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 亲爱的同学,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希望你在答卷时,力争做到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二、基础积累(共1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蛮横(héng) 旋(xuàn)涡 翌日(yì) 唾手可得(tuò)
B. 襁褓(qiáng) 霎时(shà) 妩媚(wǔ) 强词夺理(qiáng)
C. 拙劣(zhuó) 棱角(léng) 矗立(chù) 挑拨离间(jiàn)
D. 汩汩(gǔ) 蠕动(rú) 俄顷(qǐng) 叱咤风云(zh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蛮横(héng)——hèng;
B.襁褓(qiáng)——qiǎng, 强词夺理(qiáng)——qiǎng;
C.拙劣(zhuó)——zhuō;
故选D。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缅怀 驰骋 轻歌慢舞 不修边幅
B. 狡辨 演绎 名副其实 自圆其说
C. 虔诚 翡翠 纷至沓来 漫不经心
D. 擦拭 突兀 历历在目 目炫神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
A.轻歌慢舞——轻歌曼舞;
B.狡辨——狡辩;
D.目炫神迷——目眩神迷;
故选C。
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类在追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应目空一切,而应努力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B. 今年端午晚会的绝美水下舞蹈《祈》,惊艳展现水下飞天,令全国观众叹为观止。
C. 由于身处新科技时代的风口浪尖,中国各行各业正面临挑战,但也迎来诸多机遇。
D. 近段时间的天气,可谓风云变幻,时而晴空丽日,时而风雨交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这里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语境;
B.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这里形容“水下舞蹈《祈》”的精妙,符合语境;
C.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这里形容“新科技时代”面临着挑战,符合语境;
D.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也比喻事物复杂、变化迅速;这里形容“天气”,望文生义,不符合语境;
故选D。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践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尤其是重症和死亡方面作用显著。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导性增强:不仅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而且明确了“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D. 食品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20%。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B.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在……中”;
C.语序不当;可将“不仅”“明确”后面的内容互换;
D.搭配不当;数量减少不可用倍数,可将“一倍”改为“一半”;
故选A。
(4分)名著阅读。
5.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甲】青春终于胜利了……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乙】“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保尔的心在欢跳。哦,梦想终于成真了!铁环已经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回战斗队伍,开始新的生活。
(1)甲文是保尔第四次死里逃生后的情景,简要说说这次死里逃生的情况。
(2)乙文中提到的即将出版的小说是《 》,“铁环”指什么?
【答案】5. 指的是保尔在铁路快修完时,得了伤寒和肺炎。
6. 《暴风雨所诞生的》
“铁环”指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这个制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根据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知,保尔有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分别是:
第一次是偷了邻居家的枪,哥哥阿尔焦姆帮他藏在树林里才逃过一劫;
第二次是为救朱赫来被抓入监狱,后来被当作普通犯人错放了;
第三次是在一次激战中,被炮弹击中头部;
第四次是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消息,但保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保尔坚持文学创作,最终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最后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由此可知,保尔第四次死里逃生后的情景是: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根据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知,保尔即将出版的小说是《暴风雨所诞生的》;
根据乙文“铁环已经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回战斗队伍,开始新的生活”可知,“铁环”,是指影响保尔战斗的东西,这里指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等。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同“溟”,海
B.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生气
C. 《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D.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是:这样
7. 下面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A.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8.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B. 甲文中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正面形象。
C. 乙文中的惠子尽管是庄子的好友,但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的人。
D. 乙文中鹓雏象征庄子高洁傲岸的精神,“鸱得腐鼠”是庄子对惠子及相位的嘲讽。
9. 句意理解。
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答案】6. B 7. D 8. A
9. ①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②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见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意思是: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选项理解为“发怒,生气”不正确;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去以六月息者也”的意思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以:介词,凭借。
A.句意: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以:连词,来,表目的。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B.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以:动词,及,比得上。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C.句意: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以:连词,因为。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D.句意: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减。以:介词,凭借。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学常识。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选项“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表述不正确;
故选A。
【9题详解】
①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苍苍:深蓝色。其:表选择。正色:真正的颜色。邪:同“耶”,吗。无所至极:没办法看到它的尽头。
