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01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02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共22页。

    :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化学放热的现象?
    :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哪些反应是放热的?
    :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哪些反应是吸热的?
    第02题:已知天然气的成分与产地有关,主要成分都是甲烷(CH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今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请问你将如何采取相关的措施?
    第03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的是可燃物?
    第04题:在室温下,先将一定量的锌粒加入试管中,再滴加稀硫酸,若用纵坐标来表示反应时产生的热量,用横坐标来表示稀硫酸,那么请你画出这个关系图来?
    第05题:先来看一看《今日头条》里《光明网》的文字报道(手机截图):
    再看一看《今日头条》中发表的有关火灾现场的几张照片:
    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对这黑黑的浓烟进行探讨,它是这场火灾中真正的第一“杀手”。
    【同学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1):一般火灾中浓烟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可燃物?这场火灾的浓烟来自什么可燃物?
    (2):同学们在生活中或影视中或网络上看到的烟一般有哪些?
    (3):浓烟中一般有哪些有毒的成分?
    (4):浓烟为何很容易使人致死?
    (5):如何避开浓烟进行逃生?
    第06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制取收集并测量氧气体积的装置图,⑴:【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先按装置连接好,用注射器向平底烧瓶中注入15ml水,出现什么结果可以判断整个装置不漏气?
    ⑵:【进行实验】:事先在平底烧瓶中加入40克大理石,集气瓶中加满水,表面加一层植物油,注射器中盛有100ml稀盐酸溶液,将它分五次注入平底烧瓶中,每次20ml,待量筒里的液面不再上升时,记录每次排出水的总体积,所有数据见下图中:
    ①:求出表中的m的值与n的值?
    ②:集气瓶中的植物油的作用是什么?
    ③:若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该在哪里加装一个什么样的装置?请画出草图来;
    ④: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好处是什么?若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第07题:下面是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蜡烛熄灭的实验及原因:
    ⑴: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将耐高温的玻璃管将蜡烛的火焰围住,只空火焰的上部分,
    【实验现象】:火焰熄灭,
    【讨论与反思】:

    ⑵: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先缓慢地向火焰吹气,再急速地吹气,
    【实验现象】:先火焰偏向风方向,但不灭,后来急速吹气时,火焰熄灭,
    【讨论与反思】:

    ⑶:①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如下图A:将厚的铁板放置火焰上方,用 夹住;
    【实验现象】:火焰变化不大,
    【讨论与反思】: ;
    ②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如下图B:将厚的铁碗罩在火焰上方,电玉是 ;
    【实验现象】:火焰很快熄灭,
    【讨论与反思】: ;
    ③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如下图B:先将厚的铁碗加热至一定的温度,再罩在火焰上方,
    【实验现象】:火焰燃烧很久才熄灭
    【讨论与反思】: ;
    第08题:根据下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根据控制变量法知,⑴⑶或⑴⑵所控制的变量是不同的可燃物,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一样;
    B:根据控制变量法知,⑶⑷或⑵⑷所控制的变量是氧气(有无);
    C:根据控制变量法知,⑴⑷所控制的变量是氧气;
    D:烧杯中的水一起到是隔绝了空气或氧气的作用,二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第09题:江西新余“1.24”特大火灾,再一次说明了强化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夯实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现场若有烟雾一定要用湿布(或湿毛巾)捂住口鼻
    B: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C: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D:火灾来袭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E: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排水管、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窗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
    第10题:下列成语与燃烧和灭火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多选)
    A:抱薪救火——提供可燃物,火灾反而扩大
    B:杯水车薪——水太少了,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它的着火点以下
    C: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11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成语“救火扬沸”产生了兴趣,【查阅资料】:救火扬沸——《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解释>:把沸水泼去出去救火,比喻劲没有用在点子上,不解决根本问题,意思就是:沸水不能救火。
    【提出假设】:同学甲认为:沸水能救火,效果比冷水好;
    同学乙认为:沸水能救火,效果没有冷水好;
    【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⑴大家认为 说得对,⑵理由:


