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B.开发“华为手机”鸿蒙系统
C.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D.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花香四溢C.风吹叶落D.燃煤取暖
3.保存珍贵文物可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A.B.C.D.
4.大煮干丝属淮扬菜系的代表菜之一。干丝富含钙,补充钙元素可预防( )
A.骨质疏松B.甲状腺疾病C.侏儒症D.贫血病
5.古代建筑常用糯米灰浆黏合墙砖,糯米灰浆由糯米汁、熟石灰和沙土等制成。糯米灰浆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C.化合物D.单质
6.古代唐镜表面有一层耐腐蚀的二氧化锡。中的化合价为( )
A.-4B.-2C.+2D.+4
7.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B.干冰
C.铜片D.氯化钠
8.下列符合“安全·绿色”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
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B.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C.焚烧秸秆,环保增肥D.家电着火,用水扑灭
9.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粉笔灰B.植物油C.食盐D.高锰酸钾
10.氮肥厂利用和在有铁存在的情况下合成。在此过程中铁加快了该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则铁在合成氨过程中充当( )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11.如图为某考试时所使用的条形码。条形码背面的胶黏剂主要成分为丙烯酸,下列关于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氧分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C.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8
D.由3个碳元素、4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
12.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C.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D.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
13.如图为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4.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能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盐酸中
B.炼铁是将铁的化合物转化为铁单质的过程
C.铁生锈时发生了铁单质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反应
D.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上方加入,热空气从下方通入
15.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B.称量
C.量取D.溶解
1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油污
B.铝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于制作炊具
C.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制作照明弹
D.不锈钢有耐腐蚀性,可制造医疗器械
17.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8.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搅拌的方法能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B.℃时,50g水里加入25g,可得到75g溶液
C.℃时,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可获得晶体
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图a表示,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B.图b表示,等质量的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图c表示,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元素种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D.图d表示,温度保持60℃,蒸发100g质量分数为14.8%的溶液至完全析出(已知60℃时=37g)
20.工业上可利用和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①反应Ⅰ:
②反应Ⅱ:
A.上述流程中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理论上,每产生32g,消耗水的质量为36g
C.相较电解水制氢而言,该方法具有节约能源,产品易分离的优点
可能由、、、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中,铁元素质量为2.1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
二、填空题
21.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并赋予桃红、凝脂、缃叶、群青、沉香等雅致动听的名字,这清新芬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化学知识。
(1)桃红: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红用银朱调和,可以得到灿若桃花的颜色。银朱是用与硫磺加热制成的硫化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凝脂: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宋代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化学实验室用陶瓷制作的仪器是______(举一例)。
(3)缃叶:缃叶载油伞,在春色里翩翩起舞。取色自雌黄,雌黄是一种硫化砷矿物,其中砷元素为+3价,则硫化砷的化学式为______。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砷为非金属元素B.砷的原子序数为33
C.砷原子的中子数为33D.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4)群青:群青万顷,一轮秋月。取自青金石,主要含、、、、O、等元素,其中属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名画《千里江山图》中令人惊艳的青绿来自于蓝铜矿,其主要成分为,其中为+2价,则x和y需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
(5)沉香:黄黑色,给人以稳重、力量之感。古人多以炭黑作为黑色颜料,敦煌壁画中黑色的人物轮廓历久弥新,这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填“稳定”或“活泼”)。《天工开物》中载有“灌水其上”、“水火既济”,相关反应为水蒸气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和一种气体单质,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Ⅰ.认识水的蒸发
(1)如图反映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在图中将50℃时对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______(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Ⅱ.探究水的电解
(2)电解水时,为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加入少量,其溶解后可产生自由移动的阴离子是______(填符号)。电解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主要为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拓展】用饱和溶液代替溶液进行探究水组成的实验。
(3)实验1:两电极均有气泡产生,长颈漏斗中液面______(填“上升”或“下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周围出现了较多白色浑浊物,溶液温度升高。
(4)提出问题:溶液中出现的白色浑浊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②______;③和。
(5)实验2:将实验1中白色浑浊物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为mg(忽略洗涤过程中的损耗)。将其放入广口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不考虑挥发),观察到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待恢复至室温后,调节量气装置两侧使液面相平,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测得的体积为VmL(的密度为ρg/mL)。
