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89877/0-17103537528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89877/0-17103537528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489877/0-1710353752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一)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一),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随堂练(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yā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yā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1)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拷( )问 倔( ) 强 yā( )送(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4)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根据上面的文段,请简要说说他的性格特征 。二、综合性学习2.八年级一班拟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补写标语】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根据已给出的内容,将活动标语的下句补充完整。上句:和谐社会水秀山青人亦亲下句:文明世界 (2)【设计活动】班长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活动二: 活动三: (3)【制作海报】在制作宣传海报时,同学们搜集了两张图片选做封面,你认为哪一幅图效果更好?请结合选图阐述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语句通顺。 三、诗歌鉴赏3.按要求回答问题。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联系全诗内容,请谈谈你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C.故虽有名马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D.食之不能尽其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5.下列对《北冥有鱼》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以顶真的形式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一气呵成,音律流畅。B.文章用夸张的手法,从“鹏之背”“鹏之翼”“鹏之徙于南冥”等几个方面来写大鹏。C.庄子以雄奇瑰丽的想象创造了“鹏”,鹏的形象寄托了庄子“天人合一”的理想。D.文章阐明了“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都会有所凭借,有所局限”的道理。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7.甲、乙两文同写动物,形象迥异。甲文中的“鹏”和乙文中的“千里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析。回家的花朵①四月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蒲公英就绽开了,它们像一坨坨的细碎阳光,金黄在氤氲着丝丝缕缕乳白水汽的田塍上,印满牛羊蹄印的村间小道两侧,甚至山坳背阴处那些还没有融化的一片片残雪里,甚至村庄生满幽绿苔藓的台阶缝隙里或残墙败垣上。②蒲公英是最早醒来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庄的春天就醒了,村庄新一轮的岁月就醒了。村庄的女人们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们带进邻近的城市里,那时它们有的刚冒芽,有的刚刚鼓起三五个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刚刚绽开了黄绒绒的一两朵花。它们被摆放在城市拐角处冰冷的马路沿子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简陋的竹筛里,在乡村女人们高一声低一声胆怯叫卖声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嚣声或一条条仄斜而沉寂的幽长小巷里。③蒲公英开了,从草长莺飞的春天,绽开过长长的夏天,它那微小鹅黄的花盏,甚至金黄到秋天的深处,漫山遍野的野菊镀染尽乡村山野的时候,还有三三两两的蒲公英开着呢,它们或瑟瑟地开在一个风霜落不到的岩石下,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它们黄绒绒地亮着,泥土就还醒着,村庄就还醒着,鸟儿和虫子就还醒着,直到一场漫天漫地的鹅毛大雪之后,它们在白皑皑的雪层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睡去了,村庄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地睡去了。④它们是到城市里寻找它们的亲戚的。⑤那些从乡村走进城市的人家,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须还没有从乡间泥土里全部拔出来的人,那些在市声里沉睡,但梦的脚趾还常常沾满泥土的人,他们都是蒲公英的亲戚。他们都常常会买一小扎甚至几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冲茶,或把它洗净剁碎了掺杂着作为吃食,败火祛毒,给身心重新赋予乡野的清爽之气和生命的自然气息。⑥它们和许多的人一样,从乡村来却再也回不到那弥漫着泥土腥香气息的乡间了。⑦我也是蒲公英的一个亲戚。从一百二十多华里远的乡下老家到这小城里来生活,转眼就二十余年了,从一个乡间的木讷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一个临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掏几角钱买三五扎蒲公英冲茶,或者剁碎了摊几张饼子吃。我家的墙壁上,常常挂几束已经风干的蒲公英,或在院子里晾晒一些还带着薄薄一层乡间水汽的湿漉漉的蒲公英。⑧去年深秋时,我又买回了十几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鲜的蒲公英,叶子虽然已经被霜打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茎却饱满丰盈,粘着些润湿的泥土,其中许多已经鼓了些米粒大小甚至黄豆般大小的青蕾。我把它们淘洗干净,摊放在竹筛里静静地晾晒。一个午后,我发现已经晾晒了几天的蒲公英,有几颗竟又开花了,那金黄的花朵,在根叶已经被晒得一片灰黑的竹筛里分外地耀眼,它们在秋天的阳光里簇闪着金黄的光泽,像一粒粒淡定的阳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⑨又过了许多天,我发觉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而那许许多多的花蕾都已绽开过,花朵早谢了,然后成了白絮絮的一朵朵绒球,向晚的风轻轻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朵的白絮飘起来,像一片片飞扬的白雪,从竹筛里沸扬到阳台上,然后飘过高高的楼顶,飞进了远远的天空里,随着一缕缕的风飞走了。