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2压轴之“光”(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88932/0-17103397956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2压轴之“光”(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88932/0-17103397957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2压轴之“光”(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88932/0-17103397957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中考物理压轴题型分类专练
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2压轴之“光”(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2压轴之“光”(含解析),共15页。
专题02 光学专练
训练题01【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M点表示青蛙。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训练题02【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
小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路径。
(1)图甲中,用激光笔让一束光沿着EO平行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小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纸板上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在纸板上画出光路,再次改变EO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与 (选填“ON”或“CD”)的夹角,即为入射角,记下数据,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2)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小林让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沿E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先不折转光屏时,ON右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右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右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上;
(4)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时,则反射角大小应为 。
训练题03【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如图,凸透镜的光心在0cm处,物体MN上M发出的光线b经过光心,M发出的光线c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①画出b经过光心后的光线;
②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MN是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 (选填“正立”“倒立”)的像。
训练题04【2023·辽宁阜新·模拟预测】
小新利用图甲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选用主要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白纸、刻度尺和黑色纸板等。
(1)实验时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的像与蜡烛A 。
(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确定像的位置,每次标记出蜡烛A和它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小新完成的下列实验数据表格,在①、②处填写数据名称。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蜡烛A的像和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
(5)将黑色的纸板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小新在蜡烛A侧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训练题05【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
古埃及学者埃拉托色尼发现,利用同一时刻在不同地点影子的长度不同可以估测出地球周长。取一根直杆,将其竖直立在地球上的A点,由于光的 形成了杆的影子,记录直杆在正午时刻影子的长度,算出太阳光与直杆的夹角α1,同样可以测出此时B点太阳光与直杆的夹角α2,A、B是同一经度上的两个城市(如图甲),它们的距离为L,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周长大约为 。实验中需要测出直杆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
训练题06【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
(1)“圭表”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根据“表”在“圭”面上影长的变化就能知道时节的更替。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改进和创新了“圭表”(如图甲),图乙是其示意图。他在“表”上方加一根架空的横梁,在“圭”面上放置一个可移动的景符(有小孔的铜片)。他利用改进后的“圭表”,精确推算出了二十四节气和一回归年天数。
请根据以上资料在图乙中画出横梁通过景符的小孔在“圭”面上所成的影像,并标明两条光线的传播方向。
甲 乙
(2)如图丙是小兰在练习“斜身引体”项目时的情景。把人体视为杠杆,O为支点,动力等效为F1。请画出F1的力臂L1。
丙
训练题07【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
甲图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其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平行光经过晶状体等结构未会聚在视网膜上。请在乙图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并将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的a点。
训练题08【2021·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1)小明将一束光射到白板上,只能在白板上看到一个亮点,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请帮小明想出在空气中显现光的传播路径的1种方法: 可从不同方向看到白板上的亮点,是因为光束中的部分光在白板上发生了 反射。
(2)实验中,小明将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 。(写出两条即可)
(3)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入射角为22°,则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 。
(4)小明想利用紫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他利用三棱镜和遮光板将阳光中的紫光分离出来,如图所示,三种遮挡方法最有可能得到紫光的是 。(选填“1”“2”或“3”)
训练题09【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调整实验器材高度时,蜡烛 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甲、乙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 ______ ;
(3)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______ (填字母);
A.5cm B.8cm C.10cm D.15cm
(4)在图乙中将一镜片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则所加镜片可以矫正图 ______ (选填“丙”或“丁”)的视力缺陷。
训练题10【2020·湖北咸宁·中考真题】
请阅读《彩云的形成》,并回答问题。
彩云的形成
大疫无情,人间有爱。抗击疫情的战场,让彩云之南和香城泉都并肩作战,缔结了云南人民的情谊。“云之南”“彩云之南”都是魅力云南的诗意别称。那么,你知道天上彩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海洋、植物的表面和土壤中都含有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它们都会变得越来越热,它们再也不能忍受炎热的时候,就变成水蒸气在空气的帮助下逃脱,它们会变得很轻,然后进入到天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气层。在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温度越来越低,水蒸气就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当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逐渐增多并凝结到人眼能辦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这个过程往往发生在大气层的最底层,因为这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各种云的厚薄相差很大,厚的可达七八公里,薄的只有几十米。很厚的层状云,或者积雨云,阳光很难透射过来,看上去云体就很黑;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形成白云;当太阳光以一定角度照射云层,经过云层中的小水滴发生折射后,到达地面时,就会形成美丽述人的彩云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流层,水蒸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 )
A.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B.温度越来越高,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C.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低 D.温度越来越低,大气压强越来越高
(2)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等组成,其中部分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_____(填一个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热。
(3)太阳光是白光,彩云的出现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我们可以让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如图所示,在屏幕最低端出现的是紫光,说明紫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大。如果各种色光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水中,折射角最大的是____(选填“红”或“紫”)光。