②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南方有鸟”和“其名为鹓雏”都是完整的陈述句,“南方”“其名”做主语,“有鸟”“为鹓雏”是动宾结构,做谓语和宾语,因此这两个句子中间应断开;“子知之乎”是完整的疑问句,因此“子知之乎”前面应断开;句意为: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故断为: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
【点睛】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乙】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是从南海起飞,要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就不栖息,不是竹子所结的子就不吃,不是甘甜的泉水就不喝。在此时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鹞鹰看到仰头发出‘喝!’的怒斥声。难道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一)(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望阙台①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②。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注】①望阙台:有感于曾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自己像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远望皇帝居住的地方时而作此诗。②宸銮:皇帝的住处。
10. 说说你对诗歌第一句中“寒”字的理解。
11.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诗歌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0. 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实际上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与第二句中的“孤臣”有着呼应关系,为下文作者盼望抗倭斗争能得到朝廷的充分支持作铺垫。
11. 运用比喻,写出了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可以看出诗人有一片抗倭报国的丹心热血,表达了对祖国的赤诚,也蕴含了对朝廷的忠贞。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掌握。一定要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等作答。首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的意思是“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此诗虽为登临之作,却不像一般登临诗那样开篇就写景,而是总括作者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明嘉靖中,戚继光抗击倭寇,打击海盗,转战于闽、浙、粤之间,十年间屡立战功,基本扫清倭夷。先后调任浙江参军,福建总督,这首诗就是作者任福建总督时作。“寒”,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抗倭斗争持续时间之长,斗争生活充满艰难困苦,与“孤臣”有着呼应关系。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手法和作者感情。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一联是借景抒情,运用比喻,写出了我的心血如同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洒向群峰,染红所有秋叶。作者登上望阙台,赫然发现:千峰万壑,秋叶流丹。这一片如霞似火的生命之色使作者激情满怀,鼓荡起想象的风帆。这两句诗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的爱国将领忠君爱国的典型精神境界。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所以能在艰苦条件下,不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繁霜”二句,作者借“繁霜”“秋叶”向皇帝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虽然,王朝对自己海上抗战支持甚少,而且甚有责难。但自己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虽凝如繁霜,也要把这峰上的秋叶染红。作者轻视个人的名利得失,而对国家、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哪怕自己遭致不公之遇,也仍然忠心耿耿地驰海御故。
12. 诗句默写。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4)《卜算子•咏梅》中陆游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答案】 ①. 波撼岳阳城 ②. 禅房花木深 ③.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④.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⑤. 只有香如故 ⑥. 食之不能尽其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撼、禅、零、碾。
三、语言运用(共4分)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新农人形象
【材料二】
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不同,“新农人”徐庆的火龙果基地中60%的产品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20%供消费者进行果园采摘,20%用于加工成火龙果果酒。“电商平台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市场,体验式的果园采摘伴随着越来越火的乡村游也逐渐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徐庆介绍。
【材料三】
新农人大多出身于农村,在城市中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整合资源,把农产品重新包装,贴上品牌,放到网上,有可能就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更为重要的是,新农人用新的思维,把农村中的土地、剩余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用不一样的方式连接、盘活。
(1)请结合材料一的构图要素简要概括新农人的两个鲜明特征。
(2)新农人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传统农民有何不同?结合材料二、三简要概括。
【答案】(1)眼镜,代表新农人掌握知识文化;手机,代表新农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2)示例:在生产方面,用新的方式连接、盘活农村土地和剩余劳动力等经济要素;在经营方式方面,善于整合资源,拓宽销售渠道。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要求答出新农人最鲜明的特征。仔细观察图片,新农人的所谓“新”是戴了眼镜、手中拿有手机。眼镜,代表新农人掌握知识文化;手机,代表新农人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材料三可分析“电商平台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市场,体验式的果园采摘伴随着越来越火的乡村游也逐渐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整合资源,把农产品重新包装,贴上品牌,放到网上,有可能就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更为重要的是,新农人用新的思维,把农村中的土地、剩余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用不一样的方式连接、盘活”等句。这些都可以概括出新农人的掌握知识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解答时,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严密分析,准确把握。
如在生产方面,可分析材料三“新农人用新的思维,把农村中的土地、剩余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用不一样的方式连接、盘活”;在销售方面,可分析材料三“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整合资源,把农产品重新包装,贴上品牌,放到网上,有可能就把农产品卖出好价钱”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共24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盲盒背后的“上瘾密码”
①“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如今也适用于形容当下年轻人追捧各种盲盒的行为。对于我国的“80后”“90后”来说,儿时的扭蛋机、干脆面里的卡片和小玩具,就是那个年代的盲盒。为什么盲盒总能收获一代代年轻人的喜爱?
