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原卷版+答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6发酵工程-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5生物与环境-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4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3免疫调节-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3免疫调节-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特异性免疫,免疫失调与免疫学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免疫细胞
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免疫防御能力的基础,可遗传给后代
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一种病原体只能激活一种B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细胞因子两个信号的刺激
D.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从而清除外来病原体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皮质细胞中富含内质网,有利于醛固酮的合成
B.骨骼肌细胞中富含线粒体,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
C.胰岛B细胞中富含高尔基体,有利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D.巨噬细胞中富含溶酶体,有利于消化摄入的病毒或细菌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3.有研究发现当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控制合成热休克蛋白(Hsp90)的基因表达,产生的热休克蛋白转移到细胞膜上,并与alpha4整合素结合,从而会加速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发挥作用。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休克蛋白转移至细胞膜上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B.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免疫
C.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D.退热药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
4.生物学家斯马特•帕博发现,Tll样受体蛋白是由TLR基因家族(包括TLR1、TLR6、TLR10等基因)表达的一类参与先天性免疫的蛋白质,突变后的T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但过量的Tll样受体蛋白可能将花粉等过敏原误认为外来病原体而引发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ll样受体蛋白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TLR基因家族不参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
C.TLR基因突变后可能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
D.突变后的TLR基因过量表达可能会引发组织损伤
三、特异性免疫
5.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感染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其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合成细胞壁的脂质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只能靠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
D.卡介苗能激活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其活菌数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6.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种能够同时结合两种抗原的抗体。CD19和CD47是淋巴瘤细胞广泛表达的表面标记物(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研究人员将两种产生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双杂交瘤细胞,最终得到了能同时结合CD19和CD47 的BsAb,它可以结合同一靶细胞上两种不同的抗原,通过这种“双靶向”模式增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可显著杀伤淋巴瘤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BsAb的过程中,筛选双杂交瘤细胞的依据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B.使用BsAb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
C.双特异性抗体具有识别癌细胞并直接杀死癌细胞的能力
D.若BsAb 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降低的情况
7.狂犬病毒(单链RNA病毒)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主要侵入机体的脑和脊髓,其外膜上的一种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患者可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症状。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0~60天,人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病毒血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侵入脑细胞后在其中进行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狂犬病患者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是病毒的RNA直接引起的
C.狂犬病毒和抗病毒血清进入机体后均刺激机体发生主动免疫
D.抗病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和狂犬病毒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8.T细胞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中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1-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Mc1-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能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Mc1-1蛋白的活性可能被激活
D.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四、免疫失调与免疫学应用
9.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位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某些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其配体PD-L1,当PD-1和配体PD-L1结合后会启动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从而抑制T细胞的炎症活动,防止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后导致其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配体PD-L1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C.PD-1和配体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D.研制抗配体PD-L1的单克隆抗体有助于治疗某些癌症
10.环孢菌素A是一种从真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天然环肽,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孢菌素A与几丁质、ATP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
B.环孢菌素A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10个肽键
C.高温失效的环孢菌素A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蓝色
D.环孢菌素A可用于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疗
11.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类疾病中,发病和死亡数均排第二位。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注射卡介苗(一种减毒活疫苗)是主要预防手段,规范性的化学治疗是肺结核最主要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利福平,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利福平通过抑制细菌RNA聚合酶活性抗菌,卡那霉素和链霉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发挥抗菌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的过程
B.利福平通过影响细菌的DNA复制从而达到抗菌作用
C.注射卡介苗后主要通过使机体产生抗体发挥预防作用
D.施用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后,细菌翻译过程受阻,无法完成正常生命活动
专题13 免疫调节——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13 免疫调节
一、免疫细胞
1.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免疫防御能力的基础,可遗传给后代
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一种病原体只能激活一种B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细胞因子两个信号的刺激
D.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从而清除外来病原体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皮质细胞中富含内质网,有利于醛固酮的合成
B.骨骼肌细胞中富含线粒体,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