已知:
①实验2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m、V、ρ之间满足______(用“>”、“<”或“=”连接)的关系,则猜想③成立。
③下列可能导致测定的的体积偏小的是______(填字母)。
A.量气管上方未放植物油B.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C.广口瓶中有残留D.分离出的白色浑浊物未洗涤、烘干就进行实验2
(6)反思:实验1溶液中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3.结合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图中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取,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用D装置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4)E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向该装置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浮渣,说明该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填离子符号)、,若要得到纯水,还需要进行______(填“蒸发”或“蒸馏”)。
三、科普阅读题
24.从古至今,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
Ⅰ.发现
(1)西晋张华著作《博物志》记载:“煅烧(高温)白石作白灰……”,同时分解生成了。白石主要成分是,白灰主要成分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木炭燃烧后有不可见的“森林之精”气体。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不可燃、______的化学性质。
(3)1797年,坦南特测得“二氧化碳”含碳27.65%、含氧72.35%。根据此数据,请补充完整坦南特推算“二氧化碳”中碳和氧原子个数比的计算式:______。
Ⅱ.研究性质
(4)1774年,伯格曼将石蕊溶液滴到溶有的水中,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______色。
(5)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100mL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150mL,按照卡文迪许的结论,量筒中收集到的液体约为______mL。
Ⅲ.研究用途
(6)1828年,德里希维勒首次使用和合成了尿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参加反应的和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7)2020年,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团队开发出了镍基双金属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将和甲烷进行重整得到两种气体燃料。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降低的原因是______。
Ⅳ.含量测定
mg甲醇与一定量置于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入如图装置。
已知: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2:氢氧化钠溶液不吸收,能充分吸收;
3:浅绿色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生成红色固体。
(8)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生成;C中出现______(填现象),说明有生成。
(9)充分吸收生成的气体后测定,A装置增重3.6g,B、C装置都增重,增重的质量总和为ag。m=______g;a的取值范围是2.8g<ag<______g。
四、实验题
25.铜及铜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Ⅰ.《梦溪笔谈》中记载了青铜的冶炼工艺。以孔雀石和木炭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冷却得到块状金属铜,冶炼过程如图。
选取孔雀石共同装入土封盖并保留炉火炭火
与过量木炭制球形容器细小通气孔充分煅烧
已知:铜的熔点1083.4℃,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
(1)工艺中木炭的主要作用有:①______;②与反应生成;③直接与反应生成。
(2)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细小通气孔的目的是______。
(3)结合已知条件,此法冶炼产物是铜块而不是散落在炭粉中的铜颗粒,原因是______。
Ⅱ.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主要有制胎、掐丝、烧蓝、磨光、镀金等。
(4)以为材料,加工成丝后弯曲转折成所需的图案,主要利用了的______(填物理性质)。
(5)景泰蓝工艺将釉料涂在铜器表面,烧制后牢固附着于金属表面,既能够______,又起到了美化装饰效果。
(6)现代工业炼铜时,竖炉内部进气管常设计成环形(如图),该设计的优点为______。
Ⅲ.探究还原。
已知:1:。
2:氧化钙为干燥剂,可以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蒸气。
3: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不与氨水发生反应。
有文献报道:在还原反应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和组成的混合物。
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探究一: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开展还原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7)实验开始时,______(填字母)。
A.先向分液漏斗中加稀硫酸B.先点燃酒精灯
(8)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氨水并搅拌,观察到溶液变成______色,证明固体产物中有。
探究二:探究反应生成的变化情况。
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1.6000g的,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固体中的质量(m)结果如图。
(9)由图可知,在还原反应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10)结合图,为确保还原所得固体产物不含,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探究三:探究反应生成的原因。
(11)还原的反应过程涉及如下两个反应:
①,②。
如果1.6000g的全部转化,试计算得到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请结合计算结果和图判断,①②两个反应是______(选填“同时反应”或“依次反应”)。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
B、手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所研究的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
C、“神舟十七”号飞船轨道的研究,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C不符合题意。
D、研制“奋斗者”号钛合金材料,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风吹叶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燃煤取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约占空气体积的78%,而约占空气体积的21%,只占0.03%,的量更少。
4.答案:A
解析: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补充钙元素可预防骨质疏松,故选项正确;
B、甲状腺疾病是缺乏碘元素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C、侏儒症是缺乏锌元素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D、贫血是缺乏铁元素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糯米灰浆由糯米汁、熟石灰和砂土等混合制成,属于混合物,故选B。
6.答案:D
解析: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x+(-2)×2=0,解得x=+4,故选D。
7.答案:B
解析: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C、铜片属于金属单质,由铜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开灯会有电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煤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开窗通风,该选项不正确;