②这要先从我们的大脑说起。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赏机制”,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研究证明,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实验人员发现,在猴子预期只能喝到一口果汁的情况下,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便会增加;但是如果重复给它喝两口果汁,多巴胺又会趋于平稳。这个实验意味着分泌到大脑中的多巴胺并不取决于果汁的绝对量,而在于有多少果汁是意料之外的。大脑之所以会这样突然释放额外的多巴胺,是为了让大脑对新奇的、具有潜在重要性的刺激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对于抽盲盒而言,你事先并不知道得到的是哪一款,假如你意外得到了一款非常喜欢的手办,那么大脑就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这个行为。
③但是抽盲盒又是如何让人上瘾的呢?这同样和多巴胺有关。
④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通常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当我们精心研究后,会认为自己发现了某种“规律”,例如感觉在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出现某种盲盒的概率很大。在你迫不及待地拆开盲盒后,如果正好印证了你发现的“规律”——你得到了某个稀缺的“隐藏款”,这时就会获得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只要这件事让你足够高兴,多巴胺就会对某些图像、声音形成永久性的提示。当你看到商家有新出的盲盒时,甚至只是听到拆开包装的声音,你当初的愉快情景就会再现于你眼前,在多巴胺的推动下,你就会忍不住再次出手购买。
⑤这种对预测成瘾的本能,同样源自人类的远古历史,这种识别和解释简单模式的能力、帮助我们的祖先度过了危险无处不在的狩猎阶段,让他们找到食物和住所,学会根据时令种植庄稼并得以延续。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对模式的期望,是因为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的确是遵循某种规律的,如闪电出现之后雷声便会如约而至,大雪也常常预示着丰年的到来。然而很多事情并不存在规律,比如彩票的中奖号码、股票的涨跌、盲盒的好坏,但是我们的大脑却不习惯“随机”,通过多巴胺的助推,大脑会积极寻找规律,再现从前愉快的一幕,这就是所谓的“瘾”。
⑥对意外收获的期待,对寻找规律的渴望,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能。因此,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存在对和错,就看发生在哪里。每一本不期而遇的好书就是一件盲盒,我们会在书中遇见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望远镜探索星空,发现未知的行星让我们兴奋不已……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是不停地花钱买盲盒,对新奇的网络游戏着迷,却会让我们走向事情糟糕的一面。
14. 本文按怎样的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15.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研究证明,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
16. 阅读第④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通常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
【答案】14. 逻辑;盲盒令人上瘾的原因。
15. 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突出说明了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的特点。
16. “通常”是“在一般情况下”的意思。说明了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在一般情况下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等。
结合第①段“‘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电影《阿甘正传》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如今也适用于形容当下年轻人追捧各种盲盒的行为”可知,本文开头以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引出了当下年轻人追捧盲盒的行为,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为什么盲盒总能收获一代代年轻人的喜爱”引出作者要说明的对象是盲盒令人上瘾的原因。接着由现象到本质进行说明,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结合上下文及该段的说明中心,分析其说明作用即可。
由划线句中的“三至四倍”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大脑对意料之外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多出的倍数,结合划线句前面“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赏机制’,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可知,作者通过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的特点。另外,“大脑对意料之外的奖赏释放的多巴胺比意料之中的奖赏释放的多三至四倍”将大脑对“意料之外”与“意料之中”的奖赏所释放的多巴胺进行比较,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结合划线句前面“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奖赏机制’,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可知,作者运用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大脑通过释放更多的多巴胺来奖励某些意料之外的行为的特点。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通常”的意思是一般、平常。表示“在一般情况下”,起修饰限制作用。语境义:说明了在多巴胺的作用下,人类在一般情况下对不可预见的事件有一种预测的成瘾性,但不排除有特殊情况。“通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海海
麦家
一
ㅤㅤ①我的第一本书《解密》被退过17次稿。但正是因为《解密》被不停地退稿,所以在这种倍受打击的过程中,它像打铁一样被打好了。
ㅤㅤ②过去了那么多年,我还清晰记得写《解密》时的情景。
ㅤㅤ③那是1991年7月的一天,当时我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读书。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即将毕业离校而忙忙碌碌,我却发神经地坐下来,准备写个“大东西”。
ㅤㅤ④这种不合时宜的举动,似乎在暗示我将为它付出成倍的时间。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要用“11年”来计。
ㅤㅤ⑤11年已不是一个时间概念,11年就是我全部的青春。
ㅤㅤ⑥这部小说发表的时候也就20万字,可我删掉的字数可能有4个20万,因为我在不断地推翻、重写、修改。就这样,《解密》生生死死、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
ㅤㅤ⑦在写《解密》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性格里的优点和我身处的这个时代的缺点都被无限地放大了。那时候我常常告诫自己:当世界变得日日新、天天快的时候,我要做一个旧的人、慢的人、不变的人,为理想而执着的人。
ㅤㅤ⑧这不是一时兴起的念想,而是我对自己一生的认定和誓言。
ㅤㅤ⑨然而很遗憾,我没有守住自己。我迷失了,一度!
