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普通用卷
展开1.−3的倒数是( )
A. −3B. 3C. 13D. −13
2.数据显示2022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约654万人,654万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5.4×105B. 6.54×106C. 6.54×107D. 6.54×108
3.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 若−2x=1,则x=−2
B. 若3x=2x+5,则3x+2x=5
C. 若x+x−23=1,则3x+(x−2)=1
D. 若2(x−1)+1=x,则2(x−1)=x−1
4.程大位《算法统宗》: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x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
A. 3x+100−x3=100B. 3x−100−x3=100
C. x3−3(100−x)=100D. x3+3(100−x)=100
5.如图,点A,B,C在直线l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C在线段AB上B. 点A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
C. 射线BC与射线CB是同一条射线D. AC=BC+AB
6.有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拼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位置中,能够选择的位置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比较两数大小:−|−3|______2.(填“<”,“=”或“>”)
8.若单项式5xm+1y3与−3x2yn的和仍是单项式,则m−n= ______.
9.已知关于x的方程6+a(x−3)=2a的解是x=2,则a的值是______.
10.往返于甲、乙两地的火车,中途停靠一站,需要准备______种不同的车票.
11.钟面上12点3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_____度。
12.把1~100这100个自然数按如图所示的数阵排列,用形如“
”的框架框住数阵中的五个数,并计算框架框住的五个数之和,现给出以下四个数:①63;②100;③140;④465其中不可能是这个框架框住的五个数之和的是______.(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3.(本小题6分)
计算:
(1)−2×(−3)+(−2)3÷4;
(2)(5a−3b)−3(a−2b).
14.(本小题6分)
解方程:
(1)20−2x=−x−1;
(2)1+x−12=x+26.
15.(本小题6分)
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3AB,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如果CD=3cm.
(1)求AC的长度.
(2)若点E是线段AC的中点,求ED的长度.
16.(本小题6分)
如图,∠AOB是直角,OC,OD是∠AOB内的两条射线,其中OD平分∠BOC.
(1)当∠AOC=40°时,求∠AOD的度数;
(2)当∠AOC=4∠DOC时,求∠AOD的度数.
17.(本小题6分)
在同一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1中,通过作图找出点M,使得MA+MB+MC+MD最小(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2,A,B,C,D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想要在该直线上找一点N,使得NA+NB+NC+ND最小,则N应在线段______上.
18.(本小题8分)
我们定义:对于有理数数a和b,若a+b=ab,则称a,b互为“和积友好数”.如:因为−3+34=−3×34,所以−3和34互为“和积友好数”.
(1)下列各组数中,互为“和积友好数”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3和32
②−12和13
(2)若−5和x+1互为“和积友好数”,求x的值;
(3)若m和n互为“和积友好数”,求式子3m2+2m−2(mn−3)+(2n−3m2)的值.
19.(本小题8分)
某班组织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共设有20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下表记录了其中5位参赛者的得分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竞赛中答对一题得______分,答错一题扣______分;
(2)若参赛者F共答对了m题,则他的得分是______分;(用含m的式子表示)
(3)若参赛者G比参赛者H多答对2题,两人总得分为128分,求参赛者H答对了几道题?
20.(本小题8分)
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板AOB与COD的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其中直角边OB在∠COD内部.
(1)如图2,若∠AOC=20°,则∠BOC= ______°,∠AOD= ______°;
(2)若∠AOC=α(0°<α<90°).
①∠AOD和∠BOC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②当∠AOD=4∠BOC时,求α的度数.
21.(本小题10分)
已知线段AB=20cm.
(1)如图1,点P沿线段AB从点A向点B以3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沿线段AB从点B向点A以2cm/s的速度运动,若运动时间为t秒,当P,Q两点相遇时,t= ______;
(2)在(1)的条件下,当P,Q两点在运动过程中相距8cm时,求运动时间t的值;
(3)如图2,AO=5cm,PO=3cm,当点P在线段AB的上方,且∠POB=60°时,点P绕着点O以10度/秒的速度在圆周上顺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线段AB从点B运动到点A,当A,B,P,Q四点共线时,PQ=14BQ,求点Q所有可能的运动速度.(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倒数,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是求一个数的倒数的关键.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得到一个数的倒数.
【解答】
解:−3的倒数是−13,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解:654万=6540000=6.54×106.
故选:B.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且n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据此判断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确定a与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2x=1,
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1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3x=2x+5,
等式两边都减去2x,得3x−2x=5,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x+x−23=1,
等式两边都乘3,得3x+(x−2)=3,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2(x−1)+1=x,
等式两边都减1,得2(x−1)=x−1,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能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大、小和尚共100人,且大和尚有x人,
∴小和尚有(100−x)人.