B、植树造林,能防沙降尘,符合“安全·绿色”生产、生活理念,该选项正确;
C、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该选项不正确;
D、水能导电,则家电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粉笔灰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紫红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铁在合成氨过程中充当催化剂,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丙烯酸中只含一种物质,不含氧气,则其中不含氧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丙烯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丙烯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2)=9:8,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丙烯酸是由分子构成,1个丙烯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废液不仅会腐蚀下水道,还会引起水体污染,A项错误;为了便于干燥试管,应将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B项正确;为了防止污染、引发安全事故,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C项正确;试剂瓶标签朝外便于试剂的取用,D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A、由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
D、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一定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生铁不能完全溶解于足量稀盐酸,是因为生铁中的碳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A说法不正确;
B、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将铁的化合物转化为铁单质的过程,故B说法正确;
C、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蚀时发生了铁单质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反应,故C说法正确;
D、工业上进行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上方加入,热空气从下方通入,这样可以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D说法在正确;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A.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油污,此选项正确;
B.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于制作炊具,此选项错误;
C.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制作照明弹,此选项正确;
D.不锈钢有耐腐蚀性,可制造医疗器械,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A、在积雪的公路上撒盐,盐溶于水后形成盐溶液,使凝固点降低,盐水的凝固点比水低,故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冰雪很快融化,故A解释正确;
B、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和受到热气流带来新鲜空气的助燃,而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能改变的,故B解释不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说明燃烧剧烈程度跟O2浓度有关,故C解释正确;
D、向盛有固体的试管中加水,试管外壁有热感,是因为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解释正确;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A、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是温度,用搅拌的方法不能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的溶解度是2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中最多溶解10g,50g水里加入25g,可得到溶液质量=50g+10g=60g,错误;
C、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时,等质量的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错误;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可获得晶体,正确。
故选D。
19.答案:A
解析:A、氧气属于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符合题意;
B、等质量的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一开始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后金属不足,酸过量,铁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故最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C、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D、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g,则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14.8%的氯化钠溶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一开始蒸发水,无氯化钠析出,100g质量分数为14.8%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溶剂质量为:100g-14.8g=85.2g,设14.8g氯化钠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为x,则,x=40g,即当蒸发水的质量为:85.2g-40g=45.2g时,氯化钠溶液恰好饱和,继续蒸发水,析出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当蒸发水的质量为85.2g时,氯化钠全部析出,即此时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14.8g,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答案:D
解析: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所以上述流程中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此选项正确;
B.由流程图可知,水与氧气的对应关系为:~理论上,则每产生32g,消耗水的质量为36g,此选项正确;
C.相较电解水制氢而言,该方法不需要通电,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产品为固体,为气体,产品易分离,此选项正确;
混合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g:(2.9g-2.1g)=21:8,其中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16=7:2,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2):(16×3)=7:3,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3):(16×4)=21:8,7:2>21:8>7:3,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1.答案:(1)
(2);蒸发皿
(3);AB或BA
(4)O;(+2)×x+(-1)×2+(-2)×y=0
(5)稳定;
解析:(1)与硫磺()加热制成的硫化汞,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O、的个数分别是1、1、3、0,生成物中含、C、O、Si的个数分别是1、1、5、1,故反应物中还应含1个、2个O,故X的化学式为:;
②化学实验室用陶瓷制作的仪器是蒸发皿;
(3)①砷元素化合价为+3,硫为阴离子通常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化砷的化学式为;
②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根据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的原子序数是33,正确;
C.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42,错误;
D.根据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错误;
故选AB;