二
ㅤㅤ⑩这个时代是容易让人迷失的。因为这个时代崇拜速度、崇拜欲望,每个人的欲望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地绽放。
ㅤㅤ⑪我不是个圣人,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经不起利益的诱惑,锁不住欲望之门。
ㅤㅤ⑫随着电视剧《暗算》和电影《风声》的成功,我被捧为所谓的“谍战之父”。出版商、制片人纷纷抱着钱找上门,守着我的稿子。那个时候,我忘记了曾经的誓言。
ㅤㅤ⑬你们无法想象,从2009年到2011年,3年的时间我写了多少东西。100多集的电视剧,还有两部上下卷的长篇小说,累计近300万字。我变得超级自信,牛气冲天。可是这不是真的我。
ㅤㅤ⑭不属于那种才思敏捷的人,但是那个时候的我,走到了自己的反面。结果可想而知,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下来了,几部作品都乏善可陈,甚至出现了很多恶评。
ㅤㅤ⑮我不应该这样的,可我就是成了这样。为什么?因为我做了这个时代的俘虏,在名利和诱惑面前乱了套。我成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被打败了。
三
ㅤㅤ⑯很多大是大非的转折,需要一些外力和契机。2011年9月底的一天,我父亲去世了。
ㅤㅤ⑰那天晚上9点多钟,我突然接到电话,说父亲病危。我当然回去了,但是我只在父亲身边待了2个小时就又走了。为什么?一是因为我觉得父亲可能不会走,另一个原因是我当时正在赶一部书稿,稿子前半部分已经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下半部在等米下锅,而我只剩下一天半的交稿时间。
ㅤㅤ⑱我在心里默默对父亲说:给我一天时间,等我交了稿再来安心陪你。但父亲没能坚持一天,他只坚持了2个小时。我刚刚回到家,就接到电话,说父亲走了。
ㅤㅤ⑲我年轻时不懂事,和父亲关系非常紧张,等我懂事了,他也老了。2008年我特意从成都调回老家,就是想陪陪他,尽尽孝心。没想到,最后一刻,我最应该陪他的一刻……我觉得父亲是有意的,他就是要给我这个难堪,好让我去痛思、痛改。
ㅤㅤ⑳真的是很难堪。杂志社尽了最大的人道给我宽限了10天,但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哪是写稿的时间?我不得不在灵堂上守着父亲的遗体写,在亲人不绝于耳的哭声中写,在荒诞和绝望中写……这不是写作,而是对我的嘲弄和惩罚!
ㅤㅤ㉑我想这一定是父亲安排的,只有一个上了天的人,才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以这么极端又贴切地羞辱我、教训我。
ㅤㅤ㉒从那以后,我整整一年没有打开电脑。我完全做好了不再写作的准备。
ㅤㅤ㉓我在父亲去世的床上睡了半年,陪母亲度过最难熬的日子,直到最后母亲把床拆了,赶我走。
ㅤㅤ㉔但我不知道去哪里。我就像一部因急刹车而翻覆的车,许多部件坏掉了,并且拒绝被修。
四
ㅤㅤ㉕你们一定在想,我这部破车后来是怎么被修好的?是时间修好了我。
ㅤㅤ㉖2014年夏天,我在强烈的冲动中坐下来开始写新作《人生海海》。
ㅤㅤ㉗这是我全新的一次出发,不论是题材、手法还是思想情感,我都和过去一刀两断了。
ㅤㅤ㉘我回到了故乡,回到我的童年,聆听我最初的心跳。我写乡村小世界,写命运大世界,写父子情深,写世道人心,写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写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
ㅤㅤ㉙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本书也是父亲安排我写的。
ㅤㅤ㉚我花了5年时间,才磨蹭写出二十几万字,平均下来一天不到200字。
ㅤㅤ㉛2019年4月,这部书终于出版了。我通过写它完成了自救,治愈了我的老毛病,没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写了一部作品。我没有报废,我自己修好了“故障”,重新出发了。
ㅤㅤ㉜今天,我想对年轻人说:人生的路非常长,岔路口非常多,你如果走错了路,必须要想办法回头、改正。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
17.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补出对文章第二三部分的概括,写在横线上。
①我用11年的时间写《解密》,它被退稿17次后才发表。
②
③
④我通过写《人生海海》完成了自救。
18. 文中第四部分画线句有怎样的含义?