根据题意得:3x+100−x3=100.
故选:A.
根据大、小和尚人数间的关系,可得出小和尚有(100−x)人,再利用馒头的个数=3×大和尚人数+13×小和尚人数,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选项A不符合题意;
∵点A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
∴选项B不符合题意;
∵射线BC与射线CB是两条射线,
∴选项C不符合题意;
∵AC=BC+AB,
∴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和求法,以及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逐项判断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含义和求法,以及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要熟练掌握.
6.【答案】C
【解析】解:如图所示:
根据立方体的展开图可知,不能选择图中A的位置接正方形.
故选:C.
结合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只要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应灵活掌握,不能死记硬背.
7.【答案】<
【解析】解:∵−|−3|=−3,
∴−|−3|<2.
故答案为:<.
首先求出−|−3|的值,然后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正数都大于0;②负数都小于0;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8.【答案】−2
【解析】解:∵单项式5xm+1y3与−3x2yn的和仍是单项式,
∴m+1=2,n=3,
解得m=1,
∴m−n=1−3=−2.
故答案为:−2.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求出m、n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合并同类项,熟知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2
【解析】解:把x=2代入方程得:6+a(2−3)=2a,
解得:a=2.
故答案为:2.
把x=2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求得a的值即可.
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的定义,方程的解是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理解定义是关键.
10.【答案】6
【解析】解:∵中途停靠一站,共有三个站点,每两个站点之间往返需要两种车票,
∴需要准备3×2=6种不同的车票.
故答案为:6.
共有三个站点,每两个站点之间往返需要两种车票,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关键是明白每两个站点之间往返需要两种车票.
11.【答案】165
【解析】解:12点半时,时针指向1和12中间,分针指向6,
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半个格是15°,
因此12点半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正好是30°×5+15°=165°。
故答案为165。
画出图形,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钟表问题,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借助图形,更容易解决。
12.【答案】①③④
【解析】解:设中间的数字为x,则这5个数字的和为:x+(x−8)+(x+8)+(x−6)+(x+6)=5x,
所以这个框架框住的五个数之和的是5的倍数,故①不可能,
100÷5=20,可以,
140÷5=28,而28不能是中间数,故③不可能,
465÷5=93,而93不能为中间数,故④不可能,
故答案为:①③④.
先计算这5个数的和,找出规律,再计算求解.
本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类,找到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解:(1)原式=6+(−8)÷4
=6−2
=4;
(2)原式=(5a−3b)−(3a−6b)
=5a−3b−3a+6b
=2a+3b.
【解析】(1)原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减法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4.【答案】解,(1)20−2x=−x−1,
移项,得−2x+x=−1−20,
合并同类项,得−x=−21,
化系数为1,得x=21;
(2)1+x−12=x+26,
去分母,得6+3(x−1)=x+2,
去括号,得6+3x−3=x+2,
移项,得3x−x=2−6+3,
合并同类项,得2x=−1,
系数化为1,得x=−12.
【解析】(1)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
(2)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能正确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15.【答案】解:(1)因为点D为线段BC的中点,CD=3cm,
所以BC=2CD=6cm,
因为BC=3AB=6cm,
所以AB=2cm,
所以AC=AB+BC=8cm,即AC的长度为8cm.
(2)因为E是AC中点,所以EC=12AC=4cm,
所以ED=EC−DC=4−3=1cm 即ED的长度是1cm.
【解析】(1)先根据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3cm,求出BC的长,再根据BC=3AB求出AB的长,由AC=AB+BC即可得出结论;
(2)先根据线段的中点可得EC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答案】解:(1)∵∠AOB是直角,OD平分∠BOC,
∴∠AOB=90°,∠BOD=∠COD=12∠BOC,
∴当∠AOC=40°时,∠BOC=∠AOB−∠AOC=90°−40°=50°,
∴∠COD=12∠BOC=25°,
∴∠AOD=∠AOC+∠COD=40°+25°=65°,
答:∠AOD=65°;
(2)∵∠AOC=4∠DOC,∠BOD=∠COD,
∴∠AOB=∠AOC+∠BOD+∠COD=90°,
∴6∠COD=90°,
∴∠COD=15°,∠AOC=60°,
∴∠AOD=∠AOC+∠COD=75°.
答:∠AOD=75°.
【解析】(1)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BOC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知识计算∠COD的度数,最后求出∠AOD的度数;
(2)因为∠AOC=4∠DOC,所以先计算出∠COD的度数,然后计算∠AOD的度数.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角平分线的定义,利用角平分线计算角的度数.
17.【答案】BC
【解析】解:(1)如图1中,点M即为所求;
(2)如图2中,当点N在线段AD上时,AN+ND=AD,
∴NA+NB+NC+ND=AD+NB+NC,
∴当点N在线段BC上时,NA+NB+NC+ND最小.
