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二册1 行星的运动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不同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太阳运行,行星运行的轨道有怎样的特点?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中国古人根据有限范围内的观察(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远处天壤相接等),得出“天圆地方”之类的想法。
盖天说( “天圆地方” -孔方兄)
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浑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大鸡蛋,地球就是其中的蛋黄。
认为天是一个圆球,地则位于这个圆球的中间。天在不停地旋转,日月星辰随天运转,转到地平线之下就看不见了,这种见解比盖天说更合理地解释了天体的出没。
自古以来,人们就观察到日出日落:
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天上的星星,感觉上都是绕地球运动,太阳与月亮也一样,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得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所有的星星都是绕地球转动的。这就是地心说。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在公元前三世纪提出,后来经托勒密(90-168)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火星轨迹是这样的
地心说确实可以解释和预言大量的天文现象,但是随着新的天文观测事实的出现,随着人们对天体运动的不断研究,发现“地心说”所描述的天体的运动不仅复杂而且问题很多。如果把地球从天体运动的中心位置移到一个普通的、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的位置,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哥白尼: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一切行星都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随着天文观测不断进步,“地心说”暴露出许多问题。逐渐被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提出的“日心说”所取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近四十年的观测和计算,于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正式提出“日心说”。哥白尼以及日心说,建立了全新的模型,问题一下变得简单。日心说开启了现代天文学的时代。解放后的天文学家,在新的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工作,让整个天文学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
都认为天体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1592年罗马鲜花广场 布鲁诺为真理献身
(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因维护“日心说”被教会烧死)
因赞成“日心说”伽利略受到教廷的审判
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望远镜。伽利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亲自动手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不断加以改进。伽利略利用他的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金星月相、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发现了茫茫银河由无数个恒星所组成。他个人极力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著有《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日心说”相对“地心说”能更完美地解释天体的运动,但它并没有在天文测算的精确度上有多大的提高。 其后,许多天文学家对天体运动进行不断的探索、完善,建立了最初的天体运动理论。近代早期最重要的观测工作是由丹麦的第谷进行的。
哥白尼之后,第谷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了较仔细的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确程度。在第谷之前,人们测量天体位置的误差大约是10ˊ,第谷把这个不确定性减小到2ˊ。得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和占星学家
“日心说”最终战胜“地心说”的科学功臣。
古人都把天体的运动看的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运动果真如此吗?
德国的物理学家开普勒继承和总结了他的导师第谷的全部观测资料及数据,他得到的结果与第谷的观察数据相差8ˊ,而当时第谷公认的误差为2ˊ。开普勒经过20年的研究和四年多的刻苦计算,先后否定了19种设想,最后终于计算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为椭圆,并总结为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与占星家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说明:1.太阳并不是位于椭圆中心,而是位于焦点处。2.不同行星轨道不同,但所有轨道的有一个焦点重合。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常说成轨道定律
对于任意一个行星而言,它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说明:同一行星在近日点速率大于远日点速率。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常说成面积定律
春夏两季(186天)比秋冬两季(179天)要长。
你认为春夏两季的时间长还是秋冬两季的时间长?
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都相等。
猜想:a3/T2=k,你能猜出k可能跟谁有关吗?行星?太阳?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常说成周期定律
3.36×10183.36×10183.36×10183.36×10183.36×10183.36×10183.37×10183.37×10181.03×10131.03×1013
结论:开普勒第三定律也适用于太阳系以外的其他环绕系统, 不同的环绕系统,k值不同。k值与环绕天体无关,由中心天体决定。
3、中心天体相同的系统里k值是相同的,中心天体不同的系统里k值不同。
实际上,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图 7.1-3),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可按圆轨道处理。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近似为圆,太阳处于圆心。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哥白尼勇于挑战权威、布鲁诺为捍卫真理走上火刑架、第谷坚持观测20多年、伽利略被终身监禁而矢志不移、开普勒贫病交加而最终死在讨薪的路上 但科学家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科学真理的崇高理想永世流传。
太阳系的天体构成包括太阳、8个行星、67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矮行星和少量彗星。太阳系的行星由内到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太阳系八大行星按其物理性质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类地行星的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较少,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类木行星的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较多,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矮行星围绕太阳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成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矮行星有冥王星、谷神星、阋[xì]神星、鸟神星、赛德娜和妊神星。除上述天体外,太阳系还包括彗星和小行星,它们是太阳系数量最多的天体,小行星的总数至少为50万颗。
彗星轨道的离心率非常大,靠近太阳时轨道可到达水星轨道的内部,远离太阳时又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
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那里有矮行星和小天体。在海王星的轨道外、黄道平面附近有一个矮行星、慧星和小行星的聚集地带,即柯伊伯带。与太阳的距离约为40-50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指的是太阳到地球(1.5亿千米)的平均距离,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以A.U.表示,其数值取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64年决定采用^8千米)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2)开普勒定律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 )(3)所有行星绕太阳运转的周期都是相等的. ( )(4)在中学阶段可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 )(5)行星的轨道半径和公转周期成正比. ( ) (6)公式 中的a可认为是行星的轨道半径.( )(7)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天空不转动,只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 ( )(8)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的速率是一成不变的. ( )(9)在中学阶段可认为地球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 )
【例题】如图所示,八大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处在椭圆的中心B.火星绕太阳运行过程中,速率不变C.土星比地球的公转周期大D.地球和土星分别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太阳和火星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即近日点速率大于远日点的速率,由题意知B点的速率大,所以B点为近日点,所以F1为太阳所在位置。故ABD错误;C正确。
【例题】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A.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B.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C.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D.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也相等,但二者与太阳连线扫过面积不相等。故A错误;B.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故B错误;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会随到太阳的距离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近日点速度最大,在远日点速度最小。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故D正确。
【例题】已知木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12倍,则木星轨道半长轴是地球轨道半长轴的多少倍?
解: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例题】如图所示,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运转半径的1/9,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此卫星的运转周期大约是( )天 A.1/9 B.1/3 C.1 D.9
【答案】 C【解析】由于r卫=r月/9,T月=27天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T卫=1天,故选项C正确。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 行星的运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wl/tb_c16306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行星的运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开普勒定律,做一做,科学漫步,练习与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 行星的运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 行星的运动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开普勒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1 行星的运动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1 行星的运动课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谷的天文学观测,■开普勒的天文学观测,二十年的精心观测,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十年多的刻苦计算,否定19种假设,行星运动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