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5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5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6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63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6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67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6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418750/0-170920088274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共23页。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实验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新课探究【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分析得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装置】【实验操作与思考】1.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和滑轮对钩码的力? 为了使滑轮组对钩码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所受重力,应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钩码,故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操作与思考】2.怎样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①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时,在绳子自由端做一个记号A,拉动绳子前(始位置)记录A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s1,停止拉动时(末位置)记录A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s2,两读数之差s=s2-s1即为所测的距离。【实验操作与思考】2.怎样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②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时,在挂钩的下端做一记号B,提升钩码前(始位置)记录B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h1,停止提升时(末位置)记录B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h2,两读数之差h=h2-h1即为所测的距离。【实验操作与思考】3.怎样使测量结果更可靠? 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果。【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G。(2)按照图甲所示安装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3)在竖直方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并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4)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步骤】(5)换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重复上述实验。(6)分别计算出用不同滑轮组挂不同钩码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实验记录】【交流讨论】1.同一个滑轮组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机械效率相同吗?为什么?2.图中甲、丙两个滑轮组都挂相同的钩码时,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为什么?3.说一说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并动手试一试。【实验结论】1.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机械效率____,动滑轮多的做的____功多,机械效率____(填高或低)。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____,重物越重做的____功多,机械效率____(填高或低)。 3.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高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不同额外低不同有用高动滑轮重力摩擦力提升物体的重力思考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滑轮组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2.所提升的物重(物重增加,机械效率也提高)3.动滑轮的自重(减少动滑轮的重力,机械效率也提高)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课堂小结【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装置】随堂练习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多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快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多D.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大D2.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B3.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子重力。第一次把重为100N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把重为200N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则( )。A.η1<η2B.η1>η2C.η1=η2D.η1和η2的关系无法确定A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下图甲、乙、丙所示。(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高0.4 72.7%(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额外功。增大减小
第六节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实验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新课探究【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分析得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装置】【实验操作与思考】1.怎样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和滑轮对钩码的力? 为了使滑轮组对钩码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所受重力,应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钩码,故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操作与思考】2.怎样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①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时,在绳子自由端做一个记号A,拉动绳子前(始位置)记录A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s1,停止拉动时(末位置)记录A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s2,两读数之差s=s2-s1即为所测的距离。【实验操作与思考】2.怎样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②测量钩码上升的高度h时,在挂钩的下端做一记号B,提升钩码前(始位置)记录B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h1,停止提升时(末位置)记录B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h2,两读数之差h=h2-h1即为所测的距离。【实验操作与思考】3.怎样使测量结果更可靠? 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多次实验,可以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到具有普遍性的结果。【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G。(2)按照图甲所示安装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绳端的位置。(3)在竖直方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并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4)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步骤】(5)换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重复上述实验。(6)分别计算出用不同滑轮组挂不同钩码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实验记录】【交流讨论】1.同一个滑轮组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机械效率相同吗?为什么?2.图中甲、丙两个滑轮组都挂相同的钩码时,机械效率是否相同?为什么?3.说一说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并动手试一试。【实验结论】1.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机械效率____,动滑轮多的做的____功多,机械效率____(填高或低)。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率____,重物越重做的____功多,机械效率____(填高或低)。 3.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高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不同额外低不同有用高动滑轮重力摩擦力提升物体的重力思考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滑轮组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2.所提升的物重(物重增加,机械效率也提高)3.动滑轮的自重(减少动滑轮的重力,机械效率也提高)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课堂小结【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装置】随堂练习1.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多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快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多D.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大D2.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C.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B3.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动滑轮重为20N,不计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子重力。第一次把重为100N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把重为200N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2,则( )。A.η1<η2B.η1>η2C.η1=η2D.η1和η2的关系无法确定A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下图甲、乙、丙所示。(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高0.4 72.7%(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额外功。增大减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