“我没有报废,我自己修好了‘故障’,重新出发了。”
19. 赏析下面语句。
①就这样,《解密》生生死死、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从用词的角度)
②但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哪是写稿的时间?我不得不在灵堂上守着父亲的遗体写,在亲人不绝于耳的哭声中写,在荒诞和绝望中写……这不是写作,而是对我的嘲弄和惩罚!(从修辞的角度)
20. 读完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以《人生海海》为题。
【答案】17. “我”在名利的诱惑下忘记誓言,只顾创作数量忽视了质量,招致恶评。
父亲去世让“我”痛思、痛改。
18. “我”没有停止写作,没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写了一部作品,“我”抵住了名利的诱惑,又开始为理想而执着地写作了。
19. ①三个词语将《解密》拟人化,“生生死死、跌跌撞撞”生动地体现出《解密》创作和发表过程的艰难,“走过来”表现《解密》生命力旺盛、最终被发表。
②运用反问和排比的修辞,写自己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赶稿子,强烈地表达了“我”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20. “人生海海”是“我”新作品的名字,这部作品拯救了因父亲去世而极度自责的“我”,与结尾照应,表达了人生漫长、磨难重重,要勇于反思错误、改过后继续为理想奋斗。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梳理。
②:根据第二部分第⑪段“我不是个圣人,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经不起利益的诱惑,锁不住欲望之门我不是个圣人,我像大多数人一样,经不起利益的诱惑,锁不住欲望之门”、第⑫段“那个时候,我忘记了曾经的誓言”、第⑭段“结果可想而知,数量上去了,但是质量下来了,几部作品都乏善可陈,甚至出现了很多恶评”等可知,可将第二部分概括为:“我”在名利的诱惑下忘记誓言,只顾创作数量忽视了质量,招致恶评。
③:根据第三部分第⑯段“2011年9月底的一天,我父亲去世了”、第⑲段“我觉得父亲是有意的,他就是要给我这个难堪,好让我去痛思、痛改”等可知,可将第三部分概括为:父亲去世让“我”痛思、痛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词句的分析与理解。
根据文中第四部分第㉛段画线句“我没有报废,我自己修好了‘故障’,重新出发了”可知,“报废”指的是零件、机器等因不能继续使用或不合格而作废;“故障”指的是发生障碍或出了毛病;
根据文中第㉚段“我花了5年时间,才磨蹭写出二十几万字,平均下来一天不到200字”、第㉛段“2019年4月,这部书终于出版了。我通过写它完成了自救,治愈了我的老毛病,没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写了一部作品”等可知,用在此处指“我”没有停止写作,“我”战胜了名利的诱惑,继续秉持本心,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为理想而执着地写作了。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词句的赏析。
①:根据第⑥段“《解密》生生死死、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可知,“生生死死、跌跌撞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解密》当作一个人来写;
根据第①段“我的第一本书《解密》被退过17次稿”、第④段“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要用‘11年’来计”、第⑥段“这部小说发表的时候也就20万字,可我删掉的字数可能有4个20万,因为我在不断地推翻、重写、修改”可知,“生生死死、跌跌撞撞”生动地体现出《解密》创作和发表过程的艰难;
“走过来”一词可知,《解密》最终被发表,表现其生命力旺盛。
②:根据第⑳段“但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哪是写稿的时间?我不得不在灵堂上守着父亲的遗体写,在亲人不绝于耳的哭声中写,在荒诞和绝望中写……这不是写作,而是对我的嘲弄和惩罚”可知,“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哪是写稿的时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
三个“在……中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写自己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赶稿子,强烈地表达了“我”的自责和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
根据“⑨然而很遗憾,我没有守住自己。我迷失了,一度”、第⑫段“随着电视剧《暗算》和电影《风声》的成功,我被捧为所谓的‘谍战之父’。出版商、制片人纷纷抱着钱找上门,守着我的稿子。那个时候,我忘记了曾经的誓言”、第㉑段“我想这一定是父亲安排的,只有一个上了天的人,才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以这么极端又贴切地羞辱我、教训我”、第㉛段“2019年4月,这部书终于出版了。我通过写它完成了自救,治愈了我的老毛病,没有功利心又用心用功地写了一部作品”等可知,这篇文章记叙了《人生海海》诞生的背景和作者的心路历程,是作者的潜心之作。父亲的去世,让作者痛思、痛改,五年磨一剑,最终化茧成蝶。这部作品拯救了因父亲去世而极度自责的“我”;