    【结论】:说明《史记·酷吏列传》里有关“救火扬沸”的解释是⑶ 。
    第12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止水夹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集气瓶中,现象⑴:
    ;⑵ ;⑶ ;
    【反思与讨论】:出现现象⑴的理由是⑷: ;
    出现现象⑵的理由是⑸: ;
    出现现象⑶的理由是⑹: ;
    为何白磷量要放少量⑺: ;
    【实验结论】:⑻: 。
    第13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先在集气瓶中放入白磷,再加入少量85℃的蒸馏水,同时加注射一定量的氧气,使事先滴加的水恰好覆盖白磷,你估计有什么现象?⑴ ;
    再将集气瓶轻轻地左右上下振荡,你估计有什么现象?⑵

    过一会儿,停止左右上下振荡集气瓶,你估计又有什么现象?⑶

    说说理由是:⑷

    第14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CO2灭火的原理,
    一:请你来说说CO2灭火的原⑴: ;
    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得到只要破坏⑵: 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效果,
    具体来说: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它的着火点以下,这种方法又叫:⑶ ;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这种方法又叫:⑷: ;
    使燃烧物得不到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叫:⑸: ;
    还有将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的可燃物上,它参与燃烧反应,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而使燃烧⑹: ;这叫抑制法。
    二:根据上面的文字,【查阅资料】: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的燃烧时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它们金属氧化物同样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的燃烧时,能用二氧化碳灭火,他的理由是:⑺ ;
    乙同学认为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的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他的理由是:⑻ ;
    丙同学认为乙同学是正确的,若它们的金属氧化物燃烧也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第15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水灭火的原理,
    一:请你说说水灭火的主要原理是:⑴ ;除此之外,还有⑵ ;
    ⑶ ;
    二:有些活泼金属如钠等遇到水一是放热,二是生成具有可燃性的氢气,这样的火灾能水来灭火?⑷ ;带有电仪器发生的火灾,在没有⑸ 情况下,也不能用水来灭火;若浓硫酸引起的火灾也不能水来灭火,是因为⑹
    ;若汽油或植物油也不能用水来灭火,是因为⑺

    第16题:有些同学家里还在使用蓝色钢瓶盛的石油液化气,这种气体是⑴
    (填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⑵ (填无机物还是有机物);若出现意外失火如何办?见下图:那如何灭火?你认为先关阀门还是先灭火?⑶
    ,如何操作⑷ ;
    关闭阀门后,是否有回火进入气罐内?⑸: ;理由是⑹

    第17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关于什么情况下会爆炸进行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爆炸可能是⑴ 变化,也可能是⑵ 变化
    或 分裂;
    乙同学补充甲同学⑴的情况⑶ 、
    并举例为: ;
    丙同学补充甲同学⑵的情况⑷

    并举例为: ;
    丁同学总结了有新物质生成的爆炸的几个条件:⑸: ,⑹: ,⑺: ,⑻: ;
    丙同学又补充了一句:体积分数要达到⑼ 才会爆炸。
    第18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在第九章我们学过乙醇(C2H5OH)与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之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提出问题与讨论】:若使用乙醇时导致失火,问该如何来灭火?
    甲同学说可以用冷却法来灭乙醇的失火,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是错误的,理由⑴:

