药A,实验组处理为“每天注射0.2 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退烧药A溶液”,故表中对照组的横线处为每天注射0.2 mL生理盐水。②实验组小鼠血浆中的肌酐含量(92.27 μml/L)明显高于对照组(67.07 μml/L),由此可推测退烧药A对肾功能起抑制作用。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甲
96
0.00
0.00
1.10
1.80
乙
90
8.00
0.10
0.72
0.03
丙
98
0.03
0.10
0.72
0.03
组别
处理方式
血浆中肌酐含量(μml/L)
对照组
67.07
实验组
每天注射0.2 mL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退烧药A溶液
92.27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28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课后作业题</a>,共7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27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课一练</a>,共12页。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427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练习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蛋白质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