根据第㉖段“2014年夏天,我在强烈的冲动中坐下来开始写新作《人生海海》”可知,“人生海海”是作者新作品的名字;
根据第㉜段“今天,我想对年轻人说:人生的路非常长,岔路口非常多,你如果走错了路,必须要想办法回头、改正。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可知,题目与结尾“人生海海,错了可以重来”照应,表达了人生漫长、磨难重重,要勇于反思错误、改正错误,保持初心,砥砺前行,继续为理想奋斗。
五、写作(40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人在成长历程中,会遇到种种阻碍,只有突破这些阻碍,才能不断成长。当我们不够自信时,要突破自卑的阻碍;当我们不够勇敢时,要突破怯懦的阻碍;当需要沟通、需要理解时,要突破隔阂的阻碍……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以“突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本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得抄袭和套作,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突破
看着眼前的成绩单,我有些激动。翻开考前复习用的参考书,上面各种标记符号将我带到一年前的夏天……
闷热的空气使我透不过气来,漫无目的地走在午后的大街上,想起公布成绩时的情景,我的目光又一次低垂下来,望着地上跳动着的光斑,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唉!究竟是怎么了,考前我非常认真的复习,考试时感觉良好,但谁曾想?我想起老师看我的表情,想起刚公布的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我有些迷惘,觉得自己的希望正在被残酷的现实一点点地蚕食。回想自己一年来的学习,的确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认真反思着,决定重新来过。
于是,在暑期结束后的那个学期,我比原来投入了许多,成绩自然也有了提高。我异常的喜悦,接着好像又下意识地放松下来。自然幸福来得快,去得也快,上帝狠狠敲了我的警钟,考试中,我又掉队了。父母什么都没说,我知道他们不愿给我压力,我却变得比从前更加迷茫。时光前进,一年后的国庆前夕,面对即将到来的月考,我感到的是不安和紧张,我开始认真思考:上课,挺认真的;作业,基本没有马虎;预习,基本都能做到;课后……我抬眼,望着那些齐整、堆积如山的参考书,随便翻开一本,眼睛似乎被清洗一遍,感到无比清澈,平时只是在遇到问题时简单地翻翻而已。我似乎明白了一切,至始至终,我都没有好好利用它们,它们只是我学习路上的看客。
我决定重新来过。从国庆节的第一天起, 我开始认认真真地阅读参考书,逐字逐句,认真地将重点句划线,将每一道例题理解透彻。每天这样做完之后,心里感到特别的踏实,那是从来没有过的。在考试成绩出来后,我又一次取得了突破。我暗暗决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决定不再掉队,躲过上帝的警钟。回到现实,眼前又是那繁多的圈点符号。想象着自己正全力向自己的目标冲刺,我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定能行!”写后小记:这次考试的成功对我的触动很大,写下来作为经验总结激励自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空,审题立意。“突破”意思是打开缺口;超过;打破。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对“突破”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应该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观念上的破旧立新。认识到这一点,文章的立意就会更加深刻了。只有不断的突破自己的极限,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不可能。突破就是打破旧的,突破与创新几乎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俗话说“不破不立”还是很有道理的。在科学界每一项新的发现几乎都需要与旧的传统进行一场斗争,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创新与突破的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科学界,也存在于各个领域,甚或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产品的诞生、一种新思想的形成等。在一次一次新的突破中,自己越来越多优秀、强大。作文要充满正能量。
第二,构思选材。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的过程,注意前后对比,写出自己的努力,采用的学习方法,注意运用心理描写,增强文章感染力,结尾进行简短的议论,深化文章主题。如果写成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论证要有理有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宁邹城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