⑩它们是要飞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随着那些流浪的云朵,飞回到遥远的乡间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乡野老家吗?⑾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树或一棵草的灵魂。而蒲公英的灵魂已跟着一缕晚风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萌芽、展叶、开花,重将燃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魂回到那生育和养育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⑿灵魂或许是不会流浪的,它既已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不管岁月多么的苍凉,不管脚步多么的遥远,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们都是一定要飞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温热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缕低低盘旋的炊烟里,回到那一条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声苍老的召唤里……(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8.文中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9.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或开在一蓬枯白得如同旧白线的枯草蓬子里,像飘落在地上的一朵野菊,像一簇微微燃烧的火苗。10.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简要分析标题“回家的花朵”的含义,并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良马对岳武穆①入见,帝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②,然非精洁宁饿死不受。介胄③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④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值复襄阳,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不过数升,而秣⑤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⑥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南宋·岳珂撰《金陀粹编》,有删改)【注释】①岳武穆:岳飞,谥号武穆。②斛(hú):量器名,也是一种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时改五斗为一斛。③介胄:这里是披铠甲之意。④褫(chǐ):脱去,解下。⑤秣(mò):喂马的饲料。这里作动词用,吃。⑥甫:才,刚刚。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B.①才美不外见 ②其将归见其亲也C.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揽辔未安D.①踊跃疾驱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野芳发而幽香C.①其真无马邪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D.①今所乘者不然 ②处士笑而然之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此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15.读了《马说》,小王和小张针对“伯乐对千里马的作用”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请你为小张的观点补充理由。小王:我认为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伯乐识良马,明主觅贤才,只有伯乐的器重和赏识,才能让千里马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更好地施展千里之能的抱负与才华。小张:我认为伯乐对千里马只起辅助性作用。 16.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赵构,高宗“从容与谈用兵之要”,接着问岳飞:“卿得良马不?”于是岳飞论良马之道,留下名篇《良马对》。试探究出岳飞论良马之真正目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 )(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水雾、尘埃作比较,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句中的“海运”指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C.文章借《齐谐》之言渲染鹏之大,“击”“抟”“三千里”“九万里”等,极言鹏徙南海时气势之恢宏,夸张奇异,使文章显得汪洋恣肆。D.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想象雄奇,意境开阔。同时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气势磅礴,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六、名著阅读20.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青春胜利了。保尔终于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看了很久,雪在融化,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一只麻雀神气十足地站在窗外樱桃树的枝丫上,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怎么样,咱们俩终于熬过冬天了吧?”保尔用指头敲着玻璃窗,低声说。选文中说“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请再举出保尔前三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中的一次。七、作文21.请以“感悟人生”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2) 拷(kǎo)问 倔(jué)强 押(3)难道生命属于自己不是只有一次吗?(难道生命不是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吗?)(意对即可)(4) 保尔·柯察金(保尔) 性格特征示例:保尔被监禁、遭受毒打但毫不屈服,这些表现了保尔有着坚强的斗争意志,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乐观向上,拥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和英勇的献身精神。(意近即可)2.(1)示例:源远流长根更深(2) 示例:活动二:举行“以和为贵”讲故事比赛 活动三:举行“以和为贵”演讲比赛(3)示例一:图一效果更好。