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附答案)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6)(附答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6)(附答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共19页。
:该物质的名称是什么?该物质直接由什么构成?
:说出该物质的宏观意义?(二条)
:说出该物质的微观意义?(四条)
第02题:向澄清石灰水中连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现象的是什么?并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第03题:九(2)班化学活动小组对CO2与SO2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产生了兴趣,于是想个探究.
【查阅资料】:CO2与S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又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象相同,二者都具有氧化性,但SO2还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以此得以鉴别它们.
【回答问题】:(1):写出一个以二氧化碳为反应物的,且具有氧化性的化学方程式?
(2):这个化学方程式中:SO2+2H2S=3S↓+2H2O,SO2具有什么性?(氧化还是还原)?
(3):下面这个化学方程式中:SO2又具有什么性?(氧化还是还原)?
【活动与探讨】:(1):分别将CO2与SO2两种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其中有一种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了,那么使品红褪色的是其中哪种气体?将褪色后的品红溶液稍微加热,溶液又变红了,说明了什么?
:在室温下,分别将CO2与SO2两种气体通过下面这个装置来探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先用大号注射器抽取230毫升的SO2,再缓慢推动活塞将它注入5毫升水中,当注入的体积达到200毫升时,红色油柱就开始向上移动,那此刻1体积水能溶解多少体积SO2?再用大号注射器抽取120毫升的CO2,再缓慢推动活塞将它注入100毫升水中,当注入的体积达到100毫升时,红色油柱就开始向上移动,那此刻1体积水能溶解多少体积CO2?
第04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经测定有一种混合气体中含有C、O、H三种元素,请你从下列已知给出的气体中来完全下面的选项:CO、O2、CO2、CH4、C2H2(乙炔)、H2、C2H4(乙烯),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则该混合物中( )(多选)
A:可能有CH4
B:可能有CH4、C2H2、C2H4
C:可能含有C2H4、O2、CO
D:可能含有CO2、H2、C2H2
第05题:在室温下,向一盛有饱和的Ca(OH)2溶液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当恢复至室温时,再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现它完全溶解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题)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或变多或变少了
B:溶质的质量不变
C:溶剂的质量变少了
D:溶质【Ca(OH)2】的质量分数不变
第06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将饱和Ca(OH)2溶液盛在一个密闭绝热容器中,加入少量的CaO粉末,在温度升高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①一定有溶质析出
②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③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
④碱性一定减弱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第07题:在室温下,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将少量CaO粉末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下面五个图中,哪些是正确的?
第08题:除杂(1):如何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2)如何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第09题: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和消毒剂,它是一种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固体,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俗称“白灰”,主要成分是CaO。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食品袋中的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若变质,那其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900℃以上)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CaO变质(与H2O)先生成Ca(OH)2,再变质(与CO2)生成CaCO3。
【猜想与假设】:
猜想1:一定只含有CaO、Ca(OH)2
猜想2:一定只含有Ca(OH)2
猜想3:一定只含有Ca(OH)2、CaCO3
猜想4:一定只含有CaCO3
猜想5:一定只含有CaO、CaCO3
猜想6:一定含有CaO、Ca(OH)2、CaCO3
第10题:除了实验室制取CO2时,利用了CaCO3(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生活中也离不开碳酸钙,如补钙剂,如牙膏中加入CaCO3;工业上更离不开CaCO3,它有“工业粮食”之称,被誉为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如橡胶行业、塑料行业、造纸行业、建筑行业等,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经查阅资料,对CaCO3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菠菜中含有草酸,豆腐中含有钙,混合在一起可能产生草酸钙,防碍了人体对钙的吸收,一般先将菠菜焯水,除掉其中的草酸(化学式H2C2O4),草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草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2):牙膏中加入CaCO3目的是什么?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补钙剂的原理?
(4):造纸行业添加CaCO3的目的是( )(双选)
A:不透光性
B:光泽性
C:降低成本
D:提高硬度
E:提高耐磨性
第11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质量的块状大理石于烧杯中,再将13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质量为50g),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假设整个反应的过程速率相同,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a”的值为多少?(精确到0.1)
(2):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3):第25秒时消耗了多少克稀盐酸?(精确到0.1)
(4):第75秒时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5):如何证明该样品CaCO3已经完全反应了?
第12题: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将含有CO、CO2、H2三种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8gCuO,已知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CuO与CO、H2完全发生反应了,生成物全部通入4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发生了反应,试问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至0.1%)
第13题:九(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MgO、MgCO3组成的混合物100g进行高温煅烧,其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等完全反应后,加入过量的稀盐酸100g于固体物质中,求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至0.1%)
第14题:将100g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待冷却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1.2g,再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成CaCl2的质量为多少?