故答案为:BC.
(1)连接AC,BD交于点M,点M即为所求;
(2)点N在线段BC上.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距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8.【答案】②
【解析】解:(1)−3+32=−62+32=−6+32=−32,
−3×32=−3×32=−92,
∵−32≠−92,
∴−3和32不是和积友好数;
−12+13=−36+26=−16,
−12×13=−16,
∵−16=−16,
∴−12和13是和积友好数;
所以,互为“和积友好数”的是②.
故答案为:②.
(2)∵−5和x+1是和积友好数,
∴−5+x+1=−5×(x+1),
解得:x=−16.
(3)3m2+2m−2(mn−3)+(2n−3m2)
=3m2+2m−2mn+6+2n−3m2
=2m+2n−2mn+6
=2(m+n)−2mn+6,
∵m和n互为“和积友好数”,
∴m+n=mn,
∴2(m+n)−2mn+6
=2mn−2mn+6
=6.
∴原式=6.
(1)根据“和积友好数”的定义,计算给定式子,即可得出结果.
(2)根据“和积友好数”的定义,列式为−5+x+1=−5×(x+1),即可解答.
(3 )对给定式子进行化简,并根据m和n互为“和积友好数”,得出m+n=mn,再将m+n=mn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及整式的加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定义,掌握对应的运算规则,并仔细运算.
19.【答案】5 1 (6m−20)
【解析】解:(1)因为答对20题,得分为100分,
所以答对一题的得分为:100÷20=5(分).
因为答对19题,答错1题,得分为94分,
所以答错一题扣的分数为:19×5−94=1(分).
故答案为:5,1.
(2)因为参赛者F答对了m题,则他答错了(20−m)题,
所以他的得分可表示为:5m−1×(20−m)=(6m−20)分.
故答案为:(6m−20).
(3)设参赛者H答对了x道题,则参赛者G答对了(x+2)道题,
根据题意得,
5(x+2)−1×[20−(x+2)]+5x−1×(20−x)=128,
解得x=13,
答:参赛者H答对了13道题.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1)中的结果即可解决问题.
(3)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列代数式及一元一次方程,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70 110
【解析】解:(1)∠BOC=90°−∠AOC=90°−20°=70°;
∠AOD=90°+AOC=90°+20°=110°,
故答案为:70;110.
(2)①∵∠AOD=90°+∠AOC,
∠BOC=90°−AOC,
∴∠AOD+∠BOC=90°+∠AOC+90°−∠AOC=180°;
②∵∠AOD=4∠BOC,
∴∠BOC=180°÷(1+4)=30°,
∠AOD=30°×4=120°,
α=120°−90°=30°.
(1)根据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角的度数;
(2)①分别表示出∠AOD和∠BOC与∠AOC的数量关系,再将两个角相加便能得到答案;
②根据倍数关系先求出∠AOD的度数,再根据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α度数.
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角的度数.
21.【答案】4
【解析】解:(1)设经过t s后,点P、Q相遇.
依题意,有2t+3t=20,
解得:t=4.
答:经过4秒钟后,点P、Q相遇.
故答案为:4.
(2)若相遇前P,Q两点的距离为8cm,
根据题意,得3t+2t=20−8,
解得t=2.4;
若相遇后P,Q两点的距离为8cm,
根据题意,得3t+2t=20+8,
解得t=5.6.
∴运动时间t的值为2.4或5.6;
(3)∵∠POB=60°,且点P绕着点O以10度/秒的速度在圆周长顺时针旋转,
∴点P运动到线段AB上需要6秒或24秒.
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且点P运动到OQ之间,点Q在BP之间,
∵PQ=14BQ,
∴20−5−3−6x=14×6x,
解得x=85:
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且点P运动到OQ之间,点Q在AP之间,
∵PQ=14BQ,
∴6x−(20−5−3)=14×6x,
解得x=83:
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 cm/s,且点P运动到AO之间,点Q在BP之间,
∵PQ=14BQ,
∴20−(5−3)−24x=14×24x,
解得x=35,
所以点Q所有可能的运动速度为85cm/s或83cm/s或35cm/s.
(1)根据相遇时,点P和点Q的运动的路程和等于AB的长列方程即可求解;
(2)设经过x s,P、Q两点相距8cm,分相遇前和相遇后两种情况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3)由题意得出点P运动到线段AB上需要6秒或24秒.分三种情况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分别求出答案即可.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解答时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得分
A
20
0
100
B
19
1
94
C
18
2
88
D
14
6
64
E
10
10
40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重庆市荣昌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普通用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荣昌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普通用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