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精品同步训练题
展开1.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四川人说□é______眉天下秀,夔( )门天下险,剑gé______天下雄,青城天下yōu______□这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看颐( )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huáng______的印象。
(1)给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在□中标注恰当的标点符号。
(4)解释加点词。
富丽堂皇: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关于“文明旅游”
【事件回放】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7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1.3亿人次,2018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1.4亿人次。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每逢假期过后,凡是出境游归来的人首先不是描述那个地方有多么好,而是会抒发一句感慨:人真多。紧跟着的一句话十有八九会是:中国人真多。假日一到,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至于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儿,那里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此番旅游的目的是什么,很多时候被无意识地忽略掉了。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视中国人为“暴发户”。
(摘自《城市快报》)
【数据调查】
近日,某网站进行了一项“文明出境游”调查,盘点出国民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
【观点碰撞】
观点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贴有“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横加指责。
(新华网)
观点二 一个真正的文明的民族,总要不断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不管是穷是富。贫富不是文明的标准。我们希望明天的中国能够无愧地成为未来人类文明的脊梁,那就不要忘记去不断清洗历史留下的那些惰性,不时站在自省的镜子里检点自己,宽容和直面一切批评,并从中清醒地建立起真正而坚实的自信来。
(冯骥才《中国人丑陋吗》)
观点三 拥有财富未必受人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文明之邦,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
(网友评论)
2.阅读【事件回放】部分,你认为“中国式旅游”有哪几个特点?请分别归纳。
3.根据“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调查表,写出调查结果。
4.根据文本内容,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被称为“暴发户”的有中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
B.2017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1.3亿人次,2018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1.4亿人次。
C.出国旅游的人都在感慨中国人真多,因为一到假日,世界各国的旅游胜地便被中国人包围了。
D.对于中国人来说,旅游就是到此一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江南”再发现
胡晓明
①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文献中可见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长期以来,虚虚实实,或浓或淡,强化着一种超乎一般所谓地域文化的认同,即可谓“江南认同”。“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海内外流传。“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
②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入骨的相思,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迷魅。男女之思,友朋之念,进而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苏东坡诗:“犹做江南未归客”,姜夔“昭君不谙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以及吴梅村“世间何物是江南”才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为江南认同的江南意象,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③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一直到三国时代,江东孙吴,三分天下有其一,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
④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如谢道韫(东晋才女,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祖籍河南,自其祖南迁以后到她已是第三代侨民,一生都在江南,她的作品自然归在南方文学里了,但她继承的其实是在北方就已形成的强大的家族文学传统。二是南方人向由政治中心迁来的大批北方人学习的结果,几代以后便渐渐置换成江南意识,是经过模仿、交融、选择、消化的文化习得。这似乎可称之为江南文化之二源。两部分之间形成一种奇妙的张力:一方面是在地的、生根的、非异己的,另一方面又是有本的、深厚的、高级的;前者使文化免除了排他性,后者使文化具有了优越性。没有哪一个地域文化有如此方便善巧的因缘和合,这一文化认同的过程,表明了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正是江南文化不同于巴蜀文化、粤闽文化等的特质,也是江南文化特别具有生机与活力的重大动因。
⑤“江南”所指涉的空间,与其说是具体的地理空间,不如说是一个特定的精神空间。
(节选自2011年2月19日《文汇报》)
5.读完《“江南”再发现》,你觉得作者发现了什么?
6.第④段中,谢道韫这一论据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7.“江南美,江南愁,美得令人伤心,愁得肝肠寸断”,下面不适合引用来表达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
A.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C.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D.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三、语言表达
8.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作者先提出“意境就是 ;写景就是 ”的观点;再以人们熟悉的中国诗词为例,阐明了景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获得意境的方法是 ;最后,指出画画要有意境,还要注意运用好的表现方法——意匠,使论述更全面。
四、综合性学习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写淡淡的怜惜,王维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高适的《别董大》写挚友离别,洋溢着前程万里的信心;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塞外奇观,表现雪中送客的不舍和为国戍边的豪情。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8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田园骚客寄情山水, , ;
边塞诗人放歌风雪,《别董大》诉说离情,抒发戍边人豪迈雄心。
参考答案:
1.(1)kuí yí
(2)峨 阁 幽 煌
(3):“ 。”
(4)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
【详解】(1)结合语境确定字音。注意声调书写要规范。夔:读作kuí。释义:①敬谨恐惧的样子。②肃立。③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颐:左右结构,形声。从页,臣(yí)声。
(2)根据拼音,结合语境确定字形。注意同音异形误写。“峨”不要写成“娥”,“煌”不要写成“惶”。
(3)注意语段中四川人“说”字后面用冒号、引号,话说完后用句号,“这话”前的句号应在后引号内。
(4)根据“颐和园风景”及“金碧辉煌”推测词义即可。富丽堂皇: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2.扎堆出游;注重形式(热衷拍照);疯狂购物:行为不文明。 3.“乱丢垃圾”获得72%的投票,是国人心目中最不文明的出境游行为。 4.D
【解析】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小节中的“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超过8300万人次,2013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共9000多万人次。“可得扎堆出游。根据“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拍张照片,证明“到此一游”。“可得注意形式,热衷拍照。根据“比拍照更让世界瞠目的,是中国游客的疯狂购物能力。“可得疯狂购物,行为不文明。
3.本题考查图表内容的探究能力。解答时注意表格的名称与题目的要求,去分析相关的数据,总结结论。由图表数据可知,中国人出境游时最不文明的行为是“乱丢垃圾”,占了调查数据的72%。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事件回放中的“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可知,D表述过于绝对。故选D。
5.①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②发现了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③发现了江南文化的两个来源. 6.不可以.因为-事例具体论证了南囊犯”喇?来的-是发源于牿阳而被侨民带到扛南的文他一选一观点. 7.C
【解析】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一、二段的内容,可知作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共同心理嗜尚:喜好江南;发现了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发现了江南文化的两个来源。
6.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能力。分析论据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关键看该论据能否很好地证明文章的内容。此处运用了谢道韫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能很好地证明前面一句“一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所以不能删去。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时,首先确定中心论点是什么,再看论据讲的内容是否能证明中心论点。
7.此题考查对诗歌所表达情感的把握。结合诗句的意思来思考。C. 诗句的意思是“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此句写的是王昭君对中原大地的想念。不适合引用来表达“江南美,江南愁,美得令人伤心,愁得肝肠寸断”这种情感。
8. 景与情的结合 写情 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获得意境的方法: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9. (1)示例:山水诗淡泊清新、边塞诗雄浑悲壮,构成了盛唐诗坛两种风貌。 (2)示例:《竹里馆》书写幽美 描绘士大夫诗意生活
【详解】(1)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首先要运用“答案在文中”的原则,从文中寻找关键语句进行归纳整理。语段大意很简单,主要写了山水诗和边塞诗。结合关键语句“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淡泊”“边塞诗雄浑开阔,悲壮高亢”结尾总结“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即可整理归纳出答案(注意字数):山水诗淡泊清新、边塞诗雄浑悲壮,构成盛唐诗坛两种风貌;山水诗牧歌情调、边塞诗英雄气魄,构成盛唐诗坛两种风貌。
(2)本题考查对偶句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一致。题干已经给出仿写的句子及句式,结合材料,选取相关内容进行仿写即可。联系材料及题文,第二空可对:《竹里馆》表现情怀;第三空可对:勾画读书人高雅情趣。
语文人教部编版山水画的意境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5438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山水画的意境精品课时作业</a>,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语言表达,语段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38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山水画的意境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句子排序,根据文章内容填空,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