:有多少克稀盐酸参加了反应?
第15题:已知m克木炭和氧化铁混合,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下图为某些条件下的关系图,请填空:
:点A时,剩余物质有什么?
:点B时,剩余物质有什么?
:点C时,剩余物质有什么?
:点D时,剩余物质有什么?
:点E时,剩余物质有什么?
第16题:现在16克CuO与一定量的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既有CO2又有CO,试求C的值m的范围?
第17题:已知某大理石样品中,其中CaCO3的质量分数超过了80%,样品中的杂质不含有碳元素,设样品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试求a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第18题:如下图是甲、乙、丙、丁、戊之间的关系图,说明: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是反应物,图中的“→”左端是反应物,右端是生成物,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乙是一种常见的液体,是生命之源,也常用于灭火,请分别写出⑴、⑵、⑶、⑷、⑸、⑹、⑺的化学方程式来。
第19题:如下图表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说明: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是反应物,图中的“→”左端是反应物,右端是生成物,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若上述物质分别由C、O、Cu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丁物质是常见的灭火剂,精密仪器着火更离不开它,问:⑴:分别说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的化学式(答案不是唯一的);
⑵: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20题:在高温下加热36g木炭与过量的氧化铁的混合物,若用纵坐标来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用横坐标来表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请你画出关系图。
第01题:【解答】(1):叫碳60或C60,直接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含有60个碳原子;
:宏观意义①:表示碳60由碳元素组成,②:表示碳60这种物质或单质;
:微观意义①:表示一个C60分子,②:表示一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③表示C60由分子构成,④:表示C60分子由碳原子构成。
第02题:【解答】: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消失。
CO2+Ca(OH)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
第03题:【解答】:【回答问题】:(1):该化学方程式如下:
:在化学方程SO2+2H2S=3S↓+2H2O中,SO2被脱去了氧,失氧被还原,说明它具有氧化性;
:SO2得氧被氧化,说明它具有还原性;
【活动与探讨】:(1):说明了SO2具有漂白性,也说明了这种漂白性是不稳定的;
(2):①:当注入的体积达到200ml时,红色油柱就开始向上移动,说明SO2已经不能再溶解了,已经达到饱和,故有:2005=40,即:1体积水可以溶解40体积的SO2;②:当注入的体积达到100ml时,红色油柱就开始向上移动,说明CO2
已经不能再溶解了,已经达到饱和,故有:100100=1,即:1体积水可以溶解1体积的CO2。
第04题:【解答】:选项为A、C、D。因为CO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86%、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27%、CH4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C2H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1%、H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C2H4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1%。
第05题:【解答】:选A、C。分析:当恢复到室温时,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等的,还是饱和溶液,但因为有少量Ca(OH)2析出,故此时溶液的质量减少了,当加入少量氯化钠溶解了,这个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可能等于或大于或小于析出了的Ca(OH)2,故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是错误的,因为有水参加了反应,故水变少,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又因为最后的溶液中存在二种溶质,虽说当恢复到室温时,前后溶质【Ca(OH)2】的质量分数是相等的,但在溶解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后,此刻溶液的质量比当恢复至室温时的溶液的质量还是大的,故此时有关Ca(OH)2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变少了,故D选项也错了。
第06题:【解答】:选B。分析: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时使溶液的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少,故有溶质Ca(OH)2析出,说明①、②、④是正确的,又因为有水参与了反应,故③也是正确的,所以选B。
第07题:【解答】:甲、乙、丙、丁、戊全部正确。分析: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时使溶液的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少,故有溶质Ca(OH)2析出,当温度恢复至起始温度时,溶质的质量还是少于原来的,同时有水参加了反应,还有最后反应完全后,热量散失,使温度回到起始的温度,故甲、丙、丁、戊是正确的,当温度恢复至原来起始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反应前一样,故乙是正确的。
第08题:【解答】:(1):将O2通入该混合物中再加热,使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而除掉;(2):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使HCl气体与之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
【活动与探究】:九(2)班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外壁有点烫手;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闻到有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1):猜想几是正确的?
(2):写实验一、二、三中的化学方程式;
(3):说说实验一中为何要加入少量的水?
