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纳米铜在室温下可以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是利用了它的( )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硬度大
    2.2023年某县电商文化节推出了富硒黑小麦,富硒小麦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其中的“硒”是指( )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3.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
    A.钠()B.钙()C.镁()D.锰()
    4.沧州传统手工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泡豆磨浆B.过滤豆浆
    C.卤水点浆D.包压成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碳和氧气构成
    ②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④属于混合物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X原子,●表示Y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由原子直接构成B.生成物是混合物
    C.用符号表示为2XD.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原子有两种
    8.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如图所示的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9.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分子的是( )
    A.B.2NC.D.
    10.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生成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的质量比为17:4
    11.如图表示60g某固体物质在100g水中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Ⅱ中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C.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60gD.Ⅱ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Ⅲ的大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元素的符号是B.原子序数:乙>丙>甲
    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3.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14.载入航天器中处理的一种方法为,X的化学式为( )
    A.B.C.D.
    15.日前,金属材料顶级期刊《Ac化a材料》刊登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钼属于金属元素B.钼的原子序数是42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D.钼合金比钼硬度大、强度高
    1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验证水的组成
    D.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17.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化学性质相似B.它们表示三种元素
    C.表示稳定结构的是②和③D.表示阳离子的是②
    1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5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
    C.丁一定是化合物D.丙可能是催化剂
    19.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下图所示。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按照说明书服用,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含量为( )
    20.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二、填空题
    21.20世纪50年代,沧州遭遇特大暴雨,河水泛滥,淹没了铁狮子一半身体。当时中国文物保护水平有限,一些自称专家的人主张必须保护铁狮子。按照苏联专家建议,他们决定在原底座上为铁狮子加盖一座八角亭,用以遮风避雨,防止风雨侵蚀。八角亭建好后,铁狮子似乎得以妥善“保护”了。但很快,专家们就发现,铁狮子腐蚀的速度反而加快了,身体也开始变形。原来,八角亭阻隔了阳光直接晒干铁狮子身上的水分,水汽反而聚集在铁片缝隙中。
    那么你写三条防止铁生锈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组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制作了如下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并用其净化浑浊的河水。
    (1)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
    (2)得到的水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3.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是______。
    (3)C中,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有生成。
    24.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1)实验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B中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5.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2)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回答问题。
    (1)图一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______。
    (2)若要制取并收集大量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二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回收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的固体,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2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广袤无际的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排入大气中的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
    (原文作者邹才能、林忠华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______(填“吸收”或“释放”)。
    (2)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脱除效果增强。______
    ②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______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8.絮凝剂常用于水的净化,实验小组探究用絮凝剂净水时影响净化效果的因素。
    【查阅资料】絮凝剂溶于水后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物并发生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硫酸铁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
    【进行实验】
    Ⅰ.配制水样和絮凝剂溶液
    配制水样:向10L水中加入25g高岭土,搅拌、静置,取上层液作为水样。
    配制絮凝剂溶液:用100mL水和5g硫酸铁进行配制。
    Ⅱ.探究影响水样净化效果的因素
    取水样,向其中加入絮凝剂溶液,搅拌,测定静置不同时间水样的浊度,并计算浊度去除率(浊度去除率越高代表净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1)配制絮凝剂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______(填序号,分两组)。
    【反思与评价】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______。(只填序号)
    五、计算题
    29.钙在冶炼工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钙的方法生产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制得40kg,计算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纳米铜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是利用了它的延展性。
    故选:C。
    2.答案:B
    解析:富硒小米中的“硒”不是以单质、化合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硒”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钠的元素符号表示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钙的元素符号表示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镁的元素符号表示为,锌的元素符号表示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锰的元素符号表示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泡豆磨浆,是黄豆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过滤豆浆,是将豆浆与豆渣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卤水点浆是卤水使豆浆中蛋白质变性凝结的过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包压成型是豆腐的形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①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③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④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A正确,不符合题意;
    B.B正确,不符合题意;
    C.C正确,不符合题意;
    D.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故错误;
    B、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C、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用符号表示为,故错误;
    D、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故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析:A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要加热,会消耗热能,故A项错误;
    B项,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时,消耗热能,故B项错误;
    C项,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不需要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循环使用,故C项正确;
