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能防止其被具有水解酶活性的蛋白酶体降解;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可抑制或增强基因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骨架蛋白氨基端发生甲基化,可避免被蛋白酶体识别
B. 甲基转移酶由合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可能需要通过核孔
C. 体细胞中发生甲基化的组蛋白会通过表观遗传传递给下一代
D. 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结合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癌变
2. 科学研究发现,四种基因控制着某种线虫细胞凋亡的启动,四种基因的表达产物EGL-1、CED-9、CED-4、CED-3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说明:“-”表示抑制,“+”表示促进
A. 调控该种线虫细胞凋亡全过程的基因应该多于四种
B. 正常情况下,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1、CED-3的含量增加
C. 若CED-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
D. 若CED-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则不会引起细胞凋亡
3. 当眼睛遇到强光时,缩瞳神经兴奋,减少入射光量以保护眼底;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神经兴奋,增大入射光量以便看清物像,此反射称为瞳孔反射,神经中枢在脑干。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瞳孔大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瞳孔反射与眨眼反射的神经中枢均在脑干
B. 瞳孔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
C. 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表面可能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
D. 缩瞳神经、扩瞳神经分别属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4.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蔗糖,如图表示蔗糖运输至韧皮部薄壁细胞和伴胞的过程,其中①表示H⁺—蔗糖同向运输载体,②表示H⁺—ATP酶,③表示W载体,韧皮部薄壁细胞内能积累高浓度的蔗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蔗糖经①运输至伴胞内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
B. ②可作为运输H⁺的载体,也能提高ATP水解时所需的活化能
C. 蔗糖经③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③的构象发生改变,属于协助扩散
D. 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进入韧皮薄壁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5. 现以某种多细胞绿藻为材料,研究环境因素对其叶绿素a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的绿藻质量为鲜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甲图可知,绿藻在低光强下一定比高光强下需吸收更多的Mg2+
B. 由乙图可知,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高光强条件下光合速率并不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
C. 由乙图分析可知,在20℃下持续光照2h,高光强组比低光强组多消耗CO2150μml·g-1
D. 若细胞呼吸的耗氧速率为30μml·g-1·h-1,则在30℃、高光强下每克绿藻每小时制造葡萄糖 26.5μml
6. 研究发现,CAR-T细胞疗法可有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该疗法是把患者的T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安装能特异性识别肿瘤靶点并能激活T细胞的嵌合受体,这种T细胞被称为CAR-T细胞,该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后,回输到体内,可精准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其治疗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AR-T细胞疗法利用了免疫监视功能的原理
B. 肿瘤坏死因子与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等都属于细胞因子
C. CAR-T细胞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AR特异性结合并清除肿瘤细胞
D. CAR-T细胞疗法既能有效治疗肿瘤又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
7. 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 序列。感染大肠杆菌的φX174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环状单链DNA,含有6870个碱基,其中A、G、T、C四种碱基比例依次为20%、10%、30%、40%。图甲表示该噬菌体复制的部分过程,①~④表示相应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噬菌体部分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图中数字表示对应氨基酸的编号)。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有①② = 3 \* GB3 ③④
B. 完成过程①需要消耗2061个含 A
C. 据图乙推断,D基因和E 基因的重叠部分指导合成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D. 重叠基因在遗传学上的意义是可增大遗传信息
8. 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基因型为AaXBY果蝇(2n=8)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再检测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已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一次异常分裂,分别检测分裂进行至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1时期的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
B. T2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
C. 检测的T1、T2、T3时期的三个细胞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D. 最终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有一半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