图一主体部分是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幸福的婴儿,手托展翅欲飞的和平鸽,反映了人们追求和平发展的心愿,与本次“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密切相关;画面生动形象,用它做封面,能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示例二:图二效果更好。这幅书法作品,以“以和为贵”为核心,重点凸显了“和”字,并对“和”主题进行了阐释——和善、和睦、和顺、和谐、和美、和平,与本次“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一致;画面直观,用它做封面,更能引发同学们对“以和为贵”这一主题的认识。3.(1)“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所以一个“独”字既讽刺了官吏的冷酷无情,又表现了作者的悲愤之情(言之有理即可)(2)表达了作者对安史之乱中遭受战争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官吏的凶残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言之有理即可)4.B 5.C 6.(1)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2)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下,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7.甲文描绘了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大鹏”,表达了作者与自然化而为一,自由地游于世间的情感;乙文刻画了不遇伯乐、屈辱而死的“千里马”,以“千里马”遭遇屈辱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8.①平凡(随处绽放)但生命力强②开花早,花期长③有食用、药用价值④种子回归乡野(怀旧不忘家乡) 9.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蒲公英开在枯草蓬里的艳丽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蒲公英开花时茂盛和亮丽的姿态。 10.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写乡村转到写城市,由写蒲公英转到写人。内容上,用“亲戚”一词表明蒲公英和迁居城市的人血脉相连,感情相通,从而表达了从乡村进入城市的人对蒲公英的喜爱和依恋。 11.含义①蒲公英无论在哪里,最终都要回到乡野老家。②漂泊游离在外的人,无论离家有多远有多久,终究是要回到故乡的.联系实际:现在许多人为了生计或梦想,离开自己的家乡远赴外地打拼。但人不论在外面漂泊得有多远、有多久,总是眷恋着自己的故土和亲人,正如文中所说的“灵魂是不会流落的,它注定永远属于某一粒土”。因此,漂泊的游子就像文中的蒲公英一样,始终眷恋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终究是要回家的。借描写回家的蒲公英来抒发自己想回而却无法回去的伤感之情,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12.A 13.A 14.(1)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2)这样的马,饮食多而不随便食用,力量充沛而不逞能,是能长途行走的良马啊。 15.参考示例:当今时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千里马有过硬的本领和独挡一面的才干就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而伯乐的推荐和器重只是搭桥、助力,起辅助性作用。(能较好地证明观点即可) 16.借论良马以喻论人之道,意在赞扬和肯定抗金勇士,斥责和鞭笞妥协投降者。也意在劝谏高宗要善待人才,给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必要条件。17. 悬挂 迁移 吹拂 18.(1)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2)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见尽头呢? 19.D20.示例:①第一次,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②第二次,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他的头部受了重伤;③第三次,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寒的保尔,他不得不离开岗位。21.【例文】感悟人生流星的光辉来自星体摩擦,珍珠的璀璨来自贝壳的眼泪。人生是一种经历。痛苦、欢乐、失落、自信、平凡、辉煌……只有经历了才会有感悟,才活得更丰富、更充实。——题记感悟痛苦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总会被这样那样的压力困扰着,无论学习,工作,生活……付出与得到的天平上总会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失误。我们的人生中,坎坷和泥泞在周而复始地缠绕,倘若我们每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即使美好的生命也会黯然失色;但倘若我们放宽心态,用对生命的无比挚爱去蔑视那些坎坷,让美好的心情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相信,我们的生命将是美丽的,是精彩的。感悟自信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假如你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虽然没有花儿的艳丽,树的伟岸,但你仍以你顽强的自信为大地编织着美丽的衣裳;假如你只是一条孤苦伶仃的小溪,虽然没有大海的浩瀚无比,大江的奔腾喧嚣,但你仍有勇往直前的胆量与斗志,迈过一个个绊脚石,汇成浩荡的江河。庸人总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于是便在稍纵即逝的机遇旁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睿智者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总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看到希望和转机。摔倒了怕什么?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向前走。失败了怕什么?关键要知道此时不搏何时搏?朋友们,感悟自信,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凭着你的拼搏与执着为人生开拓出一段精彩的旅程。感悟辉煌当我们飞黄腾达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这辉煌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我们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考验才拥有了那辉煌的一瞬。所以,当我们有一时的成就时,不要放弃奋斗。否则,我们的人生只会是一个毫无果实的躯壳。人生短暂,生命如朝露,莫忘惜之。朋友们,让我们感悟人生,感悟那走过的足迹,让奋斗之芽在我们的人生中萌发,让我们的人生拥有希望。切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