    D项,通电分解水得到氧气,产生氧气的速率慢而且消耗大量的电能,故D项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分子用化学式来表示,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个氮分子表示为,则A选项正确;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该反应不符合此形式,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反应前有2个过氧化氢分子,反应后有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共3个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改变,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正确,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的质量比=,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由图示溶解过程可知,温度为20℃的烧杯Ⅱ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将溶液温度升高到50℃时,烧杯内未溶固体全部溶解,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错误;烧杯Ⅱ中有未溶解的固体,烧杯内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正确;烧杯Ⅲ内为50℃时的溶液,其中含水100g,溶质60g,但该溶液是否饱和无法判定,因此不能确定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60g,C错误;烧杯Ⅱ和烧杯Ⅲ中溶液的溶剂质量都为100g,烧杯Ⅱ中60g固体未完全溶解而烧杯Ⅲ中60g固体完全溶解,说明Ⅱ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Ⅲ,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由甲的位置可知,甲为氦元素,元素符号是,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中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多,故原子序数:丙>乙>甲,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不符合题意;
    D、氖是10号元素,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故气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解释,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由于可燃物与空气隔绝,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铝制品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选项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分子大小没有改变,选项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如题,反应前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4、8、2,反应后锂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是0、2、0,则2X中含有4个锂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锂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故化学式是,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钼,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铝合金比钼硬度大、强度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答案:B
    解析:A、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正确:
    B、该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银都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最活泼,不能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顺序,故B不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C正确;
    D、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①和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A错误。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①、②的质子数相同,表示同种元素,题中微粒共表示两种元素,B错误。②和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都属于相对稳定结构,C正确。①中,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②中,质子数电子数,表示阳离子,D错误。
    故选:C。
    18.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26g-12g=1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7g-27g=10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56g-30g=26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应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6g-14g-10g=2g,故x的数值为5+2=7。
    A、x的数值为5+2=7,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乙、丙,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丁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是生成物,不是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9.答案:B
    解析: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该药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每天服用的钙片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记得每天两片吆,。
    故选:B。
    20.答案:B
    解析: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压缩为液氧,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21.答案: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洁净;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合理即可)。
    解析:铁在与氧气、水共存时会发生锈蚀,因此防止铁生锈可以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洁净;或在铁制品表面喷漆;或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或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一层搪瓷;或制成合金等。故答案为: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洁净;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合理即可)。
    22.答案:(1)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混合物
    解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23.答案:(1)试管;
    (2)四氧化三铁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为试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故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
    24.答案:(1)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2)吸收产生的白烟及热量
    (3)隔绝空气
    (4)溶解;与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1)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实验A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2)红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热,故实验B中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迅速降温。
    (3)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故实验C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或)。
    (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作溶剂(溶解)和作反应物。
    25.答案:(1);
    (2)
    解析:分析: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推出D为碳酸钙,D能与C相互转化,C能与B相互转化,且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可推出C为二氧化碳,B为一氧化碳,A为无色气体单质,且A能转化为B和C,可推知A是氧气。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氧气,化学式为,D为碳酸钙,化学式为。故填:
    ;;
    (2)物质C转化为物质B,即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6.答案:(1)使氧气充分反应
    (2)BD;
    (3)漏斗
    解析:(1)实验过程中,轮流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故填: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制取大量的氧气就需要用反应容器较大的装置,即B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该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填:BD;;
    (3)二氧化锰是一种难溶水的固体粉末,若要将其从液体中分离出来需要采用过滤的方法,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漏斗。
    27.答案:(1)释放
    (2)碳替代
    (3)①错
    ②对
    (4)氨基乙酸甲的二氧化碳脱除程度(脱硫率)最高,二乙醇胺的二氧化碳脱除程度(脱硫率)最低
    解析:(1)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
    (2)由图1可知,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
    (3)①由图2可知,随烟气流速增大,二氧化碳脱除效果减弱
    ②生活中做到节约用电、绿色出行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二氧化碳的脱除效果最好。
    28.答案:(1)C、D、A、B;加快溶解速率
    (2)加入了絮凝剂
    (3)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4)①②③;⑦⑧⑨
    (5)⑧⑨
    解析:(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D、A、B,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故答案为:C、D、A、B;加快溶解速率。
    (2)②中浊度去除率比①高的原因是加入了絮凝剂。故答案为:加入了絮凝剂。
    (3)依据④~⑦得出的结论是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故答案为:静置时间越长,浊度去除率越高。
    (4)探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对净化效果影响的实验是①②③;⑦⑧⑨。故答案为:①②③;⑦⑧⑨。
    (5)依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静置时间相同时,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净化效果越好”的结论,其证据是⑧⑨中,静置时间相同,等量水样中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越大,浊度去除率越低。故答案为:⑧⑨。
    29.111kg
    解析: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的质量111kg。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
    12
    27
    5
    56
    反应后的质量
    26
    37
    X
    30
    实验序号
    水样的体积/mL
    加入絮凝剂溶液的体积/mL
    静置时间/min
    浊度去除率/%

    200
    0
    20
    12.48

    200
    0.2
    20
    76.54

    200
    0.3
    20
    84.60

    200
    0.4
    5
    64.45

    200
    0.4
    10
    70.85

    200
    0.4
    15
    81.04

    200
    0.4
    20
    86.02

    200
    0.5
    20
    88.15

    200
    0.6
    20
    86.49

    相关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O2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