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七年级下册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授课ppt课件
展开9 . 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1) 观察一支六棱铅笔,你发现同一个面上的两条相对的棱所在的直线是相交直线吗?
(2) 观察黑板的上、下边缘所在的两条直线,它们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左、右边缘所在的直线呢?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都给我们以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的形象.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相交的情况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况. 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你还能在下面两幅图中找出平行线的形象吗?
在图9-7中,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 或“CD∥AB”,读作“AB平行于CD” 或“CD平行于AB”.
如图,已知直线 a 和直线外一点 P,能利用角尺和直尺,经过点 P,画出与直线 a 平行的直线吗?试一试,并与同学交流.
(1) 如图,P是直线a外的一点,用三角尺和直尺,按照图中所示的步骤,便可画出经过点P的直线a的平行线b.请你动手画一画.
(2) 你能把上面画图的步骤叙述出来吗?
(3) 在上面的画图过程中,你发现经过点P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通过画图可以发现,过直线a外一点P,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够画出一条,并且只能画出一条.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这是平行线的一条基本性质.
(4) 在图中,如果再在直线 a,b之外取一点Q,画直线 c//a,你发现直线b与c平行吗?
通过画图可以发现,如果 b∥a,c∥a,那么b∥c. 这就是说,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小亮试图用平行线的基本性质,说明图中直线 b 不会与直线 c 相交的道理.
直线 b与直线 c不会相交,因为如果它们相交于M点,那么······
1. 观察右图的立方体,回答: (1) 你能找出一对互相平行的棱吗? (2) 你能找出一对相互垂直的棱吗? (3) 你能找出一对既不相交也不垂直的棱吗?
(1) 什么是平行线;
(2) 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3) 平行线的画法;
(4) 平行线的性质。
过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如果直线 a∥b,b∥c,那么直线 a∥c . 这个性质叫做平行关系的传递性. 数学中,有很多关系具有传递性. 例如,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如果 a>b,b>c,那么a> c.
但也有一些关系不具有传递性. 例如,直线的垂直关系:由直线 a⊥b, b⊥c,不能推出 a⊥c . 今后,我们还会遇到类似的例子. 你能从过去学过的知识中,举出一些具有传递性的例子吗?
1. 举出生活中平行线的实例.
操场上的双杠,电梯的扶手 (答案不唯一)
2. 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图上选取一点,经过这个点分别画出线段 a,b,c 的平行线.
3. 如图,过点P画PC∥OA,交OB于点 C;过点P画PD∥OB,交OA于点D.
1.如图,用三角尺和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 (1) 过点A画BC的平行线 ; (2) 过点B画AC的平行线 ; (3) 过点C画AB的平行线.
2.如图,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图: (1) 过点D画DE∥CB,交AB于点E; (2) 过点A画AF∥B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
3. 按下列步骤画图: (1) 任取一点O,画OX=2.5厘米,OY=2.5厘米,且使OX⊥OY; (2) 过点X,Y分别画OY,OX的平行线,记它们的交点为A;
(3) 用刻度尺把OX,OY各分成5等份; (4) 过OY上每个分点画平行于OX的直线,过OX上每个分点画平行于OY的直线.
4. 如图,图是一段花边的基本结构,请在图②中,画出与图①相同的图案.
5.如图,取线段AB的中点P,过点P画BC的平行线交CA于点Q,再过点Q画AB的平行线交BC于点S. (1) 利用圆规分别比较线段AQ与QC,CS与BS的大小;
(2) 利用圆规分别比较线段 PQ与BC,QS与AB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初中青岛版第9章 二次根式9.2 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青岛版<a href="/sx/tb_c7530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9章 二次根式9.2 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课件ppt</a>,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流与发现,复习与巩固,拓展与延伸,探索与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 平行线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 平行线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课件pptx、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下册9.2 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青岛版八年级下册9.2 二次根式的加法与减法课文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次根式的加减1,有什么发现,如何判断,解原式,别漏了“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