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二 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ppt课件
展开同学们,图片上的水果大家都认识吗?你们都吃过吗?荔枝是水果中的佳品,昔日的皇宫珍果,如今是寻常百姓的果品。也许有的同学对它陌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
“南州”——点明荔枝的产地(南部地区)“六月”——点明荔枝的成熟期“丹”字——点明荔枝的色泽“荔枝”—— 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
贾祖璋(1901—1988)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有《鸟与文学》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贾祖章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褐色 红缯 紫绡 醴酪 龟裂 瓤肉渣滓 萌蘖 绛囊 贮藏 阙 啖
(jiàng náng)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萌蘖】指植物长出新芽。【不了了之】指把没有办完的事情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一边不去管它,就算完事。【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逐节概括,分别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1):引言,引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10):介绍荔枝的生态知识。 第三部分(11-14):介绍荔枝的生产知识。
第一层:(2-5)介绍荔枝果实的外部形态。第二层:(6-10)介绍荔枝果实的内部组织。
本文说明对象是?说明顺序是?
说明对象:荔枝 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表及里
主要介绍荔枝的生态特征
次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
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
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
1.第一自然段中提及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有什么作用?
一是对《荔枝图序》中的描写提出疑问,从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荔枝的说明,使读者对鲜荔枝的形态有个初步的印象;二是由回忆进入到了现实,由设置疑问引到介绍科学知识,引起阅读的兴趣;三是引出下文。
介绍荔枝果实的外壳,先照应前段文中白居易所说的“壳如红缯”,纠正其认识上的错误。接着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对荔枝的外壳进行说明。
介绍荔枝果实的颜色。引用古代诗句,说明荔枝颜色以红为主,非常美丽。其中 “南州六月荔枝丹”点明了文题。
介绍荔枝的壳膜。先借对白居易文中 “膜如紫绡”的解释,纠正他的错误认识,再引古诗,对壳膜的形状作形象的描写。
介绍荔枝的果肉。先照应前文,肯定白居易对它颜色观察正确,后指出它的科学名称是“假种皮”,最后说明它的口感和加工。
介绍荔枝的贮运。首先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然后用科学的数据加以验证,最后引用典故说明荔枝保鲜之难。
介绍荔枝的种子,主要说明其形状特点。
介绍荔枝的花,依次说明花期、花形及其对繁殖和采蜜的作用。
介绍荔枝的原产地和栽培史
介绍荔枝的移植历史,说明荔枝北移不易。
提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和期望。
根据刚刚阅读课文内容,提取信息
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决状裂片,好象龟甲,特称龟裂片。
成熟的荔枝大多是深红色或紫色,也有淡红色,和淡黄色的。
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
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
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记载中有重达六十克的。
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有的则微带黄色,味甜微酸,有的纯甜。
不耐贮藏,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
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
花期为二月初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荔枝花多,花期又长
是我国的特产,主要生长于南方。
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
一、根据说明方法特点找出本文所用到的说明方法。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用果树学的术语,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
用准确精练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易理解。
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等等。
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十余处。
二、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引用的诗文,并说明其作用。
1.白居易《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2.徐勃《咏荔枝膜》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3.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苏轼《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使文章内容充实,文字生动活泼,增添文学的韵味,增强表达效果,寓科技知识于文字描绘之中,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技知识。
三、文中引用了哪些典故?作用是什么?
1.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派人兼程送荔枝,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2.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说明荔枝性喜温暖。
3.文征明说顾氏种活荔枝的事,说明荔枝性喜温暖。
1.条理分明,层次清楚,结构严密,准确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引用诗文,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3.事实确凿,数字具体,科学性强。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准确、艺术地说明了荔枝的形态和果实以及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作者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高度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教习网(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智学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1.本文件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不得侵犯本司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2.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是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老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3.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课件、教案、学案、试卷等内容,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教习网()专为 K12教育老师提供同步备课资料下载、教学经验学习等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为了进一步完善网站的资料体系,最大化满足用户的精品资源需求,现诚邀全国各地优秀一线老师加入教习网兼职创作老师团队,参与资源建设,获取高额现金收益。兼职招募详情请看:
教习网诚挚地为各位老师推荐两款免费的朗读小程序,可用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打开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使用,欢迎分享广大师生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三 表达观点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3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三 表达观点优质课ppt课件</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达观点概念,表达观点形式,直接阐述观点,反驳错误观点,辩证分析观点,案例一,例文一,点评分析,案例二,例文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第六单元微写作一 描述事物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微写作一 描述事物精品课件ppt</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做游戏你说我猜,例文评析,写作技巧,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三 撰写报告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a href="/yw/tb_c404011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三 撰写报告优秀课件ppt</a>,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调查报告的概念,调查报告的特点,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的类别,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调查报告的格式,前言示例,调查报告写作要求,课堂总结,模拟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