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传染病课后复习题
展开知识点1 传染病及其特点
1.(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人类是在同自身的疾病和有害环境的抗争中生存与发展的。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艾滋病 B.巨人症
C.贫血 D.色盲
2.(2022北京燕山一模)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特点的是( )
A.具有病原体 B.具有传染性
C.具有流行性 D.具有季节性
知识点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3.(2023江苏无锡中考)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角度分析,感染霍乱弧菌的人属于( )
A.易感人群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抗体
4.(2023湖南隆回二模)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人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蚊虫叮咬后可能传染给其他人,而此过程不会使蚊虫患病,请问在本过程中蚊虫充当(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2023四川广安中考)某班级出现了流行性感冒患者,连续几天,班内多位同学相继发病,其他班级也有同学出现了相似症状。注射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6.【中华传统文化·中医】(2022江苏徐州中考)《苦疫行》:“一旦查有病疫者,閤[hé]家闭之至七日。七日之中或再病,牢守严防必二七。”文中所述控制传染病流行采取的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消杀病原体
7.【新独家原创】2023年3月,甲流(全称H1N1流感)又一次席卷我国。该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该流感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性高,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易被其感染。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
B.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勤洗手、多通风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平衡膳食,加强锻炼属于保护易感者
8.(2023广西玉州期中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23年的3月,甲流来袭,气势汹汹。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两季是甲流发生的高峰期,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一般为飞沫传播。主要的症状有感冒样症状,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咽部红肿、疼痛等,治疗上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为 。
(2)甲型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3)幼儿园、中小学是甲流的高发地,班级上某同学感冒发烧,老师会要求该同学回家实行自我隔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注射流感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5)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防护意识,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你认为有效预防流感的措施有 (至少写出两项)。
知识点3 传染病的类型
9.【新独家原创】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可引发人类患宫颈癌的病毒,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到寄主的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下列疾病与宫颈癌不属于同一种传染病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 B.狂犬病
C.水痘 D.伤寒
10.【新独家原创】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将传染病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旋毛虫病属于寄生虫病,病原体是旋毛虫
B.淋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C.狂犬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狂犬病毒
D.现在没有针对艾滋病的疫苗和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
11.(2023山东市中二模)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B.艾滋病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毒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饮食传播等
D.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该病的传染源
能力提升全练
12.(2023北京中考,20,★☆☆)秋冬季节易发生流行性感冒,下列预防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始终紧闭门窗可以保护易感者
B.佩戴口罩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C.尽量避免聚集可以减少感染机会
D.锻炼身体可以提高抗病能力
13.【中华传统文化·中医】(2023山东阳泉中考,1改编,★☆☆)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保生铭》中写道:“常习不唾地”。现在看来,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杀死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14.(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19,★☆☆)图中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a只包括细菌和病毒
B.甲表示切断传播途径
C.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D.保护丙的措施只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15.(2023江苏无锡中考,45,★☆☆)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是(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病毒携带者用过的且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病毒携带者用过的且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病毒携带者用过的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16.【跨学科·数学】(2022四川泸州中考,3,★☆☆)幽门螺杆菌是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为调查幽门螺杆菌的传播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是易感人群
B.根据调查结果,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
C.餐具消毒是切断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的措施之一
D.公众聚餐时使用消毒公筷会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17.(2023北京房山二模,2改编,★☆☆)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疾病,也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下列行为中,对防止传染病流行都有利的一组是( )
①戴口罩 ②勤洗手
③打疫苗 ④集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23北京昌平一模,23,★☆☆)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持续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老人和儿童是流感流行期间的易感人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
B.甲流患者独居自我隔离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暂停集会可有效减少甲流的传播机会
D.老人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者
19.(2023四川自贡中考,34改编,★☆☆)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发的一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请回答:
(1)乙肝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样都不能独立生活,因为病毒没有 结构。
(2)中国曾是乙肝大国。200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对新生儿免费接种。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分析,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属于
。
(3)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乙型肝炎 (填“能”或“不能”)通过戴口罩进行预防,原因是
。
20.(2021北京中考,30改编,★★☆)走近大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同时,也需要防范硬蜱等生物叮咬。硬蜱属于节肢动物,能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叮咬人或动物传播多种疾病。
图1
(1)在图1所示的生命周期中,除 阶段外,硬蜱都可叮咬吸食血液。
(2)硬蜱具有下列特点,其中有利于其叮咬吸血的是: (多选)。
a.分泌黏液便于吸附
b.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能分泌有麻痹作用的毒素
(3)硬蜱传播的疾病之一是莱姆病,这是由某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及症状如图2。
图2
①这种致病微生物是引发莱姆病的 (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②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丛、草地等环境中。若身体局部皮肤出现 症状,且1~2周前在上述环境中逗留过,则应及时就医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4)对于传染病,预防很重要。请写出一条预防硬蜱传播传染病的做法:
。
素养探究全练
21.【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北京房山二模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流与感冒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近日从医院临床发现:发热、流感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呈上升趋势,且大多以甲型流感为主。感冒分为流行性感冒(即流感,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和普通感冒。二者在症状表现和治疗用药方面都有区别。
