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考复习知识要点提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考复习知识要点提纲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形,三级阶梯,河流和湖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的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带,气候温和,适于人类生存。海陆兼备,有利于对外贸易,海陆交通方便。
2.我国陆地面积以及在世界的位次:
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3.我国濒临的海洋:
从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4.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域位置、形状,几个主要的省区形状如黑龙江(形状独特)、武汉(长江W经过的地方)、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北回归线经过的四省区)等要牢记;简称和行政中心要牢记。
5.我国的人口分布的特点: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东多西少。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我国总人口14.4亿。
6.我国的民族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汉族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是云南省。蒙古族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傣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势:
1.我国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山地占我国面积1/3,山区占2/3,山区多发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山区发展的产业:林业、旅游业、畜牧业。
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及其界线:(在右图连出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北-西南走向)
3.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及其相对位置(P24):
青藏高原地表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黄土高原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内蒙古高原地表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云贵高原地表特征: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
4.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5.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紫色/红色盆地)
二、气候: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冬季的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划分:
从北向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青藏高原区。
3.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受海陆位置影响,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
湿润区(>800mm)、半湿润区(400-800mm)、半干旱区(200-400mm)、干旱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中考复习知识要点提纲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中考复习知识要点提纲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和地球仪,地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中考复习知识要点提纲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产业为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