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冀人版 (2017)8 动物的换毛与换羽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名
《动物的换毛与换羽》
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动物换毛、换羽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比较绒毛与针毛”通过观察比较绒毛与针毛的不同,认识到冬季动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要适应冬天的寒冷。活动2“观察不同季节的雷鸟羽毛颜色”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雷鸟换羽是为了与不同季节的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以利于生存。应用与拓展“动物的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吗”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动物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的关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动物换毛换羽的兴趣;树立学生乐于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的学习态度。
本课重点是认识换毛换羽对维持动物生存的作用。
学情分析
被毛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表皮细胞角质化的产物。按照毛的形态结构,可将毛划分为针毛、绒毛、触毛。针毛粗长且坚韧,伸出皮肤,起到保护绒毛的作用。绒毛细软、短小,比较稠密,紧贴皮肤,使皮肤散出的热量集中在绒毛所覆盖的空间里,起到保温作用。触毛是与触觉有关的感觉器官,触毛是哺乳动物身上最长、最硬的毛,比如猫的胡须就属于触毛。当触毛接触外界的物体时,动物可以通过触毛毛根的神经细胞感觉物体的细微变化。
哺乳动物体外被毛的主要功能是隔热、保温。被毛常常磨损和褪色,通常每年有一两次周期性换毛。陆栖哺乳动物的毛色与其生活环境的颜色常保持一致,通常森林或浓密植被下的哺乳动物毛色呈暗色,开阔地区的哺乳动物毛色呈灰色,沙漠地区的哺乳动物毛色多呈沙黄色。水生哺乳动物体外基本无毛,如鲸。羽毛是鸟类动物特有的表皮细胞衍化物,几乎覆盖全身。羽毛内部中空,可以减轻羽毛的质量。羽毛轻而坚韧,富有弹性和保暖性。羽毛对鸟类动物的求偶、保暖、躲避天敌、捕食等一些重要的行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哺乳动物换毛、鸟类换羽等现象,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知道动物维持生存需要躲避天敌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三年级学生思维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核心教学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1)知道换毛与换羽动物在季节交替会进行换毛与换羽规律。
(2)知道动物换毛与换羽的主要原因。
(3)能够通过实验分析出动物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的关系。
2.学习分析内容:本课按照动物换毛、换羽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比较绒毛与针毛”通过观察比较绒毛与针毛的不同,认识到冬季动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要适应冬天的寒冷。活动2“观察不同季节的雷鸟羽毛颜色”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雷鸟换羽是为了与不同季节的周围环境保持一致,以利于生存。应用与拓展“动物的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有关系吗”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认识动物体型大小与散热快慢的关系。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动物换毛换羽的兴趣;树立学生乐于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动物换毛和换羽的原因。
教学难点
动物的羽毛随着不同季节颜色的变化。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温度计、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春天和冬天绵羊换毛的图片。
2.引导:冬去春来,气温上升,绵羊脱下了旧的“衣服”,换上了“新装”。隆冬季节,寒风刺骨,绵羊又换上了“棉衣”。绵羊春天穿上“新装”和冬天换上“棉衣”都是绵羊在换毛。
3.提问:绵羊为什么会在春天和秋天换毛呢?
二、联系实际,观察研究
1.引导: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羊绒衫(毛毛衫)和羊毛衫(针毛毛衫),它们都是用羊的毛织成的,它们的保暖程度一样吗?让我们一起通过观察来发现其中的秘密。
2.观察方法:用手触摸绒毛毛衫和针毛毛衫,用放大镜观察绒毛与针毛的形态。
放大镜使用方法:将放大镜靠近所要观察的物体,沿着眼睛和物体的直线方向,缓慢移动放大镜,直到观察到清楚的物体为止。
3.注意事项:使用放大镜时,要轻拿轻放,不要触碰到桌角等坚硬物体;不要在强光下对着自己的皮肤或者易燃品,防止灼伤或者使易燃品燃烧。
4.学生观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0页中。
三、交流汇报,归纳总结
1.汇报: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绒毛和针毛的形态、触感。
2.讲解:针毛长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的下层,保温性强。冬天,动物的绒毛会增多,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3.讨论:绵羊冬天换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小结:冬天天气寒冷,绵羊换毛时,绒毛增多,保温性更强,可以抵御寒冷。
四、结合实际,应用拓展
1.提问:除了绵羊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冬天换毛?
北极熊、狼、狗熊、马、牛等。
2.讨论:牧民一般会在什么时间给绵羊剪毛,为什么?
绵羊剪毛的时间与次数,应根据气候、品种、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的好坏等条件来决定。一般每年剪毛次,第一次在4至5月份,第二次在9至10月份,剪毛主要是为了防止寄生虫和虱子的滋生,让羊毛不会缠绕在一起。春季剪毛过早容易使羊受凉生病,过晚会使剪下的毛变短,被蚊蝇叮咬,影响绵羊吃草和休息。秋季剪毛会增加绵羊换毛的速度,短毛换成长毛,身体会加速贮存脂肪。
3.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小组和个人。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动物的换毛与换羽
羊绒:
羊毛:
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反思
亮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3.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4.教学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拓展恰当。
不足之处:1.课堂细节讲解不够。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课堂教学建议:1.用好主题图展开学习活动。2.引导学生对“动物的换毛与换羽”进行概括总结。3.以“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总结。
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9 动物的特殊感官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1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9 动物的特殊感官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发现,形成知识,实践应用,拓展延伸,课堂小结,评价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三年级下册生物资源5 昆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0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生物资源5 昆虫教案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发现,形成新知,实践应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生物资源4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三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070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生物资源4 种类繁多的动物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发现,搜集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