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6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7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7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81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83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86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88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第1框《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475251/0-171014948191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精品ppt课件
展开第一框 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利器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猛增,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其中,醉酒驾车肇事案件高发,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为了惩罚醉酒驾车行为,保护道路安全,2011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驾入刑以来,酒驾治理效果明显,社会警示教育作用显著,“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公民自觉守法意识大幅提升。
结合视频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查一查我国制定刑法的目的是什么?
1. 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
刑法的含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的地位:我国刑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惩罚犯罪是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在正确适用法律的基础上,惩罚犯罪分子。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惩罚犯罪,可以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刑罚的含义:刑罚是惩罚犯罪的法定方式,其目的是预防犯罪。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既能防止其再次犯罪,又能震慑潜在的犯罪,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起到警示作用,促使他们消除犯罪念头,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刑罚的分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对于一个犯罪行为,只能判处一个主刑。附加刑既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近年来,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网络犯罪的形式也在不断变换、迭代升级,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金融犯罪等新型犯罪行为层出不穷;网络犯罪主体开始向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发展,一些在校学生、务工人员都深陷其中。网络犯罪不仅给受害人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而且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我国刑法对这类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具体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任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我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甲和乙看到戴着金项链、拿着新款手机的某女子后,心生歹意。甲怂恿乙为他放风,抢走价值1万多元的项链和5000多元的手机。随后,二人逃离现场,5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审理认为,甲、乙暴力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判处甲有期徒刑4年,罚金1.4万元;判处乙有期徒刑1年,罚金2000元。
法院对甲、乙行为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材料体现了刑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2.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三项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导意义。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可以概括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目的是维护法制权威、保障个人权利,防止公权力机关滥用刑罚权侵害个人权利。例如,我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孙小果被执行死刑双眼含泪:正义会迟到不会缺席,亡羊补牢愿牢永固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领域贯彻实施的表现,在我国刑法总则与分则中均有体现。我国刑法总则除第四条明文规定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外,还在多个条文中体现了这一原则。例如,刑法对其适用范围的规定表明,凡在我国领域内实施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应适用我国刑法。又如,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表明,只要是由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都应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论单位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机关、团体。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它要求对行为人判处的刑罚,不仅要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相适应,还要与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综合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因素,依法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程度,并对其适用相应轻重的刑罚。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修正案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修正案除了涉及备受关注的刑事责任年龄外,还对安全生产、金融市场秩序、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等领域也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对一些社会反映突出的犯罪行为作了明确规定。比如,明确了高空抛物、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犯罪,以维护“头顶上的安全”和“出行安全”。又如,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等。
查阅该刑法修正案相关内容,选取其中一条,结合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谈谈这样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375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获奖课件ppt</a>,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谨防网络诈骗,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职业道德与法治<a href="/zz/tb_c40375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优质课ppt课件</a>,共8页。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遵守法律规范第12课 自觉抵制犯罪一等奖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第一部分,我国刑法的目的和任务,相关链接,第二部分,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阅读与思考,二罪刑法定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