C.胰岛B细胞中富含高尔基体,有利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D.巨噬细胞中富含溶酶体,有利于消化摄入的病毒或细菌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3.有研究发现当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热刺激会促使免疫细胞中控制合成热休克蛋白(Hsp90)的基因表达,产生的热休克蛋白转移到细胞膜上,并与alpha4整合素结合,从而会加速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发挥作用。该发现让人们对发烧在机体清除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及退热药的使用有了新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热休克蛋白转移至细胞膜上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B.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免疫
C.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D.退热药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
4.生物学家斯马特•帕博发现,Tll样受体蛋白是由TLR基因家族(包括TLR1、TLR6、TLR10等基因)表达的一类参与先天性免疫的蛋白质,突变后的T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但过量的Tll样受体蛋白可能将花粉等过敏原误认为外来病原体而引发免疫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ll样受体蛋白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B.TLR基因家族不参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
C.TLR基因突变后可能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
D.突变后的TLR基因过量表达可能会引发组织损伤
三、特异性免疫
5.结核分枝杆菌为胞内感染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其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卡介苗是由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疫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合成细胞壁的脂质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只能靠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
C.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
D.卡介苗能激活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其活菌数直接影响免疫效果
6.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种能够同时结合两种抗原的抗体。CD19和CD47是淋巴瘤细胞广泛表达的表面标记物(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研究人员将两种产生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融合成双杂交瘤细胞,最终得到了能同时结合CD19和CD47 的BsAb,它可以结合同一靶细胞上两种不同的抗原,通过这种“双靶向”模式增强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可显著杀伤淋巴瘤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BsAb的过程中,筛选双杂交瘤细胞的依据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B.使用BsAb治疗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
C.双特异性抗体具有识别癌细胞并直接杀死癌细胞的能力
D.若BsAb 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降低的情况
7.狂犬病毒(单链RNA病毒)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主要侵入机体的脑和脊髓,其外膜上的一种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患者可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症状。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0~60天,人被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病毒血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侵入脑细胞后在其中进行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狂犬病患者出现恐水、怕风等症状是病毒的RNA直接引起的
C.狂犬病毒和抗病毒血清进入机体后均刺激机体发生主动免疫
D.抗病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和狂犬病毒发生非特异性结合
8.T细胞主要包括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其中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1-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Mc1-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能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靶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C.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Mc1-1蛋白的活性可能被激活
D.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
四、免疫失调与免疫学应用
9.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位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某些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其配体PD-L1,当PD-1和配体PD-L1结合后会启动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从而抑制T细胞的炎症活动,防止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后导致其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B.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配体PD-L1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C.PD-1和配体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D.研制抗配体PD-L1的单克隆抗体有助于治疗某些癌症
10.环孢菌素A是一种从真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天然环肽,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孢菌素A与几丁质、ATP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
B.环孢菌素A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10个肽键
C.高温失效的环孢菌素A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蓝色
D.环孢菌素A可用于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疗
11.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类疾病中,发病和死亡数均排第二位。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注射卡介苗(一种减毒活疫苗)是主要预防手段,规范性的化学治疗是肺结核最主要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利福平,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利福平通过抑制细菌RNA聚合酶活性抗菌,卡那霉素和链霉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发挥抗菌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核分枝杆菌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的过程
B.利福平通过影响细菌的DNA复制从而达到抗菌作用
C.注射卡介苗后主要通过使机体产生抗体发挥预防作用
D.施用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后,细菌翻译过程受阻,无法完成正常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
1.A
【分析】1、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2、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免疫防护作用,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
【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可以防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是免疫防御能力的基础,可遗传给后代,A正确;
B、一种病原体表面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可以激活多种B细胞,B错误;
C、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个是靶细胞的直接刺激,一个是来自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刺激,C错误;
D、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免疫防护作用,因此接种疫苗是增强免疫防御功能,D错误。
故选A。
2.C
【分析】1、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A、肾上腺皮质能分泌醛固醇,醛固酮属于脂质类激素,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因此肾上腺皮质细胞中富含内质网,A正确;
B、线粒体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骨骼肌细胞中富含线粒体,有利于为生命活动提供较多的能量,B正确;
C、胰岛素的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巨噬细胞可以吞噬消化病毒或细菌,其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溶酶体,D正确。
故选C。
3.C
【分析】免疫系统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针对外来抗原性异物,如各种病原体)、免疫自稳(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和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热休克蛋白是膜蛋白,膜蛋白的形成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类似,故热休克蛋白转移至细胞膜上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A正确;