    丙同学补充道:若要灭乙醇的失火,应该采取下列方法来灭火⑵ ;
    ⑶ 。
    第19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2015年天津“8.12”爆炸事故,
    【查阅资料】:2015年天津“8.12”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硝化棉湿润剂型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然,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化学品燃烧,继而发生爆炸,爆炸主要原因是仓库违规存放的800吨硝酸铵。
    【提出问题】:有关自燃现象,我们在课本上也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⑴
    ,说明它的⑵ 极低;教材人教版下册第85页上注有硝酸铵的性质,在⑶ 易发生爆炸,硝酸铵是一种氮肥,显⑷
    性,遇碱时放出⑸ ;
    【反思与讨论】:经过了解这场特大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家对硝化棉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知晓,硝化锦是一种⑹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是⑺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高度的⑻ 和⑼ 。
    第20题:下列哪些粉尘在空气中,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木粉、B薯粉、C砂粉、D铝粉、E活性炭粉、F水泥粉、G黄土粉、H石英粉
    第01题:【解答】:(1)从初中化学的知识来看,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就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那么在分子分裂成原子的过程中是需要吸热的,而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中是需要放热的,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若吸热过程吸收的热量多于放热过程放出的热量,则整个反应是吸热的,反之则整个反应是放热的。
    :放热的:①:物质的缓慢氧化,②: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③:可燃物的燃烧反应,④:酸碱中和反应,⑤:大多数化合反应。
    吸热的:①:C与CO2的反应,②:一般用碳、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大理石煅烧的反应。
    第02题:【解答】:分析:先看下列二个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2C4H10+3O28CO2+10H2O
    因为:相同情况下,气体体积相同所含分子数相同,所以VCH4VO2=12,VC4H10VO2=11.5=4/32,
    所以:应采取的措施是:减小空气进气口或加大燃料的进气口。
    第03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的是可燃物?
    第03题:【解答】:先要知道控制变量的原理:需要探究的因素是可变的,其它非探究的因素是不变的!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用品:木条、石头、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陶土网。
    :实验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
    ②:用坩埚钳夹木条放在火焰的外焰,观察并记录现象
    ③:用坩埚钳夹石头放在火焰的外焰,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木条燃烧了,石头没有燃烧
    :实验结论:
    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第04题:【解答】:如下图:
    第05题:【解答】:(1):可燃物的燃烧通常伴随着大量的烟,有如下的可燃物①:固态的可燃物,如:棉、毛、草、塑料等;②:液态的可燃物,如:汽油、柴油、酒精、植物油等;③:可熔化的固态可燃物,如:石蜡、沥青、猪油等;④:气态的可燃物,天然气、甲烷、氢气、煤气等;⑤:固态的金属可燃物,如:钾、钠、钙等;
    而这场火灾是来自:泡沫板;
    :白烟(由水蒸气与未燃烧的物质组成),黑烟(由炭粒与尘埃组成),灰烟(微小的颗粒与气体组成),黄烟(有机物产生的气体与颗粒组成);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等;
    :一方面有毒的气体损伤人的神经系统,让人失去意识而缺乏行动能力,另一方面烟尘易堵塞呼吸系统导致窒息死亡,又一方面高温的气体及烟尘灼伤呼吸器官,引发窒息而死;
    :在没有防烟面罩的情况下,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让身体尽量贴近地面,往安全出口讯速离开,等等。
    第06题:【解答】:(1):当进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是15ml时,说明整个装置不漏气;
    :①:m=96,n=116,分析:当第一次注入稀盐酸20ml时,量筒也进水20ml,第1次总体积是26ml,说明生成6ml二氧化碳气体了,第二次再注入稀盐酸20ml时,量筒也进水20ml,第2次总体积是52ml,说明又生成6ml二氧化碳气体了,按照道理,第3次的总体积为78ml,而这里却是76ml,说明这次只生成4ml二氧化碳了,也说明大理石中碳酸钙不足,反过来说明稀盐酸过量了,所以第4次,第5次两次稀盐酸都过量了,它们根本没有反应;
    ②:防止二氧化碳溶解于并与反应,使实验产生误差;
    ③:在平底烧瓶与集气瓶之间加一个盛有浓硫酸的广口瓶,起干燥作用,图如下:
    ④:利于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利于控制反应发生的速率。
    第07题:【解答】:⑴:因为火焰上方温度高,氧气的密度随温度升高再减少,所以火焰上方氧气极少,主要靠火焰四周的氧气,因为火焰四周温度比较低,若围住四周,那火焰就熄灭了;
    ⑵:缓慢向火焰吹气,虽带走了部分热量,但不至于使蜡烛火焰的温度降低到它的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不灭,若急速吹气,导致火焰温度降低至它的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就熄灭了;