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表明,普通感冒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包括:不发热或仅低热(<38 ℃)、打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有时伴随着肌肉疼痛、乏力、头痛和食欲差。潜伏期大约为1天,一般5至7天痊愈。普通感冒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没有大流行的特性。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在人群中传播。甲型H1N1流感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突发高热、体温超过39 ℃,甚至继发严重肺炎,需要住院治疗。
目前已证实,健康人群与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如接触到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机会很大,此外,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途径还有:接触受感染的生猪、进入被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等。
医生给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建议是要多休息,多饮水,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有的还要辅以抗病毒治疗;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目前对奥司他韦(一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图2)、扎那米韦(一种抗病毒药物)敏感。这也是医生开具的主要药物。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口、鼻、眼睛;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 病毒,与其他生物相比,该病毒没有 结构,需要以 方式生活在人体细胞中。
(2)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流感患者属于 。
(3)根据病原体的种类,甲型H1N1流感与感冒属于 传染病。
(4)根据上述材料,列举两条合理预防流感的具体措施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巨人症是由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不是传染病;贫血是由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引起的疾病,不是传染病;色盲属于遗传病,不是传染病。
2.D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B 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感染霍乱弧菌的人属于传染源。
4.C 在疟疾传播的过程中,蚊虫充当了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
5.D 注射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者,D正确。
6.A 根据题干可知,“一旦查有病疫者,閤家闭之至七日”是指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其全家要在家隔离七天,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7.B 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
8. (1)甲型流感病毒 (2)飞沫传播 (3)控制传染源 (4)保护易感者 (5)戴口罩、室内常通风(或流感期间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解析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流感病毒。(2)甲流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甲型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3)老师要求感冒发烧的同学回家实行自我隔离,这属于控制传染源。(4)注射流感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5)有效预防流感的措施有:戴口罩、室内常通风、流感期间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9.D 由题意可知宫颈癌属于病毒性传染病。选项中甲型H1N1流感、狂犬病、水痘都属于病毒性传染病,而伤寒属于细菌性传染病。
10.B 淋病是由淋球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可以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
11.C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饮食不会传播艾滋病,C错误。
能力提升全练
12.C 门窗紧闭,空气无法流通,这会为流感病毒提供大量滋生、繁殖的良好条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地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3.C “常习不唾地”,说的是在平时生活中不应该随地吐痰。现在看来,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
14.C a表示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A错误;甲表示传染源,B错误;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甲传染源、乙传播途径、丙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C正确;保护易感人群还可以采取注射疫苗等措施,D错误。
15.D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洗牙或补牙时,可能会出现出血现象,若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可能会感染艾滋病,D正确。
16.A 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属于传染源,A错误。
跨学科解读 要想正确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正确解读数学中的柱状图,理解柱状图所表示的含义,然后根据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分析选项,方可作答。
17.A ①戴口罩、②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③打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①②③都对疫情防控有利,而④集会会增加疫情的传播风险,对疫情防控不利,A正确。
18.C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流感的病原体,A错误;甲流患者独居自我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B错误;暂停集会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减少甲流的传播机会,C正确;老人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
19. (1)病原体 细胞 (2)保护易感者 (3)不能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只能阻挡一些飞沫,不能阻断乙型肝炎传播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解析 (1)乙肝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乙肝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都不能独立生活,因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2)新生儿对乙型肝炎缺乏免疫力,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属于保护易感者。(3)由题干可知,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只能阻挡一些飞沫,不能阻断乙型肝炎传播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所以乙型肝炎不能通过戴口罩进行预防。
20. (1)卵 (2)a、c (3)①病原体 ②红色斑疹 (4)谨慎进入森林、灌丛、草地等硬蜱生存的环境;做好个人防护,如涂抹驱虫药物(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从图1所示的生命周期中可知,除卵阶段外,硬蜱都可叮咬吸食血液。(2)硬蜱分泌黏液便于其吸附在动物体上;硬蜱能分泌有麻痹作用的毒素,使其在吸食血液时不易被发现,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其叮咬吸血。(3)①莱姆病是由某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这种致病微生物是引发莱姆病的病原体。②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丛、草地等环境中。若身体局部皮肤出现红色斑疹症状,且1~2周前在上述环境中逗留过,则应及时就医筛查,以免延误治疗。(4)预防硬蜱传播传染病的做法是:少去森林、灌丛、草地等硬蜱生存的环境;做好个人防护等。
素养探究全练
21. (1)甲型H1N1流感 细胞 寄生 (2)传染源 (3)病毒性 (4)出门戴口罩、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解析 (1)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其他生物相比,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内部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活,需要以寄生方式生活在人体细胞中。(2)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3)甲型H1N1流感与感冒的病原体都是病毒,所以它们都属于病毒性传染病。(4)根据题述材料,列举的两条合理预防流感的具体措施可以是:出门戴口罩、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生物第七节 病毒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a href="/sw/tb_c2871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节 病毒习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每年冬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六节 动物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a href="/sw/tb_c2872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六节 动物练习题</a>,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扁形动物与线虫动物的共同特征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植物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京版八年级下册<a href="/sw/tb_c2872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植物随堂练习题</a>,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