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ppt课件
展开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4.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丁肇中,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瞭望( ) 缅怀( ) . . 探察( ) 埋没( ) . .宣告( ) 彷徨( ) . . .袖手旁观( ) 不知所措( ) . .
1.给加点的生字词注音,读读写写。
正心 :修身:齐家:抽象:袖手旁观:一帆风顺: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1.看到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1)“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2)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3)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1)“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明确: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 致,达到、得到。知,知识、认识。 “格物致知” 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
明确:“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3)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
明确:一是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二是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的; 三是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2.阅读课文,完成课本结构图梳理。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文章可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 2—12 ),分析问题: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文章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层?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层的大意。
第一层(2),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
第二层(3—5),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第三层(6—12),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
明确:从中国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3. 结合第3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明确: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 “平天下”。
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5.第8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
6.作者举自己在美国求学这一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在美国求学的例子证明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再次说明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说理更加真实可信、无可辩驳。
7.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态度,“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8.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有哪两个方面?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由于演讲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在于: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这篇讲演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
首先提出演讲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之后具体分析传统教育偏重理论轻实验的缺点。 最后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3.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1)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2)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有没有真正的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示例:学校也需要对现在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不能光考查学生的书面知识,还应该设置一些实践活动,去考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2.同学们,学完课文后,相信你对“格物致知”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是否也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否也有通过“格物”来“致知”的生活事例?你知道哪些有关“格物致知”的名人名言或历史故事?
生甲:我从探究剪刀的工作原理中知道了杠杆原理(中间那个点构造了杠杆)。 生乙:我搜集的名言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生丙:我举一个反面的例子:赵括纸上谈兵导致全军覆没。
提出问题——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解释“格物致知”的内涵
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得出结论——必须重视格物至知精神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6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课内容课件ppt</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积累运用,新题专列,课内精读,课外赏读,创新微写作,阐明道理,不知所措,格物致知,袖手旁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6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培优,学情回顾,分析讨论,精读课文,课堂小结,课文主旨,写作特色,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分析问题,培养实验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语释义,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不知所措,诵读感知,知人论世,理清思路,品析方法,高瞻远瞩的眼光,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