9. 肺炎双球菌转化过程如图:从S型细菌中释放出来的控制荚膜形成的S基因,以双链的形式在R型细菌细胞表面的几个位点上结合。R型细菌产生的核酸内切酶首先切断DNA双链中的一条链,被切割的链在核酸酶的作用下降解,成为寡核苷酸释放到培养基中,另一条链与R型感受态细菌的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进入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化完成后的S基因表达,控制合成荚膜
B. R型菌产生的核酸内切酶和核酸酶均作用于氢键和磷酸二酯键
C. S型菌的DNA与R型菌的DNA实现同源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属于基因重组
D. 由于受到DNA纯度、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影响,只有少量R型菌发生转化
10. 遗传漂变是指小的种群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生育的子代数有所变动而引起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下图表示个体数(N)分别是25、250、2500的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若群体随机交配,第125代时,N为250的群体中Aa基因型频率比N为2500的群体的小
B. 基因突变、遗传漂变、自然选择和迁移都会影响图中种群的A基因频率
C. 种群越小越容易发生遗传漂变,且遗传漂变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具有随机性
D. 自然选择是引起遗传漂变的主要原因
11. 光敏色素(phy)在植物—环境互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phyB被证明对气孔开闭、植物发育等多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光调控幼苗下胚轴伸长的部分反应机制如图所示,其中Pr(无活性)、Pfr(有活性)是phyB的两种构象,正常光照有利于Pr向Pfr转化,荫蔽胁迫有利于Pfr向Pr转化,PIF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作用的蛋白质,ROT3、BZR1和ARF6均为相关基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赤霉素、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在调控幼苗下胚轴伸长过程中呈协同关系
B. 正常光照不利于光敏色素发挥调节功能
C. 荫蔽胁迫下,促使幼苗下胚轴伸长有利于获得更多光照以适应环境
D. 幼苗下胚轴伸长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12. 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过程如图甲。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其调节情绪过程如图乙。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持续升高会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含量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会随体液定向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
B. 当情绪压力增大刺激下丘脑引起长期压力效应时,肾上腺皮质属于该反射弧的效应器
C. 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可能会抑制5-羟色胺载体运输5-羟色胺
D. 抗抑郁药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来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
13. 枫糖尿病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因患儿体内分支酮酸脱羧酶异常,致使分支氨基酸的分解代谢过程受阻,导致尿液中具有大量枫糖浆香甜气味的α-酮-β-甲基戊酸而得名。已知该病是由 19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A基因突变导致的隐性遗传病,该基因有两个突变位点E2和E33,任意一个位点突变或两个位点都突变均可导致A 突变成致病基因。下表是人群中A基因突变位点的4种类型,其中“+”表示未突变, “-”表示突变, “/”左侧位点位于父方染色体,右侧位点位于母方染色体。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A 基因中的E2和E33这两个位点均可发生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B. 类型1和类型2表现为正常人,类型3 和类型4 患枫糖尿病
C. 若类型2与类型4男女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4
D. 枫糖尿病形成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4. 小麦在成熟期如遇连阴雨,常出现部分籽粒在穗上发芽的现象。研究发现调控麦穗发芽的关键基因是SD6和ICE2,两基因通过调控脱落酸(ABA)的合成与降解,调控种子的休眠。两基因的表达受温度的影响,SD6和ICE2的调控机制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温度是调控SD6和ICE2表达的关键因素,高温多雨更容易导致麦穗发芽
B. SD6和ICE2对休眠的生理作用相反,两者共同调控种子的休眠
C. 低温条件下基因OsbHLH048的表达量上升,ABA合成增加促进种子休眠
D. 改造SD6并降低其在室温条件下的表达量是解决麦穗发芽问题的途径之一
15. 水稻的杂交是育种的重要手段,但不同品种的水稻之间的杂交种常有育性下降的现象,为育种带来麻烦。研究人员发现水稻8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T/t,4 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G/g。在花粉发育过程中至少需要含有T蛋白或G蛋白,t和g基因无法表达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将基因型为TTgg的栽培稻和基因型 ttGG的野生稻杂交得到 F₁,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F₁仅有3/4的花粉发育正常
B. F₁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8种
C. F₁作父本与亲本回交,子代中与F₁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3
D. F₁自交后代中,花粉发育全部正常的个体所占比例是7/1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共15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下图为某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3-磷酸甘油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醛-3-磷酸、核酮糖-5-磷酸、核酮糖-1,5二磷酸是该过程中依次生成的重要化合物,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理过程被称为_________(1分)循环。高等植物中该反应发生场所在 。(1分)
(2)RUBP是图中物质_________(1分)的简称。①过程称作_________(1分)。上述过程中,消耗前一阶段提供的能量的过程有_________(填写序号)。脱磷酸化的过程有_________(填写序号)。
(3)通过对该过程分析发现,固定一分子CO2平均会消耗ATP和NADPH的分子数目分别是_________。甘油酸-1,3二磷酸和核酮糖-5-磷酸分别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是_________(1分)。