B、据题可知,热休克蛋白转移到细胞膜上并与alpha4整合素结合后,会加速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发挥作用,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过程,故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免疫,B正确;
C、机体清除外来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C错误;
D、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退热药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发挥作用,使体温维持正常,D正确。
故选C。
4.B
【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人体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三大基本功能。
【详解】A、Tll样受体蛋白是由TLR基因家族(包括TLR1、TLR6、TLR10等基因)表达的一类参与先天性免疫的蛋白质,因此该受体蛋白主要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A正确;
B、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TLR基因家族表达的蛋白质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因而可参与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B错误;
C、突变后的TL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强,但过量的Tll样受体蛋白可能将花粉等过敏原误认为外来病原体而引发免疫反应,可见,TLR基因突变后可能使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C正确;
D、突变后的TLR基因过量表达可能将花粉等过敏原误认为外来病原体而引发免疫反应,因而可能会引发组织损伤,D正确。
故选B。
5.C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会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详解】A、结核分枝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所以合成细胞壁的脂质不需要内质网的参与,A错误;
B、人的免疫系统清除胞内菌需要靠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特异性免疫,B错误;
C、巨噬细胞能识别并吞噬病原体,并且可以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所以巨噬细胞能吞噬结核分枝杆菌,也能激活周围T淋巴细胞,C正确;
D、卡介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相应病原菌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错误。
故选C。
6.C
【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为,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详解】A、筛选双杂交瘤细胞需要选出能够产生BsAb的细胞,依据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A正确;
B、根据题意“CD19和CD47是淋巴瘤细胞广泛表达的表面标记物,CD19在B细胞表面普遍存在,CD47在正常组织细胞上普遍存在”可知,BsAb通过这种“双靶向”模式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治疗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小于联合使用CD19单抗和CD47单抗,B正确;
C、双特异性抗体具有识别癌细胞能力,但不能直接杀死癌细胞,C错误;
D、若BsAb 的部分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其与靶细胞的结合,可能会出现治疗效果降低的情况 ,D正确。
故选C。
7.A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依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又能发挥作用了。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信号分子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
【详解】A、狂犬病毒是RNA病毒,在动物细胞中进行RNA复制和合成蛋白质,A正确;
B、狂犬病毒主要侵入患病动物的脑和脊髓中,其外膜有一种抗原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症状,狂犬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并不是由病毒的RNA直接引起的,B错误;
C、被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和抗病毒血清,刺激机体分别发生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过程,C错误;
D、抗病毒血清的本质是抗体,狂犬疫苗的本质是抗原,两者可发生特异性结合,D错误。
故选A。
8.C
【分析】由题意可知,Mcl-l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而调节性T细胞可以抑制免疫反应。若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免疫反应会增强,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病。
【详解】A、辅助性T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因此调节性T细胞能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正确;
B、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需要靶细胞(表面信号分子发生变化)、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使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使其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B正确;
C、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增强,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Mc1-1蛋白的活性可能被抑制,C错误;
D、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可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有利于移植器官的成活,D正确。
故选C。
9.A
【分析】根据题意,正常情况下,PD-1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可以识别肿瘤抗原。PD-1识别吞噬细胞处理呈递的肿瘤抗原后,可以增殖分化出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的裂解死亡。当肿瘤细胞表面的PD- 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特异性结合,抑制T细胞增殖分化,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详解】A、T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后导致其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监视功能,A错误;
B、配体PD-L1可使T细胞凋亡,降低免疫能力,所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配体PD-L1可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B正确;
C、PD-1和配体PD-L1结合体现了T细胞与癌细胞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
D、抗配体PD-L1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抑制配体PD-L1,防止T细胞凋亡,有助于治疗某些癌症,D正确。
故选A。
10.A
【分析】环孢菌素A是一种天然环肽,其元素组成为C、H、O、N,由11个氨基酸组成,故其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有11个肽键。
【详解】A、环孢菌素A是一种天然环肽,几丁质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的,故环孢菌素A与几丁质、ATP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A正确;
B、环孢菌素A是的化学本质是环状多肽,由11个氨基酸组成,故其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有11个肽键,B错误;
C、高温失效的环孢菌素A中的肽键没有被破坏,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紫色,C错误;
D、环孢菌素A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而艾滋病则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故不能将环孢菌素A用于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疗,D错误。
故选A。
11.D
【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体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内不存在染色质,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利福平通过抑制细菌RNA聚合酶活性抗菌”可知,利福平通过影响细菌的转录从而达到抗菌作用,B错误;
C、抗体存活时间有限,所以注射卡介苗后主要通过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发挥预防作用,C错误;
D、由题干信息“卡那霉素和链霉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发挥抗菌活性”可知,施用卡那霉素和链霉素后,细菌翻译过程受阻,无法完成正常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长期应激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去甲肾上腺素,糖耐量受损,有研究发现当人体温度达到高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10生物的变异与进化-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专题8遗传的基本规律-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原卷版+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分离定律,假说演绎法,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萨顿假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