(4):写出工业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第09题:【解答】:(1):猜想6是正确的;分析:由实验一得含有CaO,由实验二得含有Ca(OH)2,由实验三得含有CaCO3;
:实验一:CaO+H2O=Ca(OH)2,实验二:Ca(OH)2+CO2=CaCO3↓+H2O,实验三:CaCO3+2HCl=CaCl2+H2O+CO2↑;
:若加多量的水,产生的热量讯速水被吸收,让手感觉不到烫手从而使实验出现错误的判断,所以要加少量的水;
高温
:工业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第10题:【解答】:(1):H2C2O4+CaCO3=CaC2O4+H2O+CO2↑;
:增加摩擦力,更易清除牙齿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物,提高牙齿的清洁效果;
:CaCO3+2HCl=CaCl2+H2O+CO2↑
:A与B
第11题:【解答】:(1):a的值为193.6g,分析:第50秒时与第25秒时质量相比减少了2.2g,根据题意:假设整个反应的过程速率相同,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那么可知第25秒时与第0秒时质量相比也应该是减少了2.2g,故刚开始烧杯及杯内的质量为200g,所以大理石样品质量为:200g-130g-50g=20g,那么也可知第75秒时与第50秒时质量相比也应该是2.2g,则a的值可能为195.6g-2.2g=193.4g,可第100秒质量却为193.6g>193.4g,说明第75秒时稀盐酸过量,样品中的CaCO3不足,因此a的值为193.6g;
:设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m,由(1)中分析可知:样品的总质量为20g
所以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20g-6.4g=13.6g
所以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6.4g20g×100%=32.0%
答: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32.0%
(3)与(4)解答如下:设第25秒时消耗了稀盐酸的质量为x,第50秒时生成CaCl2的质量为y,第75秒时溶液的质量为:
130g+50g+20g-(20g-6.4g)-(200g-193.6g)=180g
第75秒时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180g×100%=6.2%
答:(3):第25秒时消耗了36.5克稀盐酸
(4):第75秒时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2%
(5):在样品加入稀盐酸,若无气泡出现,说明该样品中的CaCO3已经完全反应了或在原混合物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显红色说明样品的CaCO3已经完全反应了,若为紫色,再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出现说明原来稀盐酸不足,样品中的CaCO3过量,若无气泡出现,说明样品中的CaCO3已经完全反应了。
第12题:【解答】:因为混合气体10g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所以碳元素的质量为10g×30%=3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元素的3克为CO中与CO2中碳元素质量之和,最后因CO的还原反应生成了CO2,所以:碳元素的3克=全部的CO2的质量×1244,全部的CO2的质量=11g,
设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x
又CuO与CO、H2完全发生反应了,且CuO的质量为8g,所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g×1680=1.6g,这1.6g氧元素因还原反应生成H2O与CO2,又因为CO、CO2、H2三种混合气体10g全部转化成溶液的质量,所以最后溶液的质量为40g+1.6g+10g=51.6g,
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1.4%.
答:最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1.4%。
第13题:【解答】:混合物中Mg元素的质量为100g×30%=30g,因为MgCO3高温分解生成MgO与CO2,所以混合物原来的MgO与生成的MgO质量总和为:30g=混合物原来的MgO与生成的MgO质量总和×2440,混合物原来的MgO与生成的MgO质量=50g,
设生成MgCl2的质量为x
MgO+2HCl=MgCl2+H2O
40 95
50g x
4075g=95x x=4754g
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754÷(50g+100g)×100%=79.1%.
答: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9.1%.
第14题:【解答】:(1):方法一:100gCaCO3中含有Ca元素的质量为100g×40100=40g,这个Ca元素的质量全部转化成了CaCl2中Ca元素的质量,所以mCa=mCaCl2×40111,
40g=mCaCl2×40111,∴mCaCl2=111g,
方法二:设剩余固体质量为91.2g时,生成氧化钙质量为y,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又设未参加反应的碳酸钙(80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m,生成氧化钙的质量(11.2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n,
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
:由(1)可知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所以可知111g中氯元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有:111g×71111=(m稀盐酸×20%)×35.536.5
∴m稀盐酸=365g
答:有365克稀盐酸参加了反应。
第15题:【解答】:因发生了这个反应:
(1):点A时,剩余物质为木炭与氧化铁;
(2):点B时,剩余物质为木炭、氧化铁;
(3):点C时,剩余物质为木炭、氧化铁、铁;
(4):点D时,剩余物质为铁;
(5):点E时,剩余物质为铁。
第16题:【解答】:第一种情况: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是CO2时,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第二种情况: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是CO时,又设生成有CO的质量为y
所以4.4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11)(附答案):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共24页。
这是一份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10)(附答案):第十单元:酸碱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225×100%≈12%;,4g;,8%,5%,9g,,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12)(附答案):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