(4)据图分析,能提高葡萄糖含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答两条)。若想验证图中各种有机物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
17.(共11分,每空1分)图甲表示某种高等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在繁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种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丙表示某一动物个体体内细胞处于若干特定细胞分裂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从染色体角度看,hi段与cd段中对应的时期相比,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减半的原因是 。
(2)图乙中的柱形A、B、C分别表示细胞进行 分裂的各阶段细胞中 、 、 的数目变化。
(3)根据图丙中的 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 ,④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
18. (共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 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可以通过去甲肾上腺素(NE)刺激白色脂肪组织中的间充质基质细胞(MSC),使MSC分泌GDNF促进淋巴细胞(ILC2)分泌IL-5,从而促进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分解,调节过程如图1。ADR和RET是MSC和ILC2上的受体,为确定这两种受体与MSC和ILC2的对应关系,研究人员利用阻断ADR的小鼠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
(1)图1中的NE(神经递质)、GDNF(神经营养因子)和IL-5(细胞因子)都是通过与___________(1分)结合发挥作用。实验过程中需使用_____________(1分)(填“正常”或“交感神经功能缺失”)的小鼠作为实验材料。
(2)根据图2实验结果可以推测这两种受体与MSC细胞和ILC2细胞的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为确保实验结论的正确性,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一组实验,该组实验中对小鼠的处理是___________,预期结果是_______。
19. (共9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草莓果实在成熟过程中花青素能使果实颜色逐渐变红。根据颜色变化可将草莓果实成熟阶段依次分为: 小绿期(SG)、大绿期(LG)、浅绿期(DG)、纯白期(Wt)、始红期(IR)、片红期(PR) 和全红期(FR)。研究者以草莓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了pH影响生长素的含量进而影响草莓颜色变化的机制。
(1)研究者用0.5%醋酸溶液喷施处理草莓植株上的大绿果,每隔1天喷1次。该实验中的对照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2)处理17 天后,对照组的果实全部处于颜色深红的全红期,而实验组处于片红期,表明醋酸处理可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草莓果实变红。且醋酸处理17 天后测得草莓果肉中生长素含量明显高,停止用醋酸处理4天后草莓全红。
(3)草莓果实发育所需的IAA 主要在______________(2分)中由___________转化而来。研究发现去籽草莓中的花青素含量比完整草莓的__________,这说明生长素对花青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4)草莓不同发育时期果肉pH 值的测定结果如图。
请结合以上实验结果,阐述草莓果实 Wt到FR期pH 变化影响草莓颜色变化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0. (共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964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现水稻某品种为雄性不育株,自此开启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基因 (R、r) 和细胞质基因(N、S) 共同决定的。
(1)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品种甲雄性不育原因的假说:细胞质N基因在线粒体中编码一种酶,其突变基因S表达产生的酶无活性,可导致雄蕊发育异常;而核基因 R 可产生相同的酶,保证雄蕊正常发育,而r基因无此功能。基因型为S(Rr)的个体为________________(1分)(填“雄性可育”或“雄性不育”)。写出品种甲的基因型__________。
(3)品种甲雄性不育系水稻,与基因型为N(RR)的水稻杂交,产生的F₁表现型为__________(1分),F₁自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比例是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将三个基因E、F和P(E、F是与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与Ti 质粒连接,共同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同一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获得转基因植株(如图),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绿色荧光植株占一半,据此推测E、F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
突变位点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E2
+/+
十/一
+/+
一/一
E33
十/十
十/一
-/-
—/—
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
CDDCA BCDBD BDCCD
16【答案】(1) ①. 卡尔文(光合碳循环) ②. 叶绿体基质
(2) ①. 核酮糖-1,5-二磷酸 ②. CO2的固定 ③. ②③⑤ ④. ③④⑥
(3) ①. 3和2 ②. 3和5
(4) ①. 提高CO2的浓度、适当提高温度提高酶的活性、补充矿质元素促进酶的合成、提高光照强度,提高ATP、NADPH的含量 ②. 给该过程提供14C标记的CO2,追踪14C的去向,从而弄清14C在有机物中出现的先后顺序
17.(1)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前者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后者没有 b~c 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
(2)减数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
(3)②雄性 精细胞
18. 【答案】(1) ①. 特异性受体 ②. 正常
(2) ①. ADR位于MSC,RET 位于ILC2 ②. 阻断ADR后,IL-5和GDNF的分泌量均下降
(3) ①. 阻断RET ②. IL-5分泌量低于对照组,GDNF分泌量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19. 【答案】(1)用等量清水喷施长势相同的平苒植株上的大绿果,每隔1天喷1次
(2)抑制 (3) ①. 发育中的种子 ②. 色氨酸 ③. 高
(4)Wt期到FR期pH值逐渐升高,生长素的合量降低抑制花青素合成的作用减弱,花青素的含量升高,促进果实变红
20【答案】(1)免去杂交育种过程中人工去雄的繁琐操作
(2) ①. 雄性可育 ②. S(rr)
(3) ①. 花粉可育 ②. 1/4
(4)E、F基因可使rr品系恢复育性,但含E、F基因使花粉不育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