    ⑶:①:坩埚钳;铁具有导热性,虽铁板带走了部分热量,但不至于使蜡烛火焰的温度降低到它的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不灭;
    ②:合成材料(热固型塑料)铁具有导热性,使铁碗内的气体温度降低,这个气体温度又使火焰温度降到它的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很快熄火了;
    ③:铁具有导热性,但由于铁碗加热了,短时间内不会使铁碗内的气体温度降低,因此这个气体不低,所以短时间内不会使火焰的温度降到它的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要燃烧一段时间,等铁碗内气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这个气体温度使火焰温度降到它的着火点以下,火焰才会熄灭。
    第08题:【解答】:选项为A、B、C。分析:控制变量法就是所控制的因素是要变的即不同的二个方面,其它因素要相同。⑴⑷中有氧气与可燃物二个要控制的变量,这个不符合控制变量法。
    第09题:【解答】:选项A、B、C、D、E。
    第10题:【解答】:选项A、B、C、D。
    第11题:【解答】:⑴:甲同学,⑵水汽化带走的热量远远大于液态水吸收的能量,沸水用来灭火时讯速汽化,带走大量的热量而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冷水用灭火,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达到沸点,它在这段时间里蒸发带走的热量远远小于沸水汽化所带走的热量,故甲同学的看法对;
    ⑶:不对。
    第12题:【解答】:⑴:集气瓶有大量的气泡出现;
    ⑵:水中出现白烟,黄白的火焰,集气瓶烫手;
    ⑶:气球胀大了;
    ⑷: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作用讯速分解
    ⑸: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作用讯速分解时,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同时生成的氧气,白磷就燃烧了;
    ⑹:一是:过氧化氢溶液在催化剂作用讯速分解时,反应产生大量的热,二是白磷燃烧时也产生大量的热;
    ⑺:防止大量的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虽说有气球有平衡气压作用,但为了安全还是加入少量的白磷;
    ⑻:①可燃物的燃烧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②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要注意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平衡气压等安全问题。
    第13题:【解答】:⑴:无现象;
    ⑵:大量的白烟、集气瓶烫手、黄白色火焰;
    ⑶:无现象;
    ⑷:无现象是因为白磷缺了氧气,有现象是因为:85℃的蒸馏水恰好覆盖白磷,在将集气瓶上下左右轻轻地振荡时,白磷也氧气接触了,满足了燃烧的条件。
    第14题:【解答】:⑴: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较大,它能在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之间建立一道屏障,从而隔绝了氧气,达到灭火的效果;
    ⑵:其中一个(至少);
    ⑶:冷却法;
    ⑷:隔离阀法;
    ⑸:窒息法;
    ⑹:反应终止;
    ⑺:二氧化碳参与了可燃物的反应,属于抑制法灭火的原理
    ⑻:二氧化碳虽然参与了可燃物的反应,但不属于抑制法灭火的原理,因为没有形成稳定的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反而生成的氧气,还加速了燃烧;
    第15题:【解答】:⑴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它的着火点以下,即冷却法;
    ⑵:冲击法,即使火焰与可燃物隔离;
    ⑶:稀释法,即对溶于水的可燃物稀释,从而使可燃物单位面积里变小,从而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⑷:不能;
    ⑸:切断电源;
    ⑹:浓硫酸与水作用会放出大量的热,并引起液滴飞溅,一方面使可燃物温度升高,另一方面若溅到救火人员上会腐蚀人的皮肤及眼睛等;
    ⑺:它们的密度低于水,油会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第16题:【解答】:⑴:混合物;⑵:有机物;⑶:先关阀门;⑷:为防烫后,用湿抹布去关阀门;⑸:无回火;⑹:因为罐身是热的,致使气罐内气压大于外压大气压。
    第17题:【解答】:⑴:物理;⑵:化学、核;
    ⑶:因气体等膨胀原因引起的变化,如高压锅或暖水瓶等的爆炸;
    ⑷: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短时间内又扩散不出去,致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如炮竹或火药的爆炸;
    ⑸:空间是有限的,⑹:有可燃物,⑺:要有氧气或空气,⑻: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⑼爆炸极限。
    第18题:【解答】:⑴:乙醇(C2H5OH)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形成不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因此已经燃烧的酒精溶液还会继续燃烧,所以用水不能灭,反而越烧越旺。
    ⑵:用湿抹布覆盖;
    ⑶:干粉灭火器。
    第19题:【解答】:⑴:白磷,⑵:着火点,⑶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⑷酸,⑸氨气;⑹纯净物,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⑻可燃性或燃烧性,⑼:爆炸性。
    第20题:【解答】:A、B、D、E。分析: A、B、D、E中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其它的不是可燃物,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相关试卷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关于灭火的措施,不合理的是,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7.备战中考化学巩固复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