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安徽专版2024春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43份)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作业课件新人教部编版,共21页。
第三单元12 词四首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加点字注音。人不mèi( 寐 ) 殊未屑.( xiè )燕.( yān )然 右擎.( qínɡ )苍貂裘.( qiú ) bìn( 鬓 )微霜huī( 麾 )下炙 霹lì( 雳 )寐xièyānqínɡqiú鬓麾雳2.解释下列加点词。(1)老夫聊.发少年狂 姑且,暂且 (2)千骑.卷平冈 一人一马的合称 (3)会.挽雕弓如满月 终将 (4)五十弦翻.塞外声 演奏 (5)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征的士兵 (6)赋.壮词 写作 (7)秋容如拭. 擦 姑且,暂且 一人一马的合称 终将 演奏 出征的士兵 写作 擦 3.文学常识填空。(1)苏轼,与其父 苏洵 、其弟 苏辙 并称为“三 苏”。苏轼的词境界开阔,意象雄伟。他是 豪放 词派的代表,与 辛弃疾 并称为“苏辛”。(2)辛弃疾,字 幼安 ,号 稼轩 , 南宋 (朝 代)词人。其词多抒写力图收复北方失地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苏洵 苏辙 豪放 辛弃疾 幼安 稼轩 南宋 4.按要求默写。(1)[2023·宣城宣州区期末]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两句通过描写戍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许,用“ 持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两句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的心情。(3)[2023·宣城宣州区期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中从视觉、听觉的角度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 是: 马作的卢飞快 , 弓如霹雳弦惊 。(4)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身不得 , 男 儿列 , 心却比 , 男儿烈 ”,运用短句,节奏 明快,格调激昂,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 概。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 男儿烈 的《渔家傲·秋思》中,西北边疆的秋天和江南大不相同:“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秋天的战场充满肃杀与壮烈之感:“ 八百里分麾下炙 , 五十弦翻塞外声 , 沙场秋点兵 。”在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中,秋天却是明净美丽的:“ 为篱下黄花开遍 , 秋容如拭 。”(5)自古以来,秋天就是文人反复咏叹的季节。在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6)[2023·安庆一模节选]古诗文常以声传情。柳宗元的如鸣珮环 羌管悠悠霜满地 《小石潭记》中的“ 如鸣珮环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溪水的清脆之声,流露出作者发现小石潭后的喜悦之情;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 羌管悠悠霜满地 ”以西北边疆特有的乐器声增添将士们的思乡之情。Ⅱ课文研读(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5.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答案:①北雁南飞是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字更符合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字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6.“羌管悠悠霜满地”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答案: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出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变式问·不同问法答案略有不同】说说“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中“满”字的表达效果。答案:“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营造了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思乡之情。(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7.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答案:“天狼”指天狼星,在词中指西夏军队。“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句子运用“射天狼”的典故,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答案:①“亲射虎,看孙郎”,突出表现了词人的“少年”轻狂;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重用,给他建功立业、再展宏图的机会;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明了词人希望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与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变式问·不同问法答案略有不同】本词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苏轼在词中运用典故,融情于事。请举出三例并分析其作用。8.《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答案:示例:上片起句陡兀,“老夫聊发少年狂”,词人写这首词时不到四十岁,却自称“老夫”,这是描绘了心态上的“狂”。接着描写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表现了词人的英姿,“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写出了其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亲射虎,看孙郎”,词人以少年英主孙权射虎自比,更是显出“狂”劲和豪兴来,这是举止上的“狂”。(三)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问 题。9.小皖同学认为辛弃疾的这首词不能称为“壮词”。请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中任选两个方面分析本词被称为“壮词”的原因,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答案:①从内容上看,这首词写的是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军乐,分酒食,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这首词表达的是词人渴望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③从语言风格上看,这首词壮丽而不“纤巧”。所以这首词可以称为“壮词”。(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10.请任选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答案:示例: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绘了战马飞驰、弓矢破空的战争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12.秋瑾自号鉴湖女侠,其身上的“侠”在本词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性格刚烈,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气。②侠肝义胆,“因人常热”(待人热忱)的济世情怀。③志向远大,为国奋斗牺牲的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