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精品同步练习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同步练习题,共8页。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数据分析题·柱状图】(2023江苏盐都期中)如图表示人体内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C.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
D.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低于吸入气体中氧气含量
2.(2023河南安阳期中)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了。增多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 )
A.肺泡 B.血液
C.组织液 D.组织细胞
3.【识图分析题·示意图】(2023山东烟台中考)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7210003)( )
A.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B.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C.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
4.【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3辽宁沈北新区期中)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模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7210003)
过程B表示 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 血。
(2)过程D表示 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细胞参与有机物的分解。
(3)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完成的。
(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 (填字母)。
(5)氧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至少要通过 层细胞。
能力提升全练
5.【生活情境·雾化治疗】(2023广东徐闻期中,26,★☆☆)当肺炎患者的肺泡受损时,如图雾化给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7210003)( )
A.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
B.药物必须经血液循环才能到达肺泡
C.肺泡受损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D.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恢复正常
6.【识图分析题·示意图】(2023河南西平期中,14,★☆☆)如图为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7210003)( )
A.过程a、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B.甲内血液氧气较少,乙内血液氧气较多
C.通过c过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乙与甲相比,管壁较薄,管内血流速度慢
7.【识图分析题·示意图】(2023陕西中考B卷,20,★★☆)图1是发生在人体肺部或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其中甲是肺泡或组织细胞的一部分,乙是毛细血管,①和②是不同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方向。图2中四位同学关于图1的分析,正确的是(B7210003)( )
图1
图2
8.(2023福建厦门中考一模,21,★☆☆)下列关于人体吸入、运输和利用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B7210003)( )
A.胸腔容积变大时,氧气进入肺
B.氧主要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
C.氧气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处被利用
D.氧含量高处,血红蛋白易与氧分离
素养探究全练
9.【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陕西长安期中)如图一是人体呼吸过程中与肺泡有关的气体交换,为了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某实验小组分别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充入等量的气体,甲中充入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乙中充入的是空气,结果如图二所示。请分析回答:
图一 图二
(1)分析图一可得出,b代表的物质是 ,a与b能顺利出入肺泡和毛细血管,与肺泡壁以及毛细血管壁的结构有关,二者都由 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探究实验过程中设置图二中乙试管的目的是 ;通过图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填“低于”或“高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人容易患尘肺。这主要是由于吸入的粉尘会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导致肺的弹性和气体交换能力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使患者的呼吸困难。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根据柱状图可知:无论是吸入气体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气,A、B错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氧气的含量,C错误。
2.D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
3.C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后,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毛细血管;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4.(1)肺泡里(或肺泡与血液之间) 动脉 (2)组织里(或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 (3)呼吸运动 (4)C (5)两
解析 (1)过程B表示肺泡里(或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2)过程D表示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3)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4)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C。(5)肺泡内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至少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
能力提升全练
5.B 药物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无须经过血液循环。
6.A 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7.D 如果图1是发生在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是毛细血管,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则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如果图1是发生在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是毛细血管,血液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则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故图2中四位同学关于图1的分析,只有D同学的分析是正确的。
8.D 氧含量高处,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氧含量低处,血红蛋白易与氧分离。
素养探究全练
9.(1)氧气 一层上皮细胞 (2)进行对照 高于 (3)下降
解析 (1)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因此图中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2)图甲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可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设置乙试管的目的就是要与甲试管形成对照。(3)长期吸入粉尘,粉尘会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使肺泡弹性下降,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能力下降,使患者呼吸困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课后作业题,共7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课一练,共12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第一节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蛋白质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