(4)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填:O;
②主要成分为,其中为+2价,根据化学式的化合价代数为0可得:+2×x+(-1)×2+(-2)×y=0;
(5)①敦煌壁画中黑色的人物轮廓历久弥新,这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氧气接触,也不易起变化
②水蒸气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和一种气体单质,化学方程式为。
22.答案:(1)
(2);电
(3)上升
(4)
(5);m<;ABC
(6)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解析:(1)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变大,如图所示:;
(2)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其溶解后可产生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电解水的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两电极均有气泡产生,管内压强增大,所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4)根据①;③和,可推知②是;
(5)①实验2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已知的体积为VmL,假设碳酸钙质量为mg,
如果猜想③成立,这说明分离出白色浑浊物中只有部分是碳酸钙,所以m、V、ρ之间满足,则猜想③成立
③A、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测定的气体的体积偏小,故正确;
B、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导致测量的二氧化碳体积偏小,故正确;
C、广口瓶中有残留,导致测定的气体的体积偏小,故正确;
D、分离出的白色浑浊物未洗涤、烘干就进行实验2,对产生二氧化碳没有影响,故错误;
故选ABC;
(6)实验1溶液中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23.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
(2)A;棉花团;
(3)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b
(4)过滤;;蒸馏
解析:(1)仪器①是铁架台,②是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图中还缺少的实验用品是棉花团,以防加热时固体粉末堵塞导气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取,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因为关闭装置C中的活塞,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液体被压进长颈漏斗中与固体脱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小,液体进入试管内与固体接触,反应发生。若用D装置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由于H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进入以后占据上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下方空间而易从a端排出,所以应从b端通入。
(4)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分离,E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向该装置处理过的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浮渣,说明该水是硬水,其中含有较多的、,若要得到纯水,还需要进行蒸馏,因为蒸馏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24.答案:(1)
(2)不助燃
(3)
(4)红
(5)50
(6)44:17
(7);甲烷分解生成的碳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
(8)红色固体
(9)3.2;4.4
解析:(1)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烛火在该气体中会熄灭,说明该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关系,可知二氧化碳中碳、氧原子个数比的计算式为。
(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5)由于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广口瓶的容积为100mL,则能溶解100mL二氧化碳,则会排出150mL-100mL=50mL的水,即量筒中收集到的液体约为50mL。
(6)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比为(12+16×2):(14+1×3)=44:17。
(7)由流程可知,二氧化碳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甲烷分解的碳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则催化剂效果会降低。
(8)由于浅绿色氯化亚铜溶液吸收生成红色固体,则C中出现红色固体,则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
(9)3.6g水中含氢元素质量为,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甲醇的质量为;
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若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则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质量为,若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则a的取值范围是2.8g<ag<4.4g。
25.答案:(1)提供热量
(2)可防止容器因气体增多、压强过大而炸裂
(3)煅烧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反应过程中铜熔化成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凝固成块状
(4)延展
(5)防止生锈
(6)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7)A
(8)蓝
(9)先增大后减小
(10)确保加热条件下通氢气时间足够长
(11)1.44g;同时反应
解析:(1)木炭燃烧放热,则能为反应提供热量,且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则为反应提供一氧化碳,其碳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2)在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装置中的气体会增大,球形容器封盖后保留细小通气孔,可防止容器因气体增多、压强增大而炸裂。
(3)铜的熔点1083.4℃,氧气充足时炭火温度可达1200℃左右,可知煅烧的温度高于铜的熔点,反应过程中铜熔化成液体,冷却至室温后凝固成块状,故此法冶炼产物是铜块而不是散落在炭粉中的铜颗粒。
(4)铜能加工成丝,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在铜器表面涂釉料,能隔绝氧气,防止生锈,同时还能起到美化装饰效果。
(6)将进气管设计成环形,可将一氧化碳分散成多个气流,使反应物充分接触。
(7)由于氢气为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实验开始前,先向分液漏斗中加稀硫酸,通入一段时间氢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
(8)由于氧化亚铜溶于氨水后得到蓝色溶液,但铜不和氨水反应,则若观察到溶液变成蓝色,则证明固体产物中有氧化亚铜。
(9)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铜的质量先变大后变小。
(10)由图可知,反应到5min时氧化亚铜的质量达到最高值,之后氧化亚铜的质量不断减小,则若想确保产物中不含氧化亚铜,则确保加热条件下通氢气时间足够长。
(11)设得到氧化亚铜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44g
答:计算得到的质量为1.44g。
由于最多生成的氧化亚铜的质量为0.6436g<1.44g,则说明反应同时进行。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在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冰雪很快融化
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B
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
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是淡蓝色,在氧气中是蓝紫色
燃烧剧烈程度跟浓度有关
D
向盛有固体的试管中加水,试管外壁有热感
固体溶于水放热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docx、九年级化学期中答案pdf、九年级化学期中答案pdf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