题型训练
实验次数
① 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cm
② 蜡烛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
2
…
3
…
入射角
0°
15°
30°
45°
60°
反射角
0°
15°
30°
45°
60°
折射角
0°
11°
22°
32°
40°
答案&解析
训练题01【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
【答案】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被井口挡住的光不能进入井中青蛙的眼睛,所以青蛙看不到井口以外的世界,连接井口两侧到青蛙的眼睛,此范围以内为井底青蛙所见范围,如图所示
训练题02【2023·甘肃金昌·中考真题】
【答案】 漫 ON 可逆 同一 30°
【详解】(1)[1][2]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束,说明光线能从不同方向进入人的眼睛,发生的是漫反射;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量角器量出光线EO与ON的夹角为入射角。
(2)[3]当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3)[4]先不折转光屏时,法线ON右侧光屏上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再将右侧光屏沿ON向后转动,左侧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线,可以得到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4)[5]小林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即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等于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大小是30°。
训练题03【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
【答案】
10 缩小 倒立
【详解】[1]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画出光线b经光心后的光线,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光线c经凸透镜折射平行于主光轴,光线c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焦点,光心O到这一点的距离为焦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3]由图知,物距u=25cm,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相对于物是缩小的倒立的。
训练题04【2023·辽宁阜新·模拟预测】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3)①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cm;②蜡烛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cm;(4)相等;(5)能。
【解答】解:(1)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把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可知B与A的像大小相等,又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故说明蜡烛A的像与蜡烛A大小相等。
(3)本实验要研究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的关系,在①、②处填写数据名称如下所示。
实验次数
①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cm
②蜡烛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cm
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1
6.5
6.5
…
2
4
4
…
3
5
5
…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蜡烛A的像和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5)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将黑色的纸板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小新在蜡烛A侧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相等;(3)①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cm;②蜡烛A的像与玻璃板的距离/cm;(4)相等;(5)能。
训练题05【2022·江苏盐城·中考真题】
【答案】 直线传播 50.00cm
【详解】[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射到不透明的杆上,由于杆挡住了一部分光线,在光照不到的地方就形成了杆的影子。
[2]因为A、B是同一经度上的两个城市,所以A、B两点所对的圆心角
α=α2﹣α1
由题意可知,圆心角α所对应的弧长为L,则每1度所对应的弧长是,则360度所对应的弧长,即地球的周长为
[3]由图乙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直杆的长度为50.00cm。
训练题06【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
【答案】(1)如图1
图1
(2)如图2
图2
【详解】本题为综合类材料阅读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杠杆作图等知识;需紧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观察图乙可知,改进后的“圭表”是利用小孔成像的规律,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光线传播方向应是从横梁到小孔方向,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画出横梁的像。
(2)已知支点为O,沿力F1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结合力臂的定义作图即可,从支点向力F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画出垂足,支点与垂足之间的距离即为F1的力臂L1。
训练题07【2022·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
【答案】见下图。
【详解】图甲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需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虚线框内应该画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再经过晶状体会聚到视网膜上的a点。如下图所示:
训练题08【2021·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答案】利用烟雾、利用水雾、利用白板、利用纸板 漫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0° 3
【详解】(1)[1]显示光路可以借助烟雾、水雾、白板、纸板等来显示。将光穿过烟雾或者水雾来显示光路,也可以让光沿着白板或者纸板表面投射,来显示光路。
[2] 可从不同方向看到白板上的亮点,是因为白板表面粗糙,光束中的部分光在白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2)[3][4]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跟着增大。即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折射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3)[5]从表格中数据可得,当空气中的入射角为30°时,水中的折射角为22°。由光路可逆得,当光从水中射向空气,若入射角为22°,则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为30°。
(4)[6]太阳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复色光,在同一种介质中,红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小,紫色光的折射程度最大,折射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图中1位置接到的是七色光组成的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出现色散现象,红光在最上面,紫光在最下面,因此3位置会挡住其它色光,分离出紫光,使紫光射到平面镜上。
训练题09【2020·江苏南京·中考真题】
【答案】 需要 甲 C 丁
【详解】
(1)[1]只有将蜡烛点燃,才可以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2]图甲中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3]图乙中,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
u=50cm-32cm=18cm
2f>18cm>f①
像距
v=73cm-50cm=23cm
23cm>2f②
由①②得到
11.5cm>f>9cm
故选C。
(4)[4]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将光线会聚了,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丁图是远视眼,此镜片可以矫正丁图的视力缺陷。
训练题10【2020·湖北咸宁·中考真题】
【答案】(1) C (2) 凝华 放 (3)色散 红
【详解】(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对流层,水蒸气逐渐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高,大气压越来越低,温度越来越低,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2)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遇冷凝华形成小冰晶,凝华要放热。
(3)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紫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对介质的偏折程度最小,各种色光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水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红光的折射角最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5压轴之“电”(含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2024中考物理压轴大题专练-专题04压轴之“力”(含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点计算压轴题专题02 浮力综合(压轴)计算(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