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教案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课题,讲授新课,理解内容,总结全篇,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加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指名认读相关生字,看认读的准确性(以生字表中的生字为准)。
    2.指名运用生词口头造句(选择生字表中的词语,教师临时抽查)。
    3.指名概括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后,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师述:
    既然阿长有那么多的“坏习惯”和烦琐的“规矩”,为什么一本《山海经》就改变了“我”对这个人的看法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根究源吧。
    二、讲授新课,理解内容。
    (一)通读全文,思考问题。
    (提示: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可分组探究,即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4~6人,各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和记录员,由小组长牵头带领组员对每个问题积极讨论,形成统一意见,记录员记下最后结果,以备发言作答。)
    1.文章前两段介绍了“长妈妈”称呼的由来,从中可看出她怎样的社会地位?
    明确:
    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2.作者写了阿长的哪些令“我”讨厌的生活习惯?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明确:
    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
    3.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⑴元旦道恭喜、吃福橘
    ⑵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
    明确:真诚和善良。
    4.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些描写又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虽然“我”对长妈妈不看好,但她还是有“真诚和善良”的一面,所以“特别的敬意”。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的无知、淳朴。
    5.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事情?
    明确:为“我”买回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6.阿长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体现了怎样的心情?
    明确:
    “我似乎遇到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震惊、感动的同时进而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7.你能用适当的词语概括一下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吗?
    明确:
    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二)课堂讨论,深入探究。
    (提示:学生自由组合讨论,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1.谈谈你对阿长讲究的“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万不可钻过去的……”这一规矩有何看法。
    明确:
    这一规矩实在繁琐,这是封建迷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不过,从另一角度来说,它是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守护,告诉人们不吉利的事不要做,要安分,守好规矩。
    2.既然“我”对阿长有“空前敬意”和“新的敬意”,为什么在开头还要写“不大佩服”“不耐烦”这些情节呢?
    明确: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用开头的“不大佩服”“不耐烦”与后面的“空前敬意”“新的敬意”形成极大地反差,这样的鲜明对比,能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也更加真实。
    3.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
    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这种“层层剥笋”的方式,使长妈妈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4.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请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出喜欢的理由。
    明确: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物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了,倒应该我退让。”
    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三)能力拓展,探究写法。
    1.探究刻画人物的方法。
    师述: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
    ⑴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⑵对比、映衬法:本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⑶回忆和感受转换法: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对“写作时的回忆”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而对“童年的感受”则是从“童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如“写作时的回忆”:“长妈妈,已经说过,……就是我的保姆”,这里“已经说过”很明显地表明作者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的;再如,“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现在”也鲜明地表明作者是站在“成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的。“童年的感受”:“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也不闻”,这里就是从“童年的我”的角度来叙述的。两者的不同:站在成人立场的是回忆,站在童年立场的是感受。
    除此以外,作者又将“感受”随着“回忆”内容的变化而不断转换。首先,对阿长粗俗率性的行为习惯“实在不大佩服”,对“她懂得许多规矩”表示“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之后,对她能抵挡大炮的“伟大的神力”“有了特别的敬意”,却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完全消失;后来,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由此“我”对她又“发生新的敬意了”。
    2.品味语言特点。
    师述: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
    如:“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物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了,倒应该我退让。”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再如,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产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段文字中“发生新的敬意”。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的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又如:“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这段文字里对刑天“执干戚而舞”再次描写,既前后照应,又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他蔑视天帝,死而不屈,表现了极强的反抗精神,而“我”酷爱刑天,正曲折地表现了鲁迅不屈服于20年代围攻他的黑暗社会势力的斗争决心,使文章具有了“自叙传”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战斗力。
    三、总结全篇,课堂小结。
    师述:
    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位。《阿长与〈山海经〉》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不耐烦”,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称呼,名副其实。所以,这个题目其实标示文章的一半是抑笔。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与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呢,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6岁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四、布置作业,巩固加深。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的第四题。
    附: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拓展,关于《朝花夕拾》,作者简介,题目解说,整体感知,文